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筛选出适合苹果梨喷施的叶面肥,为苹果梨高产优质栽培奠定基础.通过设计叶面肥配方,在生长期喷施,研究8个叶面肥配方对苹果梨叶片百叶重、叶绿素含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叶面肥处理后叶片百叶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高;叶面肥处理均增加了单株产量;喷施叶面肥后,果实硬度有所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所增加;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大部分处理提高了果实糖酸比和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综合效果以配方③(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2%,硫酸铜0.02%,EDTA-Fe 0.02%,硫酸锰0.05%,硫酸锌0.10%,硼砂0.15%)最好.  相似文献   

2.
苹果梨果实品质状况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延边地区苹果梨果实品质研究表明.优良果园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高于中等果园,中等果园高于低等果园,且苹果梨果实品质主要受土壤中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产区大五星枇杷果实的品质差异,为枇杷优质化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全国7个产区大五星枇杷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单果质量、果形指数、色差等外观性状指标和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含量等主要营养成分指标以及可溶性糖组分、有机酸组分进行测定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产区大五星枇杷果实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产区大五星枇杷果实外观性状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单果质量为35.28~57.20 g,以陕西安康最高;可食率为78.03%~88.69%,以重庆合川最高;果实硬度为3.23~6.62 N,以重庆合川最高;果实色差值Lb以广东韶关最高,a以云南蒙自最高;果形均近圆形。果实含水率为85.46%~91.10%,以广东韶关最高;总糖含量为57.63~126.27 mg/g,以云南蒙自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79%~13.83%,以四川攀枝花最高;可滴定酸含量为0.20%~1.33%,以广东韶关最高;固酸比为6.60~66.71,以云南蒙自最高;维生素C含量为7.35~14.87 mg/hg,以云南蒙自最高;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四川成都和陕西安康显著高于其他产区(P<0.05);总黄酮含量为26.37~92.43 mg/hg,以云南蒙自最高;总酚含量为8.89~30.93 mg/hg,以重庆合川最高。枇杷果实可溶性糖以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为主,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基于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各产地枇杷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从大到小依次为云南蒙自、陕西安康、四川攀枝花、四川成都、重庆合川、湖北咸宁和广东韶关。【结论】枇杷产地环境的纬度、海拔、光照、昼夜温差、降水量以及紫外线强度等气候条件,是影响枇杷果实品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不同果袋对苹果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6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苹果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改善苹果梨果实外观品质,果面光亮、洁净、着色好、果点变小且不明显;但套袋也会使苹果梨果实的内在品质有所降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Vc含量降低。在6种果袋类型中,编号为D-1和D-5果袋处理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本项研究明确了苹果梨果实套袋对提高果品质量的效果和经济效益。筛选出适宜苹果梨果实套袋用的大连和天津产双层果袋,并总结出了苹果梨果实套袋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适合于苹果梨保鲜的先进贮藏技术,以苹果梨为试验材料,对F-MAP包装的苹果梨贮藏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梨果实在F-MAP贮藏过程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淀粉、酚类物质等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其含量均高于对照的纸箱包装和聚乙烯袋包装组,并在贮藏约4个月后差异呈显著性。F-MAP贮藏的苹果梨果实的PPO活性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PPO活性低于对照,POD活性高于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处理的F-MAP有利于苹果梨保鲜,而且效果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苹果梨及其11个变异单系为材料,通过果实品质分析,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变异单系。结果表明:苹果梨在大面积栽培过程中发生了遗传变异,供试苹果梨单系在果实品质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部分变异单系个别性状或综合性状优于苹果梨。单系P1、P3、P5、P7、P8、P9和P11外观表现较好,为大果型变异;内部品质变化也较大,果实总糖质量分数变化不大,总酸质量分数和糖酸比差异显著,糖酸比较高,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较高。通过分析,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变异单系是P1、P5、P7、P8。  相似文献   

8.
苹果梨果实生长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苹果梨果实在生长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主要检测糖类和淀粉.结果表明,果实重量的增加主要在迅速生长期,成熟期果重没有明显增加;果实中水分含量的积累主要是在缓慢生长期和迅速生长期;果实中总糖、还原糖在生长过程中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并且都是在成熟期出现迅速积累现象,采收时其含量分别约为12%和11%;而非还原糖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淀粉含量在生长早期下降较快,成熟期降解较缓慢,到采收时其含量约为1.2%.  相似文献   

9.
苹果梨果实套塑膜袋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玉江  郑亚杰 《吉林农业科学》2001,26(5):45-46,F003
苹果梨果实套袋试验结果表明 ,塑膜袋能显著改善苹果梨的外观品质 ,带袋入窖贮藏175d ,好果率高达 94 74 % ,在生产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四照花鲜果营养成分测定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照花为重要的园林植物和野生果树。本文首次报导了其鲜果果汁的如下营养成分含量:Vc24.5mg/100g、蛋白质0.49%、总糖6.25%、19种游离氨基酸37.15mg/100g、20种永解氨基酸439.85mg/100g、总氨基酸445.27mg/100g、15种化学元素4450.40ppm。结果表明该种果实具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苹果梨是吉林省的主栽果树,是延边的特产,也是我国的优良梨品种之一.目前,苹果梨采收后,多采用传统保鲜方法,即将果实直接放入外包装物内.利用此法保存苹果梨4~5个月,其腐烂率可达20~30%,而且果实萎蔫,果皮褐变,其商品价值下降.为了解决此问题,几年...  相似文献   

