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秀芬  李俊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88-10089
[目的]为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对无石灰性潮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单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高,CK的土壤含水量最低。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容重较小,CK和无机肥处理的土壤容重较大。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孔隙度显著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和CK。施用有机肥、化肥处理和CK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约为原始土样的7.5、2.8和2.3倍。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pH值提高了0.62,施用无机肥处理的土壤pH值降低。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为: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单施大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单施氮肥〉不施肥。[结论]有机—无机肥料配施能有效改善无石灰性潮土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浦东公路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主要公路绿地0~30 cm及>30 cm土壤,测定分析了土壤质地、容重、通气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CEC)、pH、电导率(EC)、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上海市公路绿地土壤以粉砂质粘壤土和粉砂壤土为主;土壤容重大,通气性差;土壤pH高,属于碱性或强碱性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较低,土壤EC值大小适中;速效养分中,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属中等偏下水平,速效钾含量较高。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绿地土壤质量状况,提出了加强上海市公路绿地土壤科学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长期施用化肥与有机肥对黄壤物理特性的影响,为贵州黄壤区土壤改良与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方法,研究不施肥(CK)、施氮磷钾肥(NPK)、施1/4有机肥+3/4氮磷肥(1/4M+3/4NP)、施1/2有机肥+1/2氮磷肥(1/2M+1/2NP)和施有机肥(M)黄壤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固相率、液相率、气相率和三相比偏离值的变化。【结果】长期施用化肥及有机肥,不同处理土壤黏粒、粉粒和砂粒含量分别为15.31%~20.41%、62.58%~63.81%和16.30%~21.87%,除粉粒含量接近外,黏粒和砂粒分别为NPKCK1/4M+3/4NP1/2M+1/2NPM和M1/2M+1/2NP1/4M+3/4NPCKNPK;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三相比偏离值分别为1.06~1.23g/cm3、7.8%~11.0%和24.90~27.58,3个指标有机肥及有机肥配施处理均较CK和NPK降低;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为53.4%~59.9%、42.8%~52.1%、43.30%~56.45%和37.11%~43.14%,4个指标有机肥及有机肥配施处理均较CK和NPK提高。【结论】长期施用有机肥可降低黄壤的黏粒含量和容重,其孔隙度增加和持水性能改善,土壤固相率降低和气相率提高,土壤固-液-气三相比更适宜,生产上应重视黄壤有机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蚯蚓粪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物理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利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热法、半微量开氏法、钼锑抗比色法、酸溶-火焰光度计法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测定;用pH计、浸提法和电导法、铵盐交换法对土壤pH、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结果]施用蚯蚓粪有机肥土壤的含水率、pH、全氮量、全钾量、阳离子交换量显著高于普通有机肥+化肥土壤,全磷量与有机质含量与普通有机肥+化肥土壤相近,电导率显著降低;蚯蚓粪有机肥土壤较蚯蚓粪+化肥土壤,土壤含水率、pH、全氮量、全磷量、全钾量、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显著升高,有机质含量相近。[结论]蚯蚓粪有机肥显著影响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性,缓解了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冬小麦栽培中有机替代的有益作用,设常规施肥、有机肥替代30%磷肥、有机肥替代60%磷肥、不施用基肥等处理,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探究了基肥运筹中有机肥部分替代化学磷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常规施肥能够显著增加小麦穗数和千粒重、增加小麦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肥替代30%~60%磷肥能够显著增加小麦穗数,常规施肥小麦产量为7 455 kg/hm2,有机肥替代30%与60%磷肥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为7 404和7 257 kg/hm2;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降低了土壤容重。综上,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明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供应状况,有机肥替代30%~60%磷肥可以实现小麦稳产,提高小麦有效穗数、增加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是有机肥替代化学磷肥实现小麦稳产的主因。  相似文献   

6.
