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橄榄炭疽病是油橄榄果期主要病害之一,在陕西汉中地区普遍发生。该病危害油橄榄果实、叶片、枝梢、芽及花等不同器官,只在果实和叶片上呈现典型症状。严重发病植株造成落果、落叶、枝梢枯死,树势生长衰弱,病果含油率降低30.4—42.3%。油橄榄炭疽病病原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异名 Gloeosporiumolivarum Alm.]在陕西汉中地区尚未发现有性世代。病菌初次侵染来源为在病枯枝、病叶和病落果的旧病组织中越冬的病原体,来年经春雨浸湿产生新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布侵染危害。该病每年4月下旬在幼嫩叶尖端出现病状,5月中旬花有发病,6月中下旬果实发病,9、10月份果实进入转色成熟期,病害发生,蔓延迅速,11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多雨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发展。室内、外接种均能发病,潜育期2—7天。品种抗病性差异可能与果实表皮细胞层次及缀密度有关,爱桑、米扎的抗病性可能受此特性所决定。根据调查,该病随着树龄的增长,病害发生有加重之趋势。冬春剪除油橄榄病枯枝,清除病叶和病果,结合使用1%波尔多液和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油橄榄炭疽病效果显著。油橄榄炭疽病是由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侵染所致。该病是油橄榄果期主要病害之一。国外 Almeda 和 Gorter 曾有过报导。我国湖北、四川等省均有发生,但尚无正式研究报导,对病原、病名叫法不一,更无有效防治办法。陕西省油橄榄定植区结果树普遍遭受炭疽病危害,城固县柑桔育苗场油橄榄严重感病株造成落果、落叶、枝梢干枯,树势生长衰弱,降低果实产量,病果含油率降低30.4—42.3%。油橄榄炭疽病已成为当前发展油橄榄生产的严重问题。因此,我们从1978—1980年与城固县柑桔育苗场协作,对油橄榄炭疽病的症状、病原、周年侵染循环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兹将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今年开春以来 ,六万林场八角成林普遍发生落叶现象 ,较严重地区远看林分象火烧一样 ,花果大量脱落 ,有的幼果几乎落完 ,严重影响秋果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 ,造成八角成林落叶主要原因是炭疽病 ,其次是与施肥的含量有关。1 炭疽病。要危害叶、嫩枝、花梗、果梗、果实、叶片。发病先在叶缘、叶尖或叶片中部出现暗褐色水渍状水斑 ,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褐色大斑 ,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褐色 ,其上密布小黑点。湿度较大时 ,病症为橘红色粘状小颗粒 ,且传染快 ,叶脱落快。花梗、果梗都从梗的底端出现暗褐色斑 ,一旦出现色斑 ,花梗、果梗便脱落。果实…  相似文献   

3.
油橄榄炭疽病及其防治研究城固县柑桔育苗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炭疽病在陕西汉中地区普遍发生。该病危害油橄榄各部器官,但只有在果实和叶片上呈现典型症状。发病严重时引起落果、落叶、枝梢枯死,树势生长衰弱。病果含油率降低30.4—42.3%。油橄榄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异名Glocosporium olivarum Alm.]在陕西汉中地区尚未发现有性时代。初次侵染源为病枯枝、病叶和病落果所产生的新的分生孢子。该病每年4月下旬在幼嫩叶尖端出现新病斑,5月中旬花发病,6月中下旬果实开始发病,11月上旬达发病高峰。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发展。室内外接种均能发病,潜育期2—7天。抗病性差异可能与不同品种果实表皮细胞层次及缀密度有关,爱桑(Elbasan)、米札(Mixaj)较抗病。冬春剪除油橄榄病枯枝,清除病叶和病落果,结合使用1%波尔多液和50%退菌特800倍液防治油橄榄炭疽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知的梨树病害有80余种.其中梨黑星病、梨锈病、梨轮纹病、梨黑斑病、梨树腐烂病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一、梨黑星病又称疮痴病,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果实发病初呈淡黄色圆班,逐渐扩大,病部稍凹陷,上长黑雾,后病麻木栓化,坚硬、凹陷并龟裂。果梗与叶柄受害,产生黑色椭圆形病班,凹陷,长有黑雾。叶片发病初在背面中脉处产生淡黄色斑,上长有黑色雾状物,严重时许多病班汇合一起.繁叶布满黑雾。新消发病多在基部,产生黑色或黑褐色椭圆形凹陷病斑,表面长出黑雾,最后病班里疮痴状。当年生徒长枝发病多,芽鳞发黑…  相似文献   

