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山葡萄苯丙胺酸解氨酶(PAL)是苯丙烷途径的关键酶,在果皮着色中能够调控花色苷合成途径。构建PAL基因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PAL,并对重组蛋白表达条件进行优化,以山葡萄DNA扩增PAL并连接到pMD18-T,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后连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后经不同浓度的IPTG、不同诱导温度、不同诱导时间处理,通过DPS设计正交试验优化重组蛋白的表达条件,并将重组蛋白纯化。结果显示,正交试验不同处理下的蛋白表达差异显著(P<0.05),诱导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强到弱分别为IPTG浓度、温度和时间。IPTG诱导浓度对其影响最显著(P=0.015<0.05),且IPTG浓度为0.6 mmol·L-1,诱导温度为22℃,诱导时间为5 h时,诱导重组蛋白PAL的效果最佳。成功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探究PAL蛋白的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p7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本研究开展p7基因克隆、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原核表达分析。依据GenBank数据库中BVDV毒株NADL的p7基因设计引物,以BVDV NADL的cDNA为模版,PCR扩增p7基因,测序鉴定后将其克隆至pCold-MBP原核表达载体中;优化蛋白诱导的IPTG浓度,过夜低温诱导p7蛋白表达,并使用Ni-TED琼脂糖树脂进行蛋白纯化。结果显示,成功克隆p7基因,与GenBank数据库中p7基因同源性100%;成功构建pCold-MBP-p7载体;IPTG浓度为1.2mM时诱导效果最佳;成功表达和纯化MBP-p7融合蛋白。结论:诱导表达纯化获得MBP-p7融合蛋白,为后续构建p7蛋白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提供重要的材料和平台。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KP4的多克隆抗体,将KP4编码框克隆到pMD19-T中,载体经测序后,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了KP4的原核表达载体PET-KP4.将构建成功的KP4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BL21( DE3)并用IPTG对重组菌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诱导后重组菌的总蛋白显示,融合蛋白大小约为31 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对融合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KP4大量表达最佳培养温度为37℃,诱导剂IPTG的最佳浓度为1.0 mmol/L,最佳诱导培养时间为8h;对目标蛋白进行包涵体破碎,用Ni2+-NTA琼脂糖亲和层析对总蛋白进行了纯化.SDS-PAGE电泳分析与蛋白浓度测定结果显示,目的蛋白纯度好,浓度达到了236μg/mL.  相似文献   

4.
植物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A(fatty acyl acyl carrier protien thioesterase,FATA)是脂肪酸积累过程中的关键酶,直接调控脂肪酸的含量与组成。目前有关黄肿树脂酰-ACP硫酯酶A基因(Jc FATA)(Gen Bank登陆号:EU267122.2)的功能研究还未见报道。对Jc FATA基因进行原核表达是研究Jc FATA基因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开展这项研究的前提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因此,本研究以黄肿树c DNA为模板克隆出Jc FATA基因原核表达片段,将其连接到带有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 Cold I上,将所构建的重组载体p Cold I-Jc FATA转入大肠杆菌Rosseta。为了表达更多的可溶性His-Jc FATA融合蛋白,本文还探讨了不同IPTG浓度(0.1、0.5、1.0 mmol/L)、不同诱导温度(15、25、37℃)和不同诱导时间(0、15、30 h)对蛋白表达的影响,诱导产物经超声波裂解破碎后,利用SDS-PAGE比较分析融合蛋白表达量,从而确定最佳的表达体系。结果表明,当添加诱导剂IPTG的浓度为0.5 mmol/L,诱导时间为15 h,培养温度为25℃时,可以获得较多的可溶性融合蛋白(His-Jc FATA)。此外,进行蛋白纯化时发现,在镍柱上进行第5次洗脱时所获得纯化蛋白质量最佳。本研究的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Jc FATA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几丁质脱乙酰酶(Chitin deacetylase,CDA,EC 3.5.1.41)是昆虫几丁质代谢中的一种关键酶,在昆虫生长、发育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克隆甜菜夜蛾secda5基因,对其进行原核表达,同时制备其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方法]以pMD19-T-secda5重组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技术获得编码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中肠几丁质脱乙酰酶secda5全长基因,连接pET-28a载体并转化E.coli BL21 (DE3)构建工程菌.以不同IPTG浓度、培养温度对目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结果]IPTG终浓度为0.50 mmol/L、37℃诱导培养4h时蛋白表达量最高.诱导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经纯化后制备多克隆抗体.[结论]此研究成功克隆了甜菜夜蛾secda 5基因,并进行了原核表达以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高活性重组人乙醛脱氢酶2(ALDH2)重组蛋白,研究通过PCR获得ALDH2基因,先后构建克隆和表达载体p GEM-ALDH2和p TYB11-ALDH2。转化的阳性重组菌经IPTG诱导,SDS-PAGE显示融合蛋白获得大量表达。通过正交试验对表达条件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诱导OD值0.3,30℃,IPTG浓度1.0 mmol·L-1,诱导表达4 h为最优表达条件。