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乌兰布和沙漠5种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定乌兰布和沙漠黑沙蒿、沙冬青、白刺、柠条锦鸡儿和梭梭5种灌木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分析它们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选择性利用;并通过测定灌木叶片(同化枝)的δ13C值,分析4种C3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白刺在夏初和秋末主要利用土壤浅层30~60cm的水分,而其他4种灌木则随着季节的变化选择性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白刺在夏初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秋末(P0.05),黑沙蒿、沙冬青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则比较稳定;沙冬青、白刺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黑沙蒿。  相似文献   

2.
以柠条锦鸡儿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浓度多效唑(PP_(333))对其进行浸种,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PP_(333)对柠条锦鸡儿种子萌发指标、形态指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柠条锦鸡儿种子萌发的PP_(333)浓度,旨在提高柠条锦鸡儿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PP_(333)会降低柠条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但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PP_(333)能够显著促进柠条锦鸡儿胚根长度及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P0.05)。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200 mg/L的PP_(333)对柠条锦鸡儿种子生长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柠条是豆科锦鸡儿属的落叶灌木。它在内蒙古地区品种多、分布广。目前,柠条利用价值大的有两种。一种是小柠条(俗称柠条),即小叶锦鸡儿,另一种是大柠条(俗称白柠条),即柠条锦鸡儿。大、小柠条,已经成为我区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广大农牧民群众,都争着  相似文献   

4.
对华山松枝条营养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枝条所处的方位对营养元素的含量无明显影响;随着枝龄的增大,营养元素含量下降;处于不同树冠层次的枝条,其N,P,K含量各异;不同个体间枝条的营养元素含量不一;同龄枝叶的N,p,K含量,以叶大于枝,并以N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种子产地的锦鸡儿属植物柠条锦鸡儿、秦晋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扁刺锦鸡儿为试材,比较研究了锦鸡儿属植物不同种子产地间的种子性状、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锦鸡儿属植物的种子性状、萌芽率及幼苗生长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锦鸡儿属植物种子性状受产地影响明显,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株高的大小顺序均为柠条锦鸡儿秦晋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扁刺锦鸡儿,幼苗地径的大小顺序为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秦晋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扁刺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的种子萌发率以浑源县的最高,秦晋锦鸡儿以岚县的最高,中间锦鸡儿以岢岚县的最高,小叶锦鸡儿以方山县胡堡村的最高。柠条锦鸡儿幼苗的株高和地径在3个产地间差异不显著,秦晋锦鸡儿在方山县的明显大于临县的,中间锦鸡儿在岢岚县的明显高于方山县的,小叶锦鸡儿为方山县胡堡村的显著高于其它3个地方的。种子千粒重与种子萌发率、苗期生长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作为锦鸡儿属植物苗木出苗和幼苗生长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柠条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元芳 《中国林业》2010,(10):53-53
柠条为豆科锦鸡儿属几种灌木饲用植物的俗称。主要栽培种是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柠条耐高温、干旱和瘠薄,抗严寒,造林极易成活,是青海省民和县重要的灌木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7.
柠条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备料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喻乐飞 《林产工业》2003,30(2):30-32
1柠条原料1.1原料的优势 柠条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部分地区的豆科灌木。它有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lla lam)、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arshinshii Kom)和藏锦鸡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4种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探讨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分析4种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筛选耐寒性极强的锦鸡儿植物,为高寒沙区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盆栽的4种锦鸡儿为材料,分别测定不同锦鸡儿在室温(白天:30℃,夜间:20℃)、第1次低温(0℃胁迫12 h)和第2次低温(0℃胁迫24 h)后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在重复低温胁迫后,不同锦鸡儿初始荧光(Fo)呈现增加的趋势,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呈现降低的趋势。川青锦鸡儿的Fo显著增加(P0.05);4种锦鸡儿的F_m和F_v/F_m均显著降低(P0.05);小叶锦鸡儿和川青锦鸡儿的ETR显著降低(P0.05);柠条锦鸡儿、川青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q_P显著降低(P0.05);柠条锦鸡儿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增加(P0.05),小叶锦鸡儿的NPQ显著降低(P0.05)。【结论】重复低温胁迫对4种锦鸡儿幼苗叶片的光合机构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在低温胁迫过程中,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和川青锦鸡通过增加热耗散以消耗过剩的激发能,减少低温胁迫对光合机构损害的能力。综合分析表明,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小叶锦鸡儿和川青锦鸡儿对重复低温胁迫的适应性稍差。  相似文献   

