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立足中西方学者关于市民化的研究结论,从成本测算及意愿影响因素方面入手,梳理了 成本支出、影响意愿因素以及农民工市民化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改革中可 能面临的体制障碍与挑战,最后从政府、个人与企业的成本分担机制方面对市民化改革的前景进行了 展望。  相似文献   

2.
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问题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以湖北省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测算指标,采用分类计算而后加总的方法对公共成本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为48660.2元。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民工市民化资金的筹集渠道,以期为湖北省农民工市民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模型,并测算四川省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为更好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和城市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指数平滑法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公共成本进行具体细致测算,预测未来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结果】通过模型测算,得出2014年四川省农民工市民化人均成本68 057.27元。【结论】针对高昂的人均市民化成本,提出了四川省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和资金的筹集渠道。  相似文献   

4.
王松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66-17067,171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日益凸显,面临着制度、经济、文化、自身素质四大困境的制约。因此,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要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统筹协作,积极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从农民工市民化、培训和随迁子女教育三方面叙述近几年来农民工存在的现实问题,还包括农业规模经济发展问题、土地流转政策规范化问题等,都需要各级政府加快速度、加大投入以满足下一步大规模农民工市民化浪潮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和困境进行了调查,指出了农民工市民化应遵循公平价值导向、有序与适度推进、承认差异、分类改革等指导性原则,并要构建起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位一体的多元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但是在观念、制度等外部因素和定居成本、自身素质等内部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使得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困难重重。针对这些障碍因素,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无稳定就业、无城市户籍、无法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的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最大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生两代农民工的规模持续扩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就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为此,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效,从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市民化意愿、障碍因素、实现路径、市民化成本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多角度评述及预测,以期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新疆作为西部的经济大省,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农民工人数较多,农民工问题较为突出。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公共成本进行更加具体细致的测算,并通过数量分析,提出新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和资金筹集渠道,为城市化的推进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范文国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232-235
分析了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主要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市民化任务越来越重,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格局没有调整到位,农民工落户政策存在较大的社会隐患,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在此基础上,建议把增进农民工幸福作为市民化的宗旨,把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市民化的前提,把推进城乡区域常住人口基本服务均等化作为市民化的核心任务,把科学测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的基础,把科学评估市民化能力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依据,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政策作为增进农民工幸福的重要路径,把建立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举措,把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外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抓手,把加大对落后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作为推进全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把建立健全农民工市民化考核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西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建立了西安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指标,提出了构建合理成本分担机制的观点和建议,以期对西部地区、全国有序推行以农民工市民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邓吉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236-240
在分析环长珠潭城市群农业转移人口数量、人口输入和输出等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并对市民化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市民化分担责任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1)环长株潭城市群人口市民化人均总成本为16.43万元,其中人均社会保障成本为2 393元,人均城市生活成本为10 611元,人均住房成本为116 955元,人均基础设施成本为30 228元,人均教育成本为1 565元,人均机会成本为2 542元。(2)按2010年价格水平测算,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担责任为政府分担84 402元,企业分担37 059元,个人分担167 062元,三者的分担比例为50.52∶22.18∶27.30。(3)中央和地方的分担责任为中央政府分担28 523元,地方政府分担85 618元,二者的分担比例为33.31∶66.69。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省丹阳市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个体特征、社会因素、经济特征、适应性等方面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是否失业、是否拥有医疗保险、在城市务工时间和在城市居住时间等因素对其市民化意愿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西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建立了西安市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指标,提出了构建合理成本分担机制的观点和建议,以期对西部地区、全国有序推行以农民工市民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与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了个人体征因素、经济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并提出了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广东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度创新优化农民工市民化环境;以企业为主体,夯实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基础;协同社会力量,营造包容接纳的社会氛围;同时,农民工自身要提高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积极主动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已经成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正逐步推进。地方政府作为市民化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却表现出政策执行的行动力不足、分担成本的意愿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及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地方政府应从强化执行力、主动分担市民化成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建立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强化责任,以期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旧停留在"候鸟式"迁移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测度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上海市1 184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测算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探讨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处在半市民化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其市民化程度分别为52.38和51.40。极低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低,仅为0.08%;较高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高,达54.48%;完全市民化状态的比例偏低,为1.69%。经济状况和基本素质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可能,心理认知和社会接纳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农民工基本素质、消除就业歧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陕西省西安、咸阳、渭南、宝鸡、汉中5市的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包括居住条件、经济状况、职业发展、社会关系、基本权利和心理认同等6个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测算了各市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探讨了不同地区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市在农民工综合市民化程度和各维度的市民化程度上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汉中农民工市民化综合程度最高为48.09%,西安最低为40.59%;各维度市民化程度中,基本权利市民化程度差异最大,5市极差为25.55%,居住条件市民化程度差异最小,但5市极差也达10.49%。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收入水平、地区收入水平等因素都影响着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但各影响因素对市民化程度的不同维度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20.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就地市民化视角测算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石家庄各县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总和及政府、企业、个人承担情况,对比近、远城区差异,估计政府财政承担能力。结果显示,2016—2020年近城区人均市民化公共成本为15.08~15.19万元;远城区人均市民化公共成本为8.92~10.35万元。最后提出推进石家庄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