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目的]研究草酸胁迫对甘蓝型油菜抗性相关蛋白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初步揭示草酸毒素对甘蓝型油菜致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为油菜抗菌核病资源的初筛提供一种更方便、快速的方法.[方法]以草酸溶液对苗期甘蓝型油菜材料GH01进行浸根处理,设置3个浓度(清水对照、1和2 mmol/L草酸溶液)、7个胁迫处理时间点(0、6、12、24、36、48和60h),分别测定油菜叶片中可溶性物质含量和抗性相关蛋白酶酶活性.[结果]草酸溶液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增加,油菜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不断增加,而抗性相关酶均呈先升后降趋势,酶活力曲线呈现“峰状”.其中,2 mmol/L草酸溶液胁迫下,SOD、PPO、POD和MDA含量分别在48、24、60和36 h达最大值,分别为359.66 U/g、257.50 U/g·min、44.94 U/g· min和72.86 μmol/L;在1 mmol/L草酸溶液胁迫下,SOD、PPO、POD和MDA含量分别在48、24、36和24 h达最大值,分别为302.17 U/g、215.00 U/g·min、24.01 U/g· min和75.75 μmol/L.[结论]可利用草酸对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性进行初步鉴定,草酸溶液浓度以2 mmol/L为宜,其SOD、PPO、POD活性和MDA含量分别在处理48、24、60和36 h时达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草酸处理对厚皮甜瓜采后病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草酸处理对"银帝"甜瓜采后病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 mmol/L至200 mmol/L的处理浓度范围内,以50 mmol/L处理对损伤接种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制效果最好,更高浓度(100、200mmol/L)处理并未进一步提高抑制效果,也未对果实产生药害.在1 min至15 min的浸泡时间范围内,以10 min和15 min处理对损伤接种T.roseum的效果较好.草酸处理诱导了果实损伤接种T.roseum的系统获得抗病性(SAR),并且处理后48 h至96 h损伤接种T.roseum可使果实的防卫能力达到最大.草酸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损伤接种3种主要采后病原物的病斑直径;延缓了果实贮藏期间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不同处理对茄子采后冷害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处理对茄子采后冷害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紫红长茄为试材,设计4种处理,对照、7kJ·m~(-2) UV-C处理、6mmol·L~(-1)草酸浸果10min处理和7kJ·m~(-2) UV-C结合6mmol·L~(-1)草酸浸果10min处理,置于2℃条件下贮藏,测定茄子的冷害指数、细胞膜透性、MDA含量和SOD、POD、CAT活性。[结果]UV-C、草酸处理和UV-C结合草酸处理均可减轻茄子的冷害症状,降低茄子的冷害指数,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和MDA含量的积累,保持茄子中SOD、CAT和POD的活性。[结论]7kJ·m~(-2) UV-C结合6mmol·L~(-1)草酸浸果10min处理效果最佳,在2℃条件下贮藏3d不发生冷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草酸—壳聚糖复合处理对采后芒果果实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为芒果采后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方法】以台农一号芒果为材料,做以下4种方式处理:1%壳聚糖(Chitosan,CTS)浸泡5 min (CTS处理),5 mmol/L草酸(Oxalic acid,OA)浸泡10 min (OA处理),5 mmol/L OA浸泡10 min晾干后再置于1% CTS浸泡5 min (OA-CTS处理),以及清水浸泡(对照,CK),各处理晾干后置于20℃冷库贮藏,探讨3种保鲜方式对芒果腐烂率和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多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谷甘光肽还原酶(GR)活性的影响。【结果】贮藏过程中,OA、OA-CTS处理明显抑制花青素含量的积累,OA-CTS处理使其峰值延后4 d。