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鸡截翅好     
据试验证明,在苗鸡时截翅,截翅仔公鸡胸脯和腿部的肉增重提高6—8%:母鸡产鸡量增加10—12%。饲料消耗量减少4%,提高了抗病能力。而且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安徽省某肉鸡养殖集团的一个种鸡场,其中一群育成鸡6周龄时爆发球虫病。发病前, 该鸡舍饲养母鸡8 650只, 公鸡1 132只, 公母同舍但用格栅隔离分开饲养,饲养密度为母82只/米,公63只/米。采用遮黑纵向负压通风,隔日限饲。爆发球虫病共死亡母鸡123只,公鸡127只,母鸡死亡率为142%,公鸡死亡率为1122%。2临诊症状病雏羽毛蓬乱,翅下垂,缩颈呆立或挤成一堆,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嗉囊内充满液体,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污染;粪便呈咖啡色或血样;痉挛抽搐或昏迷而死,死亡鸡只大部…  相似文献   

3.
张斌 《中国家禽》2003,25(6):24-24
养鸡业一向把公鸡和母鸡在饲养上同等对待。作为规模化生产,商品肉鸡的均匀一致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公鸡,因此种公鸡的选种非常关键。优质黄羽肉鸡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种公鸡的选种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生产操作上会带来很多困难。1出雏时选苗雏鸡质量的好坏是鸡只后期生长发  相似文献   

4.
发病情况 我公司实验场于2004年6月15日自繁自养一批2730只地方优质黄羽种鸡,其中公鸡406只,母鸡2324只,2004年7月23日之前几乎没有死淘。7月24日至7月27日,鸡群发病.公鸡死亡10只,死亡率为2.46%,母鸡死亡8只.死亡率为0.3%。临床症状:初期无死亡和血痢现象.后期病鸡精神萎靡,羽毛松乱,双翅下垂,食欲不振,逐渐消瘦,下痢,排出带血液的稀粪,脚部贫血。剖检变化:剖检几只症状明显鸡只,其中主要病理变化为:  相似文献   

5.
种鸡场必须饲养一定数重的种公鸡,以保证种蛋的受精率。一般公鸡和母鸡按1:8~9的比例混群饲养。即一个饲养一万只母鸡的种鸡场,约需饲养种公鸡1500只左右。现在饲料价格很高,饲养大量公鸡必将增加生产成本。另外种公鸡因死亡或报废,常意外地造成公鸡不足,导致种蛋受精率降低,影响种鸡场的经济效益。我们根据精子可在鸡生殖道内成活较长时间的生理机能,并从人工授精间隔5~7天授精一次的方法中得到启示,进行了母鸡间歇配种试验,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于下: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鸡:22周龄迪卡父母代健康种鸡,试验组♀972只,♂54只;对照组♀879只,♂98只。  相似文献   

6.
牡丹江市郊区某养鸡场于1996年3月末,从大庆引进艾维茵父母代鸡雏3000套,其中母鸡2550只,公鸡450只,实行全封闭式饲养。饲养前期,鸡群生长状况良好,饲喂到13周龄时,种公鸡首先发病,到16周龄时母鸡又相继发病,鸡只陆续死亡,最多每天死亡10...  相似文献   

