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3个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种子消毒方法、丛生芽诱导和生根阶段不同的激素浓度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以求建立一个高效的再生体系用于大豆的遗传转化。结果表明,大豆种子消毒的最佳方法为:70%酒精消毒30 s后,HgCl2消毒7 min,无菌水清洗3~5次。吉农28的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5 mg/L IBA;而对于吉农27和九农21,MS+2.0 mg/L 6-BA+0.8 mg/L IBA为最佳丛生芽培养基。在丛生芽诱导生根阶段,三种不同的基因型最佳的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2.0 mg/L IBA。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豆子叶节丛生芽形成的诱导因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栽培大豆品种吉林 4 3和东农 4 2的子叶节为外植体 ,研究了无菌苗培养基、基本培养基、6_苄氨基嘌呤 (6BA)和吲哚丁酸 (IBA) 4个因子对丛生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无菌苗培养基在诱导丛生芽率和每个外植体丛生芽数上无显著差异 ,基本培养基MSB诱导丛生芽的效果好于B5,在基本培养基中附加 1 1mg/L或 1 7mg/L的 6_苄氨基嘌呤对诱导子叶节丛生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子叶节丛生芽诱导率在吉林 4 3和东农 4 2两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大豆子叶节离体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获得大豆子叶节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方案,选用5个大豆品种的子叶节作为外植体,研究了种子萌发天数、外植体大小、不同激素浓度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豆苗龄以5—7d最佳;外植体以保留全部子叶为宜;外植体的萌发和诱导均存在基因型差异,292黄豆的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2MS+1mg/L6-BA,而鄂8157、湘春豆18号、湘春豆13号、湘春豆15号的最佳萌发培养基为1/2MS+2mg/L6-BA,292黄豆、鄂8157、湘春豆18号、湘春豆13号、湘春豆15号的最佳诱导培养擎组合分另0为MS+2mg/L6-BA、MS+2mg/L6-BA、MS+1mg/L6-BA、1/2MS+2mg/L6一BA+0.05mg/LIBA,MS+2Ing/L6—1;^、丛生芽诱导率分别为60%、62.5%、81.25%、77.27%和47.5%;子叶节丛生芽生根时IBA浓度以2mg/L为宜。  相似文献   

4.
厚皮甜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质厚皮甜瓜品种鲁厚甜2号和鲁厚甜4号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以子叶为外植体的厚皮甜瓜组培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两个甜瓜品种在不定芽和愈伤组织诱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MS+6-BA 1.0 mg/L+IBA 0.5 mg/L的分化培养基上,鲁厚甜2号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92.6%;而鲁厚甜4号在MS+6-BA 2.0 mg/L+IBA 0.2 mg/L中达94.3%;诱导出的不定芽丛的伸长以MS+KT 0.2 mg/L为最佳;两个甜瓜品种在1/2MS+IBA 0.4 mg/L中均获得良好的生根效果。另外,保持高温、高湿是甜瓜再生苗移栽成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初步筛选出适宜诱导甜瓜红心脆、早皇后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培养基,以及筛选适宜其不定芽伸长和生根的培养基,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以甜瓜红心脆和早皇后种子为材料、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添加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不定芽伸长、芽生根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MS+0.5 mg/L IAA、MS+1.0 mg/L IAA培养基不利于红心脆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余培养基均有利于其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形成;MS和MS+0.3 mg/L IAA培养基不利于早皇后子叶愈伤组织的形成,MS培养基不利于其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其余培养基均有利于其愈伤组织的形成;适宜诱导红心脆子叶不定芽的培养基是MS+0.5 mg/L 6-BA+1.0 mg/L IAA、MS+1.0 mg/L 6-BA+0.5 mg/L IAA,适宜诱导早皇后子叶不定芽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3 mg/L IAA;适宜诱导红心脆、早皇后下胚轴不定芽的培养基分别为MS+1.0 mg/L 6-BA+0.3 mg/L IAA、MS+0.3 mg/L 6-BA+0.5 mg/L IAA;MS+0.5 mg/L 6-BA、MS+1.0 mg/L IAA培养基分别适宜红心脆、早皇后不定芽伸长;2个品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均是1/2MS+1.0 mg/L IBA。研究初步建立了甜瓜红心脆、早皇后的再生体系,为其遗传转化研究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6.
