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本溪市古树名木调查及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本溪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溪市共有古树名木65株(含古树群5个),分属于10科13属16种,优势树种是榆树,共23株;本溪县分布古树最多,共26株;全市现有一级古树12株,二级古树13株,三级古树40株;古树名木在村庄中分布最多,达到21株,占总数的32. 3%。从分布区类型来看,科的分布区类型包括3种类型和1种变型,其中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占优势地位;属的分布区类型包括3种类型和2种变型,其中北温带广布占主导地位,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成分明显,部分植物在科的分类上具有古老成分。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海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7,(3):128-132
对北海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海市共有古树名木1 299株,其中,一级古树8株,二级古树14株,三级古树1 273株,名木4株;树种31种,隶属于18科26属,株数最多的前5科为桃金娘科(Myrtaceae)、桑科(Moraceae)、樟科(Laurace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树种以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株数最多;重点保护植物有4种,共84株,占总数的6.47%;生长状态以群状为主,占总株数的84.68%;权属以集体的最多,占91.38%;绝大部分古树名木生长于农村,占总数的92.22%,大多保存于风水林中。  相似文献   

3.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为活动区域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记录到古树名木496株,涉及36科54属76种,其中有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为澜沧黄杉、秃杉、南方红豆杉、云南榧树、千果榄仁、红椿、光叶珙桐和香果树;怒江州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乡村街道及远郊野外,占总数的98.8%,63.6%的古树生长在海拔1500~1999 m;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及长势总体较好,但保护力度相对薄弱,应采取相关措施加强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2019年度调查密云区古树117株,其中一级古树65株,占55.56%,二级古树52株,占44.44%。共涉及14个树种,分别是国槐、侧柏、油松、银杏、蒙古栎、桧柏、桑树、酸枣、流苏、卫矛、洋槐、元宝枫、榆树、梧桐。其中国槐57株,占总数的48.72%;其次为侧柏,有30株,占总数的25.64%;油松有11株,占总数的9.40%;银杏有6株,占总数的5.13%;蒙古栎、桧柏和榆树各2株,各占总数的1.71%;桑树、酸枣、卫矛、梧桐、洋槐、元宝枫、流苏各一株。在调查的古树中,"生长良好"古树108株,占总数的92.31%;"生长衰弱"古树8株,占总数的6.84%;"生长濒危"古树1株,占总数的0.85%;无"生长死亡"古树;所调查古树生长势整体趋势为良好。古树生长环境评估中,"生长环境良好"的有60株,占总数的51.28%;"生长环境差"的有57株,占总数的48.72%。评估为"生长环境差"的古树中,一级古树为33株,占总数的57.89%;二级古树为24株,占总数的42.11%。在这些古树中,国槐数量最多,有35株,占总数61.40%。  相似文献   

5.
阳春市有着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通过调查统计,阳春市古树名木共有1675株,隶属于35科69属96种,其中,大戟科、豆科、樟科为优势科。分析了阳春市古树名木的种类与数量、分布特征、生长及环境特征和古树群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分布特征看,生长在乡村的古树为1608株,其数量是生长在城区的24倍,占建档古树名木总株数的96.00%;从生长特征可知,生长势正常的古树有1 644株,占建档古树名木总株数的98.15%,衰弱级、濒危级和死亡级古树仅占建档古树名木总株数的1.85%;从生长环境状况来看,1675株古树中生长环境好的有1615株,整体古树生长环境较好;从古树群落分布现状来看,最具代表性的古树群落为古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群落和古荔枝Litchi chinensis群落。总体而言,阳春市古树名木生长环境较好,保存得较完整,可以更好地实施下一步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古树名木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为全面了解澄海区古树名木的资源特征,进行科学地保护,对澄海区古树名木进行了实地调查,对种类、数量、空间分布特征及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澄海区现有古树名木253株,隶属13科17属18种;其中,一级古树4株,二级古树25株,三级古树224株,以三级古树为主;古树名木在澄海区11个街道(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乡村,其中莲下镇古树名木数量最多;古树名木总体的生长势较好,生长环境较好,但仍有数株古树生长势较差以及生长环境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根据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方案,采取扩大生长空间、土壤改良、支撑加固或进行生理复壮等技术措施确保每一株古树都能得到科学、有效地保护。  相似文献   

