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性氧化电解水水稻浸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酸性氧化电解水(以下简称电解水)对种子发芽及生长的促进作用,2018年我们以水稻种子为对象,进行了电解水浸泡水稻种子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解水浸种与清水对照比较,根长增加14.83%,苗长增加7.91%,25株秧苗鲜重增加8.84%。经方差分析,电解水浸种与清水浸种对苗期根长的影响差异显著,与25%咪鲜胺3 000倍液浸种对苗期根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电解水浸种与清水浸种对苗期芽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与25%咪鲜胺3 000倍液浸种对苗期芽长的影响差异极显著;电解水浸种与清水浸种对25株秧苗鲜重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与25%咪鲜胺3 000倍液浸种对25株秧苗鲜重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同时,电解水浸泡水稻种子后对苗期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咪鲜胺浸泡水稻种子后对苗期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咪鲜胺对水稻种子发芽及恶苗病防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浸种发芽试验及田间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采用25%咪鲜胺乳油1 000~3 000倍液浸种,对控制水稻恶苗病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对水稻种子发芽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预防水稻恶苗病的发生,特进行了用氟环·咯·精甲等4种药剂浸(拌)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及对种子发芽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1%氟环·咯·精甲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甲霜·种菌唑微乳剂、25%咪鲜胺乳油、25%氰烯菌酯悬浮剂浸(拌)种,对水稻恶苗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种子的安全性均较好,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基本没有影响,但25%咪鲜胺乳油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种子发芽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平板培养法研究比较华南地区常见入侵植物五爪金龙的水浸液和腐化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以评估五爪金龙在水稻生产中的危害。结果表明,浓度为0.5 g/m L的五爪金龙水浸液能显著降低水稻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0.25 g/m L的腐化液能显著降低水稻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0.5 g/m L的五爪金龙腐化液能显著降低水稻的7 d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的鲜质量、苗长、根数和根长(P0.05)。并且,0.5 g/m L的腐化液对7 d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的鲜质量、苗长、根数和根长等各项指标的抑制作用均显著强于相同浓度的水浸液和其他浓度的腐化液(P0.05)。由此可见,五爪金龙水浸液和腐化液均能对水稻的发芽和生长产生抑制,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并且腐化液抑制作用强于水浸液,表明在水稻生产中应尽量避免稻田间及其周边五爪金龙的存在和腐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17%杀螟?乙蒜素(菌虫清)对稻种南粳46发芽率、成苗率、根长、苗长的影响,笔者设置了五种不同浓度的浸种剂进行水稻发芽试验。结果数据表明:当17%杀螟?乙蒜素(菌虫清)制剂浓度增加时,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根长、苗长的抑制作用越强,浸种浓度为200倍液时,对南粳46发芽影响最大,400倍液与600倍液和清水对照相比,对南粳46发芽、成苗影响并不明显;17%杀螟?乙蒜素(菌虫清)浸种后对幼苗根长的抑制强于对苗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碧护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明确其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清水对照(CK)、碧护用量分别为0.1、0.15、0.2、0.25、0.3 g,分别加入25 mL清水。结果表明,碧护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具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对水稻幼苗根冠比有调节作用,用量以0.15 g碧护加25 mL清水配制的溶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4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 4 种药剂浸种处理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无影响,安全性较高;4.23%甲霜·种菌唑微乳剂400倍和80%乙蒜素乳油2 000倍液处理、25%氰烯菌脂悬浮剂2 000倍+45%咪鲜胺乳油3 600倍混配液处理对水稻恶苗病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单独使用氰烯菌脂、咪鲜胺处理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可预防水稻苗期飞虱、叶蝉等发生危害,为探明其安全用量,保证水稻种子正常发芽,为水稻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25%吡蚜酮悬浮剂浸、拌水稻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浸稻种的基础上,加用25%吡蚜酮悬浮剂2g/kg浸、拌常规粳稻、糯稻类型和二系杂交稻、三系杂交稻种子,其发芽率与单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浸种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苏打型盐碱稻作区水稻在育秧阶段受盐碱危害而导致的种子发芽势低、发芽不齐、芽尖枯黄、弯曲,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难题。[方法]用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菌株处理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的碱胁迫下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实验和幼苗的生长试验,测定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水稻幼苗的根长、苗高及不定根数。[结果]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用菌株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显著地提高,在碱浓度为1.25%时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均超过40%,发芽率在80%以上;同时,该处理也有效地拓宽了水稻幼苗在碱胁迫下生存的生态幅,在1.25%的碳酸钠浓度下,水稻种子能萌发并继续生长,而此浓度下未用菌株处理的水稻种子却不能萌发;在各浓度的碱胁迫下,水稻处理组的幼苗根长、苗长和不定根的数目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结论]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能够有效地解决水稻种子在盐碱胁迫下萌发及其幼苗生长阶段所受到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新疆紫草种子萌发的最佳基质及外源激素,研究了不同基质和外源激素浸种对新疆紫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及播种深度对新疆紫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JZZ4(河沙中部)发芽率最高,为73.333%,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鲜质量分别为11.329、41.684、3.676 cm和0.094 g,JZS10(河沙+泥炭土上部)次之,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鲜质量分别为63.333%、10.645、70.624、6.634 cm和0.084 g;不同外源激素浸种的新疆紫草生长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矮壮素浸种最好,赤霉素次之,2,4-D最差,且以150 mg/L矮壮素浸种效果最好,发芽率达68.889%,为对照(蒸馏水浸种)的2.583倍,并且具有较高的发芽指数(9.935)、活力指数(41.076)、鲜质量(0.086 g)和根长(4.093 cm)。综上所述,促进新疆紫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为河沙,浸种的最佳外源激素为150 mg/L矮壮素。  相似文献   

11.
