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设备 加强管理 保证检种质量省农业厅经作局蚕种冷库黄美芝,张明建省蚕种冷库检种室担负着杭州、加兴、绍兴、金华、台州等五个市28个蚕种场和院校的原种、一代杂交种母蛾检验任务。近几年来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母蛾检验任务成倍增长,1993年实检蛾盒3...  相似文献   

2.
秋用冷藏浸酸蚕种一般在孵化率检验前蚕种已经售出.如果孵化率不合格批次销售出场 ,将会造成无法弥补损失.怎样预防不合格蚕种出场?笔者介绍一种预测冷藏浸酸种孵化效果的"五看"小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看种茧调查成绩:种茧调查茧层率高,公斤茧颗数少,死蛹率低,此批蚕种孵化率高, 反之则低. 二看微粒子病检验成绩:母蛾检验微粒子病毒率低,蚕种孵化率高,反之则低.  相似文献   

3.
何龙  杨宝山 《中国蚕业》2004,25(1):37-38
最近15年在辽宁省内外的柞蚕种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柞蚕种性的遗传问题一直困扰着工作实践.于是,笔者查阅了我国农作物种标准化和家蚕蚕种标准以及家畜家禽种检验标准,形成了对柞蚕种纯度检验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维护蚕农及桑蚕种生产经营者的利益,确保全区蚕种质量安全,受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委托,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于2022年2月21—25日赴河池市、柳州市、南宁市、贵港市、玉林市开展2022年全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和全区蚕种生产质量抽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关于改革蚕种生产检验办法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蚕种生产检验办法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种质量进行鉴别,以判别其优劣程度的一个法规.搞好蚕种检验工作对于保证蚕种质量,增加蚕茧产量有着重要意义.如能正确判别蚕种质量的优劣程度,还可以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促使蚕种质量的不断提高.现行的检验办法是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所形成的,包含着许多对蚕种质量进行检定的科学内容,对保证蚕种生产质量起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蚕种生产的特殊性以及对某些遗  相似文献   

6.
何恩洁 《蚕桑通报》2005,36(2):28-29
蚕种的进库和出库是冷库工作一系列环节中的"首"和"尾",也是抓好蚕种质量管理的重要关口.进库蚕种的质量是冷库工作的基础,出库蚕种的质量是对冷库工作的检验.因此,严把"进"与"出"两大关,加强进出库管理工作,对保证和提高蚕种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浙江省农业厅蚕种科技服务中心蚕种冷库经营单位和用种单位多,进出库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变动多,给进出库工作带来许多不利,通过加强进出库管理,能较好地完成蚕种进出库工作.  相似文献   

7.
蚕种质量优劣直接影响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关系着蚕种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蚕种生产的全过程就是蚕种质量产生、形成过程.要保证蚕种质量,就必须对生产的内外因素及各个环节进行预控.作为蚕种检疫对象的家蚕微粒子病,由于其传染途径的特殊性和危害性,更要求检疫检验工作必须始于生产之前,贯穿于生产之中,继续于生产之后.加强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测督查是生产所需,势在必行.为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加强对原种生产和普通种生产的预控与检验,对于微粒子病预控效果非常明显,有效地促进了蚕种质量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现将预控与检验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官成  丁会勇 《蚕学通讯》2004,24(4):32-32,54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市蚕种生产经营体制已开始向转制、承包、股份等形式发展,其内部管理一般实行联产计酬、风险抵押、全奖全赔责任制,促进了蚕种生产的发展.但蚕种质量管理却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今春全市越年蚕种成品检疫超毒烧种严重,不仅烧种的蚕种场多,而且数量之大(不少批次母蛾检验无毒)是全市前所未有.为了加强蚕种质量管理,确保出库蚕种质量,维护广大蚕农利益,今秋,我区蚕种冷库在全市首次开展了秋用蚕种成品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 蚕种入库后的卵质调查是蚕种质量检验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对越年种入库后的蚕种检验包括卵量规格与卵质标准调查。对调查后不符合规定的场批,要及时返工处理。目前这一工作一般都是在全部入库结束后进行,大约在2月上旬初。虽然对这项工作大家都很重视,但待蚕种发到农村后,有的却仍有较大反应,特别是死卵(前期及催青死卵)较多、孵化率不高及小蚕体质差等方  相似文献   

