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不同类型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北方平作春棉、麦套春棉和麦套夏棉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平作春棉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有55科、68属、73种,麦套春棉有74科、102属、108种,麦套夏棉有57科、80属、85种。平作春棉和麦套春棉间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系数(0.6830)>麦套春棉和麦套夏棉(0.5598)>平作春棉和麦套夏棉(0.4125)。麦套春棉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值分别为1.3486和0.2884>麦套夏棉(分别为1.2839和0.2868)>平作春棉(分别为0.6061和0.1404);优势度值则为平作春棉(0.7761)>麦套夏棉(0.5676)>麦套春棉(0.4971)。麦套棉(特别是麦套春棉)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较平作棉稳定,对环境的变化或来自群落内部种群波动的缓冲作用较强,是不利于某些害虫发生,而有利于天敌繁衍的良好生态系统,更具备利用自然因素控制害虫的生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种植方式和播(移栽)期对麦(夏)棉两熟棉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夏)棉两熟棉铃发育受以温度为主的气候条件和种植方式两个因素影响, 铃期平均日均 温低于20℃的麦套、 麦后直播夏棉棉铃发育明显劣于正常播种的单作夏棉(铃期平均日均温 大于20℃), 相同播期、 铃期平均日均温均在18℃左右的套夏棉和麦后直播夏棉的棉铃发 育差异较小。 铃期平均日均温在20℃以上的套夏棉、 麦后移栽夏  相似文献   

3.
对单作春棉、麦套春棉、麦套晚春棉和麦套夏棉4种不同耕作栽培途径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指出麦套晚春棉是适合冀中南温光资源的最佳耕作栽培途径;阐明了麦套晚春棉高产、早熟机理。同时对不同耕作栽培途径棉田养分平衡、棉麦共生期土壤水分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农业耕作改制,麦棉两熟面积不断发展.常规春棉作麦棉配套使用,成熟晚、霜前花率低、品质差、效益低.夏棉作为麦棉两熟品种,生长季节短、生产潜力小,难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制定符合生产形势需要的育种目标,培育中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相兼的适于麦棉套种的棉花新品种.豫棉16号(原名郑107)就是针对这种生产形势需要,根据育种目标选育而成的中早熟陆地棉花新品种.该品种的培育成功,为麦棉套种粮棉双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 组合设计和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兖州市不断改革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立体农业、高效农业,2007~2008年全市推广麦套夏棉210公顷,棉花单产1089千克/公顷,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对湖北棉区存在的粮棉争地矛盾,经济效益低,产量不稳的难题,提出了以耕作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夏粮主突破口,改麦套棉制度为麦后棉连作制度,并对其意义,可行性和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棉区熟制改革的试验示范研究工作,自70年代就已开始,诸多学者已在麦棉套种的栽培技术方面做过不少探索和研究,但对不同套种方式对夏棉生育动态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该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以期为麦套夏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设在山东省邹平县长山镇西店村.试验地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质中壤,地力中上等,肥力较均匀,排灌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8.
小麦套种早熟棉与晚熟棉的技术高喜,逄焕成,陈阜,路盘根(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北京100094)自80年代以来,黄淮海平原麦棉套种面积不断扩大,对解决麦棉争地矛盾,提高粮棉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黄淮海平原麦棉套种面积占棉花播种面积的50.6%,...  相似文献   

9.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近年来,粮棉争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大力发展杂交棉与小麦间作套种是确保粮食和棉花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集成出一套"8-2式"棉麦套种高产栽培技术,为棉麦套种在生产上的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棉麦配套品种的选择、麦棉配置方式、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措施等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种子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225002)白和盛,王宝和,周长海(一)我国是农业大国,狠抓粮棉生产,提高粮棉产量,增加国民对粮棉的平均持有量,始终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首要问题。“农业增产靠科技,科技重点在种子...  相似文献   

