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072产量结构及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北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072进行了产量结构和灌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辽优3072在产量结构上表现出了较强的杂交优势,比对照辽粳294增产明显。辽优3072在灌浆上的特点为穗上、中、下各部间干物质充实及灌浆速率差异较小:穗下部灌浆启动早,后期灌浆速率大;整穗表现出较强的持续灌浆能力。辽优3072良好的籽粒灌浆特性是其在产量上表现出超高产的生理基础之一。同时探讨了利用水稻杂交优势选育具有特异灌浆特性的杂交组合的育种思路以及在北方冷凉稻区推广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品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北方大穗型杂交粳稻超高产的生理基础,为选育大穗型的北方杂交粳稻提供育种理论。对北方大穗型超级杂交粳稻辽优3072进行了产量结构和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大穗型恢复系C52和小穗稳产型推广品种辽粳294相比,辽优3072灌浆中后期,叶片与根系的SOD、CAT、POD活性高、Vc、脯氨酸、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根系MDA含量较低,从而使辽优3072叶片同化产物生产旺盛,根系不早衰,有利于抵抗衰老和逆境,这是大穗型杂交稻辽优3072获得超高产的生理生化基础。同时也探讨了辽优3072各生理生化指标与亲本之间的关系。辽优3072的叶片SOD和CAT含量与父本显著相关,总叶绿素含量与母本显著相关,根系中SOD含量与父本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北方粳型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从育种理论、育种技术及育种实践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粳型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育种和杂交稻之后,提高北方粳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北方水稻生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北方粳型超级粳稻在常规育种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地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并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如沈农265、沈农606、吉粳88等。与常规超级稻育种相比,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则相对较缓慢。这一方面是由于北方气候与生态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育种技术相对落后。解决优势与生育期的矛盾、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以及提高制种产量等问题,仍然是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还讨论了与粳型超级稻育种有关的生理和遗传问题。  相似文献   

4.
辽优18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采用三系育种法,走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经过人工杂交之后,历时8年选育成功的优势杂交粳稻良种,在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杨振玉小传杨振玉!籍贯江西丰城。1957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在辽宁省农科院从事粳稻栽培技术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上世纪80年代晋升研究员。1987年至现在参加国家863生物技术领域两系法籼粳亚种优势利用研究,1992年筹建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1997年编著《北方杂交粳稻育种研究》,首创“籼粳架桥”人工制恢技术。他两系三系并用,粳杂籼杂兼顾。上世纪90年代初,育成骨干亲本粳恢418,在南北配制的C418系列组合,促进北方杂交粳稻实现“水涨船高”新局面。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又育成籼型光温互作核不育系广占63S及其新组合丰两优1号,在全国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张忠旭,男,196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现任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产业分会会员、辽宁省农学会会员,曾多次荣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粳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工作。先后主持农业部课题"超高产杂交稻选育"、总理基金"北方超级杂交粳稻的选育"、国家  相似文献   

7.
我国杂交粳稻育种获得突破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杂交粳稻育种取得重大突破。经辽宁等地农民几年试种,较常规水稻增产15%~20%.专家认为具有大面积推广的条件。设在辽宁省农科院的国家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经过几年来的攻关,成功选育出几个籼粳性不同、生育期不同的骨干不育系(母本1和10多个优质、配合力高的骨干恢复系(父本),目前已有5个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超级杂交粳稻育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产量优势不强、品质差、制种产量低是困扰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的难点问题,本研究对近十年来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回顾。根据高产、优质、高异交性等育种目标,立足于育种实践,提出符合辽宁省杂交粳稻配组理论方法及亲本选育策略,同时对现在杂交粳稻育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阶段杂交粳稻发展需要解决的攻关课题,为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研究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杂交水稻的推广、杂种优势的普遍性、籼粳亚间杂种优势利用、光(温)敏雄性不育性、广亲和基因的利用价值等方面讨论了北方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问题;认为从物质积累与能量转化角度探索超高产的可行途径是今后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育种研究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0.
辽优1518是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采用新的育种技术路线培育的优质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其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8.1%,其中最高点666.7m^2产量达到749kg。人工接种和田间鉴定对辽宁稻区的主要病害达中抗以上水平。辽优1518综合株型优良。适合轻简栽培,是一个适合大面积推广的超级稻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