10.
检验蚕种杂交率是蚕种质量检验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生产上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作者研究发明了一种根据蚁蚕形体特征判别纯种和杂交种、结合抽样推断理论检验蚕种杂交率的方法。本文通过生产性试验,比较了这种判别检验方法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大蚕期或结茧期判别方法的判别结果的一致性,t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判别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该方法具有生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马群忠  王永亮 《蚕学通讯》2005,25(1):40-42,44
微粒子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在蚕种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对两个传染途径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选种、原种、普种场都希望自己所生产的蚕种是合格蚕种,都希望所购买的上一代蚕种是无毒蚕种,以期生产的下一代蚕种不存在胚种传染.但由于利益驱动,在蚕种买卖的交易过程中,就存在着诚实与做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苏林 《广西蚕业》2020,(1):13-13
为切实维护蚕桑行业农民及桑蚕种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受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委托,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于2020年3月10—11日在广西开展2020年全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因受疫情影响,2019年秋制和2020年春用桑蚕一代杂交种监督抽查工作由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统筹委托各蚕种冷库所在地蚕业站(经作站)办理,桑蚕原种由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在南宁监督抽查。共抽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家蚕原种2个批段,河池市蚕种场、河池市宜州区蚕种站、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柳城县六源蚕种有限公司、东兰县东巴凤蚕种有限公司、柳州市蚕种场、广西象州华佳蚕种场有限公司7个蚕种场桑蚕一代杂交种13个批段。  相似文献   

13.
蚕种冷库的工作是蚕种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是整个蚕种生产的最后一环了。它承担着杂交种、原种及以上各级蚕种的冷藏、浸酸和部分检验任务,丝茧育、种茧育的蚕种都从这里“出关”,衡量蚕种合格与否的“四个率”即良卵率、孵化率、微粒子病毒率、杂交彻底率,其中前两个“率”跟冷库的  相似文献   

14.
蚕种质量是蚕种场立场之本.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统一的企业标准,辅一准确、认真的检验是蚕种质量管理的基础.我场总结生产实践,汲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制定三项蚕种质量管理标准,即蚕种生产质量标准(含原蚕区建设质量标准、种茧质量标准)、成品蚕种五大质量标准、成品卵检疫标准.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蚕种生产检验办法"(以下简称"检验办法")是鉴别蚕种质量,淘汰不合格蚕种的一种法规.它对保证蚕种质量,发展蚕桑事_业,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蚕种生产的特殊性,作为种子的卵与蚕桑生产的目的物——丝之间并无直接关系.目前对蚕卵生理的研究尚少,对这两者间关系研究更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以后,订种对象由原来以生产队集体为单位转变为千家万户,不但1年5期蚕订种工作量大,而且蚕种生产计划性极强,蚕农不提前提出一年五期要种计划,有时难以供应,即使是计划内的蚕种,因气候和工作关系,常出现蚕种供应不足或大量剩余,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随着改革的深入,遵循经济规律,讲究经济效益,改革蚕种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催青管理规范化提高蚕种孵化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蚕种催青是蚕桑业务部门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蚕桑业务部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催青好坏直接关系到蚕种孵化率的高低,因此,蚕种孵化率是检验催青工作的重要标志.淳安地域辽阔,蚕农居住分散,境内交通又不够便捷,客观上给蚕种及时发放带来一定的难度,随着农民和新闻媒体对种子种苗的质量越来越关注,如何搞好蚕种催青工作,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 蚕种成品质量检疫检验,是母蛾检验的延伸和补充。它既是对检验单位检种水平的检查,又是对蚕种生产单位因各种技术操作的错误,而影响母蛾检验结果的一种补救,也是对外调蚕种质量把关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划分质量责任事故的一把尺度。 从1992年起。我们就开始探索运用成品质量检设的方法,对省外调种、省内调种以及市内有争议的蚕种,母蛾烘焦、检蛾不够的蚕种实施成品质量检疫,三年累计检疫蚕种647246张,  相似文献   

19.
家蚕杂交种的杂交率是蚕种质量的必检项目。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蚕种杂交率检验方法,存在检验结果数据偏高、检验结果滞后、检验成本高等缺点;本文分析了人工饲料育、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在蚕种杂交率检验中的问题;介绍了研究开发一种根据抽样分布原理建立的利用蚁蚕形体特征判别的、简便、正确、快速、低成本的鉴别蚕种杂交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广东蚕业》2005,39(4):F0003-F0003
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广州蚕种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省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极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