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蔗间套种玉米有隔行间种、行行间种等2种方法,不同方法对甘蔗产量影响不同;新植蔗和宿根蔗不同的种植密度对甘蔗产量有不同的影响,新植蔗每667 m~2间种玉米1 127株以下、宿根蔗每667 m~2间种1 262株以下比较合适;玉米间套种时间过早造成甘蔗产量减产,一般在新植蔗幼苗长到2叶1心、宿根蔗出苗达30%时播种玉米,不影响甘蔗的生长;生育期短、株高较矮、株型紧凑、叶片较窄的玉米品种,对甘蔗产量的影响较小;甘蔗套种玉米对甘蔗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景谷县甘蔗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科学选择地块、深耕整地、推广坡地槽植、选用良种、密植、配方施肥、甘蔗间套种、地膜覆盖与蔗叶免烧还田,酒精废液浇灌甘蔗、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指导甘蔗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最佳播种密度,提高土地复合产值,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通过连续2 a开展新植蔗和宿根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植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4.5万粒/hm2,宿根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3.9万粒/hm2。其中,新植蔗田马铃薯产量达35 275 kg/hm2,甘蔗产量增19.9%,糖锤度提高1.2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99.7%,新增纯收入126.3%;宿根蔗田马铃薯产量达24 115 kg/hm2,甘蔗产量增19.2%,糖锤度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89.9%,新增纯收入110.5%。  相似文献   

4.
甘蔗间套种鲜食玉米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家爱  林琳 《广西农学报》2011,26(3):29-31,35
甘蔗间种玉米,属高秆作物间或套种高秆作物,多年来在业界内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甘蔗间种玉米,玉米对甘蔗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不能提倡。上思县三年的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种可以使甘蔗和玉米协调生长,可提高甘蔗地的复种指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文章论述甘蔗地套种鲜食玉米的可行性并介绍关键技术,为今后广西推广甘蔗地间套种...  相似文献   

5.
甘蔗套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蔗糖产业受市场影响,面积减少,效益下滑,农民种蔗积极性受到影响,探索、开展甘蔗间套种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是提高甘蔗单位面积收益的新方向。简述景东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有利条件,对甘蔗套种马铃薯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甘蔗与其他作物的比较效益下降,蔗农的种植效益受到严重影响,也影响了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间套种措施作为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通过与各类生长快速、生长期短的作物组合,搭配构成多作物、多层次、多功能的甘蔗复合群体,可提高光能、养分和土地利用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蔗农收益。一、甘蔗间套种玉米1.种植时间。甘蔗间套种以春植蔗为主,玉米的种植时间选择在1~3月进行,具体栽种时间根据当地玉米、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市新台糖1号新植旱地甘蔗霜冻灾后的宿根进行不同覆盖处理,同等栽培条件下,观察分析出苗、分蘖、成茎率和产量情况,得出地膜全覆盖处理发株快、出苗整齐,分蘖多,生长势强,有效茎数多;产量结果经方差分析,区组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地膜全覆盖处理霜冻灾后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甘蔗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新植甘蔗地的施肥整地及种植甘蔗、甘蔗的早期管理、甘蔗早期套种玉米品种的选择和大田管理、玉米采收后及后期甘蔗的管理、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甘蔗套种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陇川县农业局探索出甘蔗宽窄行套种马铃薯栽培种植模式,2009年冬季农业生产,实施甘蔗宽窄行套种马铃薯示范样板27.67hm2,平均亩产商品薯824kg,亩增加马铃薯收入824元,达到了推广甘蔗间套种,增加蔗田亩产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甘蔗马铃薯间套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广西赤红壤蔗区土壤条件下甘蔗马铃薯间套种高效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间套种设置常规土栽、盖薄土叶、无土厚叶、薄土白膜等4个处理模式和无间套种作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模式马铃薯和甘蔗生长及产量水平.[结果]增加覆盖的甘蔗马铃薯间套种模式均比常规土栽模式显著增产,薄土白膜模式、薄土叶模式和无土厚叶模式比CK分别增25.39%、19.95%和13.51%,其中又以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而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未见对甘蔗产量及品质有影响,粮食作物马铃薯的收获有利于缓解蔗粮争地矛盾,增加蔗地单位面积收益,提高蔗农收入,值得在广西蔗区推广.[结论]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未见对甘蔗产量品质有影响,而间套种马铃薯采用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瓜类与宿根甘蔗不同的套作模式对瓜类、甘蔗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瓜类合理套作甘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桂蜜2号薄皮甜瓜、丰成2号蜜本南瓜与桂糖21号宿根蔗进行套种,研究适合的瓜类与宿根甘蔗套种模式。结果:甘蔗行距为1.1m的常规行距套种甜瓜,甘蔗的产量最高,为5470.39kg/667m2,甘蔗蔗糖、锤度、重力纯度、蔗汁蔗糖分等甘蔗品质指标最优分别为11.84%、14.72、86.14%和14.15%,同时提高甜瓜的品质。甘蔗常规行距套种瓜类的产量品质比套种在宽窄行距的瓜类产量品质要高,套种在1.1m常规行距的南瓜和甜瓜比套种在宽窄行距的产量分别高13.10%、18.14%,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分别高14.59%、19.24%,南瓜的维生素C含量高24.54%和1.08%,β—胡萝卜素含量则高7.5%。与新植蔗套种瓜类有相同的趋势。建议生产上采用1.1m的常规行距种植甘蔗与甜瓜套种。  相似文献   