贮藏第5~9 d时,OA和OA-CTS处理诱导果实类黄酮含量的积累;贮藏前13 d,OA-CTS处理诱导CAT活性的升高;贮藏第5、13、21和25 d时,CTS和OA-CTS处理的果实多酚含量显著高于CK (P<0.05,下同);第21 d时,与CK相比,CTS、OA和OA-CTS处理的硬度分别增大0.7、2.1和1.2 kgf,CTS、OA和OA-CTS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减少4.9%、1.3%和5.4%(绝对值,下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增加0.40%、0.36%和0.26%,GR活性分别升高0.08、0.10和0.21 U/g;第25 d时,CTS和OA-CTS处理使芒果的腐烂率分别降低0.5%和0.8%,CTS、OA和OA-CTS处理使果实固酸比分别下降51.50、9.41和37.21,CTS和OA处理使CAT活性分别提高2.96和15.87 U/g,OA和OA-CTS处理使POD活性分别升高2.50和3.97 U/g,OA处理使多酚含量减少0.03 U/g。【结论】1%壳聚糖、5 mmol/L草酸及草酸—壳聚糖复合处理均能较好地保持采后芒果果实的感官和营养品质,提高抗氧化能力,延长其贮藏时间,均可用于芒果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臭氧水处理对马铃薯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清水为对照,采用1.0 mg/L臭氧水土壤浇灌和0.6 mg/L臭氧水叶面喷施处理,测定了幼苗生长35 d后叶片质膜透性、SOD、POD和CAT活性及矿质元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臭氧水浇灌和喷施处理均能显著降低马铃薯叶片质膜透性,显著增加马铃薯叶片POD和CAT活性,明显提高马铃薯幼苗抗逆性;臭氧水喷施处理的马铃薯叶片Ca含量显著降低,臭氧水浇灌和喷施处理的马铃薯叶片Fe含量显著增加,且臭氧水浇灌处理增加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6.
以5 mmol/L的草酸溶液浸泡宁杞3号果实10 min作为处理,以浸泡清水作为对照,置于常温(20 ℃)下贮藏,分析草酸处理对活性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处理后在贮藏期间果实超氧自由基(O-2·)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脂氧合酶(LOX)活性降低;果实采收后3 d用草酸处理,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于对照;贮藏结束时(采收后5 d),草酸处理果实的病情指数和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说明草酸处理能降低枸杞果实的活性氧代谢,提高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延缓果实的成熟进程.草酸处理是枸杞采后贮藏保鲜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臭氧处理对绿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在2℃低温下,采用0μg/L(CK)、10μg/L、30μg/L、50μg/L和70μg/L臭氧对绿芦笋进行处理,测定贮藏过程中绿芦笋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条件下,臭氧处理浓度为50μg/L时,可以保持鲜切绿芦笋较好的品质,其中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增强,同时丙二醛、多酚氧化酶含量降低。本研究对绿芦笋的贮藏保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臭氧处理对番石榴贮藏保鲜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臭氧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作用,能降解乙烯、乙醇等代谢产物.本试验采用臭氧对番石榴进行处理,处理结果显示:贮藏25 d期间,5 μL/L臭氧处理的效果较好,很好地抑制了番石榴果实的腐烂,明显地抑制了呼吸强度,延缓了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提高了贮藏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而室温贮藏10 d后,番石榴的商业品质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外源草酸处理对低温下去壳绿竹笋Bambusa oldhami的保鲜效果及其机制。  方法  用5 mmol·L?1草酸浸泡去壳绿竹笋10 min,置于(6±1) ℃下,定期测定去壳绿竹笋的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硬度、木质素质量分数和木质素代谢关键酶(PAL、4-CL、CAD、POD)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5 mmol·L?1草酸溶液浸泡去壳绿竹笋10 min,能够提高去壳绿竹笋组织内SOD和CAT的活性并延缓H2O2的累积,抑制去壳绿竹笋木质素代谢关键酶(PAL、4-CL、CAD、POD)的基因表达水平和活性的上升,并显著降低木质素质量分数和硬度的上升。  结论  外源草酸处理通过抑制木质素代谢和提高抗氧化酶系统阻止去壳绿竹笋采后木质化进程,从而延缓了其冷藏期内品质的下降。图4参32  相似文献   

10.
