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牡林  张清学 《作物研究》1994,8(1):42-43,45
发展山区杂交玉米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黄牡林,张清学(湖南省溆浦县农业局,419300)(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局418000)种植玉米是怀化广大山区农民的传统习惯,历年在旱土作物和整个旱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自80年代中期杂交玉米开始推广以来,由于其巨大的增...  相似文献   

2.
玉米自交系郁青858配合力高,适应性广,株型紧凑,耐密性强,高抗倒伏,其所配杂交组合表现熟期适中、高产、高抗等优点,适宜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及北方春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加快杂交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审定和推广步伐,促进丽江市杂交玉米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按照杂交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于2011年在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金家村设置了杂交玉米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4.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地区复杂生态环境成功选育的集多个优良性状于一体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为进一步探讨该品种的增产潜力.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及示范.总结提出了一套适于贵州高海拔山区推广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高产栽培技术.供大面积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5.
杂交玉米推广与种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国 《玉米科学》2006,14(5):157-158
通过杂交玉米推广对种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国内外杂交玉米推广主要模式和成功范例进行论述,对玉米杂交种选育与杂交种推广、玉米杂交种推广与种子产业化以及育、繁、推体系建设和玉米种业发展等进行分析讨论,以引起广大育种家和种子企业对杂交玉米推广问题的关注,促进玉米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部门在推广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时,可能会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不佳、品种选择不合理、管理不规范、防治病虫害不及时、施肥不科学等。为了科学、全面地推广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相关学者要在分析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现状的同时,深入了解在推广应用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制定科学、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鉴于此,以黄山市山区为例,分析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湘荣 《作物研究》2007,21(1):54-56
根据湘南山区的自然环境及杂交玉米制种特点,熟悉自交系特性,掌握花期预测方法,准确预测花期,采用大比例行比制种,设置父本采粉区,增加父本播种次数,父母本错期播种,综合利用水肥促控,人工剪苞叶、切根,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克服花期不遇,以确保杂交玉米制种成功。  相似文献   

8.
范连益  陈志辉 《作物研究》1997,11(3):25-27,38
针对湖南杂交玉米种子依赖于从北方调种的现状,指出我省开展杂交玉米制种的紧迫性,介绍了我省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提高产量与质量的一些方法,并对目前我省几个主要推广品种的制种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嫩单10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玉米室于1994年以自交系52106为母本,以自交系94-2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生育期为118d左右,需活动积温2450℃.d左右。其幼苗深绿,苗势中等,植株根系发达,茎秆强壮,叶色深绿,株型清秀,耐密种植,活秆成熟。在黑龙江省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优点。适应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0.
锦玉29是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2005年以自选系G285为母本、B29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多抗、优质、中晚熟耐密玉米杂交种。2011年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10]477号。目前,该品种正在辽宁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滇西南山区杂交玉米选育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述尧 《玉米科学》1996,4(4):030-033
滇西南山区生态条件比较特殊,杂交玉米的选育(引进)和推广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根据本区多年育种实践,结合国内先进经验,对本区杂交玉米选育中有关育种目标、抗病育种、杂交种类型、品质育种、雄花不育的利用以及地方种质资源的利用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种子生产是推广杂交玉米的基础和超产工作,种子质量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杂交玉米推广和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是当前乃至今后必须认真抓好的重要工作。优质高产制种主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李大恒 《作物研究》1997,11(2):25-26
对武陵山区杂交玉米湘永单2号栽培的主要性状进行了阐述,从适时播种、规格种植、育苗移栽、合理施肥、科学培管等方面对其高产栽培技术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再议玉米耐密型品种的选育鉴定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23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加快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系统介绍了耐密型玉米品种概念的由来、耐密型的内涵和特征及耐密型品种的选育鉴定方法,并提出了推广和种植耐密型玉米品种应注意的问题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加快耐密型玉米品种的选育进程,大力推广和种植耐密型玉米品种,并辅以配套栽培技术必将大大推动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我国玉米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豫西高寒山区玉米地膜覆盖亩产吨粮高产栽培技术,1998年以来,我们在海拨1430米的太平镇乡桦树盘村进行试验研究,采用高产耐密抗倒的竖叶型品种郑三3号和郑单八号,1992年11亩平均亩产达1188公斤,其中2亩单产达1384.4公斤。初步模索出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和技术指标,为高寒山区玉米地膜覆盖实现吨粮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八、九十年代推广的主要玉米杂交种的系谱是以黄早4,Mo17,8112,330和E28等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为主,与其它自交系杂交,形成了较大的品种系谱群。这些玉米杂交种对山东省的玉米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系谱分析还表明美国种质对山东省的玉米育种效果影响较大。今后要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选育推广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进一步加大密度,使玉米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三系数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栗红  於宏伟  张健 《杂粮作物》2002,22(4):214-215
运用高稳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和适定性参数法对7个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丹2107、丹2100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将成为辽宁省主要推广的杂交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8.
梁黔云  范厚明 《玉米科学》2004,12(2):049-050
毕三3号是我所根据黔西北山区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于1991年用自选的玉米单交种毕单6号作母本,自选的地方系大青133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1999~2003年累计示范推广8 491.5 hm2,新增总产量525.96万kg,增加产值578.55万元。  相似文献   

19.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0.07亿hm^2,产量1100万~1300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其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杂交优质化的普及率较高。白菜型冬油菜具有抗旱耐冻、丰产稳产、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在西北地区。尤其在干旱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成为甘肃省最主要的油料作物。目前,冬油菜区推广品种主要以常规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20.
高抗丝黑穗病玉米杂交种鲁单6006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599选系进行系统内改良,选育出优良自交系鲁系3999,并以鲁系3999与招835杂交育成了玉米杂交种鲁单6006。鲁单6006具有抗倒、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我国东华北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