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周丽霞  曹红星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039-2045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椰子幼苗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提高椰子幼苗抗寒能力及选育抗寒椰子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为研究材料,分别喷施100.0、150.0、200.0和250.0 mg/L外源SA,测定分析其4℃低温胁迫1~5 d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结果]4个外源SA处理的椰子幼苗在4℃低温胁迫5 d内,叶片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均高于相应的清水对照(CK),且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均低于CK,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4℃胁迫第2 d,喷施150.0 mg/L SA的文椰78F1、文椰2号、文椰3号和文椰4号幼苗叶片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P<0.05,下同),MDA含量最低,均显著低于相应的CK和其他浓度处理,其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同一低温胁迫时间不同浓度SA处理中,总体上也以150.0 mg/L SA处理各椰子品种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最高,MDA含量最低,在4个椰子品种中,以文椰78F1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及Pro含量更高,MDA含量更低,其次为200.0和250.0 mg/L SA处理,100.0 mg/L SA处理的5个抗寒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喷施150.0 mg/L外源SA能提高椰子幼苗的抗寒性,尤其对文椰78F1幼苗的抗寒效果更佳,可在椰子抗寒育苗及抗寒椰子新品种选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栽培条件下,观察毒死蜱(chlorpyrifos,CPF)对蔬菜上海青造成的胁迫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上海青应对毒死蜱胁迫的影响。测定结果显示:喷施91.2、182.4、273.6mg/L的毒死蜱后,短期内(2~4d)上海青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受到抑制,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有所升高,且伴随POD活性升高的还有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增加,表明毒死蜱在喷施后短期内对上海青具有一定的胁迫;高浓度外源水杨酸可缓解毒死蜱对上海青SOD和CAT的直接抑制,使SOD和CAT活性增强,但对POD活性和MDA、Pro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外源水杨酸可部分缓解毒死蜱对上海青的胁迫。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水杨酸(SA)处理玉米幼苗,研究了SA对废电池溶液胁迫下玉米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废电池胁迫下,SOD和POD活性比对照分别降低了47.05%和59.38%,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分别较对照高17.62%、17.62%、32.58%,显示出毒害效应;25~100 mg/L的外源SA处理,能使废电池溶液胁迫下玉米幼苗SOD及POD活性升高,MDA、电导率及脯氨酸含量下降,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外施SA可以缓解废电池对玉米幼苗生长所造成的胁迫,且以SA质量浓度为100 mg/L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对1年生黄芩幼苗进行0.5%NaCl胁迫,并通过根施不同浓度(0.05、0.10、0.15、0.20、0.25 g/L)的水杨酸进行处理,测定其相关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黄芩幼苗经过0.5%NaCl胁迫处理后,与蒸馏水对照相比,其植株的鲜重、株高,SOD、POD、CAT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同时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而在根施外源水杨酸后,与0.5%NaCl处理相比,黄芩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而其他指标均显著上升,且在SA3(0.15 g/L SA)处理下均达到最大值.说明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可以有效缓解黄芩幼苗所受的盐胁迫,且水杨酸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5 g/L.  相似文献   

5.
以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幼苗为材料,采用200 mmol/L Na Cl并添加不同浓度水杨酸(SA,0.2、0.4、0.6、0.8、1.0 mmol/L)的处理方法 ,通过测定沙打旺幼苗耐盐生理指标,确定外源SA对沙打旺幼苗耐盐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A能明显提高盐胁迫下沙打旺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盐胁迫下沙打旺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提高盐胁迫下沙打旺幼苗的根系活力。0.6 mmol/L SA处理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外源SA能够调节沙打旺幼苗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系活性以及根系活力,缓解盐胁迫对沙打旺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对1年生黄芩幼苗进行0.5%NaCl胁迫,并通过根施不同浓度(0.05、0.10、0.15、0.20、0.25 g/L)的水杨酸进行处理,测定其相关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黄芩幼苗经过0.5%NaCl胁迫处理后,与蒸馏水对照相比,其植株的鲜重、株高,SOD、POD、CAT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同时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而在根施外源水杨酸后,与0.5%NaCl处理相比,黄芩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而其他指标均显著上升,且在SA_3(0.15 g/L SA)处理下均达到最大值。说明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可以有效缓解黄芩幼苗所受的盐胁迫,且水杨酸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5 g/L。  相似文献   

7.
