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田养地制度是农业耕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分析农田养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对于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耕作制度,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农田养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旨在为新世纪新时期江西乃至南方稻区大力推广农田循环生产技术,建立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绿色经济生产模式是新时代的选择,合理利用耕地、农业资源,利于农民增效增收、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药肥双减、乡村振兴战略和粮食安全大局。为此,在近5年试验示范基础上,以南方稻区经济效益较高的稻薯轮作模式为对象,重点研究早稻—再生稻—马铃薯高效栽培模式的优点、关键技术,为农民提供重要的生产借鉴。  相似文献   

3.
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是当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而稻虾轮作是建湖县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主推模式。现以稻虾轮作为例,对建湖县稻田综合种养的基本情况、实施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详细论述,旨在提升建湖县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具有建湖特色的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口粮之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甲烷和氧化亚氮作为稻田系统的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的温室效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低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综述了不同水稻品种、水分管理条件、施肥方式和耕作制度4个因素对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主要影响,并从综合温室效应方面提出品种选择、水分控制、适宜的轮作制度、合理施肥的单项技术及综合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滨海稻区拥有丰富的稻田资源,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进行小棚栽培蘑菇,通过水稻品种的筛选、平菇品种的引进以及种植技术、生产工艺的优化,提出适宜滨海区稻菇轮作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这种稻菇轮作模式延长了稻田种植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不仅能满足滨海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高品位蔬菜的需求,更有利于沿海盐碱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盐碱地高效利用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探索一条新途径,为滨海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探索出一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农业农村部召开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落实会议透露,今年轮作休耕试点在制度化上取得了新突破,轮作以县(市)为单位、休耕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位,集中连片整建制推进。轮作新增长江流域江苏、江西两省的小麦稻谷低质低效区,休耕新增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黑龙江寒地井灌稻地下水超采区。节资源、提品质:农业绿色发展的应时之举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就要改变过  相似文献   

7.
稻田三熟复种轮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稻田复种轮作方式研究课题组,于1979年冬—1982年秋,在江西南昌地区进行稻田复种轮作方式研究第一轮作周期的试验,本文就其结果以及对复种轮作方式、换茬、复种方式的产量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讨论。表明复种轮作优于复种连作,如肥稻稻→麦稻豆→油稻稻复种轮作三年总产平均比肥稻稻连作增产8.44%,经济效益高11.95%。换茬优于连作,但以油稻稻要求最迫切。复种方式中,肥稻稻三增显著。文中还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在江西的应用意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稻轮作双免栽培模式的长期推广与应用,稻田耕作制度、栽培方式、水分管理、田间温室效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稻田杂草害日益突出,草相更加复杂,稻田杂草的优势种群和群落演替较快,现已成为免耕直播稻生产上的一大灾害。针对油稻轮作双免栽培模式下直播稻田杂草种群的变化特点、发生演替的原因及杂草发生的态势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黄媛 《农技服务》2023,(7):51-54
黑麦草-水稻轮作能提供大量优良品质牧草、改善土壤质量和肥力、抑制冬闲田杂草蔓延、减轻稻田病虫危害,并促进水稻产量提升,综合效益显著,其推广应用对解决地区畜禽产业青饲料紧缺问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牧融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在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控制病虫害发生、提高水稻产量和促进多元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优势,从强化合理施肥、改进生产技术措施、加强黑麦草优良品种选育及高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5月底,农业部会同中央农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印发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提出在部分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力争用3~5年时间,初步建立耕地轮作休耕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这是我国主动应对生态资源压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农业稳定发展,但长期粗放的农业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轮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青岛市夏玉米—春花生—冬小麦全量秸秆还田轮作技术模式的应用优势,总结该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牧草栽培的目的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基础是建筑在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的适当配合上。植物生产的基础是建立在合理的轮作基础上,动物生产之决定因素是饲料基地,无论是作物轮作或饲料基地的建立都依赖于适当的牧草材料的选择;播种草场,和天然牧场的合理管理与利用。在作物轮作里混合牧草的栽培的  相似文献   

13.
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技术是利用水稻秸秆在稻田里种植大球盖菇、实现"一地双收"的一种生态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是近年来上海市发展循环农业,助推农民增收、农业致富的新途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对水稻-大球盖菇轮作模式的种植技术要点及生产效益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智慧农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流通、管理、服务全面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精准管理以及智能控制。论文在分析智慧农业发展历程、国内发展现状和智慧农业助力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阐述江西智慧农业的发展模式、趋势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轮作就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农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轮作倒茬是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合理的轮作倒茬可以在抑制杂草生长的基础上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以及为土地提供丰富的养分,同时也防止了土壤流失。本文主要对轮作倒茬制度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效益进行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正>稻田磨菇是农业重要的发展项目,它是现代大农业生产(即种植业、养殖业和食用菌业)的三大产业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食品,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我们通过建立绿色稻田蘑菇生产示范基地,可以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一部分农民从单一发展粮食产业中分离出来,从事绿色稻田蘑菇的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稻田蘑菇。这样既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发展区域经济也能带动当地农民及社会闲置劳动力致富,也是加快调整地区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绿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黑龙江省绿豆生产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适时播种、坚持轮作倒茬、完善机械配套、加强绿豆绿色产品开发利用等合理的发展策略及技术对策,推动绿豆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有机水稻田土壤质量,更好地发展有机水稻,在有机水稻生产区实行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有机水稻—小麦轮作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模式下水稻株高、穗长分别比有机水稻—小麦轮作模式高5.7%、7.5%,有效穗增加83.54万穗/hm2,饱满率提高19.80百分点,千粒质量增加0.32 g,稻谷产量增加3 206.88 kg/hm2,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增加5.24 g/kg,高于有机水稻—小麦轮作模式;但可能是因为有机水稻长势好、产量高,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模式下的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年增幅均低于有机水稻—小麦轮作模式。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模式下有机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持续稳定增长,是有机生产培肥地力的重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耕作制度的发展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方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十年南方耕作制度研究和改革在以下三个方面有较大发展:1.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的耕地资源的深度利用,如旱地以麦玉薯为主体的分带轮作多熟制改革;稻田三熟制的冬季轮作,冬水田、冬闲田、秋闲田等冬、秋季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2.以提高农田经济效益为重要目标的多类型、多功能种植和农作制度。3.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为目标的稻麦两熟耕作制度。通过对2000年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趋势分析,对今后进一步提高单产,提高投入与投入产出效率及提高总土地生产力与效益的要求与途径作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滨海盐土资源对推动盐渍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浙江省滨海盐土地区5种土壤质地和2种土地利用方式,采集0~20 cm土层土样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以期揭示浙江省滨海盐土稻麦轮作土壤肥力特征。结果表明,滨海盐土土壤pH在7.80~8.64,且土壤pH荒地高于稻田,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质地对土壤pH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土壤电导率(EC)稻田显著低于荒地,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EC均有极显著影响;土壤的有机碳含量荒地低于稻田,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均有极显著影响。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稻田明显高于荒地,但土壤速效钾含量稻田明显低于荒地,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有极显著影响。因此,合理稻麦轮作是滨海盐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