大豆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器官发生途径,由大豆子叶节诱导丛生芽。在相同的培养基和激素浓度条件下,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诱导率相差很大,其中以“吉林30”、“吉林47”和“美引一号”的诱导率较高。不同的激素组合和水平,对大豆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率也不同,其中诱导培养基以MSB+6-BA4mg/L IBA0.2mg/L及MSB+6-BA2mg/L IBA0.2mg/L KT1mg/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花生幼叶丛生芽成苗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品种豫花14号4 d苗龄的幼叶诱导的丛生芽为研究对象,对丛生芽的伸长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分别将丛生芽继代到4种不同的培养基上促进芽伸长,其中,以继代培养基MS+6-BA 2 mg/L+NAA 0.4 mg/L+AgNO32 mg/L植株再生率最高。当丛生芽长至3 cm左右时,移入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8.
选用宁镇1号大豆子叶节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外植体消毒时间、不同激素浓度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宁镇1号大豆用0.1%HgCl_2消毒最适时间为12~16min,不定芽诱导最适的6-BA和TDZ浓度分别为2.0mg/L和0.1mg/L,最适的6-BA和TDZ组合浓度为6-BA 1.00mg/L和TDZ 0.05mg/L,最适合生根的IBA浓度为0.4mg/L。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鹿角蕨孢子萌发与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鹿角蕨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鹿角蕨孢子为外植体,采用3种不同消毒方法进行孢子灭菌与萌发;利用正交设计法,探讨基本培养基(MS、改良1号和改良2号)及植物生长调节剂(6-BA、KT、NAA和IBA)等对绿色球状体(GGB)增殖、丛生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等关键环节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孢子消毒方法及GGB增殖、丛生芽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适宜孢子消毒的方法为超声波清洗器振荡清洗40 min,污染率低,仅为6.7%,孢子萌发率高达100.0%;各试验因素对GGB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基本培养基>6-BA>CH>NAA,以改良1号为基本培养基较好,6-BA适宜浓度为0.5 mg/L,NAA适宜浓度为0.1 mg/L,CH适宜浓度为0.2 g/L,42 d平均增殖系数达5.5;各试验因素对丛生芽增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IBA>6-BA>NAA>KT,IBA适宜浓度为0.5 mg/L,6-BA适宜浓度为0.3 mg/L,KT适宜浓度为0.1 mg/L,NAA适宜浓度为0.3 mg/L,60 d平均增殖系数达5.3;添加NAA 0.3 mg/L为最适浓度,生根率为100.0%;试管苗移栽60 d成活率达98.5%.[结论]超声波清洗器振荡清洗40 min能有效降低鹿角蕨孢子污染率,提高孢子萌发率.鹿角蕨GGB增殖培养基以改良1号+6-BA 0.5 mg/L+NAA 0.1 mg/L+CH 0.2 g/L较适宜,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以改良2号+6-BA 0.3 mg/L+KT 0.1 mg/L+NAA 0.3 mg/L+IBA 0.5 mg/L较适宜,生根培养基以改良1号+NAA 0.3 mg/L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通过蝶豆种子无菌萌发,筛选出各培养阶段的适宜培养基,为建立蝶豆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采用75%酒精表面灭菌30 s结合0.1%的HgCl2表面灭菌10 min的方法,蝶豆的种子无菌萌发时污染率为0,发芽率为36.67%;下胚轴、上胚轴、子叶的愈伤诱导率为100.00%,愈伤分化率分别为82.11%、20.00%、0;愈伤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0.10mg/L+NAA 0.02 mg/L;上胚轴和下胚轴不能直接诱导出不定芽,子叶可以直接诱导出不定芽;不定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1.00 mg/L+IBA 0.50 mg/L;生根适宜培养基为MS+IBA 0.30 mg/L或者1/2 MS+IBA 0.30 mg/L。  相似文献   

11.
