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0,(5)
<正>(接上期)第六部分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在我们的养殖行业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与管理、技术形成我们生产上的铁三角,在生产上这三者缺一不可。生物安全做的好坏关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 第六部分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在我们的养殖行业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与管理、技术形成我们生产上的铁三角,在生产上这三者缺一不可.生物安全做的好坏关系着一个猪场的命运. 一、消毒 1、消毒工作是养猪场最基础的工作,如果消毒工作做不好,猪场的生产和疾病的防控就很难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3.
<正>三混合、协同、继发感染(一)猪流感、附红细胞体、副猪嗜血杆菌及弓形体混合感染临床症状猪突然发病,传染迅速,高热40.5~42℃趴地不起,出汗咳嗽,流泪,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0,(11)
<正>(接上期)二细菌病(一)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特点1、主要发生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的幼猪。2、发病率一般为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3、该细菌寄生在鼻腔等上呼吸道内,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可以受多种因素诱发。4、当猪群中存在繁殖呼吸综合征、流感或地方性肺炎时,易诱发该病,环境差、断水等应激时更容易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四)猪伪狂犬病(PR)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毒引起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特点1、猪、牛、羊等多种动物都可自然  相似文献   

6.
郭凌 《畜禽业》2012,(3):11-12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场的疾病发展也日趋复杂多变。长期以来我们都把猪场疾病复杂化的主要病原,归结为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等,而把猪副嗜血杆菌病,仅仅当作是猪场一种常见的普通疾病,以致猪副嗜血杆菌病在猪场潜在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部分斯格配套系简介斯格配套系种猪是比利时斯格遗传技术公司遵照现代遗传学理论(杂交优势),通过先进的育种方式,历时数十年培育出的杂交配套系猪种,以研发公司名称命名,所以叫斯格配套系种猪。  相似文献   

8.
<正>1充分认识防重于治猪群的健康是经营猪场成败的关键之一。要使猪只生长快,缩短上市周期,减少疾病的发生,必须确立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检疫、清洁、消毒、免疫、驱虫、疾病早期诊断等一系列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病原体或各种对猪体生长发育不利的诱因进入猪体设置防线,既提高了猪场的管理水平,净化环境,防止病原的传入,又提高了猪体自身免疫机能及抗病能力。因此,作为猪场管理人员及兽医技术人员,应把预防疾病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6,(7)
育肥猪是养猪生产中的最后环节,育肥猪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生长育肥猪与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及保育转群体重之间的联系,综述了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黄俊杰  张榜 《畜禽业》2008,(7):12-13
<正>近几年来,以呼吸困难、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猪呼吸道疾病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据调查,规模化猪场几乎都存在呼吸道疾病问题,发病率通常在30%~60%,死亡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7,(4)
猪呼吸道疾病通常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环境及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作用所致。发病猪群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气、呼吸困难、消瘦和后期衰竭死亡等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该病在猪场反复发生,防治困难,给猪场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08,(7)
不同猪场即使感染同样的病原体,但由于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不同,在保育舍或育肥舍中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也差别很大。若猪场饲养密度高、空气流通不良,则呼吸道疾病可在猪舍内发生缓慢传播;反之,则以直接接触传播为主。还有很多因素如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影响、应激反应过重、频繁接种疫苗、营养物质的缺乏等均可促进病原体的传播,加重猪场的损失。同其它疾病的病原体一样,一个猪场引进PRDC的病原体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种猪的引进,因为猪是所有猪病的传染源。在引进猪后半年左右,猪场就有可能发生某一种传染病,在一定的时间内,猪场就变得不再稳定了。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病几乎都是通过引种引进的,如PRRS、PCV-2、回肠炎等。  相似文献   

13.
总结近代规模养猪防控呼吸系统疾病的优势方案供猪场兽医参考,总体效果较传统防控方法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4)
<正>猪的呼吸道疾病,一直是影响养殖业发展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号称"三不疾病",不死、不长、不愈。一旦发生这类病可增加猪场的不稳定性因素,容易导致继发其他疾病,造成整个猪场疾病不断,药物开支增加,最严重的是造成疾病的大流行,使成活率降低,直接降低猪场的赢利能力。1引发的原因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常见有如下原因。1.1传染性因素疫病爆发时,大量细菌、病毒会在猪舍中滋生,当猪群机体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0,(7)
在规模化养猪过程中,一旦猪病的防控措施没有做好,就有可能引起猪病的复发并增加新的疾病,因此,猪病的预防和控制十分必要。目前,猪病的种类主要有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脑炎等。这些疾病都严重制约了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围绕规模化猪场防控猪疫病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22,(1):45-46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猪场的管理工作也日渐复杂,如何加强猪场的管理工作,以实现对生猪疾病的有效防治,是目前广大养殖户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首先介绍了我国生猪的养殖现状,然后对引发猪疾病的主要猪场管理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孟宪利 《畜禽业》2007,(6):30-31
<正>猪无名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病猪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或无食欲、呼吸困难、喘气、腹式呼吸等症状。2006年夏秋季以来,山东省许多猪场爆发一种以高热、传染快、食欲不振甚至废绝、死亡率高的怪病,有些猪场甚至因此“全军覆没”,同时农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5,(11)
集约化猪场拥有超前的养猪理念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但目前在病原控制上也有相当大的难度。困扰集约化猪场的主要病原,按疾病症状可分为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病原、呼吸系统疾病病原和仔猪腹泻疾病病原等。对近5年间相关学者、研究人员和兽医工作者对以上疾病的部分病原学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养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17,(4)
在现代化猪场的生产管理中,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养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对规模化的猪场来说,这一环节更是关系到整个猪场的成败和发展,如果能够准确掌握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按照技术要求开展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就可以为生猪养殖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5)
<正>随着苏北地区生猪生产的快速发展,生猪及畜产品转运越来越频繁,猪病的交叉转播速度越来越快,猪病种类越来越多。概而言之,有如下特点。1猪场疾病种类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生猪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生猪及其畜产品的转运越来越频繁,但运送生猪及其畜产品的安全措施却没有跟上,这给疾病的交叉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条件。同一猪场的不同栏舍之间、相近地区的不同猪场之间的猪病因此而互通有无,猪病有增无减传播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