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京红1号"、"京粉1号"配套系母本纯系群体连续2个世代共7 430个个体的实验数据为基础,对母鸡持续受精能力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包括入孵蛋数、受精蛋数、受精率、最大连产受精蛋数、有效持续天数和最大持续天数6个性状。结果表明:6个性状的重复力在0.16~0.33,表明这些性状单次度量的代表性有限;遗传力估计值在0.06~0.19,均为低遗传力性状;受精率和受精蛋数的重复力和遗传力估计值在所有性状中最高,鉴于受精率为比率性状,受精蛋数是育种实践中对母鸡持续受精能力进行选育的理想性状;母鸡持续受精能力各性状和早期性状之间相关性较弱,通过早期性状对母鸡持续受精能力进行间接选择并不可行;对受精蛋数和受精率的公鸡效应影响分析后发现,公鸡效应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超过11%,因此在模型中不应忽视公鸡效应的影响,否则会导致遗传参数估计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从来航母鸡一次输精后观察到:(一)产第一枚受精蛋最短时间为25.33小时,最长为139小时,平均为49.15小时;(二)输精后第2天受精率即达高峰,第7天仍达82.0%;(三)母鸡持续受精最短为3天,最长为21天,平均为12.3天;(四)输精时子宫有无硬壳蛋对受精率有影响。有硬壳蛋组母鸡受精率为67.3%,对照组(无硬壳蛋组)为84.5%;(五)输精时,子宫中有硬壳蛋的母鸡越接近产蛋,对受精率影响越大。2小时以内组,不受精母鸡达27%,73%的受精母鸡产蛋的受精率为62.2%,而4小时以上组,不受精母鸡为6%,相应受精母鸡产蛋的受精率为92.1%。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就不同家系来源的120只大午金凤种母鸡群体在连续2d输精之后,15d内种蛋受精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午金凤种鸡输精之后第2天可达到最高受精率,并95%以上的受精率可维持6d,鸡群从输精之后的第1天到第9天,受精率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但都稳定维持在90%以上。从第10天开始受精率急速下降,第15天时已降至50%以下。对于不同母鸡的个体和家系,其输精之后受精蛋的维持时间具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母鸡不同的遗传背景和体质状况决定了精子在其体内的存活时间不同,而导致受精蛋的维持时间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笼养肉种鸡常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对开产母鸡进行授精,大多数种鸡公司采用胶头滴管的方式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方式也随着笼养肉种鸡集约化发展发生改变,本试验通过移液枪人工授精和胶头滴管人工授精两种方式的对比试验对授精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移液枪人工输精比采用胶头滴管授精的母鸡只均累计受精蛋数提高6.81枚,受精率提高3.77%,差异显著(P0.05);同时移液枪人工输精方式对只均累计产蛋数、种蛋数、受精蛋孵化率以及健雏率均有一定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1536只55周龄“京白939”父母代母鸡,按鸡笼分为4组,每组再分为4个重复小组。4个组的输精间隔时间分别为每3、4、5和6天输精1次。试验结果显示,每3天输精1次的种蛋平均受精率最高(95.35%)。每4天输精1次的受精率略低于3天的受精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每5天和6天输精1次的受精率显著低于3天和4天的受精率(P<0.01)。输精间隔时间对受精蛋孵化率没有明显影响。在产蛋后期,输精间隔时间以每4天输精1次为宜。  相似文献   

