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棚最好采用南北走向,采光效果将更好,标准跨度为6米,棚高1.8米,长度不限。  相似文献   

2.
对济宁滨湖区涝洼地通常使用的甜瓜大棚(矢高2.0~2.3m,跨度8~9m,高跨比约0.25)进行了重新设计,在不影响承重和采光的基础上,对矢高进行了适度降低,降为1.7~1.8m,跨度不变,高跨比约0.2。种植对比试验表明:改造棚比普通棚扣棚后可明显提高气温和地温,甜瓜提前定植3d,提前成熟2d,纯收入达6.92万元/hm2,比普通棚增加2.41万元/hm2。  相似文献   

3.
1、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是指提高棚体标准,改进设计及配套装置.增加南北跨度不少于8m,若跨度为8m,脊高应为3.4m,后墙高度提到2.2m,使采光角为26°;南墙外挖防寒沟,增加北墙厚度为1~2米;采用无滴、防尘、防裂、防辐射且保温性好的聚氯乙烯无滴膜,改竹竿压膜为膜线压膜,用塑料胶带补膜;有条件的主张建“四位一体”生态棚,棚内建沼气池,利用光源储备沼气以备阴雨天及早晚补充光源,并可生产腐熟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4.
一、大棚建造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块建造日光温室.棚向坐北朝南,偏西5°~8°;棚长60~70米,跨度7~10米,背高3.3~3.5米,墒体厚度1.2米;棚架材料选用钢管或竹木,力求棚内空间利用率高、作业方便.  相似文献   

5.
一、温室的建造 温室的建造基本上与普通温室相同,用钢桁架,但去除后屋面,提高大棚高度,增加跨度,用双层膜或多层膜,如图1。桁架上弦与下弦间距离,根据地区寒冷程度及强度要求设计,天气越冷间距越大,一般为10~35厘米。负荷越大,管径越大。通风窗开在后墙桁架下方。高度可根据种植植物的需求以及高度和跨度所形成的最佳采光角确定,一般为2.5米-4.5米。若种植对阳光要求不高的植物,如一些阴生花卉,可不考虑高跨比所形成的最佳采光角,适当增加跨度,可降低生产成本。跨度可达10米以上,以屋顶不积水为原则。  相似文献   

6.
张荣忠 《农技服务》2004,(11):53-54
(一)温室的建造温室的建造基本上与普通温室相同。用钢桁架。但去除后屋面,提高大棚高度,增加跨度,用双层膜或多层膜,如图1。桁架上弦与下弦间距离,根据地区寒冷程度及要求强度设计,越冷间距越大,一般10~35厘米。负荷越大,管径越大。通风窗开在后墙桁架下方。高度可根据种植植物的需求以及高度和跨度所形成的最佳采光屋面角确定,一般2.5~4.5米。若种植一些对阳光要求不高的植物,如一些阴生花卉,可不考虑高跨比所形成的最佳采光角,适当增加跨度,降低生产成本。跨度可达10米以上。以屋顶不积水为原则。  相似文献   

7.
塑料大棚养鸡,可降低固定生产投入,增加养鸡经济效益。平均每只鸡降低投入0.3元,实现每只鸡纯利润1.8元。在生产中主要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一、大棚建造技术要求 1.棚址选择和规格。建棚要选择地势高燥,靠近水源,无污染的地方,一般不占耕地。以东西向为好,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采光。一般长20~30米,高2.2~2.5米,宽8~10米,呈拱形。 2.大棚用料和组建。建造长30米、宽10米,面积300平方米的大棚,一般需要直径4厘米竹竿和2厘米竹竿800根;塑料薄膜50千克;直径8厘米以上,长1.5米和2.5米木桩或水泥预制  相似文献   

8.
障碍大棚黄瓜高产高效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施构科设结不学规范。一些大棚的跨度与高度比例不协调,尤其是跨度偏大,高度偏小,造成比当地所处地理纬度条件下,冬暖大棚的最佳棚面角度小3-5度。这样的大棚,在冬至前后的10-14时内,只有在12时的短时间内透光率较好。其他时问透光偏低。如果大棚采光性差,棚温提升慢,上午棚温低而影响光和速率。还有些大棚墙体厚度和后坡保温层的厚度都小,造成白天贮热量不够和夜间保温性差,严冬棚内夜晚温度降至8-5度。因此大棚结构不合理,采光保温差,温度低,影响作物生长,这是造成大棚喜温蔬菜不能高产高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1.栽培设施 利用现有日光温室、春大棚或建专用棚,采用两网一膜覆盖栽培(即棚架上覆盖塑料膜,膜上覆盖遮阳网,风口处设置防虫网),创造全封闭安全生产环境.专用棚建造:跨度10~15米,长度50米以上,高度2.5~3米,面积667米2左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暖棚栽培桃树,可促进桃果实早熟,提高售价,促进生产效益的提高。在暖棚进行桃树栽培时要掌握以下要点: 择地建棚 应尽量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地块建园。同时要有一定的灌水条件,并且四周要开阔,以利大棚冬季能很好的采光。 在建棚时,可采用单面或斜坡建棚,北墙及山墙用土筑成,跨度8米左右,长度50~70米,前柱露地高1.2~1.5米,后柱露地高3米左右,墙的厚度应在100厘米以上;后坡可用20~30厘米厚的作物秸秆上覆盖20厘米厚的草泥而成,在棚的前边棚膜落地处外挖一深宽各50~70厘米的防寒沟,沟内填入麦草、草木灰、锯末等隔热物,以提高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11.
1建造大棚适于种植桃、杏、蔬菜的大棚均适于栽培大棚枣,可以直接利用,新建大棚以东西方向,长度60米,南北宽8~10米,后墙水泥块或砖体结构,厚度1米左右,棚体高度2.50~3米为宜.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13,(9):27
一、SPJ-6-3.5(单栋棚330平方米)大棚育苗成套设备跨度6.4、9.6、10.8、12.8米,开间4~5米,檐高3.5、4、4.5、5米。自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分水系统、回水系统。湿帘厚度80~200毫米、高度500~2000毫米、宽度600毫米。遮阴网为铝箔保温网。遮光率55%,节能率50%,寿命8年以上。风机流量39500  相似文献   

