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资源化利用城市废弃物,本文采用盆栽试验,将"城市污泥堆肥"、"园林废弃物堆肥"、"城市污泥:园林废弃物=1:3的堆肥"、"城市污泥:园林废弃物=1:1的堆肥"与林地土壤分别按照0:1,1:3,1:1,3:1,1:0混配得到不同的基质,研究其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L.)营养生长期的影响;并采用熵权系数与TOPSIS集成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从中择取最佳基质。结果表明:混配基质对高羊茅萌发率有相对抑制作用;低茬修剪可以促进高羊茅株高的增加,且污泥堆肥具有缓释性;地上、地下生物量变化趋势一致;纯污泥堆肥可作为最佳基质,其综合评价指数最大,为0.71,而纯园林废弃物堆肥处理的综合评价指数最小,为0.04;园林废弃物堆肥可部分代替泥炭,添加阈值应控制在0~0.5。因此,高羊茅对城市废弃物混配基质有较良好的生长响应,若将城市废弃物混配基质应用于草坪生产,不仅能促进高羊茅初期生长,还能为城市废弃物的消纳提供出路,是城市废弃物处置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是解决越来越突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已成为生态学和环境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植物对重金属的响应和吸附效应是该问题的科学基础。为此,本研究采用盆栽方法,设定污泥与沙壤土的不同体积配比(无污泥、5%污泥、10%污泥和20%污泥)作为生长基质,测定在含不同重金属的基质中生长不同时间(3-6月)的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叶片的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在含重金属基质中生长6个月后的空心莲子草根、茎、叶中重金属元素(Cd、Cr、Mn、Ni、Pb、Cu、Zn)含量。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总体上随生长基质中污泥体积比例升高而升高;空心莲子草叶片中SOD活性、POD活性总体随生长基质中污泥体积比例升高而升高,但在含重金属的生长基质中生长5个月后,叶绿素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明显下降;在各处理下,空心莲子草对Mn、Ni、Cr、Pb、Cu和Zn的吸收主要分布在叶片,且空心莲子草的转运系数大于1。研究结果说明,空心莲子草对污泥重金属有较好的耐受性,且转运系数大于1。虽然该植物根、茎、叶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不属于超富集植物,但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植物修复中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和紫花苜蓿在铅锌尾矿土壤或处理的尾矿土壤上都能生长,但在处理土壤上生长的植物长势明显优于对照,其中紫花苜蓿的生物量所受影响比其他几种草本植物更大,说明其重金属抗性低于其他几种植物.单位面积上4种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均为Zn>Pb>Cu>Cd,但每种植物对Cd、Pb、Zn和Cu的吸收浓度和分布均不相同,一般为根系浓度大于茎叶.加入改良剂和有机肥(菜枯)使生长在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上的4种草本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植物体中的Cd、Pb和Zn元素浓度下降,但Cu元素浓度反而上升,结果单位面积上4种草本植物吸收各重金属元素的量均有所增加,可见利用改良措施与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方法来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土壤基质填充废胶粒,研究草坪植物高羊茅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填充胶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当NaCl浓度超过0.4%时,与对照相比胶粒处理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有所增加。草坪基质中填充胶粒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NaCl浓度高于0.4%时,胶粒处理POD均高于对照;在所设的NaCl浓度范围内,胶粒的加入明显增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尤其在0.2%NaCl浓度下SOD活性比对照提高了161.66%。另外,胶粒能显著缓解NaCl胁迫导致的高羊茅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不大。在草坪基质中填充废胶粒,可以减轻盐胁迫对高羊茅的伤害,提高高羊茅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5.
