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鲫鱼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最传统的优质鱼类,其产量占常规养殖鱼类产量的15%以上,在带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鲫鱼市场是一个永恒的市场。近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2.
正淇河鲫鱼产于鹤壁市淇河流域的河道、水库、池塘等水域。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6年)纂修的《淇县志》水产鳞族中专门有淇鲫的记载。《汤阴县志》记载:"淇鲫体皆双脊,形扁圆,其肉嫩肥美,片片呈蒜瓣状,汤暖,尤宜啜于冬日,昔在封建时代常有专差向皇帝贡献,为三大贡品之一,颇受嘉评",故"名声大噪,驰誉南北"。古诗中也有"以其为食,唯淇之鲫"的论述。自殷商(淇县古称朝歌,曾为殷商帝都)以来,历  相似文献   

3.
先科巨鲫     
先科巨鲫生活于水体的上、中、下层.有群居的习性,性情温驯.适宜高密度养殖。其生存水温为0-38℃.摄食水温10-35℃,生长水温为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5~32℃。水体pH值为5-8.5,最适pH值为7-7.5,盐度0-0.7%。一般池塘养殖溶氧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相似文献   

4.
芙蓉鲤鲫     
<正>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9亲本来源芙蓉鲤×红鲫选育单位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特征特性该品种是在8%~10%选择压力下,以连续选育3代的散鳞镜鲤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进行鲤鱼品种间杂交,获得杂交子代芙蓉鲤,再以芙蓉鲤为母本、以在8%~10%选择压力  相似文献   

5.
多倍体鲫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雌雄两性能育、遗传性状稳定的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两性可育四倍体鱼群体连续繁殖了11代(F3-F13),形成了一个染色体数目为200的新鱼种。用四倍体鲫鲤群体为父本与二倍体鱼母本交配大规模生产了具有生长速度快、不育等优点的三倍体鱼。本文介绍四倍体、三倍体鱼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意义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银鲫新品系——第七代长丰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湘云鲫2号     
<正>湘云鲫2号(又名湘云金鲫)是通过倍间交配形成的三倍体鱼,已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品种登记号:GS—02—001—2008)。目前,湘云鲫2号已在湖南长沙、望城、湘潭、湘阴等地推广养殖,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成果。  相似文献   

8.
9.
湘云鲫体形美观,肉质鲜嫩,肉多刺少,营养价值高,可食部分高出普通鲫、鲤鱼10%~15%。该鱼属广温性底栖吃食鱼类,具有食性广、体型好、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温和低溶氧、起捕率高等特点,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湘云鲫因自身不能繁殖,因此在市场上更有竞争潜力。湘云鲫品种可分为彭泽鲫、异育银鲫、"中科三号"、土鲫鱼、湘云鲫等。湘云鲫体形呈长梭形、鱼鳍略带淡黄色、鱼唇上部的两侧还有肉眼极难辨认的短胡须,看上去和鲤鱼  相似文献   

10.
湘云鲫2号     
<正>湘云鲫2号(见第24页图5)体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体被圆鳞,背部青灰色,腹部浅黄色,尾鳍灰色。整个鱼体体色光亮,在外形上接近野生鲫,具有体长尾短、头小、背部高而厚、腹部小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含肉率。湘云鲫2号生长速度快,1龄鱼每尾可长到500~600克,2龄鱼每尾可长到1~2公斤。湘云鲫2号抗逆性强,便于运输,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1耐低氧能力强。在  相似文献   

