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工业》2019,(19):54-60
调查旨在研究我国东北、西北地区谷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类饲料原料的常规概略养分含量分布情况,从而为饲粮配方的合理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采自东北、西北地区11个省的谷类籽实饲料(包括玉米、小麦、大麦和稻谷和谷类籽实)加工副产品饲料(包括碎米、米糠、脱脂米糠粕、次粉、小麦麸、小麦DDGS、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玉米蛋白粉和喷浆玉米皮)测定常规概略养分含量。结果表明:这14种饲料原料的平均水分含量范围为6.83%~12.01%;以绝干物计,14种饲料原料的粗蛋白含量范围为7.70%~65.37%,粗脂肪含量范围为1.54%~11.02%,粗纤维质含量范围为1.75%~19.12%,粗灰分含量范围为0.80%~11.77%,无氮浸出物含量范围为30.20%~86.50%。通过比较不同省(区)玉米、小麦、大麦和稻谷的常规概略养分含量发现,不同省(区)玉米和小麦的常规概略养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省(区)稻谷的水分、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常规概略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常规概略养分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国不同地区各种饲料原料中矿物元素镁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为饲粮中合理添加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采集了37种4 054个主要畜禽饲料原料样品,经预处理后进行微波消解,采用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IC-ICP-MS)测定其镁含量。并用SAS软件分别对同类不同种饲料样品和不同省(区)饲料样品的镁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饲料原料中镁含量的差异及其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类别饲料原料中镁含量分布规律为:矿物质饲料(平均镁含量为12 740 mg/kg)>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平均镁含量为4 335 mg/kg)>谷类籽实加工副产品(平均镁含量为3 275 mg/kg)>牧草类饲料(平均镁含量为2 482 mg/kg)>秸秆类饲料(平均镁含量为2 346 mg/kg)>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平均镁含量为1 436 mg/kg)>谷类籽实(平均镁含量为1 220 mg/kg)。同一类别的不同饲料原料中镁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谷类籽实中以小麦和大麦镁含量(1 358 mg/kg)为最...  相似文献   

3.
本调查旨在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间各种饲料原料中铁含量分布情况,以及我国畜禽基础饲粮中铁含量,从而为饲粮中合理添补铁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7种共3 719个主要畜禽饲料原料,经微波消解后,用IRIS Intrepid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其中铁含量。结果表明:这37种饲料原料的平均铁含量为21.3~2 472.0 mg/kg,而各类饲料原料铁含量平均值分布规律为:矿物质饲料(1 178 mg/kg)>动物性蛋白质饲料(1 030 mg/kg)>牧草饲料(433 mg/kg)>秸秆饲料(404 mg/kg)>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260 mg/kg)>植物性蛋白质饲料(181 mg/kg)>谷物籽实饲料(71.2 mg/kg)。通过比较不同省(自治区)的玉米、小麦和豆粕的铁含量发现,不同省(自治区)同一种饲料原料的铁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据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42个饲料配方所计算出的基础饲粮中铁含量为70.6~86.1 mg/kg,如按我国猪、鸡饲养标准(2004)或NRC(1994)畜禽铁营养需要量的要求,基础饲粮中总铁含量可提供猪、鸡生长前期约4/5的铁营养需要量,可提供猪、鸡生长后期的铁营养需要量,但上述估算尚未考虑不同饲料原料中铁的利用率。由此可见,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铁含量差异较大;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基础饲料配方中总铁含量可提供猪、鸡整个生长期大部分的铁营养需要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总铁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的需要,同时减少铁的添加及其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本调查研究了我国东北、西北地区秸秆牧草类饲料原料中常规概略养分含量分布情况,旨在为饲粮配方的合理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采自东北、西北地区11个省、区的8种共227个秸秆和牧草类饲料原料测定其常规概略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秸秆类4种饲料原料的平均水分含量范围为6.23%~7.89%;牧草类4种饲料原料的平均水分含量范围为5.49%~7.21%。以绝干物计,4种秸秆类饲料原料的粗蛋白质含量范围为3.89%~15.00%,粗脂肪含量范围为0.99%~2.03%,粗纤维含量范围为21.81%~36.71%,粗灰分含量范围为7.83%~13.80%,无氮浸出物含量范围为48.81%~56.50%;4种牧草类饲料原料的粗蛋白质含量范围为6.11%~16.94%,粗脂肪含量范围为1.63%~3.41%,粗纤维含量范围为22.08%~30.96%,粗灰分含量范围为6.64%~9.51%,无氮浸出物含量范围为44.19%~62.22%。可以看出,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常规概略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常规概略养分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利用无磷原料配制无磷饲粮,选择低磷原料配制基础饲粮,用一定比例待测植物性饲料替代基础饲粮配制待测饲粮,通过平衡试验法测定了35日龄艾维茵肉仔鸡对玉米、豆粕、麦麸3种饲料原料的总磷真利用率。结果表明:在控制饲粮含磷量低于肉仔鸡的磷需要量,研究饲料磷的最大利用率时,肉仔鸡的内源磷排出量为(44.84±3.14)mg/d。玉米、豆粕和麦麸的总磷真利用率分别为(16.42±3.36)%、(28.34±4.90)%和(46.48±4.29)%。利用总磷含量的1/3和非植酸磷含量估计肉鸡饲料有效磷并不准确。因麦麸本身含有高活性的植酸酶,肉仔鸡可部分利用其植酸磷。  相似文献   