以甘蓝型油菜幼苗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甘蓝型油菜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甘蓝型油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一直呈升高趋势,经SA预处理的甘蓝型油菜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则低于对照。因此,在干旱胁迫下,外源水杨酸能诱导并引起甘蓝型油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提高,使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从而减缓干旱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以黄瓜‘春秋王二号'为材料,研究了0.05—0.20 mmol/L水杨酸(SA)对35℃根际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0.20 mmol/L处理会降低脯氨酸(Pro)含量外,其他不同浓度水杨酸溶液均可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0_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EL);显著提高了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Pr0)含量。外源水杨酸缓解苗期根际高温胁迫具有剂量效应,以0.1 mmol/L的SA缓解根际高温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伤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烤烟在低温胁迫下的缓解作用,运用人工气候培养箱模拟4℃低温,设置SA(质量浓度10、25、50、100、150 mg/L)对盆栽K326烟草幼苗进行连续3 d根灌预处理,随后再进行连续4 d的低温处理,以常温(25℃)作为正向对照(CK),以4℃低温且未施用外源SA处理为负向对照(CK0),测定烟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非酶抗氧化剂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4℃胁迫前根施3 d SA预处理下的烟草幼苗,在随后持续4 d的低温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提高,这3种保护酶分别在50、10、25 mg/L SA处理下活性最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强,其中GR和APX活性分别在根施100 mg/L和50 mg/L SA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低温胁迫下烟草幼苗可溶性糖(SS)含量在10 mg/L SA处理下较CK0提高了17.46%,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抗坏血酸(ASA)在50 mg/L SA处理下含量均达到最高,较CK0分别提升了30.35%、316.44%和31.21%,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在25 mg/L SA处理下较CK0显著提高了51.38%,这些指标的提升,缓解了REC和MDA含量在低温胁迫下的上升。抗寒性隶属函数分析表明,50 mg/L的SA预处理对4℃低温胁迫下的K326具有最大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盐胁迫下茶树生长及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索其缓解盐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茶树品种"龙井长叶"为材料,在40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1.5mmol/L)外源SA,研究其对茶树生长及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盐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外源SA均可不同程度提高茶树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降低水分饱和亏(WSD),增加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本试验条件下以1.0mmol/L SA处理效果最佳。【结论】外源SA可通过提高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维持植株水分平衡,保护膜结构和功能,缓解盐胁迫对茶树的伤害,从而促进茶树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水杨酸(SA)在小麦对涝渍胁迫响应过程中的作用,利用200 mmol/L SA外源喷施涝渍胁迫条件下的小麦叶片,检测逆境处理期间小麦叶片内几种常见保护酶的活性,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相对外渗电导率,并于收获后测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S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涝渍条件下小麦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相对外渗电导率及MDA含量;大田试验结果表明,S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涝渍条件下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水杨酸提高乌塌菜幼苗抗旱性的生理机制,以乌塌菜幼苗为材料,采用10%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添加外源水杨酸(SA)后,测定抗旱性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乌塌菜幼苗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喷施适当浓度的SA能够增强乌塌菜叶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MDA的积累,同时降低质膜的相对电导率,减少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从而减轻对质膜的伤害。适宜的外源SA处理可增强乌塌菜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其中以2.0mmol·L~(-1)浓度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多效唑、氯化钙、脯氨酸和水杨酸引发处理不同耐旱力的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和‘MS K326’种子,用15%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测定干旱胁迫下不同烟草品种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多效唑(PP333)引发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红花大金元’和‘MS K326’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是能提高干旱胁迫下幼苗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且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氯化钙、脯氨酸和水杨酸3种药剂引发能显著促进‘红花大金元’和‘MS K326’种子发芽,提高干旱胁迫下幼苗根长、全苗长、幼苗干鲜重以及APX,CAT,POD和SOD活性,并且降低MDA含量。其中80 mg·L-1水杨酸引发处理效果最好,可以作为提高烟草种子及幼苗抗旱性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有培养土的纸杯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SA)处理对废电池胁迫下,绿豆幼苗抗氧化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废电池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电导率增大,膜稳定性降低.显示出一定的毒害效应;低浓度(≤100mg·L-1)的外源SA处理能够明显增强废电池胁迫下绿豆叶片SOD、POD活性,改善多项指标,但随着SA浓度升高,SOD和POD酶活性逐渐降低.说明低浓度SA能通过刺激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胁迫,缓解废电池对绿豆幼苗的毒害作用,但高浓度SA(≥100mg·L-1)缓解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15.
