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人工模拟豆磺隆残留土壤的方法进行大田试验,研究生物肥降解水田残留豆磺隆的剂量,及对土壤和植株中豆磺隆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各处理叶龄差异不大,但是残留量1.2μg/kg的处理比残留量0 ̄0.4μg/kg的处理略低;豆磺隆残留量1.2μg/kg的处理比残留量0 ̄0.4μg/kg的处理单株分蘖低1倍左右;生物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有一定影响,当生物肥用量30.0kg/hm2时,干物质积累最快,根量最多;豆磺隆残留量1.2μg/kg的处理成熟期拖后10d左右,不施生物肥的处理比施生物肥处理成熟期晚2 ̄3d;豆磺隆残留量相同时,生物肥用量30.0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随着豆黄隆残留量的增加,水稻产量降低。当豆磺隆残留量达到0.4μg/kg时,减产不超过20%;豆磺隆残留量1.2μg/kg时,水稻减产一半左右。总之:生物肥对水田豆磺隆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生物肥用量以30.0kg/hm~2最佳。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测定了甲磺隆对 2 2个旱作品种种苗根长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甲磺隆对红圆叶苋菜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当甲磺隆浓度为 0 .1 0 49μg/kg时 ,抑制率高达2 9.2 % ;而豇豆最为耐药 ,当甲磺隆浓度为 40 0 μg/kg时 ,抑制率只有 54 .4%。甲磺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随着浓度的增大 ,对旱作种苗根长的抑制作用逐步加大 ,浓度对数与抑制率之间呈不对称的S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3.
单嘧磺隆对土壤呼吸脱氢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单嘧磺隆对土壤呼吸强度和土壤脱氢酶活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嘧磺隆的影响随单嘧磺隆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而异,田间推荐剂量下单嘧磺隆对土壤呼吸强度、土壤脱氢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没有显著持续不良影响。低浓度单嘧磺隆(<0.8μg·g-1)在试验初期轻微刺激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刺激作用消失;高浓度单嘧磺隆(>4.0μg·g-1)在试验初期显著抑制土壤微生物活性,对土壤呼吸强度的抑制率最高为26.55%,培养12d以后抑制作用消失,土壤呼吸强度恢复到对照水平。极高浓度单嘧磺隆(25μg·g-1)显著抑制土壤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在25d试验周期内抑制率分别为5.53%~51.72%和16.06%~21.76%。田间推荐剂量单嘧磺隆(0.025μg·g-1)对土壤转化酶有短暂的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为20.23%,对脱氢酶没有明显影响。0.25和2.5μg·g-1单嘧磺隆在试验不同时期对土壤酶活性有轻微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第8d时,单嘧磺隆显著抑制土壤转化酶活性,且抑制作用和单嘧磺隆浓度表现出正相关(r=0.95),试验结束时单嘧磺隆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盆栽和小区试验等生物测定方法,通过对玉米株高、株鲜重、单株产量、果实中支链氨基酸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除草剂解毒剂3-二氯乙酰基-2,5-二甲基-2-乙基-1,3-唑烷减轻除草剂绿磺隆对玉米等后茬敏感作物伤害的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上一年使用过绿磺隆的地块,下一年播种玉米时,可以通过3-二氯乙酰基-2,5-二甲基-2-乙基-1,3-唑烷的浸种、拌种、混喷、叶喷来减轻药害,其中混喷方法效果最好,为对照的99.41%,浸种方法仅次于混喷,为对照的95.65%。应用除草剂解毒剂使绿磺隆的残留量小于5μg/kg时,后茬可以种植玉米。  相似文献   

