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第四纪红土红壤开垦的新辟稻田为供试土壤,以杂交早稻V200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新辟红壤性稻田上水稻不同时期施用钾肥的效应。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钾肥的条件下,钾肥以适当的比例作基肥和分蘖肥或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具有良好的效应,既可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和早生快发,提高水稻产量,又可降低生产单位重量稻谷的吸氮量和吸磷量,提高氮、磷肥的生产效率,是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南方主要土壤钾素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镶钾素状况是评定土壤供钾能力的依据。研究土壤钾素现状对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钾素资源和施用钾肥具有现实的意义。介绍我国南方主要土镶钾素现状及提高我国南方主要土壤供钾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钾肥在棉花膜下滴灌中的施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是富钾地区,但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以及氮、磷化肥用量的增加,作物对土壤钾素的摄取量逐年加大,部分地区土壤速效钾以每年5~1 5 mg·kg-1的速度递减。为了充分了解钾肥在新疆的施用效果,特别是在当前兵团棉花滴灌面积不断增加,在棉花滴灌条件下掌握钾肥的施用技术,使之经济有效地发挥增产作用,在北疆石河子垦区主要土类上进行了滴灌棉花钾肥试验研究,探索钾肥的施用技术及效果,指导大田生产。1材料和方法1 .1选取北疆石河子下野地灌区和石河子农科中心为试验点。供试土壤为灌耕灰漠土和草甸土(表1 )。棉花品种为新陆…  相似文献   

4.
在红壤区,土壤钾素缺乏严重限制了烟草的需钾能力和品质提升。本研究以稻草源的生物炭为切入点,分别在水稻土和旱地红壤上设不施钾肥(CK)、化学钾肥(F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稻草钾肥(60% FK+40% S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生物炭钾肥(60% FK+40% BK)等 4 个处理,分析烤烟产量和烟叶钾素含量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与 CK 和 FK 相比,60% FK+40% SK 和 60% FK+40% BK 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烟叶钾含量,且水稻土明显高于旱地红壤。在所有处理中,均呈现出 60% FK+40% BK 处理的增幅最高。与 CK 相比,水稻土上 60% FK+40% BK、60% FK+40% SK 和 FK 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 48.43%、40.88%和 11.95%,旱地红壤上的增幅分别为 29.63%、22.96%和 20.00%。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通过拟合方程发现,盆栽试验条件下,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速效钾含量增加 10 mg/kg,烟叶钾含量可以增加 0.12%,但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在红壤地区,施用稻草源的生物炭可以替代 40%的化学钾肥,且可以保证烟叶产量和提高烟叶钾含量。  相似文献   

5.
在红壤区,土壤钾素缺乏严重限制了烟草的需钾能力和品质提升。本研究以稻草源的生物炭为切入点,分别 在水稻土和旱地红壤上设不施钾肥(CK)、化学钾肥(FK)、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稻草钾肥(60% FK+40% SK)、 60%化学钾肥配施 40%的生物炭钾肥(60% FK+40% BK)等 4 个处理,分析烤烟产量和烟叶钾素含量以及土壤速效钾 含量。结果表明,与 CK 和 FK 相比,60% FK+40% SK 和 60% FK+40% BK 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烟叶钾含量, 且水稻土明显高于旱地红壤。在所有处理中,均呈现出 60% FK+40% BK 处理的增幅最高。与 CK 相比,水稻土上 60% FK+40% BK、60% FK+40% SK 和 FK 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 48.43%、40.88%和 11.95%,旱地红壤上的增 幅分别为 29.63%、22.96%和 20.00%。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烟叶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通过拟合方程发现,盆栽试验条件下,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速效钾含量增加 10 mg/kg,烟叶钾含量可以增加 0.12%,但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在红壤地区,施用稻草源的生物炭可以替代 40%的化学钾肥,且可以保证烟叶产量和提高烟叶钾含量。  相似文献   

