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的时代富于创造思想,我们的科学本身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愉快。但人类出于自身利益的盲目生产和分配,使我们必须担心人类周期性的互相杀戮…………”爱因斯坦的这段文字被装入一个叫做“时间炸弹”的特殊钢钵中以警示后人。 是啊,为了生存,人们会杀死动物充饥;为不受攻击,人就会杀死对方以求自救。可当人类走进衣食基本无忧的21世纪门栏时,却依然没有改变这可怕的恶习。战争威胁、资源危机、能源短缺问题、人口爆炸以及更为棘手的环境问题。君不见,印尼的塌方、美国的暴风雪、土耳其的地震、中国的洪灾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厄尔尼…  相似文献   

2.
鸟类情话     
鸟类与其它动物和人类一样,十分注重爱情,细心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鸟类的爱情生活,也丰富多彩而又有趣。每到春暖花开季节,一种名叫鹊鸲的鸟,早晨和黄昏之际,会栖于你的屋顶,悠扬婉转,唱起了情歌,引逗雌鸟,前来“谈”情说“爱”,有时互相逗打,你飞我落。雄鸟向雌鸟求爱,总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我,不顾场合的弦耀自己,以博得对方的青睐和欢心,在这方面,孔雀最为典型。雄孔雀一旦看中美丽的雌孔雀,就会情不自禁的张开它那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的长尾巴,前后左右地围着雌孔雀舞蹈,讨其欢心,这就是人…  相似文献   

3.
曾岫 《森林与人类》2002,22(9):38-39
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爱,我们的周围有父母的慈爱,朋友的友爱,男女相恋的情爱。那么,动物世界里是否也充满着浓浓的爱意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动物世界中的爱更加纯粹自然,源于天性。在广袤的地球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它们不仅形态习性各异,就连它们表达爱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颇有情趣。神圣的爱情生活不论是令人恶心的蜈蚣到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物,为了繁衍后代,都会有雌雄约会的经历。在动物的约会中,积极表演的大半是雄性,雄的到处找雌的,聚精会神地守候,这与人类约会中青年小伙的主动可是相似极…  相似文献   

4.
新林 《新疆林业》2002,(2):34-34
千百年来,人与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为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世界各地的人们规定了形形色色的动物节。 大象节 泰国首都曼谷以东450公里,有个小城素辇,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象节。素辇曾是古 罗的中心,素有“大象之帮”的美称。大象节于每年11月的第3个周末举行,人们挑选出长相“漂亮”,身材“健美”的大象,给他们披上彩带、盖布,挂上小铃铛,打扮得花枝招展去参加节日庆典。庆祝活动由检阅战象开始,头戴古式盔甲,手持矛剑,威风凛禀的武士骑在战象背上,重现了13世纪泰国人民争取独立时的威武场面。节日的主要活动是训象表…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印尼苏拉威西的森林里,发现了一种“猪”.这种“猪”有两个胃,可以象牛一样反刍。印尼人将这种动物称为“猪鹿”,它到底是属于什么种类的动物,引起了人们的怀疑。这种“猪鹿”的进食习惯象羊,走起来却又如鹿一般快,而且还会游泳。这种“猪鹿”有着灰棕色的皱皮,两只獠牙向上翘,样子十分可怕,完全没有鹿一般的优美形态,故  相似文献   

6.
有趣的动物音乐会当今,在西方国家,猫、狗、猪等动物,都成了大众日益喜爱的宠物,在这种背景下,猫、狗、猪“音乐家”“人才辈出”,不时登台公演。猫“音乐会”1995年10月30日,美国大都会纽约交响音乐厅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猫“唱歌”比赛。有一只名叫“...  相似文献   

7.
一提起“血肉之躯”,人们忌是联想到人类和高等动物,而植物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冰冷而无知觉的,哪会流“血”呢。其实,植物和动物一样,也是“血肉之躯”,只不过它们的“血”的成分、颜色及循环方式有别于劝物,且各不相同。 植物承担造“血”功能的的器官是植物的分泌组织。根据其分泌物是保留在植物体内部还是分泌到体外的特点,植物学家把分泌组织分成两大类:外部的分泌结构和内部的分泌结构。而植物“血液”流动的管道称为乳汁管。乳汁管分为无节乳汁管和有节乳汁管。无节乳汁管由幼胚中一个细胞发育而成,随着植物生长而长大、分支…  相似文献   

8.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缺少了朋友,人类的生活便缺少了色彩,生态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保护野生动物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保护人类的朋友?如何管理它们?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相似文献   