选用高感大豆花叶病毒病而再生能力较强的大豆品种和品系作为受体,对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侵染菌液的制备以及根的诱导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后的遗传转化体系以农杆菌介导法将pac1导入大豆,MSB培养基中附加2 mg/L6-BA+0.2 mg/LIBA进行丛生芽诱导,液体YEB重悬活化菌体后侵染,MSB培养基中蔗糖含量15%+2 mg/LIBA+0.2 mg/L6-BA进行生根诱导。共获得8株PCR检测呈阳性植株,经SouthernBlot检测,证明pac1基因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对病毒的抗性评价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2.
宋向丽  吴志慧  陆梦溪  郭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188-14190
[目的]优化红颜草莓离体再生体系。[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浓度对红颜草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IBA是影响叶片不定芽增殖的重要因素;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TDZ 2.0 mg/L+IBA 0.2 mg/L,诱导率为90.00%;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IBA 0.2 mg/L,分化率为8.1%;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2mg/L,平均每个不定芽的增殖倍数为7.67;最适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4-D 0.1 mg/L,每个处理的平均苗高5.98 cm;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2,4-D 0.1 mg/L,每个处理的平均根数为4.5根。[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草莓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兰州百合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8):839-842
【目的】优化兰州百合组织培养体系,提高其植株再生率,建立高频植株再生体系。【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鳞片为外植体,以MS和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度NAA(0.2~1.0 mg/L)、 6-BA(0.5~2.0 mg/L)、KT(0.1~1.0 mg/L)、IBA(0.2~1.0 mg/L)、IAA(0.2~1.0 mg/L), 对兰州百合进行鳞茎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筛选最佳激素配比。【结果】6-BA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小鳞茎形成,当1.0 mg/L 6-BA与0.2~1.0 mg/L NAA配比时,鳞茎诱导率和平均生成鳞茎数较高;随着NAA浓度的增加,平均生成鳞茎数不断增加,其中以1.0 mg/L 6-BA+1.0 mg/L NAA组合的平均小鳞茎最多,为5.9个。与0.5~1.0 mg/L KT+0.2 NAA mg/L组合相比,添加0.5~1.5 mg/L 6-BA+0.5~1.0 mg/L KT或0.2 NAA mg/L组合的培养基更利于芽增殖,但其丛芽长势较弱,其中以添加0.5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的丛芽长势和小鳞茎长势较好,平均分化鳞茎较多。在以MS、1/2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0.2~1.0 mg/L IAA或IBA的培养基中,随着IAA或IBA浓度的升高,鳞茎生根率不断降低,根质量不断下降,而平均根数和根长表现有所不同。从根的质量来看,MS培养基的根质量不如1/2MS培养基;而在1/2MS培养基中,1/2MS与IBA组合优于与IAA组合。【结论】鳞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NAA 0.5~1.0 mg/L,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2 mg/L IBA,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100.0%,根中等长度、粗壮,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樱桃'泰小红樱'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WPM和MS不同培养基以及6-BA和NAA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外植体增殖的影响,建立其组织培养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1)泰小红樱茎段最佳的初代培养基为MS+1.0 mg/L6-BA+0.1 mg/L NAA,诱导分化率高,腋芽新梢生长健壮;(2)最佳继代培养基为WPM+1.0 mg/L6-BA+0.1 mg/L NAA,丛芽增殖与腋芽增殖并存,增殖倍数显著提高,高达8.0倍,且芽苗健壮,叶色浓绿;(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IBA+20 g/L蔗糖+5 g/L琼脂,生根率高,根系长且数量多。  相似文献   

15.
以黄芩茎段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植物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对腋芽的诱导和再生植株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S+6-BA1.5mg/L+IBA 0.2mg/L培养基有利于促进腋芽萌发和生长;最有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IBA 0.5mg/L,幼芽的增殖系数高达11.9;最有效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5mg/L,生根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6.
