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了探索不同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杂交亲本组合F_2代群体子粒蛋白质和脂肪的遗传规律,分别以高蛋白质材料冀豆12和高油材料沧豆6号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13个,对F_2代群体单株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_2代群体子粒蛋白质含量与母本相关程度较高,同一群体内蛋白质含量呈正态分布;F_2代群体脂肪含量与父本、母本相关程度都较高;F_2代群体内子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遗传,以不同蛋白质含量的水稻品种进行了四个组合的正反交,测定其后代.F_2的蛋白质含量,呈近似常态分布的连续变异,它的平均值介于两亲之间而偏于某一方.F_2的方差与变异系数,全部组合都大于亲本,说明有可能获得大幅度变异的杂种群体.F_2群体的广义遗传力为39~78%.F_2与F_3上下代相关也是显著的(r=0.515;r=0.635).从这些结果得到稻米蛋白质含量是受多基因支配的启发.F_2的分布显示了有关遗传因子存在着优势效果.从遗传力与上下代相关情况看,早代选择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杂交亲本及其F_2、F_4、F_5、F_6、F_7五个世代的资料分析了F_2蛋白质含量与亲本以及其它世代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双亲蛋白质含量高,杂种二代蛋白质含量也高;(2)F_2蛋白质含量与F_4、F_5、F_6、F_7均呈显著正相关;(3)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有逐代下降趋势,不同组合下降幅度不一样,蛋白质含量高的组合下降幅度大于蛋白质含量低的组合。  相似文献   

4.
研究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亲子相关表明:在 F_1代和 F_2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干、湿面筋含量与中亲值和低亲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eleny 沉淀值在 F_1代与高亲值、中亲值及低亲值的正样关均不显著,在 F_2代,与高亲值和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F_2对 F_1仅仅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F_3家系对 F_2单株除湿面筋含量外,籽粒蛋白质含量、Zeleny 沉淀值和干面筋含量在多数组合中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力因材料和方法而异。表现为中等偏上,其排列顺序为: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Zeleny 沉淀值。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在 F_2分离群体和 F_3混合群体的遗传表现基本一致,呈连续性分布,且存在超亲分离现象。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以偏低亲和近中亲分布为主,Zeleny 沉淀值以偏高亲和超高亲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5.
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表现为较简单的数量遗传,F_2平均值与父母本以及F_2代单株蛋白质、脂肪含量与其衍生后代相关均达极显著。在F_2代优质性状水平入选的基础上,F_3代以后再测重其它育种目标的选择,有利于优中选优,提高育种的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用19个亲本配制的6个组合,研究了 F_2代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变异,并分析了后代与亲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组合 F_2代的蛋白质含量都呈正态分离;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后代有广泛的变异,超亲现象普遍,遗传力高,早期世代选择效果好;MP 与 F_2显著正相关,在亲本和中亲值相似的条件下,遗传丰度大的组合后代遗传变异广泛。  相似文献   

7.
利用10个亲本12个杂交组合的F_2代,分析了单株蛋白质产量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大豆F_2代单株蛋白质产量呈正态分布,各组合单株蛋白质产量的遗传力为41.5~62.7%,5%选择强度下的绝对遗传进度为2.12~3.31克,F_2代群体变异系数为38.35~59.73%,并存在大量超亲个体。 亲本对F_2代的平均值具有重要影响,高亲值和两亲本平均值与F_2代蛋白质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因组合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快速解决优质蛋白质玉米容重低、易感穗腐病的缺陷,大幅提高优质蛋白质玉米新种质的品质,采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检测了回交转育的高赖氨酸近等基因系的基因型,确定这些材料确实在o_2位点纯合,对纯合o_2o_2背景下玉米F_1代籽粒进行观察和测定容重,并测定F_2代籽粒产量、容重和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F_1代籽粒胚乳硬质度存在明显的母本效应;F_2代籽粒赖氨酸含量与F_2代籽粒容重呈不显著负相关;对同一杂交组合的不同近等基因系家系穗行而言,籽粒产量和赖氨酸含量差异均较小,而籽粒容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杂种优势类群杂交组合近等基因系家系内部F_2代籽粒容重和赖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合Q478×QC72的部分家系组合胚乳硬质度与赖氨酸含量达到了相对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作者利用蛋白质含量低×中、中×高的二组不完全双列杂交的F_1资料,分析了蛋白质含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F_1代的蛋白质含量表现为部分杂种优势,高蛋白含量呈部分显性。