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鲁花14为材料,对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荚果和种子的发育情况以及花生种子脂肪酸的累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果针入土的第39天,小种子(远离果针一端)的平均长度超过大种子(靠近果针一端),在接近成熟时,小种子的平均质量超过大种子。在花生种子中,可以检测到12种脂肪酸。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花生酸、二十四烷酸、花生烯酸、异油酸、亚麻酸、棕榈油酸、豆蔻酸。在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增加,油酸含量不断增多,而亚油酸则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在接近成熟时,油酸和亚油酸占全部脂肪酸含量的79.4%。油酸亚油酸的比值随着种子的发育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单粒花生主要脂肪酸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组成是影响花生营养价值和货架寿命的主要因素,高油酸花生以其营养保健价值高、化学稳定性好、耐储藏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和花生加工企业的喜爱。因此,培育高油酸品种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建立快速、高效、准确检测花生中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无损方法是加快花生脂肪酸改良和高油酸品种选育进程的重要技术保障。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可以非破坏性地快速检测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其中油酸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07,均方差为3.463;亚油酸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18,均方差为2.824;棕榈酸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824,均方差为0.782。使用100粒花生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近红外预测值与化学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90和0.71,表明此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单粒花生中这3种脂肪酸的含量。本研究借助该模型建立了一种不依赖分子标记的快速、高效选育高油酸花生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高油酸花生育种,选育出高油酸花生品种中花215。  相似文献   

3.
花生是主要的油料作物,脂肪酸组成受环境等的影响而不稳定。本研究选取60份黄淮及长江流域产区主推的花生品种,连续2年在湖北武汉、河北石家庄、河南濮阳和河南周口4个环境下种植,利用GB/T5510-2011法检测种子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品种油酸含量比普通油酸品种稳定,普通油酸品种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比高油酸品种稳定;武汉种植环境有利于花生油酸含量的提高,2年60份品种的平均油酸含量均最高,分别为52.93%和52.64%;高油酸花生品种除油酸含量显著提高外,花生烯酸含量也提高了54.1%;而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降低了45.20%和90.44%。结合前期SSR研究结果,本研究涉及的6份高油酸品种属于不同的类群(G1、G2c和G2e),其遗传背景差异较大。本研究结果为花生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花生属19个近缘野生物种87份种质和113份栽野远缘杂交后代为材料, 系统分析野生花生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变异及其在栽培种花生脂肪酸改良中的潜力。结果表明, 野生花生的棕榈酸含量与栽培种花生相似, 硬脂酸和油酸含量略低于栽培种花生, 亚油酸含量略高于栽培种。不同物种间以及同一物种内不同资源间的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差异。A. rigonii棕榈酸含量较低, A. pusilla和A. duranensis油酸含量较高, A. batizocoi亚油酸含量较高, A. rigonii和A. duranensis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变幅较大。发掘出油酸含量达60%以上的野生资源2份(19-6, A. duranensis和23-1, A. sp.), 亚油酸含量达40%以上的资源7份, 其中A. rigonii(编号为11-4)亚油酸含量高达48%, 是目前所发现的花生资源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的种质。远缘杂交后代脂肪酸的变异远远超过亲本间的差异, 而且不同组合间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远缘杂交获得了6份油酸含量达64.0%以上且棕榈酸含量在8.5%以下的新种质, 其中yz8913-8油酸含量达67.85%, 比其栽培种亲本提高近30个百分点, 且棕榈酸含量仅7.60%。SRAP检测表明, 这6份远缘杂交后代除整合了亲本的DNA片段外, 还产生了新的DNA片段, 有的还丢掉了亲本的某些片段。农艺性状分析表明, 其中4份种质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 具有重要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油茶籽油作为具有食疗效果的油脂,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本文对江西地区2011年产的38个油茶籽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含油率在20.48%~49.84%之间,平均为37.07%。油茶籽油脂肪酸主要是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一烯酸等脂肪酸组成,棕榈酸含量平均值8.19%;硬脂酸含量平均值2.48%;油酸含量平均值81.02%;亚油酸含量平均值7.74%;花生一烯酸含量平均值0.46%。主要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平均达到了88.76%,说明江西地区的油茶籽油符合高品质食用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双低油菜脂肪酸中,以棕榈酸(16:0)、油酸(18:0)、亚油酸(18:2)、亚麻酸(18:3)为主,这几种脂肪酸中每一种占双低油菜总脂肪酸含量都在1%以上,其余10种能够检测得到的脂肪酸(12:0,14:0,16:1,20:0,20:1,20:2,22:0,22:1,24:0,24:1)的含量都在1%以下。双低油菜中的饱和脂肪酸包括月桂酸、豆蔻酸、棕榈酸、油酸、花生酸、山嵛酸、木蜡酸等。