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业机械信息化是我国农业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带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以信息农业技术为核心,采用“优先发展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农业信息技术作为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和21世纪现代化农业的主要标志,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技术基础和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产品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明确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与任务,确定农业科技工作"十五"重点和2010年目标,切实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特制订本<纲要>.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特点、以及农业产业化与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了为实现我省农业跨越式发展,未来10年农业科技攻关的主攻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科学发展观,不但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和执政理念的新飞跃,也是指导农业科研部门树立新的农业科技发展观的根本指导思想。农业科研部门担负着一个区域内农业技术的研究创新、开发推广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科技支撑。在全党高度重视“三农”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5.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战略规划。本文分析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电气化、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智能化、农业自动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得出农业信息化是影响目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同时详细分析农业信息化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的作用,以全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跨入新世纪,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局面,积极应对并赢得主动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战略实施,是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提高研究和开发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技术产业化为突破口,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业正向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农业的发展正召唤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在此过程中,农业科研体制必须作必要的改革。我院正是在这种形势变化中不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得到发展和壮大。一、调整专业结构,促进科研与经济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加强改革创新 推动农业科技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1996年开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为目标,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大胆探索,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科技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为广东乃至全国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探索提供了新鲜经验,得到国家科技部高度评价,认为是全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不但需要一个技术性的支持体系,同时需要一个制度性的运行环境。同时,通过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切实形成我国战略性的农业政策和制度体系,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以保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目标。一、以机制创新为目标实现农业管理方式的革新及水平的提高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以当代先进科技为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使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和整体进步,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质和量的全面提升,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体系的建立。这次革命,是实…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革命与我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农业科技革命的内涵及当代农业科技革命宏观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探讨农业科技革命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指出推进农业科技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现阶段农业科技革命和创新中的制约因素及相应对策措施也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参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