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油菜新品种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湘杂油2号、湘杂油763、华杂12号、油研10号、德油杂17号、希望528号、绵新油19号、湘杂油5号、华杂9号、华湘油10号、中油杂12号、丰油701、湘杂油753等品种丰产性能佳,经济性状好,可以作为常德市油菜主推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优质油菜新品种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湘杂油2号、湘杂油763、华杂12号、油研10号、德油杂17号、希望528号、绵新油19号、湘杂油5号、华杂9号、华湘油10号、中油杂12号、丰油701、湘杂油753等品种丰产性能佳,经济性状好,可以作为常德市油菜主推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无微量花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油66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油66A是利用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作保持系,对Polima不育系进行改良育成的无微量花粉不育系.对湘油66A及其具有相同核背景的Polima不育系Z04A,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和湘油66B的育性比较观察试验表明,几个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均达到100%,而不育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以湘油66A最高,两年均表现出稳定的彻底不育特性,其次为Z04A和湘油402S,湘油66B最低.湘油66A经济性状优良,品质优.利用15份资源材料对湘油66A和Z04A进行恢保关系鉴定,结果表明,湘油66A与Z04A具有相同的恢保关系,从中筛选出7份对湘油66A具有完全恢复作用的恢复系.利用这7个恢复系与湘油66A所配的组合在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6个组合均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2.28%~19.21%,其中有3个组合的增产幅度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油菜不同品种在逆境下的结实性差异,为筛选抗逆性强的基因型油菜品种提供依据,2002年选择了当前生产上推广的4个油菜品种湘油15号、湘杂油1号、中油821号和秦油2号,在模拟倒伏和不同自然气候条件下调查了各品种的单株阴果率、每果粒数和千粒重。结果表明:在当年的气候条件下,湘油15号和湘杂油1号的阴果率明显低于秦油2号和中油821,每果粒数和千粒重明显高于秦油2号和中油821。在模拟倒状的情况下,秦油2号和中油821的阴果率比湘油15号和湘杂油1号显著提高,每果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在低温少雨和低温多雨情况下,阴果率、每果粒数和千粒重的表现具有相同的趋势。湘油15号和湘杂油1号在结实性方面抗逆境的能力特别强,基因型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慈利、怀化和长沙三地对湘杂油5号进行了栽培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湘杂油5号直播栽培比育苗移栽的生产潜力更大。采用育苗移栽和直播栽培两种栽培方式,湘杂油5号均适宜在较高的种植密度和中等肥力水平下种植。三地的生产示范结果表明,湘杂油5号在较高海拔地区种植,其产量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远缘杂交亲和性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个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15号、湘油13号、花油3号和云油7号为母本,紫罗兰为父本进行人工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亲和性的强弱与亲本材料有关,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属间杂交亲和性较低,不同品种甘蓝型油菜与紫罗兰属间杂交亲和指数不同,湘油15号和湘油13号与紫罗兰杂交的亲和程度高于花油3号和云油7号与紫罗兰杂交的亲和程度,四者有效亲和指数分别为0.16、0.22、0.09和0.14。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3个油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湘杂油631、华湘油16号、湘杂油7633个品种的抗菌核病强,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可在耒阳市一季稻和旱土油菜种植区示范推广种植;常杂油3号、湘杂油4号、中油112、沣油5204个品种具有生育期短的优势,在4月25日左右即可成熟,不影响耒阳市双季稻生产,适合在稻-稻-油三熟制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油菜花药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湘油13号,湘油14号,94591,373和ZB等5个油菜品种离体花药为材料,接种花粉处单核靠边期的花药,经过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培养,成功地获得了94591,湘油14号和373等3个品种花粉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分化率分别为16.7%,12.5%和7.9%,在湘油13号获得了花粉愈伤组织,但没有获得了不定芽分化,不同基因型油菜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明显差异。诱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湘油14号(46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3个油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湘杂油631、华湘油16号、湘杂油763 3个品种的抗菌核病强,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可在耒阳市一季稻和旱土油菜种植区示范推广种植;常杂油3号、湘杂油4号、中油112、沣油520 4个品种具有生育期短的优势,在4月25日左右即可成熟,不影响耒阳市双季稻生产,适合在稻-稻-油三熟制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湘杂油188是湖南省农业大学选育而成,2004年通过安徽省和国家审定,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油2006002.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双低油菜新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湘油11号为母本,湘油10号为父本,育成了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3号,湘油13号种子含油量达40%,芥酸1.35%,硫代葡萄糖苷26.1μmol/g,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该品种冬前长势强,生育期中熟偏早,抗性好,产量高而稳,适合湖南和江西等长江中游地区栽培,199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刘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5):591-592
蓉油 6号、油研 8号、油研 7号、油研 9号产量高 ,熟期早 ,综合性状好 ,适宜芜湖地区“油—稻—稻”、“油—瓜—稻”茬口种植。湘杂油 1号、湘杂油 2号产量高 ,综合性状好 ,熟期稍迟 ,适宜“油—稻”茬口种植。这些品种可在芜湖地区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湘杂油5号”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重点介绍其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等措施,以期为“湘杂油5号”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油菜品种对铝毒抗逆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油菜品种的抗铝毒能力。[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研究赣油杂1号、赣油杂2号、湘油杂3号3个油菜品种对铝毒抗逆性的影响。[结果]铝胁迫下,油菜各品种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根系活力下降。3个油菜品种中,赣油杂2号的变化幅度最大,湘油杂3号最小。3个油菜品种的耐铝性大小为:湘油杂3号>赣油杂1号>赣油杂2号。[结论]在酸铝地区要特别重视对作物铝毒的防治与研究;湘油杂3号在酸性铝毒土壤上的适应能力最强,赣油杂2号最差,这为促进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地区油菜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杂油7号系利用温敏型生态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法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介绍了湘杂油7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和主要特征特性,并探讨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双低"油菜品种的生育特点及高产优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的年推广面积已占全国油菜播种面积的近 70%。生产上已经推广应用的“双低”油菜品种主要有中油杂8号、中油杂 2号”、川油21、中双9号、华杂4 号、华双3号、湘油15号、蜀杂6号、油研7号、沪油15、蓉油6号、湘杂油 1号、湘杂油2号、秦优7号等,其中以中油杂8号、中油杂2号和中双9号尤其  相似文献   

17.
李莓 《湖南农业》2005,(3):12-12
湘杂油4号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试种示范,2004年开始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各级产量比较试验中,湘杂油4号不断创造油菜产量新高。2000年~2001年湖南省区试杂交油菜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油菜籽产量为160公斤,比湘油13号增产15.1%;2003年~20  相似文献   

18.
油菜湘杂油631是湖南省著名油菜品种,为了充分挖掘湘杂油631的品种优势和増产潜力,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高油分、高抗逆、高产量"三高"优质油菜新品种育成了湘杂油631、湘杂油763和湘杂油199三个高油分、高抗逆、高产量优质油菜新品种,菜籽含油量分别达45.8%(湖南省最高)、45.7%和43%,比湖南同期种植的油菜品种的含油量高出3~6个百分点。同等产量水平下种植以上品种每667平方米可多产油6~15公斤,在湖南及周边省共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盛杂油10号     
盛杂油10号(湘审油2012004)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适宜于湖南省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