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秋蚕僵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阳县在2005年秋蚕饲养期大面积发生僵病,面上发病率达85%,部分农户损失达10%。极少数农户颗粒无收。此次僵病发生在本地养蚕史上属罕见,笔者就僵病发生的情况、原因及防治措施小结如下:1僵病发生情况射阳县2005年秋蚕期饲养蚕种52440张,其中一秋蚕15570张,于8月22日发种。二秋蚕36870张,于9月22日发种。一秋蚕在三眠起开始发生黑尾病,在四眠眠中和5龄的第2、3天发病加重,最严重的农户损失率达40%。二秋蚕在二眠眠中开始发生僵病,全县重点镇面上发病率达80%。通过调查分析及时采取多种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僵病的蔓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僵病…  相似文献   

2.
射阳县在2005年秋蚕饲养期大面积发生僵病,发病率达85%,部分农户损失达10%,少数农户颗粒无收。通过调查,笔者就僵病发生的情况、原因及防治措施小结如下:1僵病发生情况射阳县2005年秋蚕期饲养蚕种52 440张,其中一秋蚕15 570张,于8月22日发种。二秋蚕36 870张,于9月22日发种。一  相似文献   

3.
强化回山消毒防止蚕病暴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山消毒是蚕期结束后对蚕室、蚕具、蔟室、蔟具及其环境进行的一次善后消毒。由于蔟中病死蚕及蚕粪中病原数量最多、最集中、致病性最强,此时消毒可以抓住病原物比较集中、裸露、新鲜的机会,及时杀灭大量集中于蚕室、蚕具、蔟室、蔟具及周围环境中的新生病原,为下个蚕期创造无病少病的清洁环境。因此,抓好回山消毒工作,对于有效减轻蚕病为害,确保蚕期养蚕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我县1989年夏蚕期大面积爆发微粒子病,蚕茧损失十分严重。全县夏蚕共发种31690张,平均单张产茧仅10.6公斤比1988年同期单张产茧20.5公斤少9.9公斤,下降93.4%,是历史上夏蚕单产最低的一年。据夏蚕5龄后期全县抽样镜检,微粒子孢子占74.5%,为了避免秋蚕期再  相似文献   

5.
1 技术要点 1.1 塑料折蔟的改制 塑料折蔟本来是作为蚕营茧的一种蔟具,在1998~1999年试验阶段,如东县使用的塑料折蔟是普通营茧用的蔟具,由于桑蚕5龄期蚕体重,给桑量大,应用过程中发现蔟具软、峰高不足、透气性差等缺点,我县与江苏省丝绸公司镇江塑料蚕具厂合作,经过反复研究、摸索、试验,先后试制出峰高8 cm、10cm和12 cm等蔟具,(见表1)通过生产实践应用,最后确定规格为80 cm宽、16峰、峰高10 cm,并且特制加硬的塑料折蔟作为大蚕漏空透气育专用蚕具,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正> 一、养蚕期前的消毒 在养蚕生产过程中,由病蚕尸体、蚕粪、旧蔟具三大污染源等而来的病原体对蚕室、蚕具及养蚕周围环境的污染是严重的。因此,在蚕期前必须对蚕室、蚕具和周围环境进行认真消毒,以消灭病原。 1.消毒的步骤和要求 (1)步骤:为提高消毒效果,蚕期前消毒必须按:扫——洗——刮——刷——消的步骤进行。具体做法是:蚕具搬出,把蚕室内外  相似文献   

7.
嵊县1958年秋蚕期蚕病发生严重,7295張中秋蚕在收蟻后第4天已经有2个公社的蚕开始发病,并且随着蚕龄的增長,发病率急剧扩大,收蟻后第七天已发現倒蚕,如城区人民公社7个大队在9月5日統計,配发的1989張蚕种中,因病倒光的就有100張,全县627个饲养單位的4373.5張蚕种,到9月7日发病倒蚕的有302个共育室共倒蚕种  相似文献   

8.
僵病是秋蚕的主要病害,不少养蚕户因蚕期发生僵病而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分析其原因,一是由于僵病的分生孢子量大质轻,随风飘移,分布广泛,而且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和致病性。二是为避开秋季农作物治虫用药高峰,秋蚕一般集中在8月中旬到10月中旬饲养,造成了三季秋蚕重叠饲养。小蚕、大蚕同室共养,蚕室、蚕具、簇具没有严格消毒而连续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 影响蚕茧质量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蚕儿饲养的好坏;二是滚具的选择。对于蔟具的选择蚕业工作者也已进行了许多研究,推出了多种各具特点的蔟具,本着困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试制了平行蔑片蔟。通过一九九七年盐亭县新农乡鳌鱼村试点推行,平行蔑片蔟与蜈蚣蔟、折蔟等蔟具相比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10.
秋蚕期局部发生蚕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柳丽萍 《中国蚕业》2003,24(2):51-51
中秋蚕是全年仅次于春蚕的一个重要蚕期,由于该期蚕比重大.蚕种饲养量为春蚕的90%左右,因而对于广大蚕农增加经济收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02年中秋期在传统蚕桑老区湖州城区妙西镇避村发生蚕病.在生产上造成一定的损失。该镇中秋蚕8月28日发种,共发秋丰×白玉蚕种1350张,平均张产茧仅21kg。主要原因是5龄后期,避村周围发生血液型脓病所致。  相似文献   