7.
永康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系统全面地调查了浙江省永康市境内古树名木的资源现状,并对古树名木物种数量、古树总量及生长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永康市现有古树名木1535株,隶属31科48属62种;其中樟树的数量最多,有679株,占总数的44.23%;其次是苦槠和栓皮栎,分别有184株、159株,占总数的11.99%、10.36%;树龄最大的是1棵树龄860 a的樟树。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海口市建成区外2018年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成果,讨论分析了海口市建成区外古树名木的数量、种类、树龄组成、分布、权属、生长势及生长环境等,并结合古树名木的生长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以期为保护好古树名木珍贵资源提供参考。该次普查结果表明海口市建成区外古树名木共有1223株,隶属18科24属28种,种类资源较为丰富;数量最大的树种是桑科榕属的榕树,多达787株;树龄最大的是龙华区新坡镇仁里村委会斌腾村李加山家后的2株见血封喉,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古树分布最多的区域为琼山区的旧州镇,共有154株。  相似文献   

9.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笔者对广州市花都区古树名木资源与区系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花都区已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现存554株(含格木古树群1个),其中,三级古树553株、名木1株;资源量较为丰富,隶属17科20属23种,以被子植物为主,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 L.f.)分别有273株、221株,共占全区古树名木总量的89.17%.全区古树名木科、属的热带分布型占优势地位,分别占总科数的82.35%和总属数的90.00%;部分植物在科分类上具有较古老的成分。花都区古树名木的立地场所可划分为4种类型:村落、机关企业庭院、景区、道路。其中,以村落分布数量最多(占92.24%)。此次调查可为花都区古树名木的保护、养护复壮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查阅资料、线路调查、标准地调查和座谈访问等方法系统调查了无锡市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生长现状。结果显示,无锡市共有古树名木45科75属98种921株。统计每种古树名木的单株个体数量,发现76.00%的古树名木拥有10株及以上个体,其中银杏拥有最多的单株个体,共有304株,占全市古树名木数量的33.01%;9.67%的古树名木拥有个体5—9株,11.07%的古树名木包含个体2—4株,还有3.26%的古树名木只有个体1株。记录了古树名木的树龄和生长状况,共有22株树龄大于100 a的古树,一级古树6株,其中3株银杏是1 700 a树龄,1株七叶树树龄是1 005 a,二级古树5株,三级古树11株。根据无锡市古树名木种质资源的分布和生存现状,提出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澳门公园植物资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样方调查法调查澳门植物多样性基础上统计分析澳门公园园林植物资源,结果表明:澳门公园有维管束植物101科257属346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0属16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87科242属326种。澳门本地种201种,国内引进60种,国外引进85种,入侵种8种。栽培植物158种,其中本地种为14种,国内引进种61种,国外引进种83种1主要分布在棕榈科(8属9种)、大戟科(8属8种)和夹竹桃科(6属9种)等科。  相似文献   

