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吴伟 《广西林业》2008,(5):21-21
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第一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名单,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榜上有名,被确认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这是全国唯一一所林业高职高专院校。  相似文献   

2.
泰华  健康 《广西林业》2009,(3):I0001-I0001
5月7日上午,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国家林业局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副主任路永斌宣读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文件。国家林业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蓝增寿,自治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永魁在揭牌仪式上分别作讲话。该院院长庞正轰教授表示,学院将按照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技能鉴定站和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3.
《广西林业》2011,(Z1):190-191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区政府主办,自治区林业厅、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创办于1956年,已培养各类毕业生3万多人.学院是"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安全文明校园".2010年荣获第十届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11年在校生6500多人.  相似文献   

4.
北京林业大学理科生物学基地通过7年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对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明显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干果、药材、调香料高产优质示范基地和名特优经济林高产优质示范基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林业部造林经营司陈蓬干果、药材、调香料畜产优质示范基地和名特忧经济林高产优质示范基地项目,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项目以创建高产优质示范样板为目标,以普及常规技...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业产业》2006,(4):F0003-F0003
北方国家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隶属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是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批准立项建设的大型林木种苗生产与示范基地,其前身为北京市林业局大东流苗圃。  相似文献   

7.
10月15日,2013后北京市蜂业总结交流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汇报会在北京圆山酒店召开。会议由北京市蚕蜂站副站长吴忠高主持,北京市蚕蜂站站长刘进祖、副站长吴忠高、副站长汪平凯、各养蜂区县主管人员、蜂农专业合作社代表及11个示范基地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首先.各区县蜂业主管人员总结2013年本各区县蜂产业工作情况.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2014年工作重点;其次,11个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负责人总结示范基地生产建设情况,并作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8.
该文总结了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建设的经验。阐述了基地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法及特色,明确提出了基地人才培养要贯穿“厚品德、尊个性、强基础、重实践”这一主线。  相似文献   

9.
以培养现代生物科学与技术类学研产结合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我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于2002年12月20日揭牌。为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生物技术专业化人才相对缺乏的现状,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我校等全国36所高校成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我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将按照“基础+模块+创业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本硕连读、分段培养、定期考核、优胜劣汰的“滚动”竞争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依托生物技术和…  相似文献   

10.
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智力保障,独立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自主创新是当前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的重点,旨在使所培养的学生拥有核心竞争力。如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一批能肩负起历史使命的科研创新人才是高校理科基地建设面临的有待思考的问题。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对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经验和育人成效进行了总结。首先,明确"以学科发展为依托,以质量求生存,充分发挥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教学的示范带动作用"的办学思路,在注重提高理科基地科研水平的同时,注重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基本形成了具有森林生物学特色的学科群,以及从理学学士到博士后的理科生物学人才培养体系。其次,找准专业定位,以育人为中心进行整体谋划,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实践中求真知;通过增强专业软实力、积极申报各类科研和教学项目、加强对外学术交流、注重与校外企业的合作等,寻求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产业》2006,(2):F0002-F0002
北方国家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隶属于北京市林业局,是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批准立项建设的大型林木种苗生产与示范基地,其前身为北京市林业局大东流苗圃,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建设总面积165.5公顷,是我国种苗生产行业中率先通过ISO 90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2.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结合我国大学科技园目前的发展状况及运行模式,从官、产、学、研、银及其他几方面简单指出大学科技园建设初期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截止1997年底,全疆已建成林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266.67hm2,其中结果面积133.3hm2,基地分布于8个地州的20多个县市,定基地建设合同8份。根据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人谈几点看法,供参考。思奇之一:明确建示范基地的指导思想及目的,把示范基地建设做为林  相似文献   

14.
信息传递     
省政府与中国林科院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 7月2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北京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庞道沐副省长与江泽慧院长分别在协议上签字。 省政府与中国林科院签署的合作协议,主要涉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林业难题招标、示范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重点加强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兴林抑螺、退耕还林、山区综合开发、湿地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竹藤与花卉业、商品林基地建设、林产品加工等研究与开发。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推广一大批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使科技成果转…  相似文献   

15.
10月15日,2013年北京市蜂业总结交流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汇报会在圆山酒店召开。会议由市蚕蜂站副站长吴忠高主持.市蚕蜂站站长刘进祖、副站长吴忠高、副站长汪平凯、各养蜂区县主管人员、蜂农专业合作社代表及11个示范基地负责人共计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5月28日,晋中市旱地果树集雨节水抗旱技术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榆次区庄子乡杨壁村举行。省政协副主席刘滇生,省林业厅副厅长任建中以及晋中市有关领导出席揭牌仪式活动。并分别为“九三学社山西省委精品果园节水抗旱科技示范基地、“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山西省农业厅旱作集雨示范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17.
北京林业大学理科生物学基地经过10多年建设,已成为具有森林生物学特色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但是,目前基地科研能力培养的良好模式仍需进一步推广,优秀团队的培养还需要重点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科研培训水平。为此,有必要加强科研训练平台的主体支撑作用,力争将科研训练纳入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主渠道。理科生物学基地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应结合高校SRT项目,优化本科生“导师制”,着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建立健全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确保通过科研训练加强研究与教学的融合,将学生科研能力训练寓于整个教学和科研系统工程之中,形成以提高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稷山县1993~1995年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和林业部红枣高产优质示范基地建设任务,为此在南阳村对提高示范基地枣树栽植成活率进行试验观察。试验观察的项目主要是:苗木根系质量、栽植季节、是否使用根宝、栽植深度和地膜覆盖。试验证明,除栽植季节外,其它几方面对枣树栽植成活率都有影响,我们从中选择出了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几种方法用于枣树栽植,对提高成活率具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个梅花切花生产基地有望在重庆建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悉,由重庆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所申报的“梅花切花生产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已正式获得了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按照项目合同书的计划任务,将在重庆建成一个300亩的梅花切花生产基地。此举标志着我国首个梅花切花生产基地有望在重庆建成,从而填补我国多年来一直没有梅花切花生产基地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绿苑见闻     
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 建设工程全面启动   从 1999年 9月 27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复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在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建立后,今年以来,国家林业局两次组织专家对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论证。 1月 5日,审查通过了初步设计方案; 4月 7日,审定通过初步设计; 4月 28日,国家林业局发文批准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建设初步设计; 5月中下旬,基地建设全面启动。该基地总投资规模 6079万元,规划占地 156.54公顷,其建设内容包括:现代化自控温室 3万平方米,工厂化育苗生产线及基质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