叶面喷施水杨酸对红掌植株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红掌植株经0,100,200,300,400和500 mg·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常温25℃ 预处理1 d后再经6 ℃低温胁迫2 d后测定其相对电导率, 结果表明,当SA浓度为300 mg·L-1时 ,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下降了20.38% , 抗寒效果显著。 测定此浓度下SA对红掌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处理可降低红掌叶片在低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强Pro的累积量,提高SOD和CAT的活性,增加POD活性的稳定性,表明SA处理可以提高红掌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反应,减少细胞膜的伤害程度,从而提高红掌植株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NaCl胁迫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的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对番茄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0,100,300,500mg·L-1),研究了SA对NaCI(100mmol·L-1)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上升,SA处理显著提高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SOD、CAT和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500mg·L-1SA处理效果最好,其最高值分别比单独NaCl处理植株增加了27.83%、29.52%、27.83%、 32.39%、51.39%和13.57%;SA处理显著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其中500mg·L-1SA处理效果最好,其最高值比单独NaCl处理植株降低了11.41%.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植株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维持植株水分平衡,保护膜结构和功能,减轻NaCl对番茄幼苗的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激素在油莎豆上的最佳喷施浓度,以吉莎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15%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研究不同浓度(质量浓度)赤霉素(GA3,0.1、0.2、0.3、0.4、0.5μg/L)、褪黑素(MT,20、40、60、80、100μmol/L)、水杨酸(SA,0.25、0.50、0.75、1.00、1.25 mmol/L)对油莎豆幼苗生长、产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喷施3种外源激素对油莎豆幼苗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并提高产量,分别以G3(0.3μg/L)、M3(60μmol/L)、S2(0.50 mmol/L)处理效果最好,分别较不喷施激素的干旱胁迫处理(CK2)显著提高38.32%、31.73%、35.90%。干旱胁迫下,喷施3种外源激素总体上均能降低油莎豆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缓解干旱胁迫对油莎豆幼苗造成的伤害,分别以G3、M3、S2处理效果最好。其中,与CK2相比,G3、M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水杨酸对黄芪愈伤组织代谢产物中几种E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黄芪愈伤组织,并从提取物中检测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黄芪愈伤组织代谢产物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解氨酶(PAL)的活性均随水杨酸(SA)体积质量和培养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SA浓度的增加可提高PAL,POD及PPO的活性,但抑制CAT的活性.结论 SA体积质量在0.01 mg/L时抑制CAT活性最明显;SA体积质量在0.1 mg/L和1 mg/L时POD和PPO活性最高,并且均在36 h出现最高峰.  相似文献   

19.
水杨酸对PEG-6000胁迫下茄子种子活力和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干旱胁迫下茄子种子活力和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2种长茄品种和2种圆茄品种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经不同浓度(0.0~2.0 mmol/L)的水杨酸处理后,在30%PEG-6000摸拟干旱胁迫下测定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理指标.【结果】干旱胁迫下,0.5~1.5 mmol/L的SA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α-淀粉酶相对活性,茄子幼苗具有较高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干质量和地下部分干质量,叶片中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POD和CAT的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其中以1.0 mmol/L的SA处理效果最佳.另外,长茄类品种耐干旱能力高于圆茄类.【结论】外源施加适宜浓度的SA能提高茄子种子的吸水率和α-淀粉酶相对活性,提高茄子种子活力,增强茄子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缓解茄子在干旱胁迫下所遭受的氧化损伤,增强抗旱性.  相似文献   

20.
水杨酸对花椰菜幼苗镉胁迫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椰菜为材料,研究了水杨酸对镉(Cd)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0.05 mmol·L^-1Cd胁迫下花椰菜幼苗中叶绿素含量下降,丙二醛(MDA)含量上升,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升高。0.05 mmol·L^-1水杨酸(SA)预处理24 h或同时处理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降低MDA含量,减缓POD、CAT和APX活性的上升。可见,SA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镉对花椰菜幼苗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