狗牙根根际土壤pH、有机质含量及重金属形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矿渣土和自然土为基质,对狗芽根进行盆栽实验,测量种植前后土壤pH值、有机质(SOM)及5种重金属Pb、Zn、Cd、Cr、Cu全量及弱酸提取态(F1)、可还原态(F2)、可氧化态(F3)、残渣态(F4)的形态含量.结果 表明:与种植前相比,狗牙根种植100 d后土壤的pH均下降0.10~0.25个单位,变化率为1.31%~3.21%,有机质含量均上升,相对增加0.163%~1.854%.两种土壤的5种重金属含量不同,自然土为Zn>Cu>Pb>Cr>Cd,矿渣土为Zn>Pb>Cu>Cr>Cd.各重金属含量在狗牙根种植100 d后均下降,其中,自然土的5种重金属变化特征为Cd>Zn>Cr>Pb>Cu,而矿渣土的变化特征为Cd>Cr>Cu>Pb>Zn.5种重金属均以残渣态形态为主,弱酸提取态含量在各金属价态中占比均较低.4种存在形态都有变化,其中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含量降低,而除Cd外,残渣态含量升高.综合分析表明,狗牙根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较好的物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富镉基质中紫花苜蓿的生长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煤沉陷地缺乏土壤资源的情况下充填复垦,寻求来源丰富、养分含量高的复垦基质与适种作物成为土地复垦的研究热点。试验将粉煤灰与污泥(基质1)、粉煤灰与酒糟(基质2)各以5∶1的质量比混合,粉煤灰与糠醛渣(基质3)以9∶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基质,进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基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第1年由于基质中盐分、重金属镉含量过高造成紫花苜蓿产量偏低,紫花苜蓿干样中重金属镉的含量超出饲料卫生标准,但是紫花苜蓿鲜样中重金属镉的含量不超标,可以为牲畜提供新鲜饲料,也可压青肥田。基质经过1年的淋洗与植物吸收后,基质中盐分含量降至正常水平,基质中镉含量虽然降至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上,但苜蓿产量达到了正常土壤中的产量水平,苜蓿干样中镉的含量已达到饲料卫生标准,且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可用于生产优质干饲料。适宜废弃地的大面积复垦与推广应用,为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铅(Pb)浓度(0、500、1 000、1 500mg·kg~(-1))、不同修剪次数(不修剪、1次、2次、5次)下高羊茅(Festuca elata)Pb含量变化、土壤中Pb形态变化以及亚细胞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Pb胁迫下,修剪处理提高土壤酸度,土壤中Pb酸溶态及可还原态含量随修剪次数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其中5次修剪的酸溶态及可还原态含量显著大于其他修剪处理(P0.05)。修剪显著提高了高羊茅根系及留茬部位Pb含量,且转运到地上的Pb主要积累在留茬部分。修剪处理下的高羊茅根尖细胞壁积累了大量Pb,致密电子层更加明显。留茬成熟叶片叶绿体内质体小球数量骤增,氧化伤害加重。综合分析表明,修剪处理可以提高土壤中Pb的生物有效性,促进高羊茅根系对Pb的吸收,以及向留茬部分的转运及积累。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不同土壤重构模式对土壤性质及植物生长状况影响的差异,寻找适合藏东南铁路弃渣场生态修复需求的土壤重构模式,本研究在色季拉山隧道口弃渣场设置不同材料及覆土厚度的土壤重构模式,并选取当地优势草本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进行种植试验。通过研究高羊茅的生物学性状及重构土体的理化性质,分析不同土壤重构模式下弃渣场的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重构材料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高羊茅生长状况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覆土厚度与高羊茅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添加30%生物堆肥的基质,根际土容重较剥离表土基质降低了21.4%,全氮含量提高了113%,全磷含量增加了90%,有机质含量提高了约3.5倍,高羊茅株高、地上生物量明显提高。添加30%弃渣石的基质,较剥离表土基质碳、磷含量提升,未明显促进高羊茅生长。研究表明,弃渣石和生物堆肥均可作为表土替代材料,覆土厚度增加有利于植物生长,生物堆肥+表土60 cm处理的重构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为藏东南铁路弃渣场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莉  徐彦红  张淑炜  刘宇宇  席溢 《草地学报》2022,30(10):2635-264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铅(Pb,337 mg·kg-1)、锌(Zn,648 mg·kg-1)、镉(Cd,9 mg·kg-1)复合污染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单种、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 Alexeev)单种以及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混种(1∶1)方式下,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对Pb-Zn-Cd复合污染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在Pb-Zn-Cd复合胁迫下,高羊茅单种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1∶1混种使多年生黑麦草有较好的抗逆性。结果表明:在Pb-Zn-Cd污染下,混种提高了多年生黑麦草对重金属污染的抗性,通过诱导多年生黑麦草活性氧清除系统以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来应对Pb-Zn-Cd胁迫带来的活性氧代谢失衡和缺水对植物的伤害,通过提高多年生黑麦草非蛋白巯基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来缓解Pb-Zn-Cd胁迫带来的毒性效应;混种高羊茅对Pb-Zn-Cd的抗性在Pb-Zn-Cd胁迫下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汤聪  郭微  蔡桂芬  冼令英  刘念 《草业科学》2013,30(3):334-340

佛甲草(Sedum lineare)因繁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耐热、耐旱性,且易于管理,目前在屋顶绿化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工程实践表明,佛甲草不耐水涝,尤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因根茎腐烂而死亡。本研究从基质角度出发,选用了进口泥炭、国产泥炭、国产草炭、园林废弃物、珍珠岩、椰丝等为基质材料,通过分析佛甲草相关生长指标以及混合基质的理化性质等,筛选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最适合佛甲草生长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条件下佛甲草最适合在园林废弃物中生长,且价格最低,可节约工程成本;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园林废弃物∶珍珠岩∶椰丝=8∶1∶3和8∶3∶2时,佛甲草生长最好,为佛甲草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11.