11.
通过比较二倍体野鲫、三倍体异育银鲫和复合四倍体银鲫等不同倍性鲫的染色体组型及红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差异,探讨了不同倍性鲫细胞遗传特征及其倍性鉴别的快速方法.结果表明:(1)二倍体野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00,核型公式为22 m+ 34 sm+22 st+22 t,染色体臂数NF= 156;三倍体异育银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156 (其中6条为超数染色体),核型公式为33 m+51 sm+33 st+33 t+6 mc,染色体臂数NF=234+6 mc;复合四倍体银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6 (其中6条为超数染色体),核型公式为44 m+68 sm+44 st+44 t+6 mc,染色体臂数NF= 312+6 mc.(2)二倍体野鲫、三倍体银鲫和复合四倍体银鲫的红细胞核长径、短径和核体积均依倍性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其中,又以核体积增大最为显著,银鲫复合四倍体、异育银鲫三倍体的核体积分别为二倍体野鲫的2.0倍和1.65倍.通过在Coulter Counter颗粒分析仪上测量红细胞核体积可实现二倍体野鲫、三倍体银鲫和复合四倍体银鲫的快速鉴别.(3)在复合四倍体银鲫中还观察到较高比例(约占10%)的哑铃型红细胞核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鲫Carassius。啪£峪适宜生存温度(室温为15—25℃)条件下,研究了10、20、30、40、50g/L的乌拉坦(Urethane)溶液(pH为7.0+0.44)对鲫(体质量为230g±9.46g)的麻醉效果,探讨了乌拉坦对水生动物的麻醉作用,并提供日常实用的麻醉参数。结果表明:乌拉坦浓度为10~50g/L时,麻醉时间随着乌拉坦浓度的增大而缩短,复苏时间随着乌拉坦浓度的增大而延长,但浓度为50g/L时与浓度为40g/L时相比,鲫的复苏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浓度为10-40∥L时,各组鲫的复苏率均为100%,浓度为50g/L时,鲫的复苏率为88%;浓度为10-50g/L时,各组鲫7d的存活率均为100%。鲫在不同浓度(10~50g/L)的乌拉坦溶液中药浴一定时间后,将其暴露于空气中,经过一定时间后鲫可自动苏醒而弹起。其中除50g/L浓度组与40g/L浓度组之间,鲫的弹起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浓度组之间鲫的弹起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浓度组药浴时间为10min与5min之间,鲫的弹起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10g/L组的药浴时间为25min与20min之间,鲫的弹起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浓度组其余药浴时间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鲫7日存活率均为100%。药浴后的鲫能够恢复正常行为状态,表明乌拉坦对鲫行为的影响无明显的后遗效应。综合各项试验结果,表明乌拉坦对鲫的麻醉安全浓度为40g/L。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大蒜素对鲫Carassius auratu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鲫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50、500mg/kg的大蒜素,并对鲫进行42 d的养殖试验,其中试验的第1~28天饲喂含大蒜素的试验饲料,第29~42天饲喂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结果表明:与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相比,添加25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鲫血清补体C3活力(P0.05),而添加500 mg/kg剂量的大蒜素则能显著抑制鲫血清补体C3、C4活力(P0.05),改投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后,该剂量组C4活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250、50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鲫血清、肝胰脏、肾脏和脾脏中溶菌酶(LZM)活力(P0.05),改投不含大蒜素的基础饲料的14 d内,250、500 mg/kg剂量组血清LZM活性及500 mg/kg剂量组肾脏和脾脏LZM活性仍有显著升高(P0.05);添加250 mg/kg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提高肝胰脏和脾脏中一氧化氮(NO)含量(P0.05),添加500 mg/kg大蒜素能显著提高血清和脾脏中NO含量(P0.05),但该剂量显著抑制肝胰脏NO含量(P0.05),250、500 mg/kg剂量组肾脏中NO含量在第42天时均显著高于对照水平(P0.05)。研究表明,鲫基础饲料中大蒜素的适宜添加剂量为250 mg/kg。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五氯酚钠溶液(0、1、2、3、4、5、10mg/L)对鲫Carassiusaurtlgt~的毒性作用,并采用药浴的方式研究了五氯酚钠在鲫体内不同时间段的药代谢动力学。结果表明:五氯酚钠对鲫的毒性作用很强,当药物浓度为10mg/L时,药浴1h后试验动物100%死亡;当药物浓度为2mg/L时,试验动物健康存活,药浴96h无死亡现象;将鲫在2mg/L的五氯酚钠溶液中浸浴24h后,药物迅速被鲫吸收,血浆中0.5h五氯酚钠浓度就能达到11.5ng/mL,1h达到峰值12.0ng/mL,但药物的代谢较慢,给药70d后才检测不到药物;药物在肌肉中的代谢与血浆中类似,1h达到峰值(11.84ng/mL),比血浆中的峰浓度略低,药动学参数t1/2α、t1/2β,MRT0-1、Tmax、Cmax、AUC0-4和MAT分别为12.6h、186.8h、260.4h、1h、11.84ng/mL、1106.5ng/(mL·h)、222.5h。  相似文献   

