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实践证明畜牧业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农牧民脱贫。为了实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称新疆)畜牧业健康发展,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促脱贫的目的,笔者通过建立新疆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从生态、经济两个方面对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耦合协调分析,以期找出畜牧业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及其耦合协调度动态演变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畜牧业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结果表明:新疆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正逐步趋于向好,但协调只是相对的,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生态环境问题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农牧系统相悖制约着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农牧业协调发展。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为研究样本,基于系统耦合理论,围绕农牧业经济发展指标,构建农牧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定量方法,对科尔沁左翼后旗农牧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7年,科尔沁左翼后旗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种植业;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耦合度不高,2012年以前耦合度没有达到0.1,从2012年开始农牧系统耦合度逐年提高,到2016年耦合度达到最大值;从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来看,科尔沁左翼后旗在2012年以前处于农牧系统极度不耦合协调发展阶段,自2012年开始逐渐趋于协调,到2016年达到良好耦合协调发展阶段。提出了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种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人才和智库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牧系统相悖制约着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农牧业协调发展。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为研究样本,基于系统耦合理论,围绕农牧业经济发展指标,构建农牧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定量方法,对科尔沁左翼后旗农牧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7年,科尔沁左翼后旗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种植业;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耦合度不高,2012年以前耦合度没有达到0.1,从2012年开始农牧系统耦合度逐年提高,到2016年耦合度达到最大值;从耦合协调发展类型来看,科尔沁左翼后旗在2012年以前处于农牧系统极度不耦合协调发展阶段,自2012年开始逐渐趋于协调,到2016年达到良好耦合协调发展阶段。提出了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种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人才和智库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运用DEA-Tobit模型对2012—2016年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草畜转化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草畜转化效率8个示范社区中6个社区有效,2个社区无效。从技术效率分解上看,6个DEA有效社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达到最优;无效社区中,羊八井社区草畜转化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甘孜社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从动态上看,Malmquist指数呈现周期性波动,波峰低谷交替,在研究期间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草畜转化效率存在一定的负增长,主要由要素配置效率下降引起。此外,科研人员投入、科研资金投入、生产要素投入以及牧民培训对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草畜转化效率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地区草地资源丰富,草食畜牧业发展迅速,具备饲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然而调研发现,目前西南地区饲草供需缺口大,制约了草食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准确把握西南地区饲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关系,本研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测算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2015-2020年,西南地区饲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的耦合协调度基本处于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的状态,协调程度较低。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饲草产业发展水平滞后。西南地区土地资源紧张、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较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因素是制约地区饲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善西南地区饲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需要着力提升西南地区饲草产业发展水平,建议遵循“立草为业”的发展思路,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创新支持政策,提升饲草种业竞争力等方式促进西南地区饲草产业发展,实现饲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发展青海生态畜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作为青藏高原的传统产业,目前仍是青海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畜牧业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我省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牧区广大群众致富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当前,传统畜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牧民群众生产方式、提高生活水平,依旧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如何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草地生态保护相协调,实现既减轻草场压力又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对藏北典型区域那曲县进行了生态文明统计测度与评价,并对未来8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进行预测,为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与思路。采用生态模型评价的方法,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发展、描述、评估和评价的基础上,寻求了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并能反映藏北牧区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要求的特征指标;以那曲县为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目标进行了定量判断。引用协调发展程度计算模型,采用灰色系统方法(GM(1,1)模型)对那曲地区过去及未来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计算并预测。结果表明:那曲县生态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低,2001~2013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在初级协调发展类和勉强协调发展类之间,未来8年协调发展程度呈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突变理论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折旧率模型估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运用生态福祉指数评价牧区居民的生态福祉水平,最后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及其空间差异性。以内蒙古的17个牧业旗县(市)作为研究区,运用2012—202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研究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增幅达22.9%。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地区生态环境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2)研究区牧区居民生态福祉呈先降后升趋势。典型草原地区牧区居民生态福祉呈先降后升趋势,而荒漠草原地区和草甸草原地区呈波动上升趋势。3)研究区牧区居民生态福祉与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耦合协调度明显提升。典型草原地区优质协调发展态势逐渐增强;荒漠草原以轻度失调和良好协调为主;草甸草原地区中的2个旗县(市)的耦合协调关系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9.
针对青藏高原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以草业界面系统理论分析了影响该区草地资原可持续利用的原因,并提出实现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现代化和生态保护的治本之策是全面加大草地畜牧业的建设力度,借鉴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实现草业产业化、社区现代化、家畜饲养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现代畜牧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态畜牧是将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畜牧业生产而发展起来一个新领域,已成为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本文就生态学基本原理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应用及进行生态畜牧业生产中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坚持生产生态结合,持续推进草食畜牧业科学发展,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形成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的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格局,促进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对畜牧业实行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是衡量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措施。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建立畜牧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对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流程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对层次分析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通过相应的实例,证明层次分析法在畜牧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对畜牧业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能起到决策支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描述草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青藏铁路建设对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草原旅游业、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积极影响。西藏草业要大发展,必须依托青藏铁路。  相似文献   

14.
采用AHP决策分析方法,通过建模、计算,对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泉湾村生态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作了量化分析,扩展了层次分析的应用范围,对生态经济发展项目多方案择优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法。决策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顺序应该首先进行社区畜牧业的发展,其次,以退牧还草为主的生态恢复工程主导下,逐步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华北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相悖与互依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立峰 《草地学报》2004,12(1):70-74
针对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相悖运行,本文以华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为例,阐述了二者间所存在的本质性互依关系,指出生态与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彼此对立的相悖与相成关系同样也统一于互依关系之中。相悖关系是促进系统稳定化的机制;相成关系则是系统失衡、导致进化或退化的途径。在进一步分析华北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之后,提出了实现二者协调互依演进的三条途径,即通过促进经济与生态高效型子系统间的生产耦合,实现系统内生态—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式途径;通过发挥具有资源、市场等优势的系统间耦合生产,促进生态—经济互补性发展的外延式途径;强化政府职能,形成土地经济利用的适度开发与生态建设的经济补偿制度所制约下的生态—经济有序发展的社会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畜牧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养殖集团和养殖集中小区。但疫病流行越来越引人注目,禽流感、布鲁氏菌感染时常成为社会焦点,特别是2018年开始的非洲猪瘟疫情肆虐,至今严重困扰养猪业和广大市民的菜篮子安全。如何有效控制和防御动物疫病的发生及传播,减少疫病的传播和流行,降低疾病对养殖业的损害和压力,清除净化动物重大流行疫病,建立全面的养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已成为行业从业者共同关注的课题。文章重点对如何建立生物安全体系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农牧过渡地带,与辽阔的青海、甘南牧区接壤。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草原牧区进入枯草期,大量牲畜从牧区向农区、半农区转移,当地群众利用秋收丰富农作物秸秆进行阶段性育肥,实现了草原牧区和农耕区饲草料和草食畜资源的互补性,做到了经济和生态双赢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项目组通过现场入户、问卷调查、样本试验等方式,对犏牛育肥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和认真分析,提出了农牧过渡地区犏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不断发展的中国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发展道路。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如牧区每年向农区提供育肥用牛羊达到3 000多万头;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经营模式不断转变,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正在加快形成;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日益牢固,仅2000年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已超过200亿元;草原畜牧业对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受草原生态安全问题,生猪型畜牧业生产特点和草原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艰巨挑战。因此,应该积极应对客观矛盾和问题,牢牢把握当前发展的有利机遇,进一步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针对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同时,所引发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论述了其发生的因素及对策,我认为,使二者相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减轻草场压力,二是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三是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四是加快草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