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日粮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粪氮含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麻羽肉鸡22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1~28日龄和29~56日龄2个阶段饲养,每个阶段配制3种日粮。对照组1~28日龄和29~56日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1%和18%的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饲喂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降低1、2个百分点的低蛋白质日粮,并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将日粮的必需氨基酸水平与对照组保持一致,试验期56天。结果表明:(1)1~28日龄、29~56日龄及1~56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28、56日龄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尿酸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1~28日龄及29~56日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粪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5.98%、11.23%及8.09%、11.88%,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满足氨基酸需要的前提下,降低日粮粗蛋白质1~2个百分点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粪氮含量。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不同NDF水平开食料对羔羊生长轴及十二指肠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羔羊开食料适宜NDF水平提供参考。选用36只湖羊公羔,随机分为15%和25%NDF水平组。56日龄时,每组选择6只羔羊屠宰,称量组织器官质量,并测定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不同NDF水平开食料对组织器官的质量和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NDF水平15%组羔羊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肝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十二指肠IGF-1和十二指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5%组(P<0.05);NDF水平25%组垂体生长激素(GH)和十二指肠生长激素受体(GHR)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5%组(P<0.01);羔羊平均日增质量与下丘脑GHRH表达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肝脏GHR、十二指肠IGF-1表达量显著负相关(P<0.05),与垂体GH、十二指肠GHR表达量显著正相关(P<0.05);垂体GH与肝脏GHR、IGF-1、十二指肠IGF-1、IGF-1R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  相似文献   

3.
“益康XP”替代抗生素对早期断奶藏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早期断奶藏羔羊日粮中添加达农威“益康XP”,通过观察对早期断奶藏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其代替抗生素的可替代性。试验选取早期断奶(55±2)日龄,体重(7.91±0.83) kg藏羔羊4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公母各半),饲喂基础日粮为粗蛋白和能水平量分别为(18.02%/12.95) MJ/kg的开口料。实验Ⅰ组为基础日粮,实验Ⅱ组为基础日粮+1%“益康XP”,实验Ⅲ组为基础日粮+0.03%莫能菌素。试验结果表明:实验Ⅱ组藏羔羊的日增重明显高于实验Ⅰ组和实验Ⅲ组,差异显著(P<0.01);实验Ⅱ组藏羔羊的日采食量高于实验Ⅰ、Ⅲ组,实验Ⅱ组对藏羔羊的腹泻率明显低于实验Ⅰ、Ⅲ组(P<0.05);65日龄后,各实验组对藏羔羊血糖(GLU)、血清尿素氮(BUN)、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B)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基础日粮中添加”益康XP”能降低藏羔羊的腹泻率,提高羔羊的生长,是抗生素的一种良好替代品。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肉牛不同进食水平对尿中嘌呤衍生物(PD)排出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当地黄牛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两期消化代谢试验,两个试验的日粮由精料和粗料由40:60(试验1)和60:40(试验2)组成,试验日粮分别按"自由采食量"的100%、80%、60%和40%饲喂4种相同组分不同进食量的日粮,用全收粪法和全收尿法分别测定有机物(OM)的消化率和尿中PD排出量,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进食水平对全消化道OM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尿中PD排出量随进食水平提高而增加(p<0.05),而尿中肌酸酐的排出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尿中PD排出量可以用来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生量。  相似文献   

5.
早期断乳犊牛开食料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日龄断乳的黑白花犊牛饲喂研制的犊牛开食料,与91日龄常规断奶组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日龄犊牛对饲料,干物质等的摄取量,瘤胃的形态、机能的发育,表明所研制生产的犊牛开食料适口性好,营养全面,消化率较高,代乳性能强;所培育犊牛生长发育好,体质结实,成活率高,瘤胃发育早,对粗饲料的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6.
