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蚕期氟污染治理系统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建材工业的发展,大气氟污染日益严重,每年除局部蚕区氟化物中毒从未间断外,大面积氟化物中毒事件也屡有发生。80年代湖州重点蚕区曾发生过两起大面积氟化物中毒事件,1982年春蚕期全市氟化物中毒蚕种8.8万张,损失春茧852t,经济损失456万元;1986年春蚕期全市氟化物中毒蚕种15万张,占总饲养量的73%,损失春茧2900t,经济损失1300万元,进入90年代,大气氟污染不仅对春蚕生产造成危害,而且对秋蚕生产也带来严重威胁,氟污染危害已成为制约湖州地区蚕茧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应用推广国内外氟化物研究成果与防治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市特点和实际状况,对氟污染成因、防治方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建立了春蚕期氟污染治理系统模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鸡的氟中毒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的氟中毒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初已被人们所认识,60年代我国已证明此病的存在。由于氟在陆地表面分布不均匀而形成自然高氟地区或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导致动物发生地方性氟中毒。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配合饲料中添加骨粉和磷酸钙盐作为鸡必不可少的磷源。但...  相似文献   

3.
鸡的氟中毒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伟  郭长华 《中国家禽》1998,20(11):36-36
鸡的氟中毒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初已被人们所认识,我国60年代已证明此病的存在。由于氟在陆地表面分布不均匀而形成自然高氟地区或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导致动物发生地方性氟中毒。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配合饲料中添加骨粉和磷酸钙盐作为鸡不可少的磷源。但目...  相似文献   

4.
畜禽的氟中毒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已被人们所认识,60年代我国也已证实此病的存在。早期的氟中毒主要原因是由于氟在陆地表面分布不均匀而形成自然高氟地区,导致动物地方性氟病,工业氟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也导致动物发生氟中毒。因此,90年代以前此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我市农村建材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于所用原料及燃料均含有氟元素,经高温焙烧后便以氟的各种化合物释放出来,并源源排入大气,污染桑叶,蚕食后引起中毒。1982、1986两年春期本市曾发生大范围蚕儿氟化物中毒。去年局部地区也有中毒发生。1990年桑叶监测情况表明,桑叶受污染是最重的一年,不论平均含氟量还是  相似文献   

6.
<正> 大气氟化物污染危害蚕桑,日本五十年代已有报导。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也有发现。但真正认识其危害并引起足够重视的,大概是82年春蚕期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大面积发生氟化物中毒以后的事。继后,86年春,江浙蚕区又一次爆发了氟污染危  相似文献   

7.
家蚕春秋兼用耐氟杂交组合华·秋×松·白的选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杭嘉湖蚕区氟污染严重。我们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重视耐氟污染蚕品种的选育工作 ,通过对引进素材的筛选、组配 ,系统选育 ,并按育种目标进行大量的测交与筛选 ,历经 10年 ,育成了耐氟、单限性斑纹、夏秋兼春用的四元杂交种华·秋×松·白 ,并于 2 0 0 1年 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1 1 交原种的选择对从全国各地引进的优良品种进行性状调查 ,以抗氟性强、体质强、茧形大、茧层厚、茧丝质优为目标选配育种材料。进行配合率测定、耐氟性测定、丝质鉴定等 ,从中选出 2 6个品种 ,制成 13对交原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正> 3月19~23日苏州蚕桑专科学校举办了第一期氟污染监测和防治训练班,来自全省14个县、市和10个蚕种场的39人参加了学习。大家听取了全省氟污染危害和防治动态的介绍,学习了氟污染监测、数字式离子计、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基础知识与样品采  相似文献   

9.
蚕桑氟污染灾害及其防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自然环境中氟的分布很广,能污染致灾、对蚕桑危害最大的以毒性较强的气态HF和SiP_4所形成的大气氟污染为主。我市对蚕桑氟污染灾害的社会调查起步较迟,也未见前人系统研究报道。从1988年开始,我站协同环保、农业、气象等部门,组织了长达5年时间的大气氟污染专题调查和防治对策研究;1996年起又作为市科协牵头的《淮阴市农业防减灾综合对策研究》课题中关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大气中氟化物的浓度日益增高,对蚕桑生产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为了减轻氟污染对蚕桑的影响,蚕业界有识之士曾从桑蚕氟中毒机理、桑蚕添食解毒剂、抗氟性蚕品种选育以及对污染源的处理等多渠道进行试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桑叶受氟化物污染的程度,在不同桑品种之间是否有差异,对此,笔者于1989年及1990年春,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宿迁市重点蚕区氟污染的来源、污染特点、污染规律及氟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调查和讨论,并扼要提出了宿迁蚕区消除氟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气氟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市蚕桑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为减轻氟污染危害 ,除采取蚕期中排氟工厂停火、改养耐氟性较强的蚕品种外 ,寻求价廉、效好的解氟剂进行添食解氟。也是减轻氟污染危害的一条有效措施。据介绍 ,明矾、QL活力碘 ,有一定的解氟作用 ,为了解这些药剂的解氟效果 ,在本所实验室进行了解氟效果试验。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蚕品种春蕾×镇珠。1.2供试药品及浓度(1)明矾 ,市售 ,500倍稀释液 ;(2)QL活力碘 ,菱湖精细化工厂生产 ,250倍稀释液 ;(3)石灰 ,市售 ,3 %石灰浆。1.3试验方法试验设添食明矾…  相似文献   