垃圾和污泥堆肥用作无土草皮基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和污泥经过合理的堆肥化处理之后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草坪植物生长。本研究从垃圾堆肥和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草坪草、环境的影响,在无土草皮开发中的应用,在土地利用方面的相关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污泥堆肥对几种草坪草生长的响应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张增强 《草业学报》1997,6(1):57-65
施用污泥堆肥后,黑麦草、紫羊茅、匍茎剪股颖、马尼拉草和白三叶都获得了良好的生长响应。它们的生物量增加,绿色期延长,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改善。长期施用该堆肥,不会造成镉、地草坪草的伤害,当污泥堆肥施用量小于9kg/m^2时,无NO3--的淋及地面迳流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培育出优良的柑桔幼苗,通过对生活污泥堆肥在柑桔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的分析,结果表明:柑桔容器育苗基质配比为谷壳:河沙:污泥堆肥=1:1:(2~3)时,柑桔幼苗长势明显优于对照组。污泥堆肥具备替换泥炭资源的潜力,并能够节省肥料,同时也为生活污泥处置困难的问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水肥耦合不仅可以维持草坪草的正常生长,而且可以减少一定的灌溉量。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条件下硅对坪用高羊茅种子出苗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硅时,高羊茅种子适宜出苗时的土壤含水量应为饱和含水量的45%~60%,植株生长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应为饱和含水量的75%以上;当土壤含水量大于或等于饱和含水量的60%时,添加硅不仅能够提前坪用高羊茅种子的初始出苗时间,缩短集中出苗时期,提高出苗率,而且能够显著促进高羊茅的株高和叶长生长,增加地上和地下生物量(P<0.05),而当土壤含水量小于或者等于饱和含水量的45%时,添加硅对高羊茅种子出苗和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说明添加硅对坪用高羊茅生长的有益作用受土壤含水量的约束;土壤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时,添加硅处理中植株的分蘖数、株高、叶长和生物量与对照处理中土壤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75%时植株的分蘖数、株高、叶长和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说明添加硅能降低高羊茅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节约灌溉量。  相似文献   

15.
李庆  尹淑霞 《草地学报》2014,22(4):903-906
践踏是对草坪的一种重要胁迫。为探究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与结缕草(Zoysia japonica)混播草坪的耐践踏性及不同践踏强度对混播草坪质量及土壤紧实度的影响,对混播草坪实施持续9周的4种强度践踏,即不践踏、每周践踏10趟、20趟和30趟,观测践踏处理期间草坪质量、均一性、盖度、土壤紧实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混播草坪的质量、均一性、盖度都会随践踏持续时间而下降,但土壤紧实度增加;践踏强度越大,草坪的质量与均一性下降越快,土壤紧实度增加也越大。因此,轻度践踏处理(每周践踏10趟)对混播草坪的影响有限,中度践踏处理(每周践踏20趟)对混播草坪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践踏后期草坪均一性和盖度有所恢复,而重度践踏(每周践踏30趟)后草坪质量严重下降,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在海绵城市雨水花园建设中典型草坪植物对城市非点源污染中氨氮的去除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研究了不同土壤渗滤层下4种典型草坪植物(地毯草、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对模拟径流污染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以沙土Ⅱ为土壤渗透层的雨水花园具有更好的氨氮去除能力;在以沙土Ⅱ为土壤渗透层的雨水花园中四种典型草坪植物的氨氮去除率能达到93.90%~99.90%,去除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黑麦草、地毯草、早熟禾、高羊茅;一定氨氮浓度范围内,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4种草坪草对氨氮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也提高;4种草坪草中,将高羊茅与黑麦草配合种植对氨氮污染物的截留及去除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Generally, grazing endophyte-infested tall fescue (Festuca arundinace Schreb.) in the late spring and summer is not recommended because of the effects of fescue toxicosis on cattle weight gains, which can be extreme. For steers conditioned to graze tall fescue in the early spring, stocking rate (3, 4, 5, and 6 steers/ha) effects were evaluated for two methods designed to avoid poor cattle performance during the late spring and summer (compensation period). The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in 1997 and 1998. During the compensation phase, one replicate of each stocking rate was randomly assigned to 1-ha pastures of eastern gamagrass (Tripsacum dactyloides L.), and the other replicate of each stocking rate remained on tall fescue; the steers were fed a 1:1 mixture of broiler litter and corn at 2.27 kg as fed/steer per d. Average daily gain for steers fed eastern gamagrass during the compensation phase declined linearly (P<0.05) as stocking rate increased, but ADG for steers fed tall fescue plus the broiler litter-corn mixture tended to increase (P<0.10) as stocking rate increased. As a result, ADG and live weight gain (kilograms per hectare) with heavier stocking rates were higher for steers fed tall fescue plus the broiler litter-corn mixture, whereas the responses at a lighter stocking rate were higher for steers fed eastern gamagrass. At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mpensation phase in 1998, steers fed tall fescue plus the broiler litter-corn mixture had lower (P<0.05) serum prolactin levels, and a higher (P<0.05) proportion of steers fed tall fescue had rough hair coats compared with those fed eastern gamagrass.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for steers grazing tall fescue pastures, either eastern gamagrass or supplementation with a broiler litter-corn mixture can provide acceptable performance, but responses are affected by grazing pressure. Symptoms of fescue toxicosis can still occur, howe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