方利娟  苏仕林  蒲仕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239-3240,3262
[目的]以蕨菜叶柄为外植体研究蕨菜的组织培养技术。[方法]在1/2 MS培养基中设置不同的6-BA和IBA浓度,研究6-BA和IBA对蕨菜叶柄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1/2 MS+0.2 mg/L 6-BA+0.4 mg/L IBA为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率为82%;1/2MS+0.2 mg/L IBA+0.2 mg/L 6-BA为愈伤组织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倍数为8.07;1/2 MS+0.4 mg/L IB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100%,根数多、根长且健壮。[结论]结果为蕨菜植物的组培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红叶石楠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叶石楠茎尖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激素6-BA、IBA、NAA的浓度对试管苗增殖以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了一套红叶石楠离体培养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红叶石楠初代培养采用MS+6-BA1.0 mg/L+NAA 0.1 mg/L培养基、茎尖继代培养采用MS+6-BA 2.0 mg/L和NAA 0.1 mg/L的培养基为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植株增高选用MS+6-BA1.0+IBA 0.2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效果较好,生根培养选用1/2MS+IBA1.0~1.5 mg/L培养基,生根率、移栽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灰岩金线莲种子无菌播种进行组培苗生产,为其工厂化组培育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灰岩金线莲种子为外植体,以MS或1/2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激素组合对外植体进行无菌播种、原球茎增殖、丛生芽分化及生根壮苗的影响。【结果】采用0.1%升汞处理灰岩金线莲蒴果20 min,灭菌率可达100%,且种子萌发不受影响。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中添加香蕉泥有利于种子萌发,最适合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MS+0.5 mg/L 6-BA+0.2 mg/L NAA+60 g/L香蕉泥;在原球茎增殖培养中,低浓度的6-BA和NAA有利于灰岩金线莲原球茎增殖,最适合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0.2 mg/L 6-BA+0.2 mg/L NAA+60 g/L香蕉泥;丛生芽分化的最适培养为MS+2.0 mg/L 6-BA+0.5 mg/L NAA+60 g/L香蕉泥+0.1%活性炭,原球茎分化丛生芽较多,生长势最佳;最适合灰岩金线莲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MS+0.5 mg/L 6-BA+2.0 mg/L NAA+60 g/L香蕉泥+0.1%活性炭。【结论】利用灰岩金线莲种子进行无菌播种,通过原球茎增殖和分化,可获得大量优质组培苗,是实现工厂化育苗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9.
辣椒子叶和下胚轴的离体培养及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采用 9 个辣椒品种(Capsicum annuum L.)的子叶和下胚轴,分别离体培养在附加不同激素及化合物的MB5培养基上,对苗龄、基因型、不同外植体、激素组合和 AgNO3等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分化和芽伸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苗龄对外植体不定芽分化的方式有直接影响;AgNO3的加入可使芽分化率平均提高 20 %~30 %,并缩短外植体再生时间;子叶的不定芽分化率高于下胚轴;B5维生素有利于芽的生长和芽伸长率的提高。通过结果比较,筛选出了辣椒子叶和下胚轴离体再生的较好芽分化培养基为 MB5+5 mg/L、6-BA+0.5 mg/L、IAA+4 mg/L、AgNO3+30 g/L、蔗糖+5 g/L 琼脂;芽伸长培养基为 MB5+3 mg/L、6-BA+1 mg/L、IAA+2 mg/L、GA3+4 mg/L、AgNO3+30 g/L、蔗糖+5 g/L 琼脂;生根培养基为 1/2 MS+0.2 mg/L、IAA+0.1 mg/L NAA。  相似文献   

20.
以武隆猪腰枣为试材,以茎尖、带芽茎段、节间和叶片为外植体,开展了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以带芽茎段最好;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以1/2MS+1mg/L 6-BA+0.2mg/L NAA,接种的带芽茎段萌芽快,其愈伤组织的不定芽再生率达53.3%;最佳不定芽继代培养基为MS+1mg/L 6-BA+0.2mg/L IBA,增殖系数达3.77;不定芽在1/2MS+0.3mg/L IBA和1/2MS+0.3mg/L IBA+10g/L AC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90%~9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