13.
蚕桑生产受大气污染的危害,在国内外早已见诸报导。日本五十年代初开始发生蚕桑煤烟为害,研究证实主要为氟中毒。国内某些工厂(例如玻璃、钢铁、磷肥、炼铝、砖瓦)周围,蚕桑生产受氟污染的危害也陆续发生,但多数还是局部的,零星的。近年来,珠江三角洲蚕区桑叶因受到大气氟污染,使大批桑蚕中毒死亡,蚕茧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为害的机理、发生的规律、防治的措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大气氟污染造成春蚕大面积中毒事件屡有发生。要预防氟污染中毒,除严格控制污染源外,还可通过桑叶含氟量测定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但目前桑叶含氟量测定需将鲜叶烘成干叶,从选样到获得测定结果所需时间较长,如能进行桑叶含氟量监测并预报,则有利蚕农及时采取防氟减毒措施和有关部门作出相应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引进和选用抗氟性强的蚕品种,对氟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来说,是稳定蚕茧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杭嘉湖蚕区氟污染严重,成为影响蚕桑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轻氟化物的危害,我们选用了抗氟性较强的品种,于1996年春期,选择了氟污染较严重的桐乡市羔羊乡和氟污染较轻的嘉兴郊区蚂桥乡分别设点作蚕品种抗氟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构报告如下:1 供试蚕品种抗氟蚕品种繁花×春梅,以菁松×皓月作对照。2 试验方法在蚂桥和羔羊乡各选一农户,设立试验区和对照区,两者的饲养条件及技术处理相同,都采用普通育。无论氟污染严重还是较轻,试验区和对…  相似文献   

16.
我省主要蚕区之一——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区,自一九七九年秋蚕以来,由于社、队工副业的迅猛发展,氟素严重污染了大气,普遍出现氟中毒蚕,导致蚕茧生产大幅度减产。氟污染大气对蚕桑生产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是前所未有的。顺德县几年来因氟素污染估计损失760多万元;该县的主产区——勒流区,由于氟中的影响,蚕桑生产连年减产,据不完全统计1979—1980两年  相似文献   

17.
氟化物是当前环境中比较突出的污染物质。由于氟的污染,使很多地区家畜发生了慢性氟中毒。为了保证在工业氟污染区畜牧业的发展,我们于1981年7月31日至1982年8月30日进行了倒场放牧对山羊慢性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在工业氟严重污染地区,草食家畜濒于绝迹的情况下,能否正常地大量发展猪禽养殖业,其畜产品对于人类食用有无不良影响进行了研究。一、在工业氟污染严重地区生长两年以内的猪、鸡,其肉、内脏、鸡蛋的含氟量都略高于无氟害污染地区,但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证明工业氟污染地区的畜产品对于人体健康是无害的。二、本试验同时对猪和山羊按体重以同等剂量的氟化钠饲喂,八个月后猪的骨氟值比正常对照组增高二倍,四个月后羊的骨氟值比正常对照组增高三倍。说明猪比羊有较强的抗氟性。三、在工业氟污染区所做调查证明,由于猪、鸡以粮食为主要饲料,粮食中含氟量较低,而猪、鸡生活周期短,所以生活在高氟污染区的猪、鸡其生长、发育、繁殖力都未见异常状况。此结论在人工投氟试验中也得到证实。综上所述在工业氟污染区大量发展猪、禽养殖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乡村企业的发展,杭嘉湖蚕区春蚕屡遭氟污染中毒危害。氟污染中毒除造成蚕茧减产外,对上茧茧质、丝质影响如何也是我们急需了解的问题之一。为了解春茧氟污染中毒对茧,丝质量的影响,笔者于1987年春蚕期就湖州市郊区农村和所内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幼虫4龄期人工添食20 mg/kg氟化纳溶液定向选择耐氟污染性能和杂交育种、回交改良等育种技术,育成了具有耐氟污染特性的春用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该品种在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表现出体质强健、耐氟性好、产茧量高、茧型大、丝质优等特点,其中氟敏指数检测数据显示其耐氟性能明显强于春用品种菁松×皓月,并达到了秋用耐氟污染品种秋丰×白玉的水平。新品种在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产茧量及丝质成绩普遍优于当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特别是盒种产茧量分别超过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7%、12%左右。2010年2月该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特别是氟化物污染较严重的蚕区春期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