9.
随着柠条(Caragana Lan)年龄的增长,矿质元素呈下降趋势,家畜生长所必需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也呈下降趋势,而粗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34a的柠条变化趋势明显,说明3a生的柠条是刈割的最佳时期。3a生柠条的矿质元素、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从休眠期到开花期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粗纤维含量从休眠期到开花期明显下降,主要营养成分朝着有利于家畜利用的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地区柠条资源丰富,它是一种多年生灌木,主要有三种: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柠条锦鸡儿,多生长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干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荒漠草原。柠条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粗脂肪及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都很高,但由于其含有鞣酸,口感差,牲畜不爱食用,另外其茎杆比较坚硬,也不利于牲畜食用,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为了开发利用柠条这一资源,将其变成良好的牲畜饲料原料,我们研制了一种柠条草粉加工工艺。 柠条草粉加工工艺是:将柠条用切断机切断,再用柔碎机柔碎,然后进行自然晾干,晾干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粉…  相似文献   

11.
对廊坊地区饲料型四倍体刺槐不同生长时期及不同部位叶片的粗蛋白质、Ca、P等常规营养成分和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氨基酸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片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成分中,粗蛋白含量在生长时期极显著高于叶片变色期,中性洗涤纤维在7月15日显著低于10月5日;7月15日不同部位叶片的营养成分中,上部叶片的粗蛋白、粗脂肪及P含量均高于下部叶片,而粗纤维、粗灰分及Ca含量则是下部叶片高于上部叶片;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均含18种氨基酸,其含量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且在生长时期较苜蓿草粉高或与之相当.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析不同植株类型和不同染病程度的文冠果叶片成分差异,于2012年8月采集其叶片测定了12种成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有机酸和6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文冠果叶片干物质含量38.80%,干物质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高,分别为17.56%和9.81%;6种微量元素中钙含量最高(达2.218%),其次为镁(0.507%),其它4种含量均小于0.04%。不同植株类型(毛枝型和光枝型)上的叶片间成分无显著差异。不同病虫害危害程度除对叶片铁含量有显著影响以外,对其他成分含量并无显著影响。叶片12种成分在文冠果群体中变异程度不一且差异较大,其中钙变异最大,其次是维生素C,次之是铁和有机酸,锌变异最小最稳定。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苦竹笋养分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变量设计,研究含相同量氮、磷、钾的有机肥、复合肥、无机肥等不同肥料种类对苦竹笋养分含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地或极显著地提高苦竹笋中氮、磷、钾含量。不施肥处理竹笋中还原糖、可溶性总糖、蔗糖含量均高于施肥处理,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含量则为施肥处理高于不施肥处理,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3种肥料中,与复合肥和无机肥相比,有机肥处理苦竹笋中还原糖、可溶性总糖、蔗糖、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含量均为最高,除可溶性总糖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红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采用饲用牧草与小乔木的套种技术,在油茶林下种植红薯藤,刈割后晾晒烘干至含水率为15%后进行干草压块打包贮藏,对压块贮藏前后的红薯藤进行营养物质含量分析比较。压块处理前后红薯藤水分及挥发物、干物质、粗灰分、钙、磷、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无氮浸出物、总可消化营养成分等10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1.58、0.95、0.97、0.84、0.77、0.95、0.91、0.98、1.03、1.00。同时测定了红薯藤加工贮藏过程中连续样品中的霉菌及黄曲霉毒素B1的质量浓度,加工前、压缩后及贮藏半年后霉菌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00、1 000、1 600 cfu/g,加工前、压缩后及贮藏半年后黄曲霉毒素B1质量浓度则分别为2.0、3.5、4.9μg/kg。分析结果表明,林下种植的红薯藤营养物质含量与传统种植的红薯藤营养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别,且压块加工产品经6个月贮藏后,红薯藤的霉菌及黄曲霉毒素B1的质量浓度较低,达到国家饲料标准要求,为林下饲用植物压制加工与压块储藏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常见食用竹笋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笋、石竹(Ph.nuda)笋为参照,对红哺鸡竹(Ph.iridescens)、白哺鸡竹(Ph.dulcis)、乌哺鸡竹(Ph.vivax)、黄秆乌哺鸡竹(Ph.vivaxf.aureocaulis)和早哺鸡竹(Ph.violascens)5种哺鸡竹竹笋的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不溶性膳食纤维和粗灰分)和矿质元素(P、K、Ca、Na、Mg、Cu、Fe、Zn和Mn)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种哺鸡竹竹笋的粗脂肪、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均显著高于毛竹笋和石竹笋(p<0.05);而在测定的其他营养成分方面,5种哺鸡竹竹笋与毛竹笋、石竹笋相当;黄秆乌哺鸡竹笋和乌哺鸡竹笋在粗蛋白、不溶性膳食纤维、P、Ca、Mg方面要显著高于其他3种哺鸡竹笋(p<0.05);而白哺鸡竹笋的Fe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以8~11年生泡桐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了泡桐枝材、根材的生物量分配比及木纤维变化规律,研究泡桐枝材、根材用于制浆造纸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泡桐枝材、根材在整株生物量中所占分配比较高;泡桐枝材木纤维含量、纤维长度随枝龄的增加而呈现递增趋势,并逐渐接近于树干材;泡桐化学性质稳定,综纤维素含量高;用枝材、根材制得的纸浆理化性质符合国家标准,多数物理强度指标表现优异。泡桐废弃枝材、根材可作为造纸纤维原料进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以东北地区常见野生芹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分、灰分、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糖(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氨基酸种类及含量(总氨基酸含量、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其影响)、硝酸盐含量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①四种野生芹菜与家芹相比而言,灰分、粗纤维、粗蛋白、维生素C等含量均明显高于家芹;②四种野生芹菜矿质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家芹中矿质元素含量;③拐芹、大叶芹、棱子芹中氨基酸含量和家芹中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碎叶山芹中各种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芹菜。  相似文献   

