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助推琼中绿橙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提升绿橙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琼中县国家气象站1981—2010年和区域自动气象站202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为资料,从种植气候适宜性、当年生长季气候条件、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等3方面,选取琼中绿橙气候品质认证指标,构建了琼中绿橙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对2020年11月份采摘的琼中绿橙进行了气候品质等级认证,认证评分为93.5分,等级为“优”。  相似文献   

2.
基于五指山市国家气象站1981-201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区域自动站202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结合2020年五指山市'大叶'茶叶品质检测数据,综合评估茶叶种植地气候适宜性、当年生长季气候条件、企业生产管理水平,选取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指标,构建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对2020年11月采摘的茶叶进行气候品质等级认证.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三都县水晶葡萄气候品质认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条件对农产品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是根据当年天气气候条件特征而展开的农产品品质优劣等级的评价,对提高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有重要意义。随着全国各地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研究的开展,本文以素有"水晶葡萄之乡"的三都县2017年的水晶葡萄为研究对象,参考现有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对三都县水晶葡萄展开气候品质认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葡萄萌芽期、浆果生长期和浆果成熟期较严重的低温和连阴雨导致葡萄酸度偏大,综合水晶葡萄适宜性、当年天气气候状态及种植环境三方面评价2017年度三都县水晶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优。该方法可以为其它特色农产品的气候品质认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宁陵酥梨气候品质认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酥梨是宁陵的特色主导果业,探索和推广酥梨气候品质认证技术方法,对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升酥梨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酥梨品质与当年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利用宁陵县气象观测资料、酥梨发育期资料和梨果品质鉴定数据,以影响酥梨品质的气候适宜性区划、2017年酥梨生长气象条件和生长期内的气象灾害、果园管理水平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酥梨农业气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赋予权重评分,将酥梨的气候品质分为特优、优、良3个等级。探索酥梨气候品质认证技术方法,设计酥梨气候品质认证指标,建立气候品质认证公式,制作并颁发气候品质认证报告。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昌平国家观测站和流村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分析昌平区苹果生育期内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对苹果品质的影响,研究得出气候品质认证指标体系,为果品注入气象科技内涵的同时对苹果生长和生产管理条件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2018年气象条件中,气温和日照条件有利于苹果生长、发育、着色等品质形成;低温和降水量对苹果生长膨大造成影响,管理上采取防冻害、灌溉等措施保障了苹果品质。通过对苹果果树生长立地条件、果品生长气候条件、果品经营主体生产管理条件综合评分,对昌平富士苹果进行气候品质评分,认定认证区域苹果气候品质认证为特优。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昌平区苹果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与气候品质认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昌平国家观测站和流村自动气象站气象数据,分析昌平区苹果生育期内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对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气象条件中,气温和日照条件有利于苹果生长、发育、着色等品质形成;低温和降水量对苹果生长膨大造成不利影响,管理上采取防冻害、灌溉等措施保障了苹果品质。通过对苹果果树生长立地条件、果品生长气候条件、果品经营主体生产管理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分,昌平区苹果气候品质被认证为特优。该研究得出的气候品质认证指标体系,为果品注入气象科技内涵的同时,对苹果生长和生产管理条件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青岛蓝莓生态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品质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0—2010年青岛地区7个国家级自动站气象资料及青岛市气象站、黄岛区气象站和张家楼镇气象站2018年气象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蓝莓的气候条件以及青岛地区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等,并通过筛选蓝莓气候品质指标,建立气候品质等级评价体系,构建蓝莓气候品质论证模型。结果表明,蓝莓在青岛地区种植有较适宜的温度、日照时数,适宜蓝莓生长、发育,但3—6月降水量偏低,不利于蓝莓生长;黄岛区境内土壤较肥沃,呈中性或微酸性,适合蓝莓生长。按照评价体系指标的认证评分,得出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镇蓝莓得分为93.9分;根据气候品质评价指数(ACQI),认证青岛市黄岛区蓝莓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级。蓝莓气候品质认证实例分析,对探索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技术应用、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以及为"三农"增产增收、打造青岛蓝莓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反季节莲雾生产提供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海南岛1971~2010年气候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影响反季节莲雾产量的气象因子,应用GIS插值技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制作海南反季节莲雾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图。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莲雾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该区地势平缓气候温暖;适宜区分布在全岛大部分地势平坦地区;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和中部山区,该区气候条件比较差,但也能满足莲雾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9.
利用磴口县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和内蒙古漠北金爵葡萄酒庄的农业自动气象监测站气象观测资料,综合考虑不同物候期气象适宜度、气象灾害条件,利用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对漠北金爵葡萄酒庄2018年生长的"赤霞珠"进行气候品质认证。结果表明:2018年该产地在赤霞珠生长期间特有的天气气候条件有利于其天然品质的形成。认定漠北金爵葡萄酒庄于2018年出产的赤霞珠酿酒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10.