DNP处理对巨峰葡萄浆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DNP)处理对巨峰葡萄浆果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用0.05 mmol/L、0.10 mmol/L和0.20 mmol/L DNP浸泡葡萄果实30 min,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果实晾干后用0.0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4℃下贮藏。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呼吸速率、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DNP处理能够显著抑制葡萄果实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的上升;显著地抑制果实组织中MDA含量的增加;显著地抑制果实TSS含量的下降;延缓果肉中AsA含量的下降,抑制APX活性的降低。DNP处理对葡萄果实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能维持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以硝普钠(SNP)为NO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SNP处理(0.2,0.4,0.6,0.8,1.0,1.2,1.4 mmol/L)对黑宝石李果实货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SNP处理均可缓解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果实的腐烂指数,其中0.2和1.0 mmol/L SNP处理的效果较理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所有SNP处理和对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均下降,其中1.0 mmol/L SNP处理对保持李果实TSS含量的效果较理想,但当SNP处理浓度超过0.4 mmol/L后,加快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与对照相比,除1.4 mmol/L SNP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增强了果实的POD活性;所有SNP处理均可降低果实的MDA含量,其中0.2 mmol/L SNP处理的效果更理想.结合7个SNP处理浓度对李果实货架品质的影响,并从经济和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推荐0.2 mmol/L SNP为较理想的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2.
以龙眼品种‘石硖’为试材,研究不同剂量的紫外照射结合热处理对龙眼果实采后的保鲜效果。在10 min55℃热处理的基础上,以紫外杀菌灯为辐射源,对果实进行辐射剂量分别为24、30、42 J/m2紫外照射。置于常温25℃下贮藏。发现55℃热处理10 min结合30 J/m2紫外照射处理能延缓果实失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减缓维生素C的消耗,抑制果实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积累,且在贮藏期内该处理果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明显较高。结果表明,55℃热处理10 min结合30 J/m2紫外照射处理可以有效延缓龙眼果实的采后衰老进程,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台农1号芒果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室温贮藏条件下(20℃、RH 70%~85%)外源激素对采后芒果脂氧合酶(LOX)活性、脱落酸(ABA)含量、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mmol/L的乙烯利(CEPA)溶液浸果3min,使贮藏期芒果的LOX活性高峰提前出现,在贮藏前期(10 d以内)对芒果果实的呼吸强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ABA含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5 mmol/L的ABA溶液浸泡果实3 min,也使贮藏期LOX活性高峰提前出现,对芒果的呼吸强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推测,芒果采后衰老过程与LOX活性、ABA含量和乙烯含量三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白菜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碳源(3.0 mmol/L葡萄糖、3.0 mmol/L蔗糖、16.3 mmol/L丙三醇)对白菜生长、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叶面喷施葡萄糖、蔗糖和丙三醇均可提高白菜地上部鲜、干质量和根鲜、干质量,但各处理对白菜体内硝酸盐、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均不同。叶面喷施不同碳源均可增强白菜POD和SOD活性,丙三醇处理还可增强白菜CAT活性。可见,3个处理均可提高白菜产量,其中叶面喷施16.3 mmol/L丙三醇对提高白菜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NaCl胁迫对马铃薯组培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研究马铃薯耐盐品种提供理论和基础数据,以克新4号、克新13号、克新18号和克新25号4个马铃薯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继代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 mmol/L、50 mmol/L、100 mmol/L、150mmol/L和200mmol/L 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研究NaCl胁迫下马铃薯组培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马铃薯组培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呈减低趋势。