细胞质效应在组合间表现不同,有的组合达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高×高的组合的杂种优势较强。亲本的一般配合力的高低与特殊配合力的高低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68个美国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品种的 F_1及其亲本研究了小麦杂种 F_1的籽粒蛋白质,籽粒赖氨酸含量和 S.D.S.沉淀值的遗传行为:(1)不同组合的相对优势表明:三个籽粒品质性状均存在:倾低亲、近中亲、倾高亲及超高、低亲等遗传应象。但 F_1籽粒蛋白质含量以近中亲遗传为主;大多数组合的 F_1籽粒赖氨酸含量倾向其低亲或超低亲,说明低的籽粒赖氨酸含量主要为部分显性,显性或超显性;大多数组合的 F_1S.D.S.沉淀值倾向其高亲或超高亲,说明高的 S.D.S.沉淀值主要为部分显性或超显性。(2)F_1的籽粒蛋白质,籽粒赖氮酸含量,S.D.S.沉淀值都与双亲的平均值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选择亲本和配置组合时,应考虑双亲的平均水平。(8)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籽粒中赖氨酸含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籽拉的蛋白质含量与 S.D.S.沉淀值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大豆品种蛋白质、油分含量的遗传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9个蛋白质、油分及二者总量含量高低不同亲本的23个组合,研究了亲子代及F#-1、F#-2和F#-3世代间均值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类型品种间的杂交均以双亲含量高的,其后各世代的表现较好,双亲中只要有一亲较好,其后代的表现不会太差。父母本含量的高低对后代表现的影响基本相似,同母本上伴随着父本或同父本上伴随着母本含量的提高,其后各世代的含量提高,但也有一定的父母本之间及含量与世代的互作。蛋白质和总量含量的遗传可能无细胞质效应,但油分含量在少数组合中可能存在细胞质效应。中亲与后代的相关值比父本或母本与后代的相关值高,世代间的相关显著,相关值以邻近世代间较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大豆农艺、品质性状在杂种 F_3~F_5世代的遗传变异与互变异。产量、脂肪及蛋白质含量等9个性状在上级选择单位间(如 F_2衍生后裔间)的变异大于该级单位内下级单位间(如同—F_2不同 F_3衍生后裔间)的变异,其趋势与理论期望一致。早代各级选择单位内都有一定遗传变异可资利用。由世代间相关估计的遗传力,脂肪及蛋白质含量、生育期、百粒重、株高、主茎节数等性状甚高,适于早代严格选择;产量、单株荚数、倒伏性等性状略低,早代选择压力不宜过强。  相似文献   

13.
超甜玉米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超甜玉米优良杂交种“吉甜6号”的F2:3家系为材料,研究其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4个品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在F1代中,杂种优势强的性状是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在F2:3家系中,杂种优势较强的性状是可溶性糖含量和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高度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高度负相关;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高度负相关;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高度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相关不显著,与淀粉含量呈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浙江山羊杂交选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马、萨、本三品种杂交方式,改良浙江山羊的生产性能.经测定,萨本二元杂种(F_1)和马萨本三元杂种(F_2)与浙江本地山羊相比,初生重分别提高20%-23%和47%-53%;周岁体重分别提高43%-63%和36%-54%;成年体重提高52%-55%和46%-54%,F_1和F_2的屠宰率分别迭40%-44%和46%-48%,分别比浙江本地山羊提高16%-18%和30%-31%。杂交改良对羊肉品质(化学组成及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改良对山羊板皮品质有一定影响,表现为面积增大(F_1比本地羊提高26.71%,差异显著;F_2提高33.49%,差异极显著),抗张性能提高。杂种羊还表现为红细胞上C_(3b)受体花环率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提高,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因此,采用体型大、生长快的萨能山羊和肉用性能较好的马头山羊为父本,杂交改良浙江山羊是提高山羊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同时播种向日葵双亲、F_1和F_2群体的方法,分析了3个组合的子实含油率性状的遗传及其选择效果。结果表明,子实含油率的广义遗传力中等,为37。69~56。85%。高含油率对低含油率的基因作用性质为超显性。该性状由1~5对差异主效基因控制。F_1有较强的正向杂种优势。当F_2代选择率为5%时,其子代平均获得遗传进度为2.14~4.04%,即比原群体平均含油率增加10.32~11.29%。因此,在自交系选育时,建议早代对子实含油率性状进行单株选择。  相似文献   

16.