5.
山茶炭疽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伟国 《云南林业》2004,25(3):19-19
1分布与危害山茶炭疽病多发生在长江以南各省区,以及北方的河南、陕西省南部地区,是山茶、油茶的主要病害,常引起落叶、落蕾、落果和枯梢,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2症状主要危害茶树叶片和新梢,在叶片上病斑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发生时为小点,后扩大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褐色大斑,  相似文献   

6.
梨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树病虫害比较普遍,危害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梨黑星病危害果实、叶片和新梢等.果实发病初生淡黄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的病部稍凹陷,上下生黑霉,后病斑木栓化、坚硬、凹陷并龟裂.叶片、新梢受害后,病斑呈疮痂状,周缘开裂.  相似文献   

7.
伊犁地区杨树常见病害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秀红 《中国林业》2012,(13):37-37
近年来,随着三北重点防护林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新疆伊犁地区杨树造林面积逐年增大。由于树种单一、管理粗放,使得杨树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杨树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杨树病害进行调查,掌握其发生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杨树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杨树炭疽病识别要点:枝梢部发病初期呈现出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梭形至不规则形淡褐色病斑,中央凹陷,病健交界处明显色深、隆起。病斑逐渐扩大绕枝一周时,病部以上枝条枯死。后期病斑中央产生黑色小粒,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叶部被害初期,叶面也现失绿水渍状斑点,逐渐变为淡褐色,病斑不定型,扩大至叶缘、叶脉时,发展较快,病健交界处明显。病斑中有时见有黄褐色轮纹,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状分生孢子盘。遇  相似文献   

8.
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桃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新梢。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干枯、脱落而形成穿孔。严重时数斑融合形成焦枯状大斑,病斑多时,病叶早期脱落。一般4月中旬展叶后即开始发病,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防治措施为①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②随时清除病叶,结合整枝剪除病枝,集中烧毁  相似文献   

9.
板栗干枯病又称栗树腐烂病、栗疫病、栗胴枯病。发病轻者树干局部染病 ,造成树势衰弱 ,影响成花结果 ;重者树干上大面积溃烂 ,整株很快死亡。一、病  状板栗干枯病主要危害成年栗树的主干及主枝 ,少数在枝梢上也引起枝枯。早春树液流动后 (3月底 4月初 )开始发病 ,病症发生于枝干皮层 ,初期为红褐色病斑 ,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赤褐色病斑 ,最后包围枝干 ,并纵向发展。病部组织松软 ,呈水渍状隆起 ,有时阴雨天气自病部会流出黄褐色汁液。撕破病皮可见内部组织呈红褐色水渍状腐烂 ,有酒糟味。发病中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凹陷 ,并在树皮下产生黑色…  相似文献   

10.
君子兰炭疽病病原为盘长孢菌。该病主要侵染叶尖和叶边缘,病状特征与叶斑病相似。发病初期呈现湿润状褐色病斑,有时出现粉红色胶质黏液。发展扩散后呈半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红紫色或暗紫色病斑,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并稍有凹陷。发病后逐渐扩大,四周可见轮纹斑痕呈现褐色。病斑  相似文献   

11.
油橄榄孔雀斑病,病源为真菌,能危害油橄榄的叶、果和枝条,主要危害叶片,使叶上表面组织破坏而变黄,引起严重落叶。病状叶片表面病斑开始出现时,为煤烟状的黑色圆斑,随着病斑的扩大,中间变为灰褐色,有光泽,周围为黑褐色,有时病斑周围有一黄色圆圈,似孔雀的眼睛,故称为“孔雀斑病”(见下图)。果实在成熟期较易感病,病斑圆形、褐色、稍下陷。枝条上的病斑不容易发现。  相似文献   