12.
盈江县资源优势明显,适宜冬春甘蔗间套种马铃薯的发展,通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蔗薯套种逐渐向区域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简述盈江县蔗薯间套种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对策,着重论述蔗薯间套种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有关我国甘蔗间套种花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间套种种植模式和播期的研究以及间套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蔗地经济效益、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甘蔗间套种花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春大豆品种(系),为发展甘蔗间套种提供良好的春大豆材料,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方法]结合2011年试验结果,2份产量较好的材料继续参加筛选试验,另外7个本地区新选育品种(系)或大面推广品种和6个从外省新引进的品种用于甘蔗间套种筛选试验,调查了品种(系)的抗病性、产量性状及田间农艺性状等。[结果]15个春大豆品种(系)中,抗霜霉病的材料6份,产量较高的春大豆品种(系)有华春1号、桂603、桂春8号、桂春10号桂610和泉豆7号,产量分别为3 124.95、2 666.70、2 550.00、2 416.64、2 374.94、2 333.40 kg/hm2。[结论]结合大豆材料的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表现,筛选出桂603、桂春8号、桂春10号和泉豆7号4个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5.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甘蔗间套种模式下绿豆适宜的播种期,完善绿豆间套种技术相关数据,为生产上间套种合理种植提供参考。在甘蔗-绿豆间套种模式下对绿豆品种中绿5号和桂绿豆L74号进行连续2年播期试验,调查其全生育期、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甘蔗-绿豆间套种模式下,绿豆播种时间越早越能获得高效益,B1(甘蔗种植当天)播种绿豆能获得最高绿豆籽粒产量和较高的综合效益,是甘蔗-绿豆间套种最适宜的播期,在甘蔗种植后14 d内尽早播种绿豆才能达到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在广西隆安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ROC 22、桂糖02-901、云蔗99-91、粤糖55、福农39、桂糖32、福农30等7个基因型甘蔗间套种马铃薯处理,以不种马铃薯为对照,研究不同基因型甘蔗间套种马铃薯对马铃薯和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甘蔗间套种马铃薯对甘蔗和马铃薯生长及产量未见有不良影响,却可增加马铃薯产量14 000~16 000kg/hm2,比不种马铃薯收益增加42%~85%,平均62.71%.收获的马铃薯可帮助解决广西粮食紧张问题,有利于缓解蔗粮争地矛盾,增加蔗地单位面积收益,提高蔗农收入,值得在广西蔗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西省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甘蔗间套种早黄豆示范,得出甘蔗间套种早黄豆为山区农民粮钱增产增收效益相当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甘蔗间套种玉米是利用甘蔗和玉米生长早期时间与空间差别,有效解决甘蔗与玉米争地的问题,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充分利用,增加土地复种指数,达到钱粮双收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蔗间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