5.
两种稻田除草剂引起的烟草药害及替代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目前已引起药害的二氯喹啉酸和磺隆类除草剂替代品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 究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对后茬作物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两种稻田除草剂均可对后茬烟草的株高、叶长 和叶宽产生影响。其中,二氯喹啉酸对叶宽抑制最明显,严重时造成叶片狭长呈线型,失去商业价值,当土壤 中二氯喹啉酸为 2×10-4 mg/kg 时,烟草叶宽抑制率达 10% 以上;苄嘧磺隆主要造成植株矮小,单株叶片数量减少, 降低烟叶产量,土壤中苄嘧磺隆为 2×10-3 mg/kg 时,烟草株高抑制率在 10% 以上。【结论】乳氧禾草灵可替 代磺隆类除草剂防治阔叶类杂草,对后茬作物烟草安全;丁草胺可替代二氯喹啉酸防治禾本科杂草;乙羧氟草 醚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防效较好,对水稻和后茬作物烟草安全,可替代磺隆类除草剂和二氯喹啉酸在水稻田 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除草剂氯嘧磺隆对6种土壤酶活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嘧磺隆对6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处理(5、10μg/kg干土)能在短期内激活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蔗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但这种激活或抑制作用很快可以恢复;高浓度处理(20、50μg/kg干土)短期内抑制脱氢酶的活性,之后表现为强烈的激活作用,对其他5种酶都表现为抑制作用,这些激活和抑制作用的程度与氯嘧磺隆的浓度呈正相关。低浓度氯嘧磺隆对各种酶的影响小,试验后期基本能恢复到对照水平,高浓度处理后土壤酶活性则不太容易恢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嘧磺隆对6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处理(5、10μg/kg干土)能在短期内激活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蔗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但这种激活或抑制作用很快可以恢复;高浓度处理(20、50μg/kg干土)短期内抑制脱氢酶的活性,之后表现为强烈的激活作用,对其他5种酶都表现为抑制作用,这些激活和抑制作用的程度与氯嘧磺隆的浓度呈正相关。低浓度氯嘧磺隆对各种酶的影响小,试验后期基本能恢复到对照水平,高浓度处理后土壤酶活性则不太容易恢复。  相似文献   

8.
苯磺隆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苯磺隆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了盆栽小麦土壤苯磺隆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苯磺隆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并且在1~20 d之间降解最快,20 d以后降解曲线相对平缓;苯磺隆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土壤中半衰期为8.61~10.34 d。收获期,苯磺隆用量为1 200,2 400,4 800 g/hm2的3个处理能够检测到苯磺隆残留,检出量分别为0.018 2,0.019 6,0.021 0 mg/kg,其余处理检测出的苯磺隆残留量较小,均小于0.01 mg/kg;添加不同剂量苯磺隆后,回收率为89.4%~101.6%。说明在苯磺隆用量小于2 400 g/hm2时使用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套种是提高土地产出 ,增加农业效益的高效种植方式之一。近年来 ,黑龙江省和平牧场在种植圆葱的同时套种秋白菜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圆葱套种秋白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选地、整地选择土地平整、通透性好、肥沃疏松的沙壤土 ,前茬没施过普施特、豆磺隆、绿磺隆等除草剂。要有灌溉条件。秋灭茬耙地 ,撒施优质有机肥 4 5t/hm2 ,随耙地与耕层土壤混匀 ,耕地整平耙细后喷施 4 8%氟乐灵乳油 2 .2 5L/hm2 对水 112 5kg/hm2 ,喷后及时混土起垄 ,垄距 70cm ,随起垄施复合肥 75 0kg/hm2 。在已起好垄的耕地上每隔一垄用耢子耢平两垄 ,再截成…  相似文献   