18.
佛坪保护区带状间伐后巴山木竹林营养状况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带状间伐后1a生竹和2a生竹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干物质在不同样方(对照样方、间伐样方)和不同部位(秆、枝、叶)差异分析,结论如下:1)带状间伐后,间伐样方的粗蛋白、粗脂肪、干物质和灰分在秆部高于对照样方,粗纤维则相反。2)带状间伐后,2a生竹和1a生竹相比,粗蛋白含量下降;粗脂肪和灰分在秆、枝部下降,在叶部增加;粗纤维在秆部基本相等,在枝部增加,在叶部下降,干物质含量在秆、枝和叶各部位增加。该研究结果为人工改造巴山木竹林质量和解释大熊猫取食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参照国家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标准,对二球悬铃木早季修剪鲜叶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和喂饲试验.结果表明,二球悬铃木早季鲜叶的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远高于稻谷和鲜白菜;粗蛋白含量远高于稻谷,与鲜白菜相当.鲜叶中含有各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比鲜稻谷高73.53%,比鲜白菜低12.93%,但必需氨基酸总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高于比鲜稻谷和鲜白菜7%左右.通过对比实验动物常规营养成分和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发现,二球悬铃木早季修剪鲜叶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符合饲料的营养标准,作为牲畜饲料是完全可行的;尤其是富含必需氨基酸,是牲畜饲料中氨基酸来源的较好选择.并对上海市二球悬铃木早季修剪枝叶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其多层次高效益的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采自吉首大学校园的棕榈种子和花序的部分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棕榈种子中的灰分(1.43%)和蛋白质(0.48%)含量高于花序,粗淀粉含量达48.3%。花序中的可溶性糖(0.45%)、粗纤维(45.22%)、粗脂肪(3.17%)、有机酸(2.56%)和维生素C (4.52%)含量高于种子。种子和花序中的微量元素表现为K含量最高,P、M n、Zn、Fe次之,Cu含量最少,种子中的Zn含量低于花序。棕榈种子和花序具有高纤维、高钾和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优点,但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