15.
β-葡聚糖和乳酸杆菌对鲫协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别喷有β-葡聚糖、益生菌制剂、β-葡聚糖与益生菌制剂联合以及不添加佐剂的一般饲料分别投喂鲫Carassius auratus,检测各试验组鲫肠道菌群、增重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用β-葡聚糖和益生菌制剂联合投喂,鲫肠道中好氧菌总数极显著减少(P<0.01),厌氧菌总数、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Bifidobact数量显著增加(P<0.05),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数量显著减少(P<0.05);联合制剂中对鲫肠道菌群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益生菌,β-葡聚糖能协同益生菌减少鲫肠道的好氧菌,促进益生菌对鲫肠道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作用;β-葡聚糖和益生菌制剂都能提高鲫对饲料的利用率,促进鲫生长和成活;β-葡聚糖和益生菌制剂联合对鲫的生长和成活的促进作用,比单独使用效果要显著得多。将β-葡聚糖和益生菌制剂配成复合型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4~26℃水温条件下,以10 mg.kg-1剂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中药物浓度,研究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恩诺沙星在健康异育银鲫组织内的代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后,药物在组织中代谢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口服给药后,药物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F)为86%,组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推测是由于药物在异育银鲫体内的肠肝循环作用所致。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异育银鲫体内均具有良好的组织分布,肾脏、肌肉、肝胰脏、鳃和血液5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总面积(AUC)分别为624.2、965.9、721.8、298.0、239.6μg·h·mL-1和465.3、343.1、542.9、411.4、205.9μg·h·mL-1,最大药物浓度(Cmax)分别为33.48、16.91、26.44、18.71μg.g-1和15.30μg·mL-1,9.20、5.39、7.78、6.88μg.g-1和4.50μg·mL-1;药物在各组织中消除时间较长,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69.0、141.4、113.4、36.7、63.5 h和27.3、49.2、77.0、38.5、62.7 h。结论:恩诺沙星以10 mg.kg-1剂量单次口服给药,对细菌引起的异育银鲫病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但需注意药物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17.
短时间微流水处理对异育银鲫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流水系统处理池塘养殖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测定不同处理时间(0~9 d)鲫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滋味特征、气味特征和挥发性成分等参数,研究微流水处理对鲫肌肉品质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微流水处理对养殖鲫肌肉中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不大(P0.05),但对鱼肉中灰分、肌糖原和总糖含量及滋味、气味及感官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微流水处理时间延长,鲫鱼肉中肌糖原、总糖含量显著下降,灰分明显增加(P0.05)。电子舌和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微流水处理可显著改变鲫肌肉的滋味特征、气味特征。随着微流水处理时间延长,鲫肌肉中异味挥发物含量明显减少、鱼肉自身代表性风味物质含量明显增加,且蒸熟后鱼肉的气味、滋味、质地和总分等评分明显升高,微流水处理7 d的鲫肌肉的感官评分优于0、1、3、5 d样品的,而与微流水处理9 d的样品无差异。综上可见,短时间微流水处理(≤7 d)不影响鲫鱼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但可显著改善养殖鲫肌肉品质,其适宜处理时间为7 d。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精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黑龙江水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银鲫种群——方正银鲫和扎龙湖银鲫的染色体数量和精子密度 ,以及精子在天然水体中的泳动能力、精子的寿命、精子头部的直径和体积 ,结果表明 ,两种银鲫的遗传基础截然不同 ,方正银鲫的体细胞具有 15 0±条染色体 ,扎龙湖银鲫的体细胞具有 10 0条染色体 ;其精子的直径、体积和精子密度也反映了这一点 ,方正银鲫精子头部的直径平均为 2 .81︼m,体积平均为 11.83︼m3,尾长为 4 5 .2 6 ︼m;扎龙湖银鲫精子头部直径平均为 2 .34︼m,体积平均为 6 .83︼m3,尾长为 38.39︼m;方正银鲫的精子密度为 0 .5 7× 10 1 0 / m L~ 0 .90× 10 1 0 / m L,平均为 0 .73× 10 1 0 / m L;扎龙湖银鲫为 0 .94× 10 1 0 / m L~ 1.70× 10 1 0 / m L,平均为 1.38× 10 1 0 / m L。其他测量内容没有明显的区别 ,方正银鲫和扎龙湖银鲫精子的泳动能力分别为 4 9.16 s和 4 9.15 s,寿命分别为 3min2 4 s和 3m in16 s,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两种鲫鱼的授精力没有明显的区域。本项研究进一步证明方正县双丰水库具有 15 0±条染色体的银鲫 ,其雄性具有正常的性别发育和生产精液的能力 ,所产生的精子与倍性正常的鱼类的精子在形态结构、泳动能力和受精能力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对鲫Carassius auratus血清中的IgM进行快速分离纯化,所得产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法可以很好地分离到高纯度的鲫血清IgM,电泳条带中重链和轻链清晰可辨,重链、轻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5 000、25 000左右,无明显杂带;利用纯化的鲫血清IgM免疫小鼠,获得了高效价抗IgM抗血清,可以特异性识别鲫血清和黏液中IgM重链。应用间接ELISA方法对浸泡免疫后的鲫血清和皮肤黏液中抗体的动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鲫皮肤黏液中的抗体滴度在免疫后第6天达到峰值,血清中抗体滴度在免疫后第15天达到峰值,前者高峰期出现较早,但持续时间短,后者高峰期出现较晚,但持续时间较长。本试验中所建立的Protien A亲和层析法为鱼类抗体制备、病原检测及免疫学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