6.
在旱育抛秧条件下,对钾肥的施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水稻产量具有相关性,施用钾肥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每公顷施用150kgK2O,其中20%基施,80%追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在早育抛秧条件下,对钾肥的施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水稻产量具有相关性,施用钾肥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每公顷施用150kgKwO,其中20%基施,80%追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田间低钾胁迫条件下水稻对钾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程度低钾胁迫条件下,杂交稻和常规稻在不同生育阶段对钾的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在连续8季施氮、磷肥而不施钾肥的严重低钾胁迫条件下,施用钾肥使稻谷产量、水稻钾吸收总量显著增加而钾利用效率显著降低,同时表现出明显的耕作历史同施用钾肥间的交互作用。从幼穗分化期到抽穗期,水稻钾的积累量约占总积累量的一半以上,为水稻积累钾的关键时期。水稻对钾肥反应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在供钾充足条件下,杂交稻协优46的钾吸收量显著大于常规稻秀水11,但其钾利用效率却显著低于秀水11,表现出对钾的奢侈性吸收;在缺K条件下,杂交稻的钾吸收量低于常规稻,其钾利用效率与常规稻无明显差异。运用混合型离子交换树脂球测试法,可以了解淹水条件下土壤中生物有效性钾的动态变化特征,原地埋置7 d的树脂球的钾吸附量同水稻地上部分钾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生物钾肥是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研究室研制的新一代细菌性肥料,其作用机理是活化土壤中难溶性钾元素为作物所吸收利用,增补作物钾素的不足。为探索生物钾肥在我地自然条件下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1994~1996年,根据江苏省作物栽培指导站的安排,我们在啤麦上进行了生物钾肥的施用试验。现将其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试验方法1.1试验地点:供试地点设在建湖县冈西乡张薄村,土壤肥力较均匀。前茬杂交稻,亩产量1995年548kg,1996年506kg。1.2供试品种:为港啤1号,亩用种量10kg,1994年10月26播种,1995年5月24日收获;1995年10月28日播种,1…  相似文献   

10.
棉花施用生物钾肥的效果与技术朱龙成,李永成江苏涟水县棉办223400胡绵农江苏涟水县政府涟水县土壤是由黄泛沉积物发育而成的,棉田钾素含量较高,缓效钾平均为872.6mg/kg。施用生物钾肥可将不为棉花吸收利用的钾素转化为可利用的有效钾素,对速效钾缺乏...  相似文献   

11.
我县于1995年夏、秋茶进行茶树施用育海钾肥试验、示范,为今后大面积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示范总结如下:1试验地点、供试品种、土壤状况试验园设在县茶科所,供试茶树为早芽品种黄金桂;示范园设在西坪镇的西坪村,品种为本山和黄金桂。试验、示范园土壤为砖红壤,肥力均匀。肥力状况:有机质1.3%;速效氮142mg/kg;速效磷43mg/kg;速效钾68g/kg,PH值为5.4。2试验、示范设计与操作(1)试验设计:试验设四个处理:①对照(CK)不施钾肥;②施青海钾肥;③施俄罗斯钾肥;④施加拿大钾肥。试验小区面积为40试随机排列,重复…  相似文献   

12.
荔枝钾素营养与钾肥施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广叙述了荔枝钾素的营养生理作用、讨论了土壤供钾水平,大小年结果,施肥管理对树体钾营养的影响,荔枝树体钾营养年周期消长规律,钾素营养诊断指标以及钾肥的合理施用。要获得施钾的最佳效果,必须在荔枝营养平衡的前提下调节钾肥的施用时期和数量。  相似文献   