对于乳肉兼用犊牛而言,显著的提高日增重,是实现母牛更早参配生产的关键,也是下一阶段成为优秀架子牛的根本。本试验结合饲养管理较好的荷斯坦奶牛的养殖方案,选取51头刚出生的乳肉兼用犊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低奶量组+低蛋白开食料组(全期549 kg牛奶+18%蛋白的犊牛开食料)S1,低奶量组+高蛋白开食料组(全期549 kg牛奶+20.5%蛋白的犊牛开食料)S2以及高奶量组+高蛋白开食料组(全期736 kg牛奶+20.5%蛋白的犊牛开食料)S3,对不同蛋白来源及不同蛋白摄入量所带来的增重效果进行评估。选取增重效果最好的饲养模式在生产中推广使用。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牛奶饲喂736 kg加开食料蛋白20.5%的试验组S3比S1及S2组具有更高的日增重。  相似文献   

7.
蒋慧  许宗运  吴静  应璐 《中国农学通报》2002,18(6):64-65,85
选用1日龄健康土杂肉鸡400只进行饲养试验,研究不同大蒜水平对0-60日龄土杂肉鸡采食量、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及成活率的影响,以评定大蒜作为中药添加剂的价值及最佳添加量。实验完全随机地将400只小鸡分成4组,每组100只,分别饲喂添加2%、4%、6%新鲜大蒜粉和不添加大蒜粉的基础日粮。添加2%、4%大蒜对土杂肉鸡的采食量、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及血清中胆固醇、总蛋白含量有明显影响(P<0.05),而添加6%大蒜则对各项指标影响不大(P>0.05)。添加4%大蒜水平,各项生长指标最好,血清胆固醇含量最低,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选取狼山鸡种母鸡160羽,随机分成三个组,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0%(低)、15%(对照)和20%(高)的日粮,21d后收集种蛋。每组随机选择10枚种蛋用于放免测定卵黄中母源性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余孵化后在相同条件饲养至28d,并测定生长性能.。分别与1日龄和28日龄每组各选10羽雏鸡进行屠宰测定。结果:(1)试验前后母鸡体重各组间均没有变化,低蛋白组产蛋率和蛋重显著下降(p<0.05),高蛋白组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2)三组种蛋的卵黄中T3、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高蛋白组卵黄中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蛋白组(p<0.05),低蛋白组1d后代血清中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蛋白组血清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出雏重与蛋重呈正相关(R2=0.9275,p<0.01),出雏后高、低蛋白组子代均表现出较高的生长速度,28d低蛋白组子代鸡体重和相对胸肌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蛋白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8)。结论:母鸡饲喂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可以改变卵黄中母源性激素的沉积并能显著影响子代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二色胡枝子提取物(Extractive of Lespedeza bicolor,LBE)对肉仔鸡屠宰性能、脂类代谢及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500 只健康1 日龄商品代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10 组,每组5个重复。试验期42 d。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1~3 组饲喂基础日粮加二色胡枝子粗提物90、100、110 mg/kg;4~6 组饲喂基础日粮加二色胡枝子乙酸乙酯萃取物60、70、80 mg/kg;7~9 组饲喂基础日粮加二色胡枝子正丁醇萃取物60、70、80 mg/kg。【结果】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二色胡枝子提取物对肉仔鸡的屠宰性能没有影响(P﹥0.05);(2)添加二色胡枝子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肉仔鸡的脂类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其中添加正丁醇萃取物70mg/kg可显著降低LDL-C 水平(P﹤0.05) 3周龄时降低31.90%,添加二色胡枝子粗提物110mg/kg可显著降低了LDL-C 水平(P﹤0.05), 6周龄时降低36.70%,添加二色胡枝子乙酸乙酯萃取物80mg/kg及正丁醇萃取物60mg/kg组可显著提高6周龄时肝脏MDH活性(P﹤0.05),分别提高了43.98%和36.96%;(3)添加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能够显著增加肉仔鸡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其中添加二色胡枝子正丁醇萃取物80 mg/kg使肉仔鸡6周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分别提高了31.09%和37.61%。  相似文献   

10.
