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甾醇类植物激素,近年的研究表明其在植物生长发育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油菜素内酯与植物生长相关的研究不断被报道,但对于植物中油菜素内酯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植物防御反应分子机制的了解相对较少。对近年来油菜素内酯信号传导途径分子机制及其介导的植物对病原物等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油菜素内酯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甾醇类激素,参与调控了植物多方面的生长发育过程。近几年,研究人员结合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方法,使油菜素内酯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针对油菜素内酯在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生殖发育、植物光形态建成、植物抗逆性及向性生长等方面的分子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油菜素内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是获得高产量和高品质的前提,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机制复杂多样。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植物激素,在农林业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油菜素内酯可通过提高植物的光合能力和抗逆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目前,油菜素内酯研究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些调控途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油菜素内酯的调控机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生理作用与调控机理,并对油菜素内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油菜素内酯提高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菜素内酯类(BRs)在农、林业生产上被广泛应用,近十多年来,有大量关于BRs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报道.对油菜素内酯类(BRs)物质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抗湿性、抗寒性、抗热性、抗盐性、抗药性和抗病性等抗逆性作用以及对植物衰老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不同棉种油菜素内酯合成酶基因DET2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s)是一类较晚发现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1-4]以及提高植物抗逆性[5-7]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酶催化菜油甾醇转化为菜油甾烷醇[8],DET2是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酶基因。研究结果表明,DET2的突变将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矮化等特征[7],而且突变体中菜油甾烷醇的含量仅为野生型植株的  相似文献   

6.
植物茎的伸长受多种内外因素的调节和控制,其中内部的内源植物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等的调控起重要作用,且内源激素不但通过内源激素水平调控,而且还通过激素间的相互作用调节和控制茎的伸长。笔者介绍了各种内源植物激素(如生长素与赤霉素、生长素与油菜素内酯,赤霉素与油菜素内酯,生长素与乙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植物茎的伸长生长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7.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概述了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BR的合成、修饰及信号转导过程,并从3个方面阐述了拟南芥BR研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最后对拟南芥BR研究在农作物育种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油菜素内酯在果树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萍  刘威生  孙绍春  张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53-6154,6157
油菜素内酯(简称BR)是以甾醇为基本结构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被定为"第六大激素"。论述了油菜素内酯的发现发展过程、生理特性、生理作用以及在果树上的应用状况,同时展望了油菜素内酯在果树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油菜素内酯在农业上的应用成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的生产及应用现状和应用效果,并指出要加强对油菜素内酯使用方法和作用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型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研究进展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菜素内酯为代表的油菜素类固醇(BRs)是一类高效、广谱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本文介绍了几十年来BRs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BRs)是20世纪后期发现的一类新型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诸多方面,其中对植物根系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L)是最先确定结构的高活性BR.首先介绍了BR的发现、BR调控根系生长信号通路的进展,进一步阐述了BR通路转录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抑制稻梨孢菌对水稻的侵染,以2株稻梨孢菌37631、37661为供试菌株,采用生长速率测定法对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脱落酸)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并研究了油菜素内酯对稻梨孢菌菌丝体干质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油菜素内酯对稻梨孢菌菌丝延伸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5μmol/L时,其对2个菌株的菌丝延伸抑制率分别为58.18%和53.37%,半数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3.7μmol/L和5.2μmol/L;同时,油菜素内酯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菌落形态。其他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稻梨孢菌菌丝延伸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丝干质量测定结果显示,油菜素内酯能明显抑制稻梨孢菌的生长,在2μmol/L处理情况下,培养至第8天时2株稻梨孢菌菌丝干质量与对照(0μmol/L处理)相比分别减少了52.60%和48.44%。通过对稻梨孢菌孢子萌发的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对稻梨孢菌的孢子萌发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5μmol/L时,其对2个菌株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53.25%和49.34%,EC_(50)值分别为4.31μmol/L和6.42μmol/L。