13.
大棚跨度最好在6~8米以上,高度不限。1月上旬扣好棚膜。棚内设1.5米跨度小拱棚,覆盖3米宽棚膜,夜间小拱棚上覆盖一层厚草苫。草苫上加盖一层旧棚模。保温性能大大增强,可达到或接近一膜一苫日光温室内的温度。育苗过后还可定植番茄。  相似文献   

14.
2002~2003年,四川省开江县种藕示范户张崇军,大胆革新莲藕栽培模式,连续两年采用大棚增温栽培新技术,使所产莲藕比传统方法提前2个月上市,每公斤卖到了4元以上,相当于莲藕集中上市时的近4倍,创出了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之奇效。现将其经验简单介绍如下。 ⒈搭设暖棚 大棚跨度9米,东西向(偏西南5度),长60米,后墙高2.2米,拱架间距3.6米,采用厚型无滴防尘膜覆盖,棚面角度为26度,棚前沿外侧挖一条宽、深各50厘米,长与棚长相同的防寒沟,填入麦糠等保温材料。 ⒉做池填肥 在棚内挖长55米、宽8米、深0.6米的坑池,铲平池底,将熟…  相似文献   

15.
我团在温室大棚进行辣椒、番茄育苗采取暖棚(秋季封冻前扣棚)、冷棚(春季2月份扣棚)两种方式,在两种不同时期扣棚,所产生的经济、生态效益有所不同。一、日光温棚的设施温室大棚座北,正南偏西5°,长度185米,跨度8.5米,后墙高2.3~2.5米,厚3~3.5米。棚高3.8~4米,前坡高0.8米,后墙脊夹角42°~45°,占地面积1572.5米~2。塑料薄膜用聚乙烯绿色膜,育秧盘规格55×28.5×5.5厘米,128穴。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1999,(6)
大棚养猪法是一种将现代养猪技术与农村传统养猪经验相结合的高效养猪方法,具有投资少、造价低、饲养周期短、工效高、省工省力等优点。采用自动饮水,自由采食装置,每人可饲养育肥猪1000头或母猪200头。1.棚址选择棚(圈)址地势要干燥开阔、排水便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2.大棚结构大棚和猪栏为一体。猪栏跨度5~6米,长度15~20米。一端留出1~1.5平方米空地,用于放置饲养用具、饲料等。两侧高1.7~1.9米,棚顶高2.7~3.0米。支撑大棚的材料,可采用铁管、水泥预制件、砖垛或木桩。棚顶可以是拱形或人字形。棚顶一律用乙烯薄  相似文献   

17.
隆昌县农业局从1999年开始探索(大棚)秋延后辣椒的栽培技术,经几年的试验、示范已获得成功,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一般为1000~1500公斤,经济收入较高。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建棚(青椒销售不建棚)1.简易竹大棚一般棚长30米,宽8~10米,棚高2.5米,边柱高1.2~1.5米,每亩造  相似文献   

18.
我场1976~1979年共建大棚11个。三年来春季共种植黄瓜13棚次,一季单产万斤以上有11棚次。其中11068~13275斤的6棚次,16809~18012斤的3棚次,24287斤的1棚次,25881斤的1棚次。 一、棚型结构 我场大棚有钢筋水泥结构、竹木结构和全钢筋结构三种。造型都属单栋拱棚。跨度10~12米,长度50~60米,棚中心高一般在2.2米左右。建造面积1亩左右。均为南北向。棚布由一顶幅和两边幅组  相似文献   

19.
<正>多柱式竹木结构塑料大棚(见图1),规格面积667平方米,跨度12米,长50米~55米,高2.2米~2.5米,每排由6根立柱支撑。多柱式竹木结构大棚用料见表1。1.放线根据大棚的跨度,先引出1条南北延长的中心线,在其东西两侧确定立柱的位置,跨度10米的大棚设6行立柱,行间距离为1.5米;跨度为15米的大棚设8行立柱,行间距离为1.8米;两侧边柱图1竹木结构大棚示意图1.门;2.立柱;3.拉杆;4.吊柱;5.棚膜;6.拱杆;7.压杆  相似文献   

20.
<正> 冬季利用大棚饲养肉鸡,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鸡舍环境易控制等优点,是致富的好途径。其主要管理技术如下: (一)大棚建造技术 建棚要选择地势平坦干燥、水电充足、交通便利、远离村庄、无环境污染的地方。以东西走向为好,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采光保温。一般长20~30米,高2.0~2.5米,宽8~10米,呈拱型或半拱型。建造长20米、宽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