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黄壤稻田19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基础,选取对照(CK)、单施氮肥(N)、单施有机肥(M)、氮磷钾肥配施(NPK)、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0.5 MNPK)和常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6个施肥处理,通过历史土样收集、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结合趋势拟合,研究不同施肥下黄壤稻田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时序变化规律,阐明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碳氮含量的演变特征,揭示土壤培肥和固碳供氮的关系,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95—2006年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2006—2014年呈增长趋势,其中施用有机肥的处理(M、MNPK和0.5 MNPK)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的提升幅度大于单施化肥处理(N、NPK)。2006—2014年除CK处理外,其他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演变趋势均为显著的线性增加,年增长率依次为0.62 g/kg(M)、0.61 g/kg(MNPK)、0.59 g/kg(0.5 MNPK)、0.49 g/kg(N)和0.40 g/kg(NPK),均显著高于CK(0.17 g/kg)。与2006年对比,2014年各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有增加,其中M增幅最高(81.9%),其次是MNPK(52.9%)、NPK(45.2%)、0.5 MNPK(34.9%)和N(18.0%)。2006—2014年各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的演变趋势与有机碳含量大体相同,除CK处理和N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经长期施肥后,黄壤稻田各处理土壤碳氮比稳定在12.3左右。单施有机肥或者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长期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是土壤培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有机肥与化肥处理下稻田土壤Cu、Zn、Cd含量之间的差异,并探明关键影响因子,本研究利用持续了35 a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并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猪粪组和化肥组土壤Cu、Zn和Cd与土壤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猪粪使土壤Cu、Zn、Cd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分别提高了134%~239%、57%~124%、58%~171%和191%~380%、285%~811%、61%~184%,并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SOM)、阳离子交换量(CEC)及氮磷养分含量;而化肥处理对土壤重金属全量及有效态含量无显著影响,对土壤理化指标的提升相对较小。冗余分析(RDA)发现,猪粪组土壤全氮(TN)、CEC和速效磷(AP)分别解释了重金属方差变异的89.1%、6.4%和2.0%,化肥组土壤pH和全磷(TP)分别解释了方差变异的45.0%和22.2%,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通过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分析发现,猪粪对重金属有效态的贡献远大于化肥,主要通过影响土壤重金属全量和CEC从而影响重金属有效性,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621 7和0.295 3,均达到显著水平。猪粪组土壤重金属与理化指标之间由于“同源”关系呈显著正相关,而化肥组两者的关系受水稻生长活动等因素影响较大。研究表明,长期施肥可以通过调控土壤理化指标等影响重金属有效性,施用猪粪进行稻田土壤培肥的同时,需要注意土壤重金属的累积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万荣县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对万荣县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万荣县10个乡镇的50个盛果期果园为研究对象,测定0~40 cm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阳离子交换量以及pH水平。结果表明,万荣县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及碱解氮平均值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但大部分果园有机质含量处于低水平;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处于高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以上的果园分别占果园总数的100%、82%;全氮含量平均值处于中等水平;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为27.04 mol/kg,其处于高水平的果园占果园总数的88%;土壤pH平均值为8.41,属于弱碱性土壤。万荣县苹果园在施肥中应注重有机肥的施用,降低土壤pH值,平衡使用化肥。  相似文献   

9.
归纳总结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中根系、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养分含量及土壤结构等的影响。综合认为: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在改善作物根系以及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长期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土壤养分和结构亦受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影响,其中土壤养分氮、磷、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容重、孔隙度、团聚体通过长期有机肥的持续添加和投入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有机肥的过多施用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此外,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亦探讨了未来在长期定位施肥方面应重点研究的领域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茶园施用"宁粮"生物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秋茶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比习惯施肥处理效果显著,每666.67m2茶园产量增加6.0%;"宁粮"生物有机肥处理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茶树芽头密度、百芽重分别提高9.7%和6.1%,茶多酚含量增加3.4%;另外"宁粮"生物有机肥处理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能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土壤有机质提高4.7%、阳离子交换量提高2.5%、土壤容重下降8.8%,同时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每666.67m2增收33元。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通过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肥对山东棕壤、潮土和褐土3种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长期定位定量施肥试验中,一年两季施用化肥不会引起土壤容重增加,造成土壤板结。结果表明单独施用化肥25年后,各施肥处理的土壤孔隙度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土壤容重均下降,不同化肥处理的土壤容重并无增大的趋势。在三大土类中,以棕壤的土壤孔隙度最低,其次是潮土,褐土最高。此外,三大土类的土壤容重均与土壤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棕壤和潮土的土壤容重与耕层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而褐土的土壤容重与有机质相关性较差。笔者认为长期施用化肥并未显著提高土壤容重,而能提高土壤孔隙度,因此长期单独施用化肥并非造成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长期定位施肥对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和CEC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长期(1996~2008年)施用有机肥(M)、有机肥+有效菌剂(BM)、有机肥+有效菌剂+微量元素(BMT)、化肥(F)以及化肥+微量元素(TF)对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和CEC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积累,从1996年的8.91 g/kg上升到2008年的21.55 g/kg,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和CEC含量升高,土壤全钾含量变化趋于平缓,甚至有降低趋势。