<正>羔羊早期断奶是指在45~60日龄断奶,以进行强度育肥,120~150日龄体重达25~35千克即可上市销售。一、训练羔羊早龄开食羔羊早期断奶的第一步是训练羔羊早龄开食。一般从7~10日龄开始诱食,10~15日龄开始补饲,训练羔羊开食的时间越早越好。虽然羔羊在3周龄前采食有限,但早龄采食极少量的固体饲料对促进瘤胃发育和采食行为的养成有很大作用。早龄训练开食,对促进羔羊的生长还具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合福建规模化海兰蛋鸡生产的最优氨基酸模型以及最佳低蛋白水平,以为环境友好型日粮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21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华裕海兰褐蛋鸡1620只,研究不同氨基酸模型与粗蛋白水平对22~72周龄蛋鸡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3因子设计,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氨基酸模型为NRC和本品种,粗蛋白水平为17.00%、16.25%、15.50%,试验期50周。结果表明:两种氨基酸模型以及氨基酸模型和粗蛋白质水平的互作对测的所有指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的粗蛋白水平对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采食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血液中尿酸、尿素氮、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两种氨基酸模型中均以采用16.5%的粗蛋白水平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果寡糖对崂山奶山羊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48.24±3.45) kg,产奶量、产羔日期相近,泌乳初期的初产崂山奶山羊健康母羊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对照组饲喂羊场常规饲粮;Ⅰ、Ⅱ、Ⅲ组为试验组,试验组饲粮在常规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果寡糖(有效含量)10 g/(d·头)、15 g/(d·头)和20 g/(d·头)。试验期共70天,其中预试期14天,正试期56天。结果表明:(1)在整个试验阶段,试验Ⅱ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试验组奶山羊的乳脂率、乳蛋白、非脂乳固体及乳糖含量均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Ⅱ组及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在奶山羊日粮中添加果寡糖可提高产奶量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对乳品质作用不明显,添加量以15 g/(d·头)为宜。  相似文献   

13.
干燥条件下不同低龄期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低龄黄粉虫幼虫饲喂不同饲料对幼虫死亡率、体重、化蛹和发育历期的影响。在温度22~28℃、相对湿度30%~45%的条件下,34日龄前饲喂5%奶粉、10%奶粉、100%麸皮、20%玉米粉、40%玉米粉、60%面粉、100%面粉和100%玉米粉8种饲料,后改饲喂纯麸皮饲料,期间不添加其它饲料或水,分别在34日龄和161日龄调查死亡率和体重,每周检查幼虫的化蛹情况。结果表明,34日龄的幼虫体重和死亡率差异极显著,100%玉米粉死亡率(44.00%)最高、体重(0.677 mg/头)最轻,与其它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5%奶粉死亡率(4.33%)最低、体重(1.804 mg/头)最重;各处理对161日龄幼虫的体重影响差异不显著,5%奶粉、10%奶粉和40%玉米粉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总之,低龄幼虫期饲喂高蛋白饲料可使幼虫期的死亡率下降,幼虫发育历期略有延长,化蛹时间相对较为集中,但对大龄幼虫的体重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蚯蚓干粉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蚯蚓粉对幼刺参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与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以鱼粉作为对照,用蚯蚓干粉以20%、40%、60%、80%的比例替代鱼粉,配制5组等蛋白质水平(18.6%)的饲料,对幼刺参进行30天的饲养。结果表明:对照组幼刺参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20%与40%蚯蚓干粉替代组幼参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的活性与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蚯蚓干粉替代鱼粉比例的递增,各个评价指标均呈现回落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以60%蚯蚓干粉替代鱼粉对幼参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以80%蚯蚓干粉替代鱼粉对幼参的蛋白酶和所有免疫酶的活性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P<0.05)。试验表明:蚯蚓干粉以适当比例替代鱼粉可以显著提高幼刺参的消化酶活性和免疫酶活性以及成活率,具有促生长作用,建议在幼参的饲料中以20%的蚯蚓干粉替代鱼粉。  相似文献   

15.