11.
德夏棉1号是德州市农科所1995年育成的夏直播棉花新品种,适宜黄河流域棉区麦套夏棉或麦后直播种植。1998年5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过程德州市农科所棉花室1991年从辽3702品系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1992年种成株行,中选株行于...  相似文献   

12.
豫麦33的系谱及特性豫麦33(原名郑州83203)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采用复合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经河南省区试和生产示范证明,该品种抗病性突出,丰产、稳产、早熟。系谱分析豫麦33之所以抗条锈和白粉病,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总结了小麦-花生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1)轮作倒茬,培肥土壤;(2)和物营养特点,实行麦油一体化配方施肥;(3)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模式;(4)高稳产兼顾,合理搭配良种;(5)保前兼后,建立合理麦油复合群体;(6)适期播(套)种,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节内光热资源;(7精细播种,确保幼苗齐全匀壮;(8)根据土壤、作物及气候、,采取行之有效,促控的结合田管措施。  相似文献   

14.
豫麦21优良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牛子敬,张先德,程华东(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466001)(项城市种子公司466200)豫麦21是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用(百农61×豫麦2号)F1作母本与(鲁麦1号×偃师4号)F1作父本,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1992、1...  相似文献   

15.
麦套春棉的小麦产量,随着带宽(小麦播幅)的增加而提高,随着带宽(小麦播幅)的减小而降低,带宽180cm(小麦播幅70cm),只要栽培方法得当,肥水运筹合理,能够达到单作小麦产量的70%左右。麦套春棉应从麦棉综合效益出发,确定适宜带宽和小麦播幅,并选用高产、株高较矮的中早熟小麦品种,使之既有利于棉花的苗期生长和中、后期发育,又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麦套春棉麦棉双高产适宜的套种方式孙本普,王勇,张宝民,李秀云(山东省滨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滨州256615)史维泽,马宪芬(山东省滨州地区农业局)本项试验旨在研究麦套春棉亩产小麦300公斤以上,皮棉100公斤的适宜套种方式。试验于1992~1993年...  相似文献   

17.
高茬麦套稻生育期与叶片生长顾克礼王玉龙唐正元(江苏省扬州市农科所225002)(江都市农业局)(仪征市农业局高茬麦套稻是在麦子生长后期套种水稻,麦收时留30cm以上高茬自然还田。该技术彻底免除了传统的耕翻整地、育苗移栽等繁杂工序,是最典型的省力节本、...  相似文献   

18.
麦套夏花生的生育特点分析李向东,万勇善,张高英,吴爱荣(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扩大小麦花生两熟制是花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粮油争地矛盾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套夏花生发展迅速,在大面积生产上每亩已突破300公斤的产量。山东农业大学19...  相似文献   

19.
夏棉高产优质栽培措施优化决策及生育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播期(x1)、密度(x2)、追纯氮(x3)打顶留果枝数(x4)、去蕾果枝数(x5)五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夏棉农艺组合措施、群体动态、成铃分布及产量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建立起皮棉产量、霜前花两个目标性状的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兼顾高产、优质的综合农艺措施决策方案是合理的。同时研究了夏棉高产优质的群体生育动态,找出了看苗促控的管理指标及成铃分布状况和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影响彼此消长的互变关系, 进而模拟出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结构,明确了夺取夏棉高产优质的主攻方向,实现夏棉高产优质。达到667m2产皮棉60 kg,霜前籽棉200kg以上的综合农艺措施决策方案为5月20~23日播种,密度7.3~7.5千株,追纯氮11.04~12.0 kg,打顶留果枝数8.4~8.7个,去下部1个果枝的早蕾。  相似文献   

20.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密度、氮肥施用时间、缩节安化控三因素配合对麦套短季棉霜前花率和皮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密植、早施氮肥、全程化控三因素的紧密配合是夏棉优质高产的关键。其最佳组合是密度9万~12万株/公顷,每公顷基施纯氮75~90kg,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施缩节安15g、30g和45g化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