13.
新辟红壤性稻田早稻不同时期施氮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杨珠  李凤江 《作物研究》1996,10(4):17-19,16
以第四纪红土经壤开垦的新辟稻田为供试土壤,以杂交早稻威优200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新辟红壤性稻田上水稻不同施氮时期的效应。结果表明,新辟红壤性稻田上水稻在施用适宜磷、钾肥和中氮水平的基础上,氮肥的基肥:蘖肥:重申肥比例以4:4:2为宜,既可满足水稻前期早期早生快发,又可克服早衰和防止土壤漏肥等特点,是夺取新 壤性稻田上水稻高产较好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指导河南小麦/玉米生产中钾肥的合理施用,于2010-2012年在高、中和低三种土壤供钾水平的试验点,研究了施钾量及施钾技术对小麦/玉米轮作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钾、中钾和低钾土壤上施用钾肥,玉米分别增产4.76%~12.49%、7.56%~16.08%和7.01%~22.61%;小麦分别增产6.87%~13.87%、11.19%~18.57%和18.71%~27.49%。在不同供钾水平土壤上小麦钾肥利用效率均高于玉米,钾肥偏生产力表现为高钾点>中钾点>低钾点,高钾点钾肥当季利用率较高,低钾点的农学效率较高;当施钾量为90、135 kg·hm-2时,小麦和玉米均以钾肥分2次施用效果较好;施钾量为45 kg·hm-2时,玉米以底施较好,小麦以追施较好。低钾和中钾点在施钾量大于45 kg·hm-2时,基本就能维持土壤钾素平衡,而高钾点则在施钾量大于90 kg·hm-2时土壤钾素才有盈余。综合来看,高、中和低钾点适宜的钾肥用量分别在45、90、135 kg·hm-2左右,以钾肥分2次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多 ,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造成了部分耕地钾素不足 ,使水稻抗逆性变差、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为此 ,作者在豫南籼稻区、豫北沿黄粳稻区进行了多点田间小区试验 ,初步探讨了施钾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及相应的施用技术 ,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了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豫北沿黄粳稻试验安排在郑州花园口农技站 ,供试土壤为砂质黄潮土 ,含有机质0.72% ,全N0.041% ,全K2O2.11% ,速效P2O59.0mg·kg-1 ,速效K2O70.2mg·kg-1 ,供试水稻品种为郑粳2号。豫南…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不同土种对土壤N素的供应能力,通过不同土种N素养分来精确定量施用肥料,发展小麦生产,研究江苏省建湖县不同土种N素养分和种植小麦基础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设供试土种8个,每个土种设4个不施N肥空白小区,共32个;每个土种设置2个常规施肥区,共16个;总共试验小区48个。以当地主推品种宁麦13号为供试品种。结果表明,潴育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中的田间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及不施用N肥空白小区小麦基础产量要明显高于脱潜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速效磷含量2个土类较接近。潴育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N肥当季利用率平均为40.5%,而脱潜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N肥田间当季利用率平均为35.3%。同一土种不同农田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与碱解氮含量相对较为稳定,潴育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当季利用率大于脱潜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用量的钾镁肥在砖红壤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可为合理施用钾镁肥提供理论依据。供试土壤采自琼海市大路镇冬瓜种植地,在室内试验条件下,通过向砖红壤中加入不同用量的钾镁肥,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土壤中钾镁的有效含量。结果表明,施用钾镁肥是提高土壤中速效钾和交换性镁含量的有效方法;在不施钾肥时,无论施用镁肥与否,对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没有影响,当施钾量分别达到50、250 mg/kg时,施高镁肥(150 mg/kg)对钾有拮抗作用;在不施镁肥或施少量镁肥(30 mg/kg)时,无论施用钾肥与否,对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都没有影响,但当施高量镁肥时,钾对镁有拮抗作用,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拮抗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普通单质肥和"洋丰"牌高浓度复合肥为对照,研究了"湘珠"牌水稻专用配方肥在湖南省8种不同类型水稻土条件下早稻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水稻土条件下,"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对早稻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经济性状的改善以及产量的提高都有明显的效果。在施用等养分量条件下,"湘珠"牌水稻专用肥比单质肥平均增产7.96%,比洋丰牌复合肥平均增产5.05%,比不施肥处理平均增产75.5%。"湘珠"牌水稻专用肥主要增加了有效穗数和穗长,提高了结实率和千粒重,减少了水稻的空瘪粒。"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处理的土壤养分有效性高,有利于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收获后土壤速效氮、钾养分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稻对肥料氮、钾养分的当季利用率为"湘珠"牌水稻专用肥〉洋丰牌复合肥〉单质肥料,对肥料磷的利用率为洋丰牌复合肥〉"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单质肥料。  相似文献   

19.
棉花施用生物钾肥的增产效应周桃华,蔡以纯安徽农学院合肥230036张俊业,吴宁安徽省农业厅钾是作物矿物质营养三要素之一,我国多数棉区的棉田土壤钾的含量相当丰富,但多以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溶解度很小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生物钾肥是一种细菌肥料,即利用某些特...  相似文献   

20.
据在江苏垦区不同土壤类型的6个农场4a试验,棉花施用生物钾肥平均增产皮棉61.5kg·hm ̄(-2),增产幅度为8.21%。生物钾肥施用后,棉田土壤中速效钾和速效磷的含量增加,棉株的营养条件改善,生长健壮,结铃增加,铃重提高,增加收益594~822元·hm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