7.
珍珠鸡暴发法氏囊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5月,我县官墩乡唐庄村一养鸡户从上海某鸡场引购青年珍珠鸡10只,其中母鸡7只,公鸡3只。固定单群饲养。1988年春,珍珠鸡生下的种蛋让当地母鸡抱孵,从3月至6月共孵出苗鸡224只,因发生疫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春在宁安市走访了 13个养鸡户 ,鸡存栏 40 30只 ,死亡 3 42 6只 ,死亡率 85 %。死亡鸡经市兽医院剖检诊断为新城疫。造成大批开产前母鸡死亡的详细病因经过调查认为 ,一是假疫苗造成。经检查用过的疫苗瓶 ,瓶盖上没有批准文号 ,确定为假疫苗。因为开产前母鸡用了假疫苗 ,鸡体内没有产生抗新城疫抗体 ,因此 ,鸡体一遇强毒攻击就出现明显的鸡新城疫临床症状 ,乃至暴发流行 ,造成大批鸡只死亡。在用假苗的12个养鸡户中都没有逃脱恶运 ,造成大批鸡只死亡 ,而只有一户去乡兽医站购买有批准文号的疫苗得到了免疫保护 ,一只没死 ,这个血的…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 1999年3月,本地区有一种鸡场饲养的2000套AA肉种鸡,在20周龄前生长发育良好,没有疾病发生,18周更换预产期饲料,但是没有专门配制公鸡料。进入20周龄以后,鸡群发生异常情况,3月27日,发现种公鸡有软腿症状的5只,种母鸡中出现1只,而且随时间迟移,公鸡病情进一步加重,到3月30日发现软腿公鸡20只,母鸡3只,但没有造成死亡。 二.症状及剖检变化 病鸡精神正常,但因无法行走,造成采食困难。观察病鸡腿部,发现腿骨变粗,膝关节肿大,胫骨远端和跗骨近端向外弯转,腓肠肌腱脱出,以致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竹丝鸡屠宰体重与肤色性状指标间的相关性,试验选取第8世代1日龄N611品系竹丝鸡337只(公鸡165只、母鸡172只)为研究对象,测定63日龄公鸡和70日龄母鸡的屠宰体重,同时利用色差仪测定公母鸡肩部、背部、翅下、尾椎、胸部和颈部肤色L*、a*、b*值,对上述指标及屠宰体重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丝鸡母鸡肩部、翅下、尾椎、胸部、颈部肤色L*值均显著或极显著小于公鸡(P<0.05或P<0.01),提示母鸡总体肤色比公鸡黑;竹丝鸡胸部肤色L*值与屠宰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140,各部位肤色L*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背部肤色a*值与屠宰体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119;各部位肤色b*值与屠宰体重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在竹丝鸡育种过程中可以将胸部肤色L*值作为辅助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宁都三黄鸡性腺发育与脑发育相关性,本试验对152只宁都黄鸡各性腺指数及各脑指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早熟公鸡、母鸡的各性腺指数分别极显著或显著高于晚熟公鸡、母鸡的性腺指数。而且早熟公鸡、母鸡各脑指数分别显著高于晚熟公鸡、母鸡的脑指数。表明了宁都黄鸡性腺与脑的发育有着密切联系,鸡性成熟的早晚存在差异。母鸡性腺的发育与脑也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公鸡的睾丸指数与各个脑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而输精管指数与各脑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揭示宁都黄鸡性腺的发育与脑发育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在绥阳县的雅泉、桑木、清源、旺草等公社对推广鸡的“二元杂交”效果进行了调查,对杂交鸡进行了体长、体高、体重和产蛋量的测定如下: 体测1—2年龄的来航公×本地母“二元杂交”的公鸡46只,母鸡54只;测1—2年龄的金黄洛克公×本地母“二元杂交”公鸡22只,母鸡36只;测芦花洛克公×本地母“二元杂交”的公鸡18只,母鸡32只;测白洛克公×本地鸡“二元杂交”的公鸡16只,母鸡25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在饲料中含量虽低,但当鸡快速生长而微量元素添加量没有跟上时就容易造成缺乏症。笔者曾经经历一起AA肉种鸡锰缺乏症诊断过程,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1999年3月,洛阳市有一种鸡场饲养的2000套AA肉种鸡,在20周龄前生长发育良好,没有疾病发生,18周更换预产期饲料,但是没有专门配制公鸡料。进入20周龄以后,鸡群发生异常情况,3月27日,发现种公鸡有软腿症状的5只,种母鸡中出现1只,而且随时间推移,公鸡病情进一步加重,到3月30日发现软腿现象20只,母鸡3只,但没有造成死亡。2症状及剖检变化病…  相似文献   

14.
广济县食品公司种鸡场去年3月从常州市食品公司种鸡场引进希赛鸡种蛋1000个,孵出小鸡806只,育成母鸡332只,公鸡350只。从上海食品公司鸡场引进来航种鸡蛋1500个,孵出小鸡937只,育成母鸡359只,公鸡360只。同时本场用自产蛋孵出红乳鸡280只,来航商品鸡1100只。这些鸡都在房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情况  1 997年 4月 ,安徽一肉鸡养殖集团的一个 6周龄育成期的种鸡场 ,其中一幢鸡舍暴发球虫病。发病前 ,该鸡舍饲养母鸡 86 50只 ,公鸡1 1 3 2只 ,公母同舍但用格栅隔离分开饲养 ,饲养密度为母 8.2只 /m2 ,公 6 .3只 /m2。采用遮黑纵向负压通风 ,隔日限饲。暴发球虫病共死亡母鸡 1 2 3只 ,公鸡 1 2 7只 ,母鸡死亡率为 1 .42 % ,公鸡死亡率为1 1 .2 2 %。2 临诊症状 病雏羽毛蓬乱 ,翅下垂 ,缩颈呆立或挤成一堆 ,食欲减退 ,饮水量增加 ;嗉囔内充满液体 ,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污染 ;咖啡色或血样粪便 ,痉挛抽风或昏迷而死 ,…  相似文献   

