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桂甜糯525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用玉米自交系YL611作母本,自交系WT1791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甜加糯型玉米品种。2016年通过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贵州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国审玉2016011和黔审玉2016014号,2013年通过广西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玉2013011号。通过在越南北方的北江省和谅山省试种示范,鉴定鲜食甜糯玉米品种桂甜糯525在越南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表现,总结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越南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晋南瓜1号     
1 品种来源:由榆次市蔬菜良种场和山西省种子公司1982年用印度南瓜类型的P_1作母本、当地农家种峪头(自交系)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一代种,原名“P_1×峪头”。1993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晋南瓜1号。  相似文献   

3.
玉香88作双季晚稻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香88水稻是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其米质达国标优质稻2级标准,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中熟类型,2006年在资兴市蓼江镇作双季晚稻示范种植,大田表现熟期落色好,实测平均亩产412kg,米饭适口性好,深受农户欢迎,是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稻组合,2008年将在资兴市作双季晚稻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肖卿  胡银星 《种子》1999,(1):62-64
1978年以来,云南省农科院利用日本粳稻品种轰早生作亲本与云南粳稻品种杂交,共育成粳稻品种11个,其中有8个品种是用轰早生直接作亲本育成的,有3个品种是用轰早生间接作亲本(以轰早生的育成品种为亲本)育成,目前这些品种已全部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省内已有大面积推广,成为我省中部,中北部粳稻区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5.
临科育930是针对甘肃河西、中东部及陇南高海拔、降水少地区而选育的高产、稳产品种。该品种以自交系AⅢ7作母本、自交系FY5作父本进行组配而成,具有晚熟、高产等特性,202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200042,适宜在甘肃省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对其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作物育种信息》2005,(10):18-18
鄂玉22是由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种子站用“W229”作母本与“9461”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品种,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眉单4号玉米品种是陕西眉县民营粮果研究所刘启迪、祁生荣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战,用自育自交系1406作母本,自育8803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06年4月经陕西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8.
广玉3号是四川省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交系FH322作母本,自交系BS1074作父本组配,历时10年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抗旱、抗病性强,适应能力强,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春播种植,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相似文献   

9.
来源:黔西县农业局于1983年用大19自交系作母本,木6自文系作父本配制而成。由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托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0年审定通过。产量表现:于1987-1988年参加毕节地区联合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9.1公斤,名列第一位。1988-1989年参加毕节地区  相似文献   

10.
浅析郑单958对玉米育种方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品种郑单958是1996年春由河南农科院粮作所以自选系郑58作母本,以外引系昌7-2(选)作父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2000年同时通过河南省和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晚熟鲜食桃新品种双红艳是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和洛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协作,于1996年用莱山蜜作母本,当地冬桃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2008年1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超甜玉米金中玉是以YT0213作母本、YT0235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早中熟超甜玉米单交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玉2008009;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2008。  相似文献   

13.
中香黄占是海南波莲科技有限公司以鄂香 1 号为母本、黄华占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经海南与湖南两地来回加代培育而成。该品种适宜在华南区域作早稻种植,在长江中下游作晚稻种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及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18 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 2018015),2020 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审稻 20201055),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 20210306)。  相似文献   

14.
中黄4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用科丰14作母本、科新3号作父本,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原品系号为中作50365-1.2007年分别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国审豆2007003、津审豆2007001;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09013.2009年10月山东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买断全国生产经营权.  相似文献   

15.
绿豆522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于1986年从当地农家品种中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病、优质的绿豆新品种,原品系代号:白绿522.199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南校15号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用自选自交系6047作母本、自选自交系9229作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高产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200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广西南宁燎原农业科技公司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发该品种,目前该品种已成为广西桂中、桂东主推品种,并正向云南和四川省开发。  相似文献   

17.
陇糜3号糜子     
品种来源:原代号74—132,由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用会宁大黄糜作母本、甘糜1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8年4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6年试验点9个,平均亩产127.9公斤,比当地对照大黄糜、红糜子等增产19.6%;1987年试验点7个,平均亩产110公斤,比当地对照会宁大黄糜等增产17%(其中夏播平均亩产162.1公斤,增产18.9%);1985~1987年37个示范点,增产幅度为8.3~62.2%。  相似文献   

18.
大豆新品种成豆7号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6年利用日本引进品种白千成作母本,成都田坎豆作父本有性杂交,经逐代定向培育选育。于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熟期适中,抗病、抗倒,生长势旺,粒大,籽粒...  相似文献   

19.
《作物育种信息》2006,(5):15-15
金玉1号(原代号5107)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7年以自交系“858”作母本,自交系“409”作父本组配的杂交种,200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正>我场主要特养品种有:乌骨绵羊、乌骨山羊、红骨山羊(以上均为珍稀新物种)、澳大利亚黑天鹅、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鹇、鸳鸯、孔雀、白山鸡、孔雀蓝山鸡等特种动物。均为市场畅销品种,欢迎选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