9.
北海中学在“爱鸟周”期间,以初中二年级动物兴趣小组为主体,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姿的宣传活动和课外活动,热烈庆祝一年一度的广西“鸟节”和“爱鸟周”。一、举办爱鸟周讲座,讲述鸟类对人类利益的卓越贡献,使学生明白鸟类是人类之友的道理,从而提高参加“爱鸟周”活动的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东北某地市场上出售被残杀的大量生动物镜头,小到珍贵的飞龙鸟,大到可爱的狍子,都难逃厄运。不久,该台又报道了湖北某县农贸市场上公开大量出售被不法分子捕杀丹顶鹤、黑头鸥等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至于各地餐桌上飞禽走兽在大江南北随处可见,由此笔者想到希望我国有个“动物节”。 我国有了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爱鸟日”,通过“爱鸟日”活动,增强了人们的爱鸟护鸟意识。但是,在人的行为下自然环境在不断恶化和吃的残忍情况下,很有必要全国有个人人皆知的“动物节”。在“动物节”期间,各大…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地的花节四季鲜花,以其缤纷的色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而且以其色香味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正如一位诗人所说:“色彩是美/芬芳是爱”,“这块大地上的花/艳丽中/有祖国的眼睛/闪闪烁烁”。由此可见人们对花的钟情。在我国《诗经》、《楚辞》等名著中,早就有了...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看来,动物只不过是供人、玩耍,受人摆布,甚至是刀下的食物。其实,有许多动物的头脑并非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愚钝,有许多动物很聪明,甚至成为数学“天才”,它们懂得计算、计量或数数等等。丹顶鹤飞时队形神奇莫测,它们在迁徙飞行时总是成群结伙飞行,并排成“人”字形,角度保持在110°,再精确测算,“人”字形夹的一半是54°14'8″。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也是这样大,两者居然“不谋而合”。这是大自然的巧合,还是一种“默契”。动物的生活习性中也蕴含着相当程度的数学原理。比如,蛇在爬行时,走的是一个数字正弦函…  相似文献   

13.
匈牙利鲜花节:匈牙利人喜欢鲜花,一年四季中,街道上、家庭中的鲜花常开不谢。一九六八年,政府将八月二十日定为鲜花节。节日这天,全国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花展,人们将精心培育的各种花卉拿到展览会上供人们观赏。按照传统习俗,每一个人都要在节日购买一束鲜花,或置于居室,或送给亲人,以示节日的祝贺。俄罗期三次花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俄国却另有一番美景。“三八”这天,儿子、丈夫早就准备一束鲜花,一大早就献给母亲、妻子,颂母亲之伟大,爱情之温馨。“五一国际劳动节”,俄国人也多备郁金香,石竹花互相赠送,以表达友情和幸福祝愿。第…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0月4日,来自北京各界的近400名动物爱好者、动物保护组织成员和有关部门领导齐聚昌平体育场,共同庆祝“世界动物日”。“世界动物日”源自意大利修士圣弗朗西斯的倡议。他曾长期生活在阿西西岛上的森林中,热爱动物并和动物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他要求人们在十月四日这天向动物们致谢。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人们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举行庆祝活动。随着中国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世界动物日”逐渐被接受。迄今,“世界动物日”活动已在中国举办了三届。本届“世界动物日”,由于处于祖国50…  相似文献   

15.
1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圣·弗朗西斯倡导在10月4日“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为了纪念他,人们把每年的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动物是组成我们这个多彩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个生命的权利都应该被尊重。令人欣喜的是,今天,爱护动物的共识正在形成,爱护动物的行动也在趋于人性化。我国从1997年开始纪念“世界动物日”,各界环保志愿者自发成立了许多民间爱护动物协会,积极开展爱护动物的公益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动物的栖息地不断缩小,动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也…  相似文献   

16.
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艺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尽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  相似文献   

17.
杨先碧 《森林与人类》2002,22(12):44-44
在动物界中,有一些动物集中了别的动物的部分相貌特征,看上去特别奇特,比如我们熟知的麋鹿和我们不熟知的貘。貘的耳朵像马,后腿像犀牛,身体像猪,鼻子有点像大象。貘是少数从出现在地球上以来就从未进化过的一种动物,所以它被称为“活化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物,值得我们认真地进行保护和研究。貘的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如猪毛一样的硬毛,由于它们的身体像猪,所以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猪,有人还称它们为“山猪”。其实,貘跟猪一点都扯不上亲缘关系。貘是奇蹄目哺乳动物,与马和犀牛才是近亲。貘具有较原始的形态:前肢四趾,后肢…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尊敬“父母”和爱护“子女”动物中也蔚然成风。“母子鸟”生活在格陵兰岛,“母子”互相牵挂,千里相随。如果母鸟被逮住,那么用不了多久,他的“子女”一定会飞来寻找鸟妈妈。  相似文献   

19.
狗,是人类最早的家养动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由最初的协同狩猎,变成人类不可缺少的伴侣动物。人们养狗、宠狗、玩狗,在赏玩中填补了精神空虚,丰富了日常生活。这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演出了一幕幕闻所未闻的养狗闹剧。 美国,狗的天堂 在美国,上至总统,下至平民,养狗、玩狗蔚然成风。美国总统喜爱养狗是最有名的。如同称呼总统夫人为第一夫人一样,跟随总统入主白宫的狗也被叫作第一犬,如罗斯福的“贵拉”,肯尼迪的“查立”,福特的“立伯蒂”,布什的“朱丽”等,均享有这种美誉。 美国养狗总计近9000万只。为了这庞大的狗族,各种有关狗的产业也兴旺发达。医、食、住、行的服务均系列化,与人无异。比如居民家中有狗舍,户外有专门看管狗的宠物园以及旅馆,若主人出远门还有收养狗的寄宿所。各地都开有兽医院,定期对狗  相似文献   

20.
动物助人撷趣许多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与人交往后产生感情,因而当主人需要它们时,动物则能积极抢救或协助主人完成一定的任务。母猪救主:美国一头名叫“普里斯希拉”的母猪不久前因救活主人家一个溺水男孩而获得勋章。当时小孩子紧紧抓住这头猪,这母猪从容不迫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