11.
近年简单钢架薄膜大棚养蚕方式在本市得到较快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受到新型规模养蚕户的青睐,有效地解决了养蚕用房不足的矛盾,而且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一般春期饲养5张以上蚕种的养蚕户都要搭建1~2个大棚,规模经营户搭建5个以上大棚.大棚养蚕普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何解决好上蔟室、蔟具及上蔟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本市传统采用的蔟具是蜈蚣蔟和伞形蔟为主,养蚕大户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二大缺陷:一是大棚内使用蜈蚣蔟,因湿度较大,稻草杆受潮后极易倒伏,减少营茧位置,不结茧蚕及次下茧增加.采茧后不能再次使用,材料浪费较大.二是制作蜈蚣蔟不仅费工费力,而且堆放蔟具需要占用大量室内空间,与蚕争房争棚,增加了养蚕户用工、用房压力.  相似文献   

12.
朱志立 《蚕桑通报》1989,20(2):15-18
真菌对蚕种生产的为害十分严重,秋期尤甚。其主要原因是消毒不严,对起蚕、熟蚕和嫩蛹这三个易感期保护不力。只要加强对蚕体和蔟具的消毒,蚕种生产中的僵病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3.
秋蚕由于继春、夏蚕之后,经过连续多批饲养,饲养环境免不了被污染,会留存有许多病原体,极容易发生蚕病。因此,为减少秋蚕蚕病的发生,应加强以下防病措施:一、提高环境消毒效果。春、夏蚕生产中,因消毒不严,病死蚕乱丢,蚕沙、蔟具乱放等都会造成养蚕环境的污染,给下次养蚕带来感染的机会。因此,在秋季养蚕前,应对蚕室、蚕具全面清洗,清理蚕室周围的杂草、阴沟,并用新鲜石灰粉消毒1次。室内及蚕具用消特灵、漂白粉进行喷洒消毒,彻底消灭各种病原体。二、改进消毒方式。选择正宗产品“消特灵”消毒剂,并进行“两改”消毒措施。即一改“喷雾”为…  相似文献   

14.
不同蔟中环境对872结茧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仕叶  詹永发 《蚕学通讯》2000,20(3):9-10,13
872品种是中国蚕研所育成的日×日杂交固定原种,它与871对交繁育的一代杂交种是全国推广的春、秋兼用二化性多丝量品种,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我所自1999年引进繁育推广以来,发现872于五龄老熟上蔟后,普遍存在着不结茧蚕现象,且数量偏大。为此,笔者于2000年春季,对该品种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中国蚕研所培育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引进繁育生产的桑蚕872原种,蔟具为16峰普通塑料折蔟。1.2 试验地点 贵州省蚕研所桑蚕良种繁育推广科育种蚕房。1.3 试验方法 蚕…  相似文献   

15.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8,45(3):104-104
有的蚕农来电询问,蚕已经养熟上蔟了,采完茧后,大功告捷,蚕蔟还需要消毒吗?大多数的蚕农都认为蚕蔟是不需要消毒的,因为蚕熟了,已经不用吃桑叶了,病从口入的途径已不存在了,就不可能再传染蚕病了。其实不然,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蚕上蔟的蔟具中往往会有很多的病死蚕尸体存在,尸体腐烂后的液体污染蔟具,所以蔟具中遗留的病原是最多的。假如每养完一批蚕都不消毒,蔟具中会积累太多的病原,这些蔟具在贮存中,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对桑蚕原料茧质量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蔟具上,认为方格蔟茧就是优质茧.但生产中发现蚕茧质量除受蔟具影响外,还与5龄蚕期饲育条件、上蔟保护环境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抓好桑园建设、小蚕共育、防病消毒的基础上,必须规范蚕茧生产技术,抓好关键技术环节,避免出现茧质差、价格低的现象,促进当地家蚕原料茧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夏秋期养蚕布局包括时间布局、品种布局和数量布局三方面,江苏省夏秋期养蚕时间布局是以夏蚕6月20~25日,一秋蚕7月28日~8月10日,二秋蚕8月底—9月10日为合理出库区间。本文在时间合理布局的前提下,通过对夏秋期有关因素的综合分析,就江苏省夏秋期养蚕品种、数量布局的合理化,提出一点初步的见解。一、江苏省夏秋期养蚕品种与数量布局的现状1988年江苏省夏蚕出库约29万张,一秋蚕出库约103万张,二秋蚕出库约60万张。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秋蚕期,蚕种于9月1日出库,l0月6日开始陆续上山,10月7日本站接到夏集镇三洋河村报告,反映该村出现大面积上山不结茧情况.该村是全县蚕桑重点村,现有桑园42hm2,2003年秋蚕饲养蚕种620张.对此,笔者于10月8~9日赴实地进行调查和指导,现对事情成因和预防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宋志光 《四川蚕业》2007,35(2):17-18
在蚕种生产过程中,从小蚕到大蚕都经过精心饲养管理,希望能有一个好的收获,但往往由于在上蔟过程中一时疏忽,虽注重了温度、湿度、光线的调节,由于上蔟过密,蔟具的使用不当、覆盖物的错误使用等造成浮蚕和同宫茧增多,结茧率下降,死笼率上升等,影响蚕茧的质量和数量,导致蚕种产量的降低,成本的增加。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找到合适的上蔟密度和适当的覆盖物,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蚕茧品质和蚕种产量。1试验时间、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2005年秋蚕期1·2供试材料北碚蚕种场春季生产原种871A×871B、872A×872B,塑料折蔟、一龄塑料蚕网,瓦楞纸…  相似文献   

20.
夏德梅 《四川蚕业》2006,34(3):27-28
1晚秋蚕僵病的发生情况2005年我县晚秋蚕发种36870张,9月13日出库,22日早上发种,23、24两日收蚁,品种为苏菊×明虎,全县蚕区都不同程度暴发僵病,其中以蚕桑主产区特佣、盘湾最为突出,发病面达90%,有少数农户头眠就发生曲霉病和黑尾病,二眠起蚕时蚕座中普遍发生白僵病,每匾有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