由于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变性、复性,使用IMPACTTM-CN蛋白纯化系统,经内含肽标签蛋白自裂解洗脱、纯化,获得仅含有几个载体氨基酸的ALDH2蛋白,蛋白浓度为0.045 mg·m L-1。纯化的ALDH2蛋白比活力为462 U·mg-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拟南芥AtXCD1蛋白的原核表达.[方法]构建XCD1原核表达载体,根据NCBI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以PCR扩增得到大量目的片段XCD1,将XCD1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对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菌株BL21(DE3),对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等进行优化.IPTG诱导表达获得目的蛋白,对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等进行优化.[结果]XCD1序列全长为1 242bp,与PCR产物大小一致.蛋白XCD1-pET-32a+较适表达条件为在30℃0.1 mmol/L的IPTG诱导1.5h.[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蛋白纯化及酶活测定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鲵虹彩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MCP基因编码框全长序列1 392 bp,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MCP,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了表达,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70 ku,与预期大小一致,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对IPTG浓度,诱导温度等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确定0.5 mmol/L的IPTG于37℃的条件下诱导6 h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最佳。纯化GSIVMCP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GSIV-MCP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大于1∶50 000。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该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重组蛋白。间接荧光免疫结果表明,该多克隆抗体可与由GSIV感染引起细胞病变的EPC细胞(GICB)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研究为建立GSIV免疫诊断方法以及为研究GSIV MCP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克隆表达斑马鱼p53基因。RT-PCR法从斑马鱼胚胎中扩增获得p53基因编码区,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重组质粒pET28a/z-p53,将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受体菌,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纯化、尿素透析复性,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p5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的p53融合蛋白分子量大约为53kD,透析复性后获得了高纯度可溶性的p53蛋白。  相似文献   

10.
柽柳是重要的抗逆植物,提取柽柳总RNA,克隆了柽柳的16.5 k D b ZIP转录因子基因Thb ZIP1,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GEX-Thb ZIP1,导入宿主菌获得重组菌株BL21-Thb ZIP1,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进行重组蛋白r Thb ZIP1诱导表达。试验结果表明:IPTG浓度为1.0 mmol/L,诱导温度为37℃条件下,诱导4 h,大肠杆菌提取液提取50 min时,所获得重组蛋白r Thb ZIP1表达量最大,占总蛋白的76.42%;经过10%SDS-PAGE电泳检测,发现重组蛋白r Thb ZIP1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并利用电纯化法成功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11.
采集红鳍东方鲀脂肪组织提取其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和克隆红鳍东方鲀FoxO1基因的ORF,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 ET–32/FoxO1,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表达,通过IPTG诱导表达,对重组FoxO1蛋白进行可溶性分析、纯化及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 ET32a/FoxO1被成功构建;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主要以可溶蛋白形式存在,能与抗His标签的兔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纯化出了融合表达蛋白,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 000的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水稻(Oryza sativa L.)Os VDAC5的可溶性肽段,将相应的编码区克隆于p 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和GST亲和层析纯化,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的p GEX-4T-1-Os VDAC5(1-75aa)原核表达载体,经过体外IPTG诱导,在35 k Da处可检测到可溶性目的蛋白,并获得外源蛋白表达的最适温度为15℃和最佳诱导时间为8 h;经过GST亲和层析,SDS-PAGE可检测到较为单一的蛋白条带,得到纯化的GST-Os VDAC5(1-75aa)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3.