诱导幼龄绵羊卵泡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稳定并提高幼龄绵羊卵泡的发育效率。本研究从激素处理方案、激素生产厂家、羔羊日龄、重复处理周期等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产FSH剂量在60IU/只、120 IU和180 IU之间差异显著(P<0.05);国产FSH和加拿大生产的FSH对幼羔卵泡发育没有影响;5-9周龄羔羊的卵泡数和卵母细胞数显著高于4周龄和11周龄的羔羊(P<0.05);4-7周龄羔羊首次处理后间隔15~30天再次处理的卵泡数和卵母细胞数都没有差异(P>0.05),2次重复处理总卵泡数和卵母细胞数间也没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饥饿对不同体重组团头鲂肌肉和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水温20±1℃条件下,研究饥饿对不同体重团头鲂(141.3±4.23g,96.5±2.88g和76.8±3.17g)肌肉和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体重均在饥饿14d后出现显著下降(p<0.05),至28d时平均降幅为18.78%。饥饿过程中肌肉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均逐步上升,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持续下降,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分别在饥饿14d和21d时出现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血糖浓度相比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对饥饿更为敏感,饥饿7d后即出现显著下降(p<0.05),总胆固醇浓度在饥饿14d后差异尚不显著(p>0.05),21-28d期间才显著下降(p<0.05),甘油三酯浓度则在饥饿期间持续显著下降(p<0.05)。上述结果说明饥饿对团头鲂肌肉和血清生化成分的影响显著(p<0.05),体重差异对上述主要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陈超  陈京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108-112
为了研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ms L.)在饲料中添加牛磺酸、晶体氨基酸对其生长、消化酶和饲料效率的影响。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6.47±0.01) g的大菱鲆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0周的摄食生长实验,共制作4种饲料,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成对照饲料;用花生粕、玉米蛋白粉、豆粕、小麦蛋白粉替代30%的鱼粉配制成植物蛋白源替代饲料,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1.0%的牛磺酸和1.9%的复合晶体氨基酸配制成添加牛磺酸和晶体氨基酸饲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用复合植物蛋白源取代饲料中30%的鱼粉会显著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鱼体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肥满度指数和肠胰蛋白酶活力(P<0.05);与不添加牛磺酸和晶体氨基酸的植物蛋白源替代组相比较,添加1.0%的牛磺酸显著提高鱼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消化酶活力(P<0.05),添加1.9%的复合晶体氨基酸显著提高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肠胰蛋白酶活力(P<0.05)。在植物蛋白源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1.0%的牛磺酸和1.9%的晶体氨基酸能促进大菱鲆的摄食和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BMECs)不同代数乳蛋白基因αs1-casein,β-casein,κ-casein的表达;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分别对泌乳期奶牛乳腺组织,以及由乳腺组织分离得到的细胞原代(P0),1代(P1),2代(P2),3代(P3),4代(P4),5代(P5)中的乳蛋白基因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αs1-casein,β-casein,κ-casein在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及传代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原代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P1~P5(P<0.05),而P1~P5之间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基因表达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P2~P5 BMECs可以作为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试验材料而被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高山美利奴和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F1代(简称高×南F1代)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取45只高×南F1代断奶公羔,分为高、中、低能组,进行104天的饲养试验,测定生长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随饲养期时间的增加,中能量组羔羊的体重增加较为明显;高、中能量组羔羊的平均采食量、料重比极显著低于低能量组(P<0.01);低能量组羔羊的宰前活重极显著低于高能量组和中能量组(P<0.01);高能量组羔羊的胴体重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中能量组羔羊的屠宰率显著低于低能量组(P<0.05)。研究表明,高×南F1代羔羊的代谢能水平最低需要量为10.10 MJ/kg,该能量水平能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及对养分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