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品质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西藏生态条件脆弱,农业生产适应能力差,受气候影响更大。青稞气候品质认证是对影响青稞品质的气候条件优劣等级进行评定,利用认证结果对青稞及其产地进行标识,提高青稞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本文阐述了西藏白朗县气候特点,论述了开展青稞气候品质认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以期为气象为农服务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大叶"莲雾在广西南宁市地理气候条件下的引种效果及提高其果实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方法】以引种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的8年生树龄的"大叶"莲雾为材料,观测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树体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及越冬表现。同时在花果期设计不同的栽培处理,分析通过栽培管理提高"大叶"莲雾果实品质的效果。【结果】"大叶"莲雾在引种地表现出生长萌发力强、抽梢旺盛和座果率高的生长特性,花期可从4月初花芽萌发延续至6月中旬,表现出可多次开花结果的生物特性。在2015年冬最低气温2.8℃,日平均气温≤7℃超过3天的极端气温后,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在花果期采用适宜的管理措施能明显提升果实品质。【结论】"大叶"莲雾十分适合广西南亚热带气候区域种植,通过适宜的栽培技术可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莲雾。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大樱桃气候品质认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大樱桃气候适宜性、生长期气候条件、田间管理水平确定为气候品质评价的关键影响因子,探索辽宁省大樱桃气候品质认证技术;通过建立大樱桃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对辽宁省大樱桃气候品质进行分区评价,大樱桃"特优"等级主要分布在大连市、金州区及瓦房店、普兰店大部地区等,这与大樱桃生产品质实际基本一致。本研究能够有效地提升大樱桃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同时为开展其他农作物气候品质认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稻品质气候影响评价是指气候条件对水稻品质影响的定量化评价,传统技术方法主要是依靠收成情况及种植经验对水稻生长情况进行评价认证。以湖北香润生态农业合作社特色香米黄毛粘为例,利用该区域周边孝感国家基准气候站(下简称孝感站)和陡岗区域站(下简称陡岗站)观测资料,构建黄毛粘品质气候评价模型并开展定量评价。研究表明,近10年(2010—2019年)黄毛粘品质达优的有4年,品质为良的有6年,2020年黄毛粘垩白度评价等级为三级,糙米率为二级,整精米率达一级,碱消值为一级,胶稠度为三级,透明度为二级,综合评定2020年黄毛粘气候品质等级为优,评价结果与农业观测记录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进行不同生态区域板栗气候适应性评价及其适宜性种植区划,为板栗引种以及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我国不同生态区域(黄淮海、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等4大区域)105个板栗品种(含优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坚果单粒质量、果形指数等表型性状和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等内在品质进行差异性分析,选择4大区域中24个板栗主栽区的12个气候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与板栗品质形成最密切的气候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构建板栗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利用气候适应性指数(CAI)对板栗进行气候适应性评价和适宜性分区。  结果  (1)不同生态区域板栗表型性状和内在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性。长江中下游地区单粒质量和果形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黄淮海地区可溶性糖最高,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最大。(2)影响板栗坚果品质的主要气候因子为热量因子,其次为光照因子和水分因子。单粒质量与年平均温度和生长季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温差呈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年平均温度和生长季平均温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含水量与生长季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与生长季温差和生长季日照时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长季降水量呈不显著负相关;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与生长季平均温度和生长季温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年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年日照时数和生长季日照时数均呈负相关,与生长季降水量呈不显著负相关。(3)根据CAI,4大区域中24个板栗主栽区可划分为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适宜区。黄淮海北部区域CAI值达到0.90 ~ 0.96,为最适宜区;黄淮海东部、西北和西南区域CAI值为0.81 ~ 0.89,属较适宜区;而长江中下游区域CAI值最低,为0.71 ~ 0.77,属适宜区。  结论  生长季温差大、平均温度高、日照时数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板栗坚果甜、糯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辽峰”葡萄为研究对象,利用2020年11月-2021年8月逐日气象资料,通过气候统计、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灯塔市“辽峰”葡萄种植区生长季各个发育期气候条件特征对其影响,构建气候品质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果实生长期为葡萄发育的关键时期,气温和降水对其产生的影响最大,综合分析得出2021年“辽峰”葡萄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为“辽峰”葡萄产业提供专业的气象科技服务,提升葡萄产业的质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简要阐述了气象因素与花椒品质的关系,建立了富硒青花椒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对重庆市江津区种植的具有独特"富硒"特色气候品质的青花椒进行了认证和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江津区富硒青花椒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2年黑龙江省月气候影响评价,详细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作物生长季(5~9月)期间的气候特点,以及生长季期间发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莲雾在贵州南部及生态相似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引进的9个莲雾品种(系),连续4年对其枝梢生长、开花结果物候期、冬季越冬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对枝梢生长、树体生长、结果习性进行调查,对果实性状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探讨莲雾在贵州南亚热带气候区域种植的适应性,并筛选品质表现较好,抗寒性较强的适宜品种(系)种植。结果表明:黑珍珠、飞弹、大叶莲雾在贵州南部引种栽培表现为速生、早产、稳产、抗冷性强、品质优。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5年马铃薯在2016年和2017年的生长发育观察资料,研究了气候变化对马铃薯关键生长期气候适应期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7年区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水曲线倾斜度大;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呈线性倾斜;作物生长季旱季指标呈上升趋势,干燥指数曲线的线性趋势大。播种后第90天,块茎由慢生长到快速生长。播种后第108天,块茎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大值。播种后第116天,块茎由快速增长转变为生长缓慢,气候变暖导致它缩短营养生长期和繁殖生长期及整个生长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瓦房店的葡萄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气候品质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其认证方法和条件,介绍了品质模型的构建,以期通过理论能够为葡萄气候品质认证技术提供实践参考,并对农产品的气候品质认证工作产生些许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