为制备抗延边白鹅IFN-γ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以已制备的pMD-IFN-γ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到延边白鹅IFN-γ基因,经TA克隆和BamHⅠ、EcoRⅠ双酶切,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将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正确的重组蛋白用GST标签纯化试剂盒纯化,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行ELISA检测。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 GEXIFN-γ,表达的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质量约为43 ku,制备的小鼠抗IFN-γ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16 0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番鸭细小病毒(DPV)VP3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正确表达.[方法]根据番鸭细小病毒VP3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VP3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 ET-32a-VP3.将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经IPTG诱导后,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结果]成功表达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重组蛋白,约89 k Da;且当IPTG浓度为1.2 mmol/L,诱导时间为6 h时蛋白表达量最大.[结论]该研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DPV、VP3蛋白,并摸索了蛋白最佳表达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小鼠Klf4基因重组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分析。[方法]利用双酶切从重组质粒p MXs-Klf4上回收小鼠Klf4基因片段,克隆入p ET-41a(+)载体后转化BL21大肠杆菌,用IPTG诱导表达,探讨诱导表达最佳浓度和时间,最后采用SDS-PAGE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及分析。[结果]重组质粒Klf4-p ET-41a(+)在IPTG诱导下可表达与预期相符的约为51 ku的KLF4蛋白;经IPTG刺激后重组蛋白表达增多,以0.8 mmol/L IPTG诱导6 h为佳;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大肠杆菌BL21中。[结论]小鼠Klf4基因可在原核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太平洋鳕Gadus macrocephalus神经坏死病毒(Pacific cod nervous necrosis virus,PCNNV)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CP)的功能,将PCNNV cp基因连接到p 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载体p EVCP,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表达系统中进行融合表达,对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时间和温度等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采用SDS-PAGE及质谱技术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载体p EVCP,表达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 000;目的蛋白经质谱鉴定,有6个肽段的氨基酸序列与预期一致;对重组菌株p EVCP/BL21的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浓度0.1 mmol/L、最佳诱导时间3 h、温度30℃。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冷水鱼类病毒疫苗的研制及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OjCHS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蛋白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是类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第一个关键酶,也是限速酶,它直接影响并限制类黄酮的合成与积累。在克隆得到日本蛇根草CHS基因(OjCHS)基础上,将该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完成重组表达质粒pET28a-CHS的构建随后,利用冻融法将上述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用于重组蛋白的表达。选择不同IPTG 浓度、诱导温度及诱导时间对重组菌进行诱导,确定了可溶性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表达条件。最后,通过洗脱、纯化、透析与浓缩完成重组蛋白的纯化。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HS,可溶性重组蛋白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 浓度0.45 mmol·L-1,25 ℃下诱导12 h。最后大量制备并纯化获得符合预期大小的可溶性蛋白,为深入研究OjCHS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人参SQS和SE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鲨烯合酶(SQS)和鲨烯环氧酶(SE)是人参皂苷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以五年生人参叶片为供试材料提取总RNA,根据GeneBank上已发布的SQS和SE基因登录号(AB010148和AB122078),查找对应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通过构建pMD18-T重组质粒、测序分析,成功克隆到大小分别为1440bp的SQS基因和1780bp的SE基因。同时还构建了这2个基因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1-SQS和pCAMBIA1301-SE,从而为分子水平上探讨三萜皂苷生物合成机理及其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提供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从白桦的转录组中发现一个MYB类转录因子Bpl MYB46,将其与拟南芥的MYB类转录因子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并将其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2上,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 GEX-4T-2-Bpl MYB46,然后导入原核表达菌株BL21中,利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Bpl MYB46属于R2R3-MYB类转录因子;在IPTG终浓度为0.4 mmol/L,30℃条件下诱导4 h后p GEX-4T-2-Bpl MYB46原核蛋白表达量最高,主要为包涵体形式;利用尿素梯度透析法和电洗脱法纯化蛋白,发现电洗脱法成功获得浓度和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20.
用RT-PCR扩增伏令夏橙体细胞胚发生类受体蛋白激酶(somatic embryogenesis receptor-like kinase,SERK)基因ORF区全长,克隆入载体,酶切后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并用SDS-PAGE观察CitSERK-LIKE基因的原核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ET-CitSERK1-like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可经IPTG诱导表达分子量约为69 ku的融合蛋白,与预测蛋白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