12.
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桃果和枝梢,严重时果枝枯死,果实腐烂。病菌在病枝或病果内越冬,随风雨传播。高温、阴雨连绵、天气闷热时易患病:园地低湿、排水不良、修剪粗糙、留枝过密及树势衰弱和偏施氮肥时发病易。幼果被害多成僵果残留树上;果实膨大期发病,病果很快脱落或全部腐烂,并失水成为僵果悬挂枝上;枝梢发病伴有流胶,叶片萎缩下垂。  相似文献   

13.
<正>枣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浆烂型、黑疔型和褐皮型。枣树浆烂病表现为枣果实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迅速扩大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病斑。有的表面有明显轮纹,多数病斑表皮下散生黑色小点,病组织土黄色至  相似文献   

14.
君子兰炭疽病,病原为盘长孢菌。是由真菌中的炭疽菌引起的。该病主要侵染叶尖和叶边缘部位,病状特征与叶斑病相似,发病初期呈现湿润状褐色病斑,有时出现粉红胶质粘液,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堆。发展扩散后,呈半圆形或不规则的椭圆形红紫色或暗褐色病斑,中央为淡褐色或灰白色,并稍有下陷,发病后逐渐扩大,四周可见轮纹斑痕,呈现褐色,病斑逐渐萎缩干枯。斑上散生着黑色颗粒状物,发病严重时引起整个叶片变黄枯萎。夏季来临时气温渐高,雨量增加,土壤过湿,是最容易发生炭疽病的季节。施肥不当,特别是氮肥用量过多或不施磷钾肥,都是发病的…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冬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冬枣的一些常见病害也在困扰广大的枣农,其中以炭疽病危害最重,轻则影响枣的品质,重则造成减产和绝产。1危害特征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染病果实先出现红褐色斑点,之后病斑渐大,周围伴有淡黄色晕环,最后病斑颜色变为黑褐色稍凹陷,但再扩大发展缓慢,病斑形状多样化,有圆形、椭圆形或菱形等。病斑里的果肉由绿色渐变为褐色、坏死或呈黑色或黑褐色。果实一般不脱落,但在后期或病斑较多时往往易腐烂,少数干缩为僵果挂在树上。  相似文献   

16.
栽培葡萄是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濉溪县四铺乡1997~1999年先后发展葡萄300多亩,但大多管理粗放,又不善防治病虫害技术,导致葡萄病害发生较重,造成产量低、品质差。根据近几年的防治实践,现将葡萄几种病害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葡萄生产者参考。一、白腐病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一般接近地面的果穗穗轴、果梗最先发病。受害部位初期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其果粒软腐,震动时病粒容易脱落;叶片多在叶尖或叶缘处先发病,病斑初期为水渍状近圆形,后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其上呈现出深浅不同的褐色轮纹。  相似文献   

17.
黑斑病黑斑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嫩枝和花梗等部位。8、9月份发病较重,叶片感病初期,仅为紫褐色或褐色小点,日渐扩大成为圆形,直径在3至10毫米左右,病斑周边呈明显的放射状。后期病斑叶片周围变黄,病斑上有小黑点,  相似文献   

18.
一、幼苗染病。症状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染病,以叶和青果受害重。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霉。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产生褐色斑,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长有白霉。茎上病斑呈黑褐色腐败状。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为棕褐色至暗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有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相似文献   

19.
油茶炭疽病初次侵染原广,再次侵染次数多时间长,危害部位多,发生面积大。10月份从花蕾和花底部侵入,引起落蕾、落花和僵果。4—5月侵染嫩叶和新梢,造成叶片向上卷曲呈棕褐色轮放状病斑和新梢枯死;4—9月侵染幼果,造成落果。病落果率一般为30—40%,严重时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20.
张丽仙 《云南林业》2001,22(3):21-21
要使桃树获得丰产、稳产、质优的果实,对桃树病虫害的防治是不可少的技术措施。1病害 我国桃树病害约有50多种。目前,在云南,危害桃树的主要病害有桃褐腐病、桃穿孔病、桃疮痂病等。1.1桃褐腐病 此病危害桃树的花、叶、枝梢及果实,其中对果实的危害最重,果实越接近成熟时受害尤烈。果实病害初期的表现是在果面上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如遇阴雨连绵的天气,病斑数日内便可扩及全果,果肉也随之变褐软腐。在多雨的年份,发病率高,产量下降幅度大,经济效益低。1.2桃穿孔病它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果实和枝梢。叶片发病,初为水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