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1 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 福建省全年稻谷类播种面积为140.62万hm2,其中早稻面积53.67万hm2,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在闽西北山区.过去对稻谷生产只求高产,忽视优质,早籼品种的稻米品质普遍较差,曾一度在不少地方发生压库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粮的积极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粮食市场的开放,改善早籼稻米品质,优先发展优质高产早籼在我省已日趋重要.近年来,我省许多育种工作者对优质早稻的引进、选育及开发利用做了大量工作,先后育成一批优质早稻品种,如厦门大学生物系育成的乌珍一号和佳禾系列品种,省农科院稻麦所选育的珍优一号,南平市农科所选育的大粒香、小粒香,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明选一号和三明水晶稻等,具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求早稻高产、优质的栽培与育种策略,促进早稻生产及其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四湖地区的一些现有早稻品种的穗部性状和碾米品质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推广的早稻品种在较以往的品种每穗总粒数和碾米品质有所提高的同时,结实率也明显降低,不利于早稻的“优质、高产”双目标的同步实现;优质品种的穗部性状较易受栽培环境的影响,但其碾米品质较好,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前提下,具有取得产量和优质“双高”的潜力;大穗品种的穗部性状和碾米品质均较差,表明早稻品种的优质育种不能一味追求大穗化。  相似文献   

3.
濮科花2号(原代号濮168)是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南繁加代、多年定向单株选择培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育种目标选育大果、优质、高产、稳产、早熟、适宜麦垄套种的花生新品种,来更换生产上原有的种植利用时间较长、混杂退化严重、荚果饱满度差、商品率低、品质欠佳、生育期偏长的徐州68-4、海花1号、豫花1号等老品种,以满足生产发展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2选育经过针对优质、高产、稳产、早熟、多抗的育种目标,依据优×优亲本选配原…  相似文献   

4.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在小麦育种中除主要用来确定小麦的烘烤品质外,还具有其它的用途,目前在小麦育种中已被广泛应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SDS-PAGE预测小麦面包烘烤品质的科学依据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为我省有效地利用SDS-PAGE法选育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两优5号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2000年秋季用米质优、异交率高、配合力强的优良两用不育系金山S-2与优质恢复系亚花1号配制而成的优质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2年早季在福建省多点试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2003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平均产量482·3 kg/667 m2,比特优  相似文献   

6.
刘自成  杨虓  骆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74-15176
[目的]分析评价庆阳市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品种(系)的品质,确保庆阳市冬小麦快速健康发展.[方法]对陇东学院旱作小麦育种课题组新选育的10个陇育号小麦品种(系)的理化性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大部分品种(系)品质属于硬质;容重出粉率中上,灰分含量较低,湿面筋含量较高,吸水率高,沉降值相对较低,粗蛋白含量较低.面团流变学特性显示,绝大部分品种仅适合于加工馒头、面条等传统面食.针对陇育号小麦品质现状、资源优势及区域特性,提出今后在优质冬小麦育种中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优质基因,有目标地改良这些品种为高筋和低筋优质专用品种;优质馒头和面条小麦品种应尽快建立专用生产基地,以大面积生产优质、绿色、专用馒头面条小麦品种,并实现产品加工外销,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麦品质改良及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及指明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T优7889系福建省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与省种子总站合作,用不育系T78A与早恢89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米质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鉴定,12项指标中有11项达到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以上,被列为我省2001年重点示范推广的优质早稻组合。我市1999年晚季制种,在割叶的第3 d虽遭受十四号强台风的正面袭击,但制种平均产量(667 m2)仍达143.6 kg。现将该组合高产制种的配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刍议优质两系杂交早稻组合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现阶段育种和生产现状,提出了两系杂交早稻品质育种目标。针对垩白、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规律,探讨了两系杂交早稻品质改良的技术特点,并提出了加速实用型早熟优质两用核不育系选育、协调好优质与高产的关系、创建理想株型、针对不育系特点选择父本配组等育种对策  相似文献   

9.
1 育种工作是一种经济活动,育种目标设计是一种产品设计九十年代末,陕西粮食生产已进入阶段性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发展时期,但结构性的短缺矛盾依然存在。就我省小麦生产来讲面临诸多不利因素:(1)劣质小麦原粮积压滞销,顺价销售困难。(2)优质小麦规模不小,但种植分散,商品化程度低,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大量外调优质原粮。(3)小麦种植成本高、价格  相似文献   