双低油菜因其低饱和脂肪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而被推崇为最健康的植物油。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高油酸花生骨干亲本开选 016 衍生材料的主要品质性状及其与重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对 166 个开选 016衍生品种(系)进行籽仁粗脂肪、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测定,并对开选 016 衍生材料的 5 个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了材料分类。结果表明,166 份衍生材料粗脂肪、蛋白质、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平均含量分别为 49.92%、24.50%、65.54%、13.91% 和 8.98%;衍生材料的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和棕榈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衍生材料的 16 个性状简化为 4 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高达 84%,其中第一主成分为百果重、百仁重、荚果长、荚果宽、籽仁长和籽仁宽因子,第二主成分为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因子,第三主成分为粗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因子,第四主成分为饱果率和出米率因子;系统聚类分析法将 166 份衍生材料聚为 3 大类群,为开选 016 衍生材料在育种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紫苏与栽培紫苏为材料,通过气相色谱对2个紫苏品种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分的含量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苏种子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5种成分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90%左右,其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达60%以上.种子发育过程中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含量相对较为稳定,亚油酸含量随种子发育逐渐降低,而α-亚麻酸含量随种子发育不断增加直至成熟,占总脂肪酸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9.
微胚乳玉米籽粒脂肪酸组分的配合力及遗传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1,(5)
为了解微胚乳油用玉米的脂肪酸组成,选用2个高油酸微胚乳玉米自交系和6个中低油酸微胚乳玉米自交系,按NCⅡ设计组配12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对其籽粒直榨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测定,研究其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2个杂交组合的油酸含量42.67%~47.80%,亚油酸含量31.90%~40.93%,亚麻酸含量0.64%~0.79%,棕榈酸含量10.85%~14.50%,硬脂酸含量3.08%~4.44%,亚麻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山嵛酸、木焦油酸、棕榈一烯酸和十七烷酸等7种脂肪酸含量均小于1%。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和木焦油酸等4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显著,其总配合力相对效应值的大小与各性状测定值的大小顺序一致。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和棕榈一烯酸等4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较大,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亚油酸和木焦油酸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大,非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油酸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为52.56%,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豆脂肪酸组分的胚、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海龙  李文霞  李文滨 《作物学报》2006,32(12):1873-1877
利用5个大豆品种配制20个杂交组合,采用广义种子遗传模型分析了大豆脂肪酸组分的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3套遗传体系的基因主效应和基因型×环境效应。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是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亚麻酸和油酸的遗传主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相近。在脂肪酸组分的遗传主效应中,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是以胚主效应为主。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以细胞质主效应为主。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中,脂肪酸组分以极显著的胚互作方差为主。亚麻酸含量是以基因的加性效应和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以基因的显性和显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棕榈酸含量和油酸含量是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硬脂酸、亚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以互作狭义遗传率为主。在普通狭义遗传率中,棕榈酸含量、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以细胞质普通遗传率和母体普通遗传率为主。在互作狭义遗传率中,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以胚互作狭义遗传率为主,亚油酸含量以母体植株互作遗传率为主。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以细胞质及母体选择响应和互作选择响应为主,亚麻酸含量的胚普通选择响应和互作选择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1.