12.
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的种类及应用价值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内共有野生观赏植物共计67科,157属,218种(含2变种)。其中蕨类8科9属11种,裸子植物2科7属9种,被子植物57科141属198种。按观赏植物的园林用途将其分为园景树、庭荫树、行道树、绿篱植物、垂直绿化植物、盆栽和盆景植物、花坛和化境植物、切花植物、水体绿化植物、草坪及地被植物共10大类。同时对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省尤溪县杀虫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杀虫植物共有81科140属170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6属6种,裸子植物7科9属12种,被子植物68科125属152种。主要集中在菊科(11种)、蝶形花科(9种)、蔷薇科(6种)、大戟科(6种)、樟科(6种)、百合科(6种)、桑科(5种)和唇形科(5种)等。具有较大商业开发利用价值的种类主要有了哥王、烟草、银杏、苦楝、猪毛蒿、蓼科蓼属、乌桕、三叶鬼针草、律草、大百部、藿香蓟、中南鱼藤、马尾松、蕨、海金沙、山苍子、金樱子、野葛、盐肤木、木荷、千年桐、金银花、苍耳、车前草、算盘子等。列出了每种杀虫植物的科名、中名、学名、生活型、活性部位、功能分类、主要生境以及分布海拔,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长沙市23条主次干道行道树绿带的植物组成及其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长沙市行道树绿带常用植物种类约有96种,其中约占总数29%的为高大乔木,且常绿树种的应用比例约为4/5;出现频率超过45%的树种有7种,即香樟、广玉兰、桂花、金叶女贞、红檵木、四季桂等,但香樟、广玉兰、桂花、悬铃木等树种的均匀度相对较低;(2)长沙市行道树绿带中应用的灌木有40余种,山茶、栀子、杜鹃、月季、紫薇等观花灌木较多,特别是山茶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所调查全部灌木植物总数的22.5%;(3)长沙市行道树的胸径径级结构分布比较合理,但树高等级上的分布相对不合理,且长沙市行道树绿带中的植物的健康水平总体上属于中等偏上;(4)在长沙市行道树绿带中观花植物种类有20种,观果植物8种,观叶植物11种,观形植物11种,且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色调为绿色,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之比为4∶1。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并参阅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南岳衡山野生油料植物资源及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是:南岳衡山有油料植物(种子植物)309种,归属于93科180属,其中油脂植物80科165属263种,精油植物33科46属80种。油料植物科含属一级的大小级中,随属级的大小级增加,科的数量逐渐减少,油料植物属有相对集中于少属科的倾向;随种级的大小级增加,科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油脂植物科含属一级和含种一级的大小级均随大小级的增加而科数逐渐减小,以含1属(种)和2~4属(种)的科占绝大多数。精油植物以含1属的科和1种的科占绝对优势,没有≥10属和≥10种的科。油料植物以木本植物为主,占70.55%;草本植为辅,占29.45%。油脂植物中木本植物占78.71%,草本植物占21.29%;精油植物木本植物占45.00%,草本植物占55.00%。含油器官大多为果实、种子。起始含油量(19.0%)以上的野生油脂植物140种,占全区油脂植物53.23%;油脂植物中有大量的富油植物(含油量≥50.0%)和较富油植物(含油量40.0%~49.9%),其含油量最高达73.8%。油脂植物的脂肪酸组成中,有富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植物,还有一些类群富含低碳原子脂肪酸、桐酸、癸酸、棕榈酸等特用脂肪酸。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山西省树种资源概况,全省树木种类共有89科,224属,924种或变种、变型。并对需要重点开发和保护的果树、木本花卉(包括城乡园林绿化树木)、珍稀树木、古树等资源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亚高山3种森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常规的群落学调查方法,研究了亚高山林区次生白桦(BF)、岷江冷杉(FF)和紫果云杉林(SF)的物种组成、叶面积指数(LAI)、年龄结构、胸径(DBH)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综合特征。结果表明:(1)BF群落中出现的雏管束植物有27科57属71种,FF群落中出现的维管柬植物有28科50属60种,SF群落中出现的维管束植物有27科36属39种;(2)BF、FF、SF群落的LAI分别为0.84(±0.11)、1.25(±0.30)和3.53(±0.22);(3)FF、SF群落内的岷江冷杉、紫果云杉和方枝柏的树高、冠幅与胸径大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84),BF群落内的白桦树高、冠幅与胸径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R^2〈0.10)。处于演替早期的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高于演替后期的物种多样性,演替后期的群落LAI高于演替初期的群落圳。可利用胸径大小与树高、冠幅之间的显著线性关系来评估亚高山“针叶树种”的冠幅和树高。  相似文献   

18.
舟山群岛共有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隶属于8科9属,其中Ⅰ级保护植物1种,Ⅱ级保护植物9种,表现为种类较少、古老成分少,但滨海特色明显、具较多数量古树的区系特点,主要分布在桃花岛、朱家尖岛、普陀山和舟山岛、大猫岛等岛屿;乔木树种都为各类阔叶林的伴生种和更新种,其中香樟、普陀樟和舟山新木姜子常作为建群种与其他树种构建成各类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并针对舟山群岛野生保护植物的特色和现状,提出了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建立海岛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徐州市城市道路绿地树种的应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木本植物总计90种(含种以下单位),分别隶属于35科67属,占本地区园林绿化适生木本植物的24.39%。主要存在问题有应用种类偏少,灌木种类应用程度较低;反映地域特色的乡土树种应用比重不高,徐州文化体现不够,植物多样性偏低,行道树结构简单等。为此提出了3条提升徐州市道路绿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