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葡萄糖盐水300—500ml加氯霉素5—10ml进行静注;1%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大猪5ml,中、小猪3—4ml肌注;1%硫酸黄连素,大、中、小猪均10ml肌注;内服病毒灵5片、盐酸土霉素6片、四环素4片和长效磺安3片,食母生10片,每日一次,连服三日,可减少生猪胃肠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RT PCR方法,从四川某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死亡病例病料中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并分离细菌,最终鉴定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继发大肠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林可霉素和氧氟沙星高度敏感。根据结果制定相应防治措施,经治疗处理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四川某猪场流行的大肠杆菌病血清型,以便为研制大肠杆菌灭活疫苗提供相对应的菌株,从本场25~40日龄病死仔猪和腹泻仔猪的肝、脾、小肠及粪便与直肠拭子中,分离出4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根据血清型鉴定结果,共有9个血清型,其中O138、O139、O141最常见,致病力较强,O139分离率最高,为41.46%,并且自猪源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E.coliO157,说明猪体内携带有该菌,可通过食物链传染给人类,这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高度重视. 药敏结果表明,所分离大肠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抑菌作用最强,高敏菌株达75%~96%;氯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敏感度居中,敏感菌株在50%~60%之间;青霉素、痢特灵、强力霉素、磺胺-5-甲氧嘧啶抑菌作用较低,敏感菌株低于20%.  相似文献   

4.
<正>肠毒性大肠杆菌可以引起新生犊牛、羔羊和仔猪的急性腹泻,而细菌对小肠粘膜的粘附能力是致病的重要因素.987P抗原是引起仔猪腹泻而大肠杆菌最常见的吸附因子之一,它介导肠毒性大肠杆菌粘着到仔猪小肠粘膜刷状缘上,以促进细菌抵抗肠蠕动对细菌的清除作用和细菌在小肠的克隆化作用.我们于1987—1989年进行本试验,旨在通过硫酸铵沉淀、DOC缓冲液透析和凝胶过滤来获得免疫纯和电泳纯的987P抗原,以制备高纯度987P特异性抗血清.  相似文献   

5.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分析不同虎耳草乙醇提取物浓度下细菌生长曲线来研究虎耳草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0.01、0.05、0.10g/ml 3种较低浓度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0.25和0.50g/ml 2种较高浓度的提取物对摇床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5种浓度的提取物均对摇床培养的大肠杆菌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所以,虎耳草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胃肠炎又称幼猪的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和春季,临床特征为严重腹泻、呕吐、脱水其诱因是气温突变,空气潮湿,通风不良等.成年猪和仔猪都会染、发病,尤以仔猪染、发病严重;5日龄内的仔猪染病,死亡率95%~100%,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病死率高达60%~100%,5周龄以上的病死率很低,一群猪只要有一头感染发病,只需1~5天,无论大小猪几乎100%会发病,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一、地锦草防治猪胃肠炎.猪患胃肠炎时,按50公斤体重用鲜地锦草100克或干品35克,煎汁内服.每日3次,连用3天可愈.预防量减半.也可用地锦草粉按饲料量的2%配合,让猪内服.  相似文献   

8.
郭羽 《中国畜禽种业》2011,7(11):120-12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的肠道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从2007年以来,在本实验室猪病诊断中,猪传染性胃肠炎占被检病例的15%左右,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但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下的仔猪,死亡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9.
仔猪下痢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仔猪疾病.其病因复杂,病原也有多种.在细菌方面,一般认为以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在病毒方面,除国内外早已肯定的由冠状病毒(Coronavirus)引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TGE)外,近年来,国外多次报道,尚有轮  相似文献   

10.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秋末至早春寒冷季节发病较多,不同年龄的猪都可发生,以5日龄内的仔猪病死率最高,可达100%。10日龄左右的仔猪死亡率常达50%以上。症状仔猪突然发生水样剧烈腹泻,部分病猪伴有呕吐黄色粘稠乳块或不消化食物。粪便为白色、黄绿色或灰  相似文献   

11.
东北生猪市场保持平稳,土杂猪7.6-7.8元,公斤;三元猪8.2~8.4元;好品种仔猪(15—20公斤)16元/公斤;农户土杂仔猪(20-25公斤)12-14元/公斤,(10~15公斤)11~12元/公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种中草药水提物的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抑菌活性强的中草药,为临床用药、开发中草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和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部分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秦皮水提物和马齿苋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为125 mg/ml;其次是连翘水提物、石榴皮水提物,MIC为250 mg/ml。蒲公英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62.5 mg/ml;其次是石榴皮水提物、黄柏水提物,MIC为125 mg/ml。[结论]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对猪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3.
春季气温回升较慢,有时出现反常天气,细菌、病毒容易滋生繁殖,而熬过寒冬的畜禽往往较瘦,免疫能力和抗病力下降,所以每年冬春之交,动物容易发生疾病和死亡。以猪而论,常发病有猪瘟、仔猪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喘气病、感冒、仔猪低血糖症等十几种疾病,下面主要介绍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因、流行特点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仔猪水肿病是一种以侵害断乳小猪为主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由大肠杆菌群的某些致病性菌株感染仔猪引起,呈地方性流行,尤以断乳后5—15天、生长快、体质健康的仔猪最常见。该病虽然发病率不高,约占群体总发病率的5%—10%,但死亡率可达80%,对养猪业造成较大危害。近几年接诊55例,治愈45例,治愈率8364%。现将有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注重防疫对引进的野猪 ,若有铁器所伤 ,应在其颈部按说明量肌注破伤风疫苗 1次 ,在注射该疫苗后 ,5~ 7天内不可再注射抗生素 ,否则 ,疫苗失效。在 10~ 15天后 ,抓紧注射一次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3~ 4头份或猪用“三联苗”(深部注射 ) ,以防猪瘟、猪肺疫 ,猪丹毒病的发生。此后 ,每年春、秋季各注射 1次 ,并在每年的 11月 ,注射 1次猪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疫苗 ,体重 80kg以上的 ,每头肌注 3ml,30~ 80kg体重肌注2ml,10~ 30kg体重肌注 1ml。2 配制适口性饲料小野猪 5~ 15kg的可按下列配方配制饲料 :玉米粉4 0 %、麦麸 15 %、豆渣 (或豆粕 …  相似文献   

16.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2周龄以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很低,成年猪一般不会死亡。  相似文献   

17.
猪传染性胃肠炎又称幼猪的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和春季,临床特征为严重腹泻、呕吐、脱水其诱因是气温突变,空气潮湿,通风不良等。成年猪和仔猪都会染、发病,尤以仔猪染、发病严重;5日龄内的仔猪染病,死亡率95%~100%,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病死率高达60%-100%,5周龄以上的病死率很低,一群猪只要有一头感染发病,只需1~5天,无论大小猪几乎100%会发病,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哺乳仔猪,尤其是1周龄内危害最严重。该病以呕吐、腹泻、消瘦等为特征,临床上常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可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正>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根据发病H龄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猪大肠杆菌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仔猪黄痢是出生后几小时到1周龄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及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10日龄左右仔猪发生的消化道传染病。一、病原本属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一般有数根鞭毛,  相似文献   

20.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腹泻、呕吐和脱水。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1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的猪病死率很低,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但由于许多养殖户对本病认识不清,盲目用药,反倒使本应耐过的猪出现非正常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