福建花生品种系谱及其性状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给花生新品种选育和引种工作提供依据,分析了福建省建国以来审定(认定、鉴定)的33个花生品种系谱及其产量等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福建花生育成品种共涉及45个亲本,其中22个来自福建省,24个亲本是育成品种,‘狮头企’、‘粤油92’、‘汕油523’和‘泉花10号’、‘泉花327’是福建花生品种的骨干亲本,品种的亲缘关系主要来自于广东。系统育种是福建1951-1980年主要的育种方法,1991年以来杂交育种成为花生育种的主要方法。随着花生品种的更换,产量水平不断提高,其中百果重、百仁重逐渐提高对花生产量起了重要作用。脂肪含量有随着时间而略有提高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变化与之相反。植株高度逐渐降低,耐肥抗倒能力提高,适于密植。总分枝数略有降低,而结果枝数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花生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明确吉林省花生育种目标,论述了吉林省花生育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吉林省花生育种近期目标应以高产、早熟、高油和高蛋白为主,中长期目标兼顾抗逆育种、高油酸育种和适宜机械化育种,同时阐明要注重多优良性状的聚合改良。提出将传统育种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多途径、多手段开展花生新品种选育的育种思路。强调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兼顾长期目标与短期效应,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油酸低亚油酸的花生油稳定性好、营养价值高,培育高油酸/亚油酸比值(O/L)的花生品种一直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为深入了解控制花生O/L比值的遗传基础,提高花生品质育种效率,对鲁花14等13个花生品种Δ12脂肪酸脱氢酶AhFAD2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13个花生品种中皆存在3类转录本,即AhFAD2A、AhFAD2B和假基因。台山珍珠、台山三粒肉、江田种、Chico、05-21063、白沙1016的基因型是OL1OL1OL2OL2;临桂麻壳、飞龙乡、勾了种、鲁花14、花育19、花育23的基因型是ol1ol1OL2OL2;鲁花11的基因型可能存在OL1ol1杂合等位位点。在个别品种中AhFAD2A基因的若干位置存在多态性;AhFAD2B基因相对保守,所测13个花生品种的核苷酸序列基本相同。结合13个花生栽培品种籽粒中O/L比值测定的结果,初步探讨了基因多态性与O/L比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假基因可能存在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 as a rapid method to estimate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oil in intact-seed samples of rapeseed. A total of 549 samples (3 g intact seed) from selected mutant and breeding lines were scanned by NIRS, and 220 of them were selected and scanned again by using two different adapters, which reduced the sample size to 300 and 60 mg, respectively. Selected samples were analysed by gas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calibration equations for individual fatty acids were developed. Calibrations for oleic, linoleic, linolenic, and erucic acid were highly accurate, with values of r2 in cross validation from 0.95 to 0.98 (samples of 3 g), from 0.93 to 0.97 (300 mg), and from 0.84 to 0.96 (60 mg). Calibrations for palmitic and stearic acid were less accurate, with values of r2 in cross validation always lower than 0.8, probably because of the narrow range available for these fatty acids. The accuracy of the calibration equations for eicosenoic acid was very low (r2 = 0.69 in 3 g samples), although improved equations were developed (r2 from 0.78 to 0.91) w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rucic and eicosenoic acid was taken into account. We conclude that NIRS is a powerful technique to estimate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oil in rapeseed, provided that samples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fatty acid levels are available, with the advantage that such estimation is possible with few additional costs when NIRS i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ther seed quality trait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几十年来,中国花生生产迅速发展,花生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在其中的贡献巨大。为了阐明花生育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介绍了中国花生品种的更替历程,综述了除引种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之外,新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归纳了中国花生育种的目标。指出综合利用花生育种新技术并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高产、早熟、优质、多抗、适于出口以及适于机械化栽培和加工的花生新品种将是今后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油花生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营养丰富,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选育含油量高的优良品种一直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来我国高油花生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分析了部分品种的系谱来源,讨论了当前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的高油花生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花生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基因组学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育种已成为花生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影响下,大量的花生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被挖掘出来,遗传连锁图谱更加精细化,强化了分子标记与常规育种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花生转基因技术发展。本文对国内外花生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花生分子育种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光、温、水、土与花生品质表现的耦合性,选择影响花生O/L值的9个生态因子,建立花生空O/L值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预测我国花生O/L值的空间分布状况。预测结果表明,花生O/L值从北至南明显呈增高趋势,平均值约为1.06;高O/L值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及东南沿海区域,平均值约为1.27;低O/L值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及西北地区,平均值约为0.83。该预测结果对花生生产及育种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品质育种工作,提高花生O/L值,提升我国花生内在品质、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建立花生专用生产基地,优化区域生产布局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B. Deinum  P. C. Struik 《Euphytica》1989,42(1-2):89-98
Summary Genetic variation is a major source of differences in digestibility of forage maize. Other sources ar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location effects, and cultural practice. These factors initiate differences in cell-wall content and cell-wall digestibility. In vitro techniques with rumen microflora account efficiently for such differences. Cell-wall content can be determined easily and can also be predicted properly by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NIRS). However, no currently available chemical and phys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s are able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digestible and indigestible cell-wall fractions. Present NIRS functions do not predict cell-wall digestibility properly in maize. If further research on NIRS functioning overcomes this barrier, NIRS can become a useful breeding tool for digestibility in forage maiz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