10.
李宝赫  赵敏  李德斌  李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78-458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氯嘧磺隆对6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供试土壤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氯嘧磺隆溶液,使氯嘧磺隆的终浓度分别为(A0)0、田间低用量5 g/kg干土、正常用量10 g/kg干土和高用量20 g/kg干土,定期取样测定酶活性。[结果]各浓度条件下的氯嘧磺隆均对过氧化氢酶有激活作用;不同浓度的氯嘧磺隆可在前期抑制多酚氧化酶、脱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但后期又具备激活作用,其中低浓度在整个过程中影响较小;低浓度的氯嘧磺隆对土壤蛋白酶与脲酶活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高浓度又对以上2种酶产生抑制作用。[结论]低浓度的氯嘧磺隆对各种酶的影响小,酶活性能够恢复,高浓度处理后土壤酶活性不容易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同时测定植烟土壤中残留的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浓度为0.05~1.00 mg/kg时,吡嘧磺隆在植烟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4.00%~95.32%,相对标准偏差为1.39%~1.55%;苯噻酰草胺在植烟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4.47%~98.53%,相对标准偏差为0.85%~3.50%;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9g,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植烟土壤中的最小检出浓度为:2.5×10-2mg/kg。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可用于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的残留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紫茎泽兰化学防除效果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出对紫茎泽兰防除效果较好的药剂,采用7种药剂对紫茎泽兰进行了药剂防除试验.结果表明:10%甲磺隆和200g/L使它隆有效成分剂量为44.2g/hm2和211.5g/hm2时,第2次药后35d对紫茎泽兰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0.9%和81.0%.10%甲磺隆和200g/L使它隆对紫茎泽兰的防除效果较好,由于10%甲磺隆对后茬作物均有影响,只能在荒坡、山上、公路边、多树山林使用,建议生产上使用使它隆较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除草剂在土壤中持续积累,对后茬敏感作物造成严重药害,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产,氯嘧磺隆就是其中一种广谱、超高效和残留期较长的磺酰脲类除草剂。该试验通过氯嘧磺隆降解菌的筛选并作用于受氯嘧磺隆药害的萌芽水稻种子,利用测定筛选出的氯嘧磺隆降解菌对氯嘧碘隆的降解作用来研究其对氯嘧磺隆的降解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所筛选的氯嘧磺隆降解菌对氯嘧磺隆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在同一菌不同浓度下,氯嘧磺隆5μg.kg-1时降解效果最好。在同一氯嘧磺隆水平下,降解菌稀释倍数为100倍时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1、选地、选茬 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比较丰富、保肥保水性能好、ph值6-8,土壤含氧化钾1OOmg/kg土、含五氧化二磷20mg/kg土的地块.前茬应选择大豆、小麦和马铃薯茬,其次是肥沃的玉米茬.忌选甜菜、向日葵、白菜等耗肥量大的前茬.前茬用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异恶草松、氟磺胺草醚等除草剂的地块不能种植玉米.  相似文献   

15.
袁树忠  袁帅  周维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266-1267,1276
[目的]通过研究低浓度的胺苯磺隆引起不同叶龄水稻叶片中保护酶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超低浓度胺苯磺隆促生长效应的生理机制。[方法]通过土培法用2个浓度胺苯磺隆分别处理不同叶龄的水稻,15 d后采集水稻叶片,用愈创木酚-过氧化氢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邻苯二酚法测定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用ELISA法测定水稻叶片中GA、ZR、ABA的含量。[结果]胺苯磺隆2μg/kg(干土)处理后水稻叶中PPO活性提高,POD活性降低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显著增加,ABA含量则减少,GA/ABA的比值高于对照;胺苯磺隆20μg/kg处理,水稻叶中POD活性明显提高,PPO活性低于对照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均显著减少,ABA含量则显著增加,GA/ABA的比值低于对照。7叶期处理的水稻叶片中3种激素含量与对照的差异最小。[结论]胺苯磺隆2μg/kg处理水稻,叶片内GA/ABA比值大于对照,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20μg/kg浓度时,则GA/ABA比值明显小于对照,水稻生长受到抑制,同时,胺苯磺隆对7叶期水稻生长效应弱于4叶期前的水稻。  相似文献   