12.
叶面喷施菌糠黄腐酸对苹果梨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由黑木耳菌糠制备的生化黄腐酸对苹果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50 g/L的菌糠黄腐酸处理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2.53%,特等果率达到42.2%,果实产量比对照提高3.67%;1.000g/L浓度的菌糠黄腐酸处理显著提高苹果梨糖酸比,显著增加苹果梨果形指数(0.83)和硬度(10.75 kg/cm).  相似文献   

13.
TDZ处理对苹果梨坐果率和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苹果梨盛花前后进行了不同浓度的TDZ处理,结果表明,TDZ显著提高苹果梨的花序坐果率;盛花期TDZ处理的苹果梨果实纵横径净增长量变化曲线样相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盛花期2.5 mg/LTDZ处理显著增加苹果梨的单果重,盛花期不同浓度TDZ处理均显著增加酸度,而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异形果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苹果丰产优质土壤营养含量和比例优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山东省主要果产区成龄国光苹果园土壤的多点调查和分析,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土壤营养成分含量和比例与果树产量品质关系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模型的解析表明,增加土壤有机质是提高果树产量的关键;P/K比例是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生产中必须重视微量元素锌和硼的含量。线性规划求解出丰产优质的土壤营养含量和优化配比,为果园土壤管理、合理配方施肥、提高产量、增进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苹果梨为材料,在果实进行套袋的基础上加入高脂膜袋保护技术,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梨果实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希望通过这些处理能够改善苹果梨的品质,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利用SPSS 10.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套单层袋和双层袋均能改善苹果梨的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果点大小和果点密度降低,果实着色鲜艳,光洁度好,并且果锈较少,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不同套袋处理中,双层袋果实的外观品质优于单层袋的果实,综合各项指标,B1处理改善苹果梨果实外观品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南果梨、延边小香水梨和苹果梨为试材,比较分析耐贮性不同的梨果实贮藏中细胞壁成分变化。结果表明,耐贮性弱的南果梨和延边小香水梨果实贮藏中软化明显;乙醇不溶性物质(alcohol insoluble solids,AIS)含量明显减少;总果胶含量急剧下降,水溶性果胶含量在贮藏前期急剧增加,分别在贮藏15 d和10 d达峰值,EDTA可溶性果胶含量和碱溶性果胶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减少,说明南果梨和延边小香水梨果实贮藏中细胞壁成分大量降解。而耐贮性强的苹果梨果实贮藏中软化不明显;AIS含量减少缓慢;总果胶含量变化不大,水溶性果胶含量减少,EDTA可溶性果胶含量、碱溶性果胶含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变化不大,说明苹果梨果实贮藏中细胞壁成分降解较少。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采后Harpin真空渗透处理对苹果梨(Pyrus bretschneideri‘Pingguo’)损伤接种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影响及部分机理.结果表明:用50、100和150 mg/L的Harpin处理均可明显抑制损伤接种果实的发病率,其中以50 mg/L Harpin的效果最好.此外,该浓度处理还明显降低损伤接种果实的病斑面积.苹果梨经50 mg/LHarpin处理再用(A.alternata)挑战后果实体内的过氧化物酶(POD)、几丁质酶(CH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明显升高,酚类物质的含量也显著积累.由此表明,Harpin对苹果梨黑斑病有效抑制与诱导果实体内这3种抗性酶的活性以及提高酚类物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张掖地区是我省重要的苹果梨生产基地,苹果梨也是该区经济结构中的一大支柱产业.但是近两年来,全区普遍大面积发生梨木虱,其若虫分泌产生的黑色霉状物严重污染果面,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导致果农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9.
以7年生苹果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时间套育果袋对其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套袋时间可显著改善苹果梨果实外观品质,降低果皮叶绿素含量,改善花青苷显色背景,提高果实着色指数、果实果皮光洁度,减小果皮厚度、果点大小;但套袋时间不同,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同。研究基本确定了辽宁省阜新地区苹果梨较为合理的套袋时间为7月4日(盛花后55 d)左右。  相似文献   

20.
苹果梨是延边的主栽品种,其分布较广,品质较好。但在运输,贮藏过程中,果皮易褐变而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为了探讨其原因,于1983~1984期间,我们对苹果梨果皮、果肉、果心的变色变化作了较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并探讨了某些生化特性。经试验可看出,苹果梨与洋梨相比,其果皮单宁物质多4.4倍,而维生素 C 含量少1.6倍,酶活性大1.67~3.25倍。因此,苹果梨果实受到机械摩擦或在变温条件下则易褐变,这可能是与单宁物质的易氧化有关。在苹果梨果实长大过程中,维生素 C 的含量积累速度较高时期是八月二十日以后。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之间,是苹果梨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高的时期,是糖代谢的主要时期,如果在这时期,为维生素 C 含量的积累创造良好条件,就会减少单宁含量而增加维生素 C含量,进而可减轻其褐变。本试验还找出了苹果梨褐变的其他条件,并提出了一些保鲜与促黄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