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瘤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农民对玉米生长管理粗放,对玉米瘤黑粉病危害认识不够,致使玉米瘤黑粉病呈现严重发病趋势,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分析玉米瘤黑粉病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丽玲 《中国种业》2011,(Z2):78-78
近年,我国部分玉米品种均不同程度发生黑粉病,有的地区发病面积达数十万亩,如内蒙古的土右旗沿山区多种玉米品种发生黑粉病,发病面积达6667hm2左右,发病株率5%~15%,严重地块达到25%~45%,预计每667m2减产100~250kg,直接经济损失达2100多万元。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灰包病、黑穗病,由玉米黑粉病菌浸染所致,是我国玉米上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分布较广,危害程度因地区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春播玉米区较夏播玉米区危害严重。该病除直接危害玉米果穗外,其他部位受害也会因病菌对养分的剥夺而导致果穗变小或空秆。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随着畜牧业发展,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有加大趋势,但玉米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增产.玉米黑粉病也称瘤黑粉病,2000年河南省发生大流行,部分地块发病达20%~30%,2001~2002年在豫南及豫北地区仍有大面积发生,给河南省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玉米黑粉病已上升为河南省玉米主要病害,如何及时预报及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是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或灰包,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受害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最后呈黑粉。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黑疸,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雌穗、雄穗),受害果穗完全呈黑粉,仅剩下丝状纤维组织,故名“丝黑穗”。由于近年来玉米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再加上农民对这两种病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瘤黑粉病在一些地区均有发生且有逐年加重之势,发病后均可造成玉米穗变黑。丝黑穗病主要在玉米穗部表现症状,而玉米瘤黑粉病除在穗部表现明显症状外,还会在玉米其他部位涌现黑瘤。病菌主要侵染植株幼嫩部位,形成的黑穗和黑粉瘤会消耗大量养分,并有可能导致植株空秆不结实,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2000年由于气候等原因,赤峰市玉米部分制种田及生产田发生了玉米黑粉病,有的地块发病率高达85%,特别是综三、478等自交系发病较重。为让农民朋友了解玉米黑粉病的发病原因,现就该病的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制种田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寄主植物及分布玉米瘤黑粉病由瘤黑粉菌(Ustilagomaydis)引起发病,属担子菌亚门,常为害玉米叶、秆、雄穗和果穗等部位的幼嫩组织,产生大小不一的病瘤,是我国玉米上分布最广的主要病害之一,北方发生较为普遍而严重。2症状特点及发病规律此病是局部侵染病害,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分幼嫩组织,如气生根、茎、叶、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菌瘤。幼苗生瘤,生长矮小,苗高一尺左右最明显,受害重者很早枯死;在拔节前后,叶片或叶鞘上产生菌瘤,叶片上菌瘤小,多如花生米大小,常从叶鞘基部向…  相似文献   

8.
玉米瘤黑粉病,又名"乌霉",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玉米被病原菌侵染后,在各生育时期,在植株的不同部位都能生出瘤状菌瘿,破坏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和营养供应,造成减产。此外,瘤黑粉病还能引起制种田死苗和空秆。  相似文献   

9.
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两种重要病害,在发病后期均形成菌瘿,菌瘿破裂后散发大量黑粉,很容易混淆。这两种病害的发病规律有一定差异,防治方法不尽相同。准确诊断是做好防治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玉米瘤黑粉病由瘤黑粉菌引发起病,属担子菌亚门,常危害玉米叶、秆、雄穗和果穗等部位的幼嫩组织,产生大小不一的病瘤,是我国玉米上同丝黑穗病一样分布最广,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常见病害。  相似文献   

11.
玉米瘤黑粉病发生与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品种的增多,玉米瘤黑粉病在许多地方严重发生,区域不断扩大,损失日益增加,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武威市2005年玉米瘤黑粉病发生面积达2.98万hm2,占玉  相似文献   

12.
邢光耀 《种子科技》2008,26(6):58-59
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是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或灰包,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受害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最后呈黑粉。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黑疸,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雌穗、雄穗),受害果穗完全呈黑粉,仅剩下丝状纤维组织,故名“丝黑穗”。由于近年来玉米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再加上农民对这两种病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3.
玉米黑粉病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黑粉病 ( Corn Smut)又名“乌霉”和“瘤黑粉病”,病原菌为真菌 ,是由玉米黑粉菌 ( ustilagomaydis)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分布很广 ,北方比南方发生较普遍而严重 ,此病在我国报道已有 60多年的历史 ,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  Corn Smut症状特点及危害症状特点 黑粉病从幼苗到成株各个器官都能感病 ,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 ,如气生根、叶片、茎秆、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 ,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瘤状物。瘤状物是因病菌代射产物的刺激而肿大形成的菌瘿 ,它外面包有由寄主表皮组织所形成的薄膜 ,初为白色或…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有读者咨询玉米瘤黑粉病是不是种传病害?用药处理种子后仍有发病,这是什么原因?玉米瘤黑粉病是一种土壤传播、局部侵染的病害,一般造成玉米减产20%~30%,严重时能导致绝收。该病病菌以冬孢子在田间土壤中、病残株上以及混在粪肥中越冬,成为来年主要初侵染源。越冬冬孢子在条件适宜时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二者经风雨传播到玉米幼嫩组织上,萌发并直接穿透寄主表皮或经伤口侵入。菌丝在组织中生长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玉米黑粉病的发病规律、发病症状,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技术方法,以期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玉米黑穗病和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黑穗病又称黑粉病、瘤黑粉病,俗称灰包、乌霉;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玉米、哑玉米。这两种病害是玉米上经常发生的病害,有时又同时发生,但两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发生条件有所不同。在防治上,  相似文献   

17.
芦雪红 《中国种业》2009,(12):71-72
对陇东玉米进行产量调查时发现部分玉米制种田和生产田玉米黑粉病危害相当严重.分析原因由于玉米间、混、复种面积不断扩大,连作地逐渐增多推广品种个别对黑粉病抗性较差,加之生长季前期(4、5、6月)高温干旱,后期(8、9月)阴雨连绵时间长。给病菌孢子生长创造了有利时机。重病地块发病率50%以上.一般地块发病3%~20%之间,发病趋势全膜覆盖地重于半膜覆盖地,阳山重于阴山,  相似文献   

18.
对43%戊唑醇和23%氨基·嘧菌酯两种杀菌剂减量50%与倍创混用喷施防治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杀菌剂减量50%与常规用量相比,对玉米瘤黑粉病防效相当,增产率提高1.7%~1.9%,且对制种玉米和天敌安全。  相似文献   

19.
正漯河市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部,耕地面积3万多公顷,玉米是当地秋季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万公顷左右。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以及连年重茬种植影响,玉米瘤黑粉病在召陵区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据测定,果穗以下茎秆发病减产约20%,果穗以上茎秆发病减产约40%,果穗上下茎秆同时发病平均减产约60%,果穗发病减产约8 0%,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为此,笔者深入玉米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20.
侯格平 《种子科技》2006,24(1):51-52
玉米黑粉病是由玉米黑粉病菌为病原的真菌性病害,分布极广。玉米早期被害后植株矮小,影响生长,重者形成空秆。雌雄穗被害后结实减少或全部变成黑粉,对产量影响很大。近几年来,由于亲本自交系来源广泛而复杂,生态型多样,黑粉病发生普遍。结合近年来防治经验,总结制种玉米黑粉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供制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