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玉米秸秆还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作为小麦底肥,既省工省时又能培肥地力,但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技术不规范,还田后的麦苗出现出苗率低,黄化甚至死苗现象。经过笔者近几年的调查研究,现对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加以简单论述。一、玉米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续1)任跃男,张培增(上接1996年第1期第14面)三、机械化秸秆还田机具秸秆还田作业用机具是保证秸秆还田作业的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大面积推广秸秆还田必需的条件。(一)机具的分类(1)按配套动力大小...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 提高生物质资源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点试验分析了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上所起到的作用,介绍了几种秸秆还田技术,并对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了各简单的分析,指出秸秆还田是提高生物质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的实用农机化新技术,介绍了秸秆还田的方式、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阐述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实施技术、技术规范、配套技术,分析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效益及效果,提出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郝宇佳  李广宇  徐锋 《农业工程》2019,9(12):100-102
通过秸秆还田与深松配合应用农业技术,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质量,进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该研究通过3年的对比试验,设置浅旋(RT)、翻耕(P)、深松(S)、翻耕+秸秆还田(P+R)和深松+秸秆还田(S+R)5个处理土样,通过对比发现,秸秆还田配合深松农业应用技术比传统农作效果好,产量得到提高,有效改良和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秸秆还田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采用秸秆还田机械将收获果穗后留在田间的作物茎秆就地直接还田的一项农机化实用技术,它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持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20年来,山西省在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方面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技术模式,小麦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也已日趋完善。现就2种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介绍如下。1.高秆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的3种主要模式及工艺(1)直接粉碎还田模式和工艺。①技术原理。采用秸秆粉碎机直接将收获后…  相似文献   

8.
环保建议     
△建议加速我省水稻秸秆加工综合利用开发研究。马尾区农机站朱学勤来稿说:水稻秸秆也是一项宝贵的生物资源。农民在田间地头就地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农业部曾多次发出过“严禁焚烧秸秆”的通知,如何抓好秸秆的综合利用,已是刻不容缓的工作。秸秆的综合利用除了秸秆还田技术(如机械粉碎还田和高温沤肥还田)外,还有饲料加工技术(如秸秆氨化、添加育混剂压制成压缩饲料或经生物技术加工成全价生物饲料)、高品位能源转换技术(如秸秆固化、炭化和液化技术)等。我省目前仅在个别地方进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实验示范,秸秆…  相似文献   

9.
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秸秆还田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是实施秸秆全量还田、增肥改土工程的…项重要技术,是实现大面积、大数量秸秆还田的有效途径,是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该项技术是以中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机组实现的秸秆还田农机工程与农业生物技术和农艺配套技术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该综合技术可一次完成秸秆切碎、灭茬、旋耕、混合和覆盖,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介绍了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  相似文献   

11.
1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的成功实践山西省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粮食平均单产不足1500kg/hm2。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将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广大旱区推广的机械化旱作农业之路,即实施机械化深耕、耙耱、播种、镇压、秸秆直接还田等综合配套技术。该技术的实质可概括为:(1)秸秆还田。用秸秆直接还田机把含有较高养分和水分的鲜秸秆就地粉碎,并随机械深翻入土。它可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蓄水能力。(2)机械深耕。…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续完)任跃男,张培增(上按第2期第15面)2.整秆覆盖机整秆覆盖技术是干旱地区在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项抗旱保墒,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免耕、少耕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与宽窄行种植相配套,宽行行距一般为60~67cm(厘...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机械化技术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现将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介绍如下 :一、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技术该项技术属于免耕播种的范围 ,其作业工艺流程是 :联合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硬茬播种→喷施除草剂。使用的主要机具为江西南昌旋耕机厂生产的 1JQ - 15 0 (C/D)型甩刀式秸秆还田机和山东德州华北农机厂生产的 4J系列秸秆还田机械。其作业主要由三项环节组成 :小麦秸秆粉…  相似文献   

14.
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还田技术主要用于大麦、小麦、水稻秸秆还田,也适用于玉米、油菜、花生等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金坛市是全国优质粮油作物生产基地县(市),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约为24万吨。为加快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发展,提高秸秆还田技术应用水平,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秸秆焚烧现象的发生,农机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秸秆还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及推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与还田技术的发展潜力,阐述了秸秆粉碎还田后,给土壤及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优越性;并对秸秆粉碎还田的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实施秸秆还田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和乱扔乱抛问题己经成为夏秋两季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级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展秸秆禁烧工作,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宝应县近年来积极探索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使之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渠道,秸秆禁烧禁抛取得了一定成效。1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推进情况 1.1注重引导,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对秸秆还田的认知度(1)培肥地力。稻麦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每公顷节约180kg纯氮、纯钾,折价约900元),提高作物产量(增产5%左右),增加农民收入。(2)改善土壤。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物化性状、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渗透性;提高地表温度,增加土壤释肥作用;提升土壤蓄水能力,保持耕层蓄水量,有利于提高稻麦的抗旱、抗寒能力。(3)净化环境。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减少秸秆焚烧和废弃对大气、土壤、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产品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节水节本、蓄水增肥、低碳节能、增产增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地表秸秆残茬覆盖+少免耕播种。秸秆还田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正确地搞好秸秆还田,对加快保护性耕作发展,提高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质量,增加农民收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恒 《河北农机》2004,(6):13-14
<正>自1999年河北省农机局就在全省实施了机械化秸秆还田工程。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机械化秸秆还田是一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华北两茬种植条件下更有利于争抢农时,是解决秸秆焚烧的有效手段,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省农机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努力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和机具的组装配套,是搞好机械化秸秆还田工程的保证。由于技术措施得力,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大幅度增长,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126.4万hm2,占小麦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负效应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就是用机械将收获后的秸秆直接粉碎翻埋还田。这不仅避免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实现了大面积的以地养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为建立高产、稳产农业创出了新路。近几年,该技术做为一项可持续性生产措施,逐步得到普及,但随着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的负效应也逐渐表现出来,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弱、死苗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