综上,油菜素内酯对稻梨孢菌的菌丝延伸、菌丝干质量及孢子萌发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又称芸苔素内酯或芸苔素,它是一种甾体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多方面的调节作用,被许多植物生理学家列为第六大类植物内源激素。随着油菜素内酯的工业化生产出现,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日益扩大,目前果树生产上的应用研究也不断加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外源激素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耐热性能的影响,试验以紫花苜蓿WL525为材料,研究高温环境下喷施不同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对紫花苜蓿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当EBR喷施浓度为0.50 mg/L时,可以明显提高脯氨酸含量,减缓可溶性蛋白质的流失,维持植物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由此可见,通过施用外源激素2,4-表油菜素内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温胁迫对紫花苜蓿的热伤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油菜素内酯浸种棉花种子萌发期NAC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分析NAC转录因子在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调控棉花抗旱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陆地棉转录因子NAC家族的基因序列,扩增获得棉花新陆早17号NAC家族中的6个NAC基因(Gh NAC1-6)。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旱胁迫下不同油菜素内酯浸种后,棉花种子萌发期子叶和胚根NAC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棉花子叶中的Gh NAC1在干旱胁迫下受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的抑制,Gh NAC2和Gh NAC3受0.25 mg/L油菜素内酯诱导表达,Gh NAC5只受0.5 mg/L油菜素内酯诱导表达,而Gh NAC4和Gh NAC6表达无显著变化。在棉花胚根中,Gh NAC1同样受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的抑制,Gh NAC2和Gh NAC3受0.25 mg/L油菜素内酯诱导,同时Gh NAC3在2 mg/L油菜素内酯浸种也呈现高表达,Gh NAC5无显著变化,Gh NAC4和Gh NAC6则受高浓度油菜素内酯诱导表达。【结论】棉花种子萌发期在干旱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期子叶和胚根的Gh NAC1的表达受油菜素内酯抑制,Gh NAC2和Gh NAC3受低浓度油菜素内酯的表达诱导,油菜素内酯能够影响Gh NAC的表达响应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6.
油菜素内酯对大棚温室草莓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莓品种哈达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油菜素内酯后对草莓相关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处理增强了草莓叶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和光合参数的水平,草莓的平均单果重和内在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处理均对草莓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其中以3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表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lide)对绿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表油菜素内酯对绿豆下胚轴切段皮层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表油菜素内酯处理下胚轴切段能够维持其细胞超微结构的完整性而延缓衰老过程,而对照下胚轴切段皮层细胞中的细胞器(如核、线粒体和内质网)在下胚轴离体5d后即解体消失.时表油菜素内酯保护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与其延缓下胚轴衰老的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桑叶中存在的油菜素内酯等甾体类植物生长物质,先用甲醇提取,通过液液分配法除去酸、碱性物质后,用色谱法分离,精制.然后用水稻叶身屈曲的生物检定法测定它们的活性和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桑叶中存在着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及Castasterone与Typhasterol等活性物质.鲜桑叶中的总含量约为5μg/kg.  相似文献   

19.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在西瓜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芸苔素内酯"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成份是0.01%芸苔素(油菜素)内酯,剂型为可溶液剂。植物生理学家于1988年8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植物生长调节剂年会上正式定为一种新的植物激素,也称为第六类激素。其生理功能不同于以前的五大类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及乙烯),活性比它们高出1000多倍,并且能够调节这五大类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平衡,全方位调节植物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油菜素内酯对林木抗旱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在控水条件下用蘸根和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油菜素内酯的方法,对黄土丘陵区主要造林树种沙棘和紫穗槐苗木的水分状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7%~8%)条件下,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苗清晨叶水势均显著高于对照(清水处理);0.2~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苗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而水分饱和亏较对照显著降低。在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2%~13%)和重度干旱条件下,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清晨叶水势均显著高于对照;在适宜水分(土壤含水量17%~18%)和重度干旱条件下,0.1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叶片含水量较对照显著升高;在重度干旱条件下,0.2~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在适宜水分、轻度干旱及重度干旱条件下,0.2和0.3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和紫穗槐苗午间平均蒸腾速率均较对照显著降低。在重度干旱条件下,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沙棘和紫穗槐苗在饱和含水量时的最大渗透势(ψ10π0)和膨压为0时的渗透势(0ψπ)均较对照显著降低;1ψπ00和ψ0π的差值仅用0.1和0.2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较对照显著降低;膨压为0时的相对含水量(RWC0)和渗透水含量(ROWC0)仅用0.2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紫穗槐苗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0.1~0.4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改善了干旱胁迫下沙棘和紫穗槐苗木的缺水状况,提高了两种苗木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