10.
温州市早稻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温州近年来的早稻生产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粮食生产情况和育种方向,提出了稳定和发展温州市早稻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积极稳妥地推进早稻耕作制度改革一、沉重的包袱江西省现有早稻耕地面积2000万亩,常年生产早稻约130亿斤。粮食政策放开以前,我省的粮食由国家计划调拨,统购包销,早稻的出路不成问题;粮食政策放开以后,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对粮食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冈早籼11号是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鄂早18与优质抗稻瘟病亲本GD-1杂交并回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方法选育而成的常规早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中抗稻瘟病、适合直播、株型叶形好、品质较优等特点,201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甘薯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每年均在26.7万hm2以上,总产量14亿kg,均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的14%.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把甘薯作为辅助粮,作为营养食品、保健食品,鲜甘薯及加工产品在市场上流通数量也不断扩大,同时,对甘薯的品质和商品性的要求也明显提高.为此,结合省农科教推广项目,我院组织力量,对优质甘薯福薯2号在全省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主要报道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江苏省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已达750万亩。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玉米产量的提高,选育出比目前推广品种增产显著、品质优良、抗性好的玉米新品种是玉米育种的重要任务。苏玉4号(苏80-1×集2-9-1)的育成为我省大面积更换玉米新品种和提高玉米产量创造了条件。 苏玉4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其特点是产量优势明显,品质优良和抗性好,适合于江苏省作春、夏玉米栽培,也适合南方各省作春、夏、秋玉米种植。 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 1.自交系选育:苏玉4号玉米品种的两  相似文献   

15.
对小站稻品种间产量和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站稻品种间的产量和食味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依次为蛋白质含量>产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在优质育种和栽培实践中可以以降低蛋白质含量为突破口,从而实现小站稻优质高产。在小站稻区水稻生产上若兼顾考虑产量和食味品质可以选用花育13、花育409和津原47,若以高产为目标可以选用津原45和津原D1,E28可作为优质品种种植,津川1号可作为优质食味米原料品种订单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小麦优质亚基导入效率,进一步提升小麦品质,实现小麦高产、优质性状同步提升,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将优质、强筋春小麦‘津强1号’与高产冬小麦‘济麦22’进行人工杂交,将‘津强1号’与品质密切相关的Bx7~(OE)及Dx5+Dy10优质亚基转入‘济麦22’中,筛选农艺性状优良同时利用STS标记筛选含有Bx7~(OE)及Dx5+Dy10优质亚基的后代,结果表明,在经过初步农艺性状筛选出的59个F_3代株系中,33份材料含有Bx7~(OE)优质亚基、41份材料含有Dx5+Dy10优质亚基,27份材料既含有Bx7~(OE)又含有Dx5+Dy10优质亚基。Bx7~(OE)及Dx5+Dy10优质亚基导入冬小麦‘济麦22’的难度较小,但是结合农艺性状后,兼具Bx7~(OE)及Dx5+Dy10优质亚基及优异农艺性状的难度较大,在提升小麦品质时,杂交F_1代应扩大群体量,并在育种低世代引入优质亚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降低育种工作量,同时可对含有目标品质性状的品系进行连续回交,在保证主栽品种的优良农艺性状下提高其品质。本研究为通过Bx7~(OE)及Dx5+Dy10优质亚基提升冬小麦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优质花生新品种豫花14号、15号生产技术价格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质花生新品种豫花 1 4号、1 5号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是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的资助项目 ,豫花 1 4号、1 5号作为该项目的核心技术 ,品质优异、产量突出 ,面对加入WTO的严峻挑战 ,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促进科研、生产、企业的有机结合 ,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和“研、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提高效益 ,降低成本 ,带动花生生产的健康稳步发展 ,保持我国花生生产的优势。编者依据项目的研究成果 ,选取一部分编辑成本专栏 ,供广大读者参考 ,以期对我省的花生生产起到促进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优质花生新品种豫花 1 4号、1 5号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是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的资助项目 ,豫花 1 4号、1 5号作为该项目的核心技术 ,品质优异、产量突出 ,面对加入WTO的严峻挑战 ,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促进科研、生产、企业的有机结合 ,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和“研、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提高效益 ,降低成本 ,带动花生生产的健康稳步发展 ,保持我国花生生产的优势。编者依据项目的研究成果 ,选取一部分编辑成本专栏 ,供广大读者参考 ,以期对我省的花生生产起到促进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省春小麦品质育种问题和主攻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搞活我省经济、发展高效农业,培育优质小麦是当前育种工作的迫切任务,我省省小麦品种的主要问题是决定面粉加工品质的大分子谷蛋白含量不足,改进分析手段,加速育种过程,研究生育期和品质的关系,是培育优质小麦品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豫麦47号在不同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麦 47号 (原名丰优 3号 )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育种室选育的优质强筋面包小麦 ,1 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被首批选定为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核心品种 ,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定重点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之一。其品质性状达到了国家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标准 (GB/T1 7892 - 1 999)。豫麦47号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 ,表现出高产优质兼用。优质小麦的生产既受遗传基因控制 ,又受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 ,同时 ,也有基因与环境互作的结果。本文针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豫麦 47号在不同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下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