说明红壤旱地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有效菌剂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与大白菜轮作模式下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提高辣椒季和大白菜季的产量,2/3化肥氮+1/3有机肥氮处理产量高,分别为辣椒7 808 kg/hm~2,大白菜65.18 t/hm~2;施肥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耕种和施用有机肥均可降低土壤容重,且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施肥后土壤中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均提高,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H、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差异,土壤的EC、矿质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肥料利用率及土壤酶活性,推荐2/3化肥氮+1/3有机肥氮施肥。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结构对稻田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结构对湖南省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土肥站1986年冬季在全省各地建立的、持续了18年的6个土壤肥力与施肥效益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点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全面提高土壤氮、磷、钾、有机质以及CEC含量,能有效调节土壤pH.秸秆还田和施用NK肥都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施用NK肥的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48.4%;秸秆还田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32.3%.施用NP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各化肥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总体上较为稳定,而施用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有效途径,有机质与全氮和CEC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n=0.959**;r2=0.914**).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监测和诊断3种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甘蓝轮作模式土壤质量的影响,为新型土壤诊断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对2轮作物的土壤理化性状监测与诊断,辣椒季和甘蓝季的土壤物理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施肥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但推荐施肥(OPT)处理效果更佳;与不施肥对照(CK)相比,OPT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P0.05)。施肥处理都有土壤酸化现象,习惯施肥(FP)处理最显著,土壤pH比CK降低了12.41%。各处理的养分含量都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现象,2轮作物种完后FP处理和OPT处理的电导率(EC)、全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都显著高于CK(P0.05),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P0.05);OPT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FP处理和CK(P0.05),比CK提高了50.68%。由此可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6.
长期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的影响,以国家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选取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施氮磷肥(NP)、单施有机肥(M)、氮肥配施有机肥(NM)、磷肥配施有机肥(PM)、氮磷肥配施有机肥(NPM)8个处理,应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研究了30 a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变化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肥较CK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氮、磷含量;与CK相比,施用化肥处理的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微生物量氮、磷含量显著提高;除NM处理外,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较CK处理均显著提高。长期单施化肥、有机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微生物量C∶N显著低于CK处理,等量施磷处理(P、NP、PM、NPM)的微生物量C∶P、N∶P均低于CK和其余施肥处理,而NM处理的微生物量C∶P、N∶P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全氮(F=13.9,P=0.002)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影响最大,解释了微生物量变化的5.3%,各理化性质的影响顺序为全氮全磷pH有机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磷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氮与有机质、全氮呈显著正相关。长期单施化肥使土壤酸碱度发生改变,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抑制作用。而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进而增强微生物对碳、氮、磷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黔西县密本南瓜绿色种植有机肥施用与种植地土壤培肥提供依据,设置田间试验比较了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密本南瓜产量与黄泥土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土壤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密本南瓜产量有所下降,但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土壤容重有下降,有利于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8.
利用长期定位小区试验(6年),探究不同用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水稻-油菜轮作土壤质量的影响,为水旱轮作种植条件下化肥减量,培育健康土壤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和理论依据。试验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三种不同施用量有机肥处理(M1、M2、M3分别施用有机肥2 250、4 500、9 000 kg·hm-2),共5个处理,各施肥处理氮养分含量相同。结果表明,与CF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对土壤田间持水量影响不明显;M3处理提高土壤pH 0.36个单位;各有机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M2、M3处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CF、M1处理,M3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CF、M1和M2,施用有机肥不能提高土壤全钾含量;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有机肥施用量响应更为敏感,均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等氮用量下,长期施用有机肥能改善稻田土壤物理性状,提升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状况。在稻油水旱轮作模式下,结合秸秆还田,每季有机肥施用量要高于或等于4 500 kg·hm-2时才有较好的培肥效果,9 000 kg·hm-2的有机肥施用量效果最佳,氮肥替代量可达32%~64%。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后对玉米生长、产量、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玉米生产中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设3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MNPK)(等养分条件下,氮、磷和钾替代比例分别为10.0%、18.3%和15.0%),设田间小区试验与室内分析。【结果】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MNPK)较常规施肥(NPK)和不施肥(CK),提高了玉米各生育期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片SPAD值;改善了玉米的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玉米产量增加83.47%、14.94%,净收益增加419.58元/hm2;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3.08%~39.29%、71.97%~95.70%、13.29%~45.13%、20.00%~23.26%,提高含水量,降低土壤pH和土壤容重。【结论】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促进玉米生长、增产增效和培肥土壤的一种经济可行的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是增加有机质积累的最佳途径,不同的施肥处理对土壤中全磷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及pH影响不大,适当投入有机肥料、化肥及秸秆对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保持高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