16.
1仔鸡公母的鉴别方法仔公鸡声音粗哑、行动快捷,体格较大,外形结实,头大、颈粗、冠厚润而缺刻较深,肉髯及鸡冠呈鲜红色,背部宽阔,羽毛生长缓慢,脚胫粗大,尾部有箭毛为特征。而仔母鸡声音尖锐、行动较慢,体格较小,外形清秀,头颈细小,冠小,呈淡红色,背部较窄,羽毛生长较快,脚胫细短。2阉割的适当时期阉割公鸡首先要掌握的就是阉割时期,一般以公鸡开始啼叫时较适宜。此时鸡龄约45-90d,体重约0.25-0.50kg。超过90d以上的公鸡阉割操作较困难.180d以上的公鸡阉割时常因出血过多而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7.
《中兽医学杂志》2004,(1):32-32
在鸡的饲养中 ,一般只对公鸡进行阉割 ,俗称“阉鸡”。公鸡经阉割后 ,从外貌和生理上就失去雄性 ,但生长更快 ,肉质更好。其实母鸡也可以阉割 ,即手术摘除母鸡的卵巢 ,这样母鸡就失去雌性 ,不会排卵 (产蛋 ) ,外形上也会发生变化。据报载 ,有人对小母鸡长到 4月龄左右进行阉割 ,而后母鸡从外形上开始“变性” ,头尾长成公鸡的特征 ,但身上的毛则是母鸡特有的短毛 ,体重可达 3~ 4kg。据称 ,这种鸡既有观赏价值也有食用价值 ,鸡肉中的氨基酸、蛋白质等含量高于普通母鸡 6倍。肉味鲜美。市场销售价也远高于普通母鸡。阉割母鸡可提高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91年5月,本市某鸡场175日龄艾维茵肉种公鸡发生一种以关节肿大、跛行和拉绿色或黄绿色稀便为特征的疫病。经临床观察及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疫病很快得到了控制,诊治结果如下:一、发病情况艾维茵肉种公鸡在150日龄之前,与种母鸡隔离,由于饲养管理较好,月死淘率约为0.2%。种公鸡于151日龄时转入母鸡群混养,共放入种公鸡301只,种母鸡存栏数为2414只。由于采用地面平养,则以地面空悬竹排为栖架。投放半个月后,发现个别种公鸡表现跛行,并逐渐增多,不到1周时间,就有46只公鸡发病,发病率为15.3%,死亡7只,淘汰9只,种公鸡死淘率占发病鸡的34.8%。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性别竹乡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肉用品质及风味营养物质。选取200只(公母各半)1~6月龄竹乡鸡进行体重、体尺指标测量,选取30只(公母各半)6月龄竹乡鸡进行屠宰性能、肉质及营养等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随着竹乡鸡月龄增加,体重、体尺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在各个月龄阶段公鸡的体重、体尺优于母鸡;公鸡的屠体率和胸肌率低于母鸡(P>0.05),其他指标均高于母鸡(P<0.05),且各屠宰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公鸡胸肌中的肉色、剪切力、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母鸡(P<0.05),肉色反射率、失水率、肌内脂肪含量低于母鸡(P<0.05),a*值、pH、熟肉率、灰分差异不显著;公鸡胸肌中钙、磷元素含量高于母鸡(P<0.05),而锌、铁、钠元素含量低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中16种氨基酸总量高于母鸡(P<0.05),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总量均低于母鸡(P<0.05)。由此可见,竹乡鸡公鸡的生长和屠宰性能优于母鸡,但肌肉品质和营养物质低于母鸡。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琅琊鸡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20日龄琅琊鸡180只,设6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3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于300日龄时分析不同性别琅琊鸡的屠宰性能,并屠宰取胸肌和腿肌分析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常规指标、化学指标及风味物质指标。结果表明:公鸡、母鸡屠体率均超过87.00%,全净膛率均大于65.00%,公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胸肌(P0.05),母鸡腿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胸肌(P0.01),公鸡、母鸡胸肌和腿肌pH值随着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公鸡腿肌红度值(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P0.01);公鸡腿肌干物质、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腿肌(P0.05),公鸡胸肌、腿肌粗脂肪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母鸡腿肌中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鸡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公鸡胸肌、腿肌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胸肌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值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值最高,分别为39.97%和66.89%。说明琅琊鸡具有屠宰性能良好、肉质细嫩和味鲜、腿肌富含风味前体物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