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徐州市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50年生侧柏人工林不同经营密度与林分生长之间的关系规律。根据调查数据,绘制了不同密度侧柏林的径阶分布曲线;建立了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与密度的相关数学模型;并选出适合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林生长的最优模型,为徐州市侧柏人工林的密度管理和林分生产力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进程、株数分布规律及不同地区的人工林生长比较分析 ,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内蒙古黄土高原适宜条件下造林成功的事实。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 ,并对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预测 ,提出了一些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低山侧柏人工林资源分布及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个山区县侧柏人工林面积为7.84万hm2,幼龄林面积占92.01%,中龄林面积占6.5%;幼龄林蓄积占低山侧柏人工林总蓄积的72.7%,中龄林蓄积占20.9%,近成熟林及过熟林蓄积占的比例较少。不同立地条件下,坡向、坡度对于侧柏的生长影响较大,分布于阳坡的侧柏生长较快。不同立地等级下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54a时仍未相交。利用Forstat2.0和SPSS 18.0分析软件,模拟不同立地等级侧柏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并建立各因子生长模型。结果表明,Richards生长方程能较好地预估北京侧柏人工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徐州云龙山侧柏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徐州市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的生态和景观质量,采用树干解析法对云龙山侧柏人工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拟合的侧柏生长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胸径和树高的最优生长模型为对数方程,材积的最优生长模型为逻辑斯谛方程.在第10年以前,侧柏的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最大,但目前林分尚未进入成熟期.侧柏林的胸径生长量出现3次较明显的生长高峰,且每隔一定年限发生一次,可用于指导间伐抚育期.这为今后侧柏人工林的综合经营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侧柏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生长模型是研究树木生长过程和进行森林经营管理中常用的工具。使用4期北京市侧柏人工林一类清查共计26个样地、1 172株单木数据建立了3个胸径生长模型。模型自变量选用了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和林木竞争3类因子,在建模过程中剔除了出现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的自变量,使用逐步回归方法所建的3个模型均通过了方差分析、方差齐性和残差正态性检验。使用检验数据对模型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实际值和预测值差异不显著,即所建立的3个单木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低山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预测模型及精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北京西山林场低山区调查的89块侧柏人工林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它模型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侧柏单木冠幅预测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低山阳坡的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分布范围大于低山阴坡的,且低山阳坡的平均冠幅为3.05m也显著高于阴坡的2.83m;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低山阳坡和低山阴坡的侧柏人工林单木冠幅生长拟合精度最高,R2值分别为0.751和0.770;采用未进行建模的数据对筛选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T检验,发现实测值和预测值差异不显著,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拟合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对低山区侧柏人工林的冠幅生长动态进行精确预测,为侧柏人工林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动态化、精确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母树林的生长结实与疏伐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疏伐强度能对母树林的生长发育和结实产生不同的作用。通过对华山松人工林不同疏伐强度的多年研究,展示了华山松母树林不同疏伐强度的生长、发育和结实情况,并提出了华山松母树林的合理综合疏伐强度指标。得出了改建华山松母树林应以郁闭度0.5~0.6为控制疏伐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不同疏伐强度对华山松母树林生长结实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树林的生长结实与疏伐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疏伐强度能对母树林的生长发育和结实产生不同的作用。通过对华山松人工林不同疏伐强度的多年研究,展示了华山松母树林不同疏伐强度的生长、发育和结实情况,并提出了华山松母树林的合理综合疏伐强度指标。得出了改建华山松母树林应以郁闭度0.5 ̄0.6为控制疏伐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调查高明区三洲的疏伐巨尾桉人工林后间种的16个树种生长6年时生长情况,并对比在旁侧同时疏伐改造的马尾松人工林中6个树种的生长情况,研究了巨尾桉林改造中的树种选择及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红松人工林的修枝、疏伐和密度控制3种措施的讨论和研究,阐述了红松人工林双向培育的最佳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11.