6.
选用30周龄蛋种鸡8000套,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浅部减量输精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输精方法,研究采用浅部减量输精方法对种蛋受精率、中死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浅部减量输精方法种蛋受精率与常规方法输精种蛋受精率差异不显著,而种蛋中死率常规输精组较高,差异显著,受精蛋孵化率两组差异不显著,通过试验证明此种授精方法在生产中可行,即节省了公鸡饲养量,又减轻了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正> 一、孵化 (一)种蛋合格率:指种母禽在规定的产蛋期内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数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种蛋合格率(%)=合格种蛋数/产蛋总数×100 (二)受精率:受精蛋占孵蛋的百分比。血圈、血线蛋按受精蛋计算;散黄蛋按无精蛋计算。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100 (三)孵化率(出雏率): 1.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授精模式下种蛋受精率,笔者进行了如下试验:1)观察了02:00—18:00提前光照制度下800只48周龄海兰灰父母代母鸡产蛋时间规律,分别统计了产蛋后补充输精前后全栋47 874只海兰灰母鸡各16批种蛋受精率;2)分别使用26,58周龄海兰灰公鸡精液对58周龄海兰灰母鸡进行人工输精,随机选择合格种蛋各180枚(每周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枚),入孵7 d后统计种蛋受精率、早期胚胎死亡率、活胚率;3)随机选择海兰灰和海兰褐父母代母鸡各134,195只、公鸡各20只,比较海兰灰和海兰褐父母代母鸡种蛋受精率和公鸡精液质量,然后使用海兰褐和海兰灰父母代公鸡混合精液进行配套系间交叉人工输精,连续收集种蛋3 d,入孵5 d后统计种蛋受精率、早期胚胎死亡率、活胚率。结果表明:48周龄海兰灰父母代母鸡在05:00—07:00时产蛋率较高,08:30时累计产蛋率达90%;产蛋后补充输精母鸡的种蛋数量多于产蛋后未补充输精母鸡,且平均种蛋受精率增加了0.56%(P<0.05);58周龄公鸡精液人工输精后母鸡所产种蛋的活胚率较26周龄公鸡精液提高了16.06%(P<0.01),而...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北京油鸡种鸡的持续受精能力,研究共设计两个试验探讨输精间隔对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影响和种鸡个体间持续受精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相比于7 d与8 d的输精间隔,输精间隔为6 d时具有最高的平均受精率和最长的持续受精时间(23 d)。北京油鸡公母鸡繁殖性能均存在个体差异,单次输精后1~10 d内平均受精率高于90%的公鸡占比52%,平均受精率高于95%的公鸡占比10%;有55%的母鸡单次输精后1~10 d平均受精率在95%以上。结果表明,北京油鸡最佳输精间隔为6 d,为保证系谱准确性建议停精时长30 d或以上,北京油鸡种鸡个体持续受精能力间的差异为选育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东大蔡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种鸡场(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孵化生产记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对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3个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计算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发现: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相关系数r=0.9223(P<0.01);种蛋受精率和健雏率的相关系数r=0.4097(P<0.05);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的相关系数为r=0.3980(P<0.05).  相似文献   

11.
陈红萍  林如龙 《中国家禽》2014,(9):56-57,60
以公番鸭为父本、北京鸭为母本,研究不同输精剂量(0.03、0.05、0.10、0.20 mL),输精深度(3、6 cm),输精间隔(2、4、6 d),输精时间(8∶00~11∶30、14∶00~17∶30)等输精参数对半番鸭生产中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输精深度为6 cm的种蛋受精率极显著高于输精深度为3 cm的种蛋受精率(P0.01);相同输精深度下,不同输精剂量(0.05、0.10、0.2 mL)对种蛋的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输精时间对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输精间隔为2、4d时的种蛋受精率极显著高于输精间隔为6d的种蛋受精率(P0.05),而输精间隔为2、4 d的受精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孵化 (一)种蛋合格率;数占产蛋总数的百分比。指种母禽在规定的产蛋期内所产符合本品种、品系要求的种蛋种蛋合格率(%)=合格种蛋数产蛋总数X 100(二)受精率: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血圈、血线蛋按受精蛋计算;散黄蛋按无精蛋计算。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X 100(三)孵化率(出雏率):1.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比。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受精蛋数X 1002.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占.入孵蛋数的百分比。入孵蛋孵化率(%)=出雏数入孵蛋数X 100健雏指适时出壳、绒毛正常,脐比分百的数雏出占。数者禽形雏畸康1无健、指泼 :活率神雏精…  相似文献   