野生甘蔗的进一步利用,是当前把甘蔗育种工作推向新阶段的主要希望。但是,野生甘蔗杂种早代通常存在着高产量、低糖分、高纤维分的倾向。怎样恰到好处地利用野生甘蔗的种性,创造蔗糖分符合要求的高产品种,进一步提高育种效果,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采用7个杂交组合,包括 S.spontaneum 杂种的回交一代(BC_1)和回交二代(BC_2),以及 S.robustum F_1 同 S.spontaneum F_1 正反交(即二个野生种杂种后代早代正反交)。综合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研究表明,BC_1虽具高产的植株多,但几乎没有含糖分达10%以上的植株,所以不是以制糖为目的的育种的选择世代,但它是理想的能源育种和创造新优良亲本的重要选择世代。BC_2虽包含高产的植株少,但尚有18%的较高生产水平的植株,而且有1/4的植株含糖分在10~14%,具其他优良质量性状的蔗株也较多,所以,是培育蔗糖分符合要求的高产品种的重要选择世代。S.rob F_1和 S.sp F_1正反交,其质量性状和产量性状都下降,所以,对以制糖或能源为目的的育种都没有意义。遗传参数的分析表明,茎数、茎径和茎生长量的广义遗传力强,遗传型变异系数较大,相对遗传进度高,所以,只要选择好回交亲本,可以指望在 BC_2获得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棉花杂种一代与二代的优势比较及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具有棉属野生种和半野生种族系血统的种质系与陆地棉品种杂交的5个组合F_1和6个组合F_2为材料,分析了F_1和F_2的皮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竞争优势,F_1和F_2性状表型值的相关和F_2的优势降低率。结果表明:F_1和F_2的皮棉产量竞争优势分别为12.4%和5.2%。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增加单株结铃数对产量影响最大,衣分次之,有些组合中增加铃重有重要作用。F_1和F_2的纤维品质差异不明显。因组合不同,F_1和F_2的增产潜力差异较大,少数组合F_2仍具有一定利用价值;F_1和F_2性状表型值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其中以衣分、衣指、绒长和僵瓣率的相关性较高,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F_2的产量和构成产量因素的衰退比纤维品质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小黑麦与小偃麦三属间杂交的实验,其结果表明,正反交共39个组合,平均结实率为17.07%。正交种子发育正常,反交种子胚乳发育不完全或胚完全退化。八倍体小黑麦杂交组合的 F_1,F_2杂种生活力和育性均好于六倍体组合,八倍体杂交组合的 F_1 PMC 染色体基本构型为21Ⅱ+14Ⅰ;六倍体组合为14Ⅱ+2Ⅲ。F_2植株的染色体数变异广泛,减数分裂的染色体构型极其丰富,并出现了一些育性较高,饱满度较好的单株,其它农艺性状变异也很广泛。实验表明小黑麦与小偃麦三属间的杂交对小黑麦的改良和小麦育种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转基因杂交棉F1、F2纤维品质的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和缩节胺施用量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缩节胺与密度是影响F1纤维品质指标的关键因子,而密度是影响F2纤维品质指标的关键因子。密度对F1、F2的纤维品质均有显著作用。密度与施钾量的互作对F1纤维品质起关键作用,而密度与缩节胺、密度与施氮量的互作对F2纤维品质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建立了4个栽培因素对F1、F2纤维品质影响的最优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多代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面团流变学特性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ICC配置杂交组合,分析了F1、F2品质性状(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降落值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杂种优势和亲子关系及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探讨杂种F1、F2优势利用的可行性及培育优质杂种小麦的选配规律.结果表明:F1、F2代杂种优势显著,各品质性状指标与亲本呈正相关,选择高值亲本可获得较高的F1、F2组合,杂种小麦F1及F2代在生产中具有利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