16.
镉-豆磺隆复合污染对小麦生物学性状与品质的胁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黑土土壤镉-豆磺隆复合污染对小麦生物学性状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镉、豆磺隆复合对小麦辽春10号(TriticumaestivumL)生物量的影响表现出协同作用,而且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小麦株高、地上部鲜重与干重以及根的鲜重与干重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当镉的浓度达到100mg·kg-1时,小麦生长迟缓,植株矮小等中毒症状比较明显,地上部鲜重变化最大,相对于对照下降了83.1%,根鲜重下降了72.0%,地上部干重下降了69.7%,根干重下降了63.0%,株高下降40.1%。加入豆磺隆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不同浓度豆磺隆表现出的抑制程度为:30μg·kg-1>10μg·kg-1>0。小麦积累镉的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反映其品质不断下降。其中根部镉浓度增加的幅度很大,由41.2mg·kg-1增加到438.2mg·kg-1;但当投加镉的浓度达到100mg·kg-1时,小麦积累镉的量呈现下降的趋势;高浓度豆磺隆处理的小麦积累镉的量,低于低浓度处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胺苯磺隆胁迫对水稻幼苗保护酶与内源激素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低浓度的胺苯磺隆引起不同叶龄水稻叶片中保护酶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超低浓度胺苯磺隆的促生长效应的生理机制。[方法]通过土培法用2个浓度胺苯磺隆分别处理不同叶龄的水稻,15d后采集水稻叶片,用愈创木酚-过氧化氢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邻苯二酚法测定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用ELISA法测定水稻叶片中GA、ZR、ABA的含量。[结果]胺苯磺隆2μg/kg(干土)处理后水稻叶中PPO活性提高,POD活性降低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显著增加,ABA含量则减少,GA/ABA的比值高于对照。胺苯磺隆20μg/kg处理,水稻叶中POD活性明显提高,PPO活性低于对照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均显著减少,ABA含量则显著增加,GA/ABA的比值低于对照。7叶期处理的水稻叶片中3种激素含量与对照的差异最小。[结论]胺苯磺隆2μg/kg处理水稻,叶片内GA/ABA比值大于对照,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20μg/kg浓度时,则GA/ABA比值明显小于对照,水稻生长受到抑制,同时,胺苯磺隆对7叶期水稻生长效应弱于4叶期前的水稻。  相似文献   

18.
甲基二磺隆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除草剂阔世玛的有效成分之一甲基二磺隆在河北、湖北两地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规律。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甲基二磺隆残留量,麦粒、植株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土壤中为0.004mg/kg。添加浓度在0.004~0.5 mg/kg范围内,回收率83%~101%,变异系数4.6%~17%。实验结果显示,甲基二磺隆在两地小麦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42 d和8.32 d,在土壤中的分别为10.7 d和9.47 d;研究表明,阔世玛可分散粒剂用于冬小麦田防治1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有效成分剂量应定在8.1~13.5 g/hm2,施药1次,收获期甲基二磺隆在两地小麦植株、籽粒及麦田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2 mg/kg。  相似文献   

19.
除草剂氯嘧磺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5、10、20、100μg.kg-1的氯嘧磺隆对土壤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氯嘧磺隆对过氧化物酶有激活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激活作用越大。氯嘧磺隆在处理初期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后抑制作用逐渐减小,在第30 d时稳定在与对照接近水平,然后20、100μg.kg-1高浓度的处理开始产生激活作用。氯嘧磺隆对脲酶和蛋白酶的影响类似,5、10μg.kg-1低浓度氯嘧磺隆对脲酶和蛋白酶有轻微的激活作用,而20、100μg.kg-1高浓度对脲酶和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田间低用量和田间正常用量)氯嘧磺隆对土壤酶的影响小,在试验后期能恢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砜嘧磺隆在烟草上使用后的残留行为及环境安全性。[方法]建立了利用HPLC-MS/MS技术检测烟叶及土壤中砜嘧磺隆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吸附剂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所建检测方法测定了GAP试验获得的烟草和土壤中砜嘧磺隆残留。[结果]在0.005~0.500 mg/kg的加标水平下,土壤和鲜烟叶中砜嘧磺隆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1%~95.8%、90.0%~94.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6.4%、3.6%~7.3%,定量限均为0.005 mg/kg。在0.010~0.500 mg/kg的加标水平下,干烟叶中砜嘧磺隆的回收率为87.1%~90.1%,相对标准偏差为2.0%~8.9%,定量限为0.010 mg/kg。砜嘧磺隆在鲜烟叶中的原始沉积量为0.005~0.041 mg/kg,在土壤中为0.005~0.510 mg/kg,砜嘧磺隆在土壤中消解较快,理论半衰期为1.4~2.9 d;施药后70 d,烤后烟叶中农药残留量低于定量限。[结论]采用20%砜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烟草田杂草,于烟草移栽期喷雾施药1次,制剂用药量为90~105 g/hm~2(有效成分18~21 g a.i./hm~2),安全间隔期为7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