13.
丝羽乌鸡蛋品质对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就丝羽乌鸡蛋品质因素对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越大,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越高(P<0.01);蛋重对受精率有一定的影响,蛋重与受精率呈一定正相关关系(r=0.0619,P<0.1),随着蛋重增加,受精率也会增大;蛋壳强度与受精蛋孵化率呈一定负相关关系(r=-0.1808,P<0.1),蛋壳强度太大的鸡蛋其受精蛋孵化率反而下降;蛋壳颜色与受精率呈强的负相关关系(r=-0.2848,P<0.01),即蛋壳颜色越深的鸡蛋其受精率越高;而蛋黄颜色与受精蛋孵化率呈强的负相关关系(r=-0.2328,P<0.05),即蛋黄颜色越浅的鸡蛋受精蛋孵化率越高;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比重等指标对受精率及受精蛋孵化率未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对京海黄鸡配套系繁殖性能进行选择育种,对京海黄鸡杂交配套系(B♂×(F♂×J♀)简称:FBJ)繁殖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数据来自连续四个世代配套系孵化成绩数据记录,对产蛋周、种蛋合格率、毛蛋率、种蛋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等孵化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对后4个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建立了种蛋受精率对孵化率、健雏率等的回归方程6个,结果表明:杂交配套系FBJ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与受精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18,且相关极显著;入孵蛋孵化率与受精蛋孵化率之间相关系数为0.938,相关极显著;产蛋周与种蛋合格率、受精蛋孵化率之间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9、-0.398,且相关显著,研究结果为京海黄鸡繁殖性能测定和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取金定鸭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不同输精参数(输精量0.03 mL、0.05 mL、0.10 mL、0.20 mL,输精深度3 cm、6 cm,输精间隔2 d、4 d、6 d,输精时间8∶00~11∶30、14∶00~17∶30)对蛋鸭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输精深度为6 cm的种蛋受精率最高可达92.81%,极显著高于输精深度为3 cm的种蛋受精率(P0.01);输精深度相同(3 cm、6 cm),输精量不同(0.05 mL、0.10 mL、0.2 mL)对种蛋的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高于输精量为0.03 mL的种蛋受精率(P0.01);8∶00~11∶30输精与14∶00~17∶30输精的平均受精率分别为90.62%和89.52%,表明输精时间对种蛋的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输精间隔为2 d、4 d时的种蛋受精率极显著高于输精间隔为6 d的种蛋受精率(P0.05),而输精间隔为2 d、4 d的受精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输精间隔效应(2 d、4 d、6 d)对种蛋受精率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蛋鸭的人工授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鸭的种蛋孵化性能,本试验选取福建省石狮市水禽保种中心国家水禽基因库内饲养的攸县麻鸭、麻旺鸭和三穗鸭三个蛋鸭品种,在相同的条件下孵化种蛋。孵化中对无精蛋数、死胚蛋数、受精蛋数、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入孵蛋孵化率等孵化性能进行统计比较。研究发现麻旺鸭种蛋孵化性能最高,三穗鸭次之,攸县麻鸭最低。  相似文献   

17.
以太湖母鹅、川太二元杂交母鹅及莱川太三元杂交母鹅所产种蛋为素材,测定蛋重和蛋形指数,研究其与受精率及孵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对受精率及孵化率的影响较大,太湖母鹅所产种蛋的受精率及孵化率最高,其次是川太二元杂交母鹅。在蛋重及蛋形指数对受精蛋的卵化率影响上,三品种均以中间型(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较高;而蛋重、蛋形脂数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三品种的结果不一致。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间存在着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石狮市水禽保种中心饲养的4个福建鸭地方品种(莆田黑鸭、连城白鸭、山麻鸭和金定鸭)为试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种蛋孵化,比较种蛋孵化的相关指标。统计分析4个鸭地方品种的无精蛋数、死胚蛋数、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金定鸭孵化效果最好,莆田黑鸭和山麻鸭次之,连城白鸭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稀释液及研发能在种鸡场推广的鸡精液稀释技术,试验在夏季(30℃左右)采用渗透压分别为344,290,272 m Osm/kg的YHFB稀释液,利用舍温预热稀释液,并按精液与稀释液1∶2的比例进行稀释后输精检测种蛋的孵化率,对稀释技术在种鸡场操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渗透压组以及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0.74,0.77,0.72,0.76,受精蛋健雏率分别为0.91,0.90,0.92,0.95,入孵蛋健雏率分别为0.68,0.69,0.66,0.72,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母鸡群体较小,种蛋在30℃环境下储存集中孵化时极显著影响孵化率。其他条件相同,稀释技术操作者不同,稀释精液与原精输精,试验组与对照组鸡的受精率分别为0.88,0.91,且差异显著(P0.05),鸡胚存活率分别为0.80,0.87,且差异极显著(P0.01)。YHFB精液稀释液适应的渗透压范围较宽,对不同品种有很好的适应性,夏季高温采用舍温预热稀释液,实现等温稀释能简化鸡精液稀释技术。  相似文献   

20.
对3批仙湖肉鸭A、B两系入孵种蛋进行孵化对比试验,测定了各系各批入孵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结果表明:①B系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A系种鸭种蛋受精率;②A、B两系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③A、B两系种蛋受精率与受精蛋孵化率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