北京西山地区侧柏人工林健康经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森林生态学理论、森林培育学理论、近自然经营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健康评价结果为依据,结合北京西山地区侧柏人工林的现状,提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侧柏人工林健康经营模式方案,内容包括林分密度调整,补植更新苗木,林内卫生清理,土壤改良等方面。方案实施后,通过对实施健康经营方案的样地及对照样地的平均胸径、郁闭度、乔木层密度、幼苗更新密度、灌木物种多样性指数、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病虫危害比率、火险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9个评价指标的对比监测,从生产力、群落结构、抵抗力(干扰)、土壤状况4个方面评价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变化。同时对林内小气候和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进行了对比监测,作为健康评价的辅助指标。监测结果显示,实施森林健康经营技术措施的侧柏人工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侧柏人工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由于适应性强,抗严寒、耐干旱瘠薄等特性,现广泛栽培于全国各地,成为我国荒山造林的主要造林树种。目前,我国在侧柏人工林培育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侧柏的育苗及管理、造林、人工林抚育、混交林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为我国的侧柏人工林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侧柏做为西北地区黄土高原荒山荒坡造林绿化的特有树种,具有耐盐碱、耐瘠薄、抗旱、耐寒的特点。其容器育苗见效快、成效好、造林成活率高。本文拟通过对侧柏容器育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侧柏树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总结分析了侧柏容器育苗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以及如何培育优质健壮侧柏容器苗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构树等10个树种在白云质砂石山上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显示10个树种间的造林成活率、年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白云质砂石山造林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树种选择,根据本试验各树种的造林成活率与年生长量的综合表现,初步认为构树、南酸枣、侧柏、乌桕、女贞可作为白云质砂石山的造林树种,优良适宜树种的确定有待于进行更多树种参加的多个立地造林试验及其至林分郁闭年份以上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京山地4个不同海拔侧柏人工林枯落物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山地侧柏人工林枯落物总储量在11.35~25.06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13.39~53.55t·hm-2之间,有效拦蓄能力在11.39~39.63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23.32%~217.85%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综合来看,海拔为758.55m的侧柏人工林枯落物涵养水源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16.
矢量竞争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评价存在相同资源竞争的两种植物种之间的生长和营养交互作用的图形分析方法 .它基于矢量分析和线性分析 ,将代表生物量和营养吸收值的参数相对于无种间竞争的对照在一个两维的坐标系内表达为矢量并进行定位比较 .应用该方法对北京西山地区的 4 4年生人工混交林中油松和侧柏树种间生长和营养 (N ,P和K)吸收状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研究表明虽然混交有利于侧柏生物量的相对增加 ,但伴随有植物体内营养元素的相对亏缺 .相反 ,混交对油松生物量和高、径生长的抑制作用却伴随有营养元素吸收相对过剩 .以上结果表明矢量竞争分析可用于正确地揭示混交林树种之间营养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间伐对侧柏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间伐强度对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对徐州市实施不同间伐强度的50年生侧柏人工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胸径、冠幅、单株材积的生长量都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而有了明显的增加,表现为间伐2次间伐1次未间伐,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间伐对侧柏人工林树高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3种林分的树高生长量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保持较高的一致性,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林分蓄积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光热和水分条件对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是我国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重要常绿树种之一。它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栽培范围广,常被栽植于我国的石灰岩山地上。耐干旱瘠薄是公认的侧柏生态学特性之一,但是,侧柏幼苗和幼树的更新和生长受山地环境影响较大。通过热红外成像法移动观测山体光热能量的分配特征,利用SketchUP软件三维阴影分析的功能进行林窗日照和遮阴分布的计算机模拟,以及在山东省侧柏主要栽培区对山地林窗幼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侧柏苗适合栽培在湿润而光照充足的立地上。山地阴坡和阳坡、山谷和山脊的光照和湿度的差异导致侧柏幼苗更新的变化,以至于一边因密度过大而出现严重的种内竞争,另一边因幼苗更新不畅而常出现林窗和空地。因此,需要通过适度的人工抚育和管理来解决该问题,以便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起稳定和完善的侧柏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