在不同NaCl浓度下,马铃薯组培苗脯氨酸含量表现为克新18号克新13号克新4号克新25号;3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克新18号克新13号克新25号,而克新4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盐浓度下变化幅度最大。NaCl盐胁迫浓度在0~50mmol/L下,马铃薯组培苗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克新4号克新25号克新18号克新13号,在50~150mmol/L下,表现为克新25号克新4号克新13号克新18号,在150~200mmol/L下,表现为克新25号克新4号克新18号克新13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彩色马铃薯试管薯结薯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工厂化生产试管薯提供依据。【方法】以8个彩色马铃薯株系为供试材料,研究12%蔗糖、0.5 mmol/L水杨酸、40 mmol/L高钾处理对彩色马铃薯试管薯结薯的影响。【结果】12%蔗糖处理可提高单株试管薯产量和淀粉含量。0.5mmol/L水杨酸处理使不同株系增产19%~192%,但淀粉含量略有下降。40mmol/L高钾处理对试管薯产量和淀粉含量作用不显著或抑制少量株系试管薯形成并降低淀粉含量。此外,水杨酸具有促进结薯提前的作用,可比对照平均提前约15~25 d形成直径3~5 mm薯块。生产1 kg彩色马铃薯试管薯,0.5 mmol/L水杨酸处理的试剂成本最低,只有对照的56.89%。【结论】0.5 mmol/L水杨酸处理具有成本低、结薯效率高的优点,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浓度0.1 g/L、0.3 g/L、0.5 g/L、1 g/L水杨酸(SA)溶液浸泡20 min,在室温(10~12℃)下贮藏25 d,研究SA处理对果实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对照)相比,0.5 g/L处理明显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增加了果实贮藏后期可滴定酸和Vc含量,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提高了番茄果实贮藏期品质;0.1 g/L、0.3 g/L和1 g/L处理虽降低了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率,维持了蛋白质的含量,但阻止其它生理指标下降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为试材, 采用浓度0.1 g/L、 0.3 g/L、 0.5 g/L、 1 g/L水杨酸(SA)溶液浸泡20 min, 在室温(10~12 ℃)下贮藏25 d, 研究SA处理对果实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清水处理(对照)相比, 0.5 g/L处理明显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 增加了果实贮藏后期可滴定酸和Vc含量, 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 提高了番茄果实贮藏期品质; 0.1 g/L、 0.3 g/L和1 g/L 处理虽降低了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率, 维持了蛋白质的含量, 但阻止其它生理指标下降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粉葛(南药)鲜切后极易发生褐变,研究 5 ℃一氧化氮(NO)处理对鲜切粉葛护色效果 的影响。【方法】将新鲜粉葛切分成均一小块后分别放入 0.5、1.0、2 mmol/L 硝普钠(SNP)溶液浸泡 15 min,沥 干后放于塑料盒中并用聚乙烯保鲜膜封口后置于 5 ℃恒温恒湿箱中贮藏,定期取样测定褐变相关生理生化指标。 【结果】不同浓度 SNP 处理均能有效减轻鲜切粉葛的褐变程度,以 2 mmol/L SNP 处理效果较好,处理 10 d 时褐变 度仅为对照的 62.4%,褐变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显示,不同浓度 SNP 处理均能显著抑制贮藏期 6 d 后苯丙氨酸解 氨酶 (PAL) 活性的上升,降低整个贮藏过程中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促进总黄酮积累,且随着 SNP 浓度增大,对以上指标的抑制或促进作用愈明显,贮藏 10 d 2 mmol/L SNP 处理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分别为对照的 66.4% 和 5.42 倍,2 mmol/L SNP 可显著降低贮藏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延缓鲜 切粉葛的褐变。对 2 mmol/L SNP 处理的鲜切粉葛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鲜切粉葛褐变度与 PAL 活性、 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 POD、PPO 活性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 MDA 相关性不显著。【结 论】2 mmol/L SNP 处理可显著延缓鲜切粉葛褐变,并提高其功能品质,为鲜切粉葛护色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对茄子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别以2.5,5.0,7.5mmol/L水杨酸(SA)溶液对4片真叶期茄子幼苗进行叶面喷施,研究SA对茄子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25℃)和空白处理相比,3种SA浓度喷施的幼苗经5℃低温处理2d后,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增大,CAT活性降幅减少,MDA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认为SA处理可增强茄子幼苗的耐寒性,且以7.5mmol/L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