崔晓萌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05-105,127
进行了25%咪鲜胺乳油、33%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25%咪鲜胺乳油40mL/667m2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用于桔梗的芽前除草剂,本试验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33%二甲戊灵乳油和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2种除草剂对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可显著降低桔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3%二甲戊灵乳油可提高桔梗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降低桔梗种子发芽率。当33%二甲戊灵乳油浓度为0.32 mL/L时,桔梗种子发芽率降低幅度最小。在幼苗生长阶段,33%二甲戊灵乳油和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均可显著降低幼苗根长和苗高,增加根粗和茎粗,其中0.32 mL/L的33%二甲戊灵乳油处理桔梗幼苗苗高和根长的降幅以及幼苗根粗和茎粗的增幅低于其他处理。可见,33%二甲戊灵乳油浓度为0.32 mL/L时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4种化学试剂浸种对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CaCl2、KNO3、KMnO4和不同体积分数的H2O2四种化学试剂浸种对桔梗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处理的桔梗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高均显著提高。H2O2处理桔梗种子,对根长有抑制作用,而对苗高有促进作用,其中0.04 mL/mL H2O2明显地抑制了桔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0.005 g/mL KNO3处理的桔梗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苗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均明显高于对照,供试质量浓度KNO3处理桔梗种子均显著促进根长、苗高。0.003 g/mL KMnO4处理的桔梗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苗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明显高于对照,供试不同质量浓度KMnO4对桔梗苗高均有促进作用。在4种化学试剂浸种处理中0.005 g/mLKNO3和0.003 g/mL KMnO4对促进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氯化胆碱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以水稻品种隆粳20和粳2837为材料,采用0、200、400、600和800 mg/L浓度的氯化胆碱溶液浸种处理研究氯化胆碱浸种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等均显著降低,而根长、芽长等指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试验表明7.5 g/L NaCl抑制率约为50%,因此选取7.5 g/L NaCl溶液作为对不同浓度氯化胆碱浸种后的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胁迫处理的盐浓度。氯化胆碱浸种能明显提高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同时增加根长、芽长等指标,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由此说明,氯化胆碱浸种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水稻种子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5.
25%咪鲜安乳油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不同浓度的25%咪鲜安乳油对水稻种子浸种处理,结果表明:2000~3000倍液25%咪鲜安乳油能够有效抑制水稻恶苗病危害,最高防效为92.79%,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处理条件对休眠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闽茄二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赤霉素浓度、发芽床条件及发芽温度三因素对休眠茄子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茄子种子在25℃条件下采用800~1 000 mg/L赤霉素浸种12 h或25℃下采用细砂发芽床或清水浸种后在25℃条件下育苗,对提高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中优936为供试水稻品种,分别采用25%咪鲜胺乳油3000倍液和87%三氯异氰尿酸粉剂500倍液浸种12h,催芽后进行水秧、旱秧两种方式育苗,调查成秧率和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处理对水稻种子成秧率均有提高作用,对恶苗病均有良好防效。水培秧苗情况下,咪鲜胺和三氯异氰尿酸两种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差异不大;旱育水稻秧苗时,咪鲜胺处理对水稻秧苗恶苗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三氯异氰尿酸。生产上实行水育秧苗时建议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种子,旱育秧苗时推荐使用咪鲜胺浸种。  相似文献   

18.
以2个优质食味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浸种时间,研究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种子发芽,试验中以浸种24-48 h发芽效果最好,不同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水稻恶苗病药剂浸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高效的水稻种子处理药剂,有效控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选用不同药剂进行了浸种试验,结果表明,用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62.5%精甲·杀螟丹悬浮种衣剂、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对水稻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显著,防效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激动素浸种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常规稻湘早籼45号为试验材料,预先用0.2%、0.8%和1.5%NaCl浸种,通过计算种子萌发指标,研究激动素对0.8%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8%和1.5%NaCl胁迫会显著降低水稻种子萌发指标.在0.8%NaCl胁迫下,1、10、100 mmol/L激动素处理可以明显缓解NaCl胁迫的伤害,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萌发指数,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其中以10 mmol/L激动素处理效果最佳,使水稻幼苗株高、根长、茎基宽、倒二叶叶长、幼芽鲜质量、幼根鲜质量和幼芽含水量分别提高10.48%、10.42%、4.80%、24.77%、33.33%、30.00%和15.93%.通过灰度关联分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倒二叶叶长和幼芽干质量等指标能敏锐地反映出激动素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抗逆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