6.
磷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常量矿物质元素之一 ,在动物机体内磷的含量仅次于钙。为避免因饲喂过量的磷而增加磷的排泄 ,造成环境污染 ,有必要对市售饲料级无机磷酸盐的可消化磷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目前关于饲料级无机磷酸盐利用率的评定方法主要有 :1 )体外溶解度法 ;2 )相对生物学利用率法 ;3)平衡试验法。平衡试验法是通过配制一种含磷比较低 (小于 0 2 % )的半合成饲粮作为基础饲粮 ,用参试无机磷酸盐替代基础饲粮中某一含磷极低的饲料原料 ,配制成试验饲粮 ,并且使试验饲粮中可消化磷的含量低于猪的营养需要量。通过饲养试验 ,利用公式套算…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测定代表性肉鸭饲料原料的总磷和植酸磷含量及其磷真利用率,并建立各原料真可利用磷的预测模型,丰富肉鸭饲料原料数据库,为肉鸭饲粮配方的精确配制提供科学依据.试验收集全国各地常用肉鸭饲料原料,以不同来源饲料原料的化学成分特点及变异规律为依据选出30种代表性样品,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样品的总磷和植酸磷含量,以成年樱桃谷...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磷的全肠道消化率的影响。选用初始平均体重分别为27.2、59.1、103.1kg的生长育肥猪各16头,根据体重随机分为低磷饲粮组和高磷饲粮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低磷饲粮为无磷酸氢钙(DCP)的玉米-豆粕型饲粮,饲粮总磷浓度为3.3 g/kg,在低磷饲粮中添加14.5g/kgDCP构成总磷浓度为5.9 g/kg的高磷饲粮。采用全收粪法测定总磷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采用差量法计算DCP中磷的全肠道真消化率(TTTD)。试验共12 d,包括5 d适应期和7 d粪样收集期。结果表明:高磷饲粮组的可消化磷含量和总磷的ATTD均显著高于低磷饲粮组(P<0.05);饲喂高磷饲粮时,不同生长阶段猪磷的ATTD无显著差异(P>0.1);饲喂低磷饲粮时,育肥猪磷的ATTD显著高于生长猪和生长育肥猪(P<0.05);虽然饲粮总磷的ATTD受生长阶段影响(P<0.05),但生长阶段对DCP中磷的TTTD无显著影响(P>0.1)。由此可见,猪的生长阶段显著影响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磷的消化利用率,但对DCP中磷的消化利用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高峰期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胫骨指标的影响。选取即将达到产蛋高峰期的山麻鸭9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各组非植酸磷水平分别为0.20%、0.25%、0.30%、0.35%、0.40%、0.45%,试验期11个月。结果表明:1)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蛋鸭的胫骨重、胫骨长度和折断力无显著影响(P0.05)。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随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升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0.35%组和0.40%组的胫骨密度显著高于0.20%组和0.25%组(P0.05),当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升至0.35%以上时,骨矿盐含量显著高于0.20%组(P0.05)。3)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胫骨灰分中钙和磷含量、血清中钙和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由于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对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以骨密度和骨矿盐含量作为参考指标,通过回归方程得出蛋鸭适宜的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3%~0.38%。在实际生产中,若只考虑生产性能,建议采用0.20%饲粮非植酸磷水平,可节约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育肥猪磷的标准回肠消化率(SID)及标准全肠道消化率(STTD)评定的影响。选用18头平均体重为(73.8±3.3)kg、安装了简单T型瘘管的育肥猪,采用9×4不完全拉丁方设计,采用9种饲粮,进行4期试验。9种饲粮中无磷饲粮用于测定基础内源磷排泄量(EPL),6种半纯合饲粮和2种混合饲粮用于测定磷的消化率。以三氧化二铬为指示剂测定EPL和磷的消化率。结果表明:1)饲粮类型极显著影响育肥猪回肠磷排泄量、磷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及SID(P0.01);饲粮磷水平极显著影响育肥猪回肠磷排泄量(P0.01),但对磷的AID和SID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类型与饲粮磷水平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育肥猪回肠磷排泄量、磷的AID及SID(P0.01)。2)饲粮类型极显著影响育肥猪全肠道磷排泄量、磷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和STTD(P0.01);饲粮磷水平极显著影响育肥猪全肠道磷排泄量、磷的ATTD(P0.01),但对磷的STTD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类型及饲粮磷水平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育肥猪的全肠道磷排泄量(P0.01)和磷的ATTD(P0.05),但对磷的STTD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磷水平对育肥猪磷的AID、SID及STTD评定无显著影响,但饲粮磷水平显著影响育肥猪磷的ATTD评定。因此,在使用STTD评定猪饲料原料中磷的利用效率时可配制具有不同磷水平的试验饲粮。  相似文献   

11.
<正>问题12013年养猪业中使用的能量饲料原料比重是否有所改变?答:我国猪业通常生产和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玉米是猪配合饲粮配方中最常见的能量饲料原粮。除玉米以外,小麦、高粱、大麦、燕麦等也可以作为能量饲料原料应用于猪饲粮的配制。就饲料配方而言,由于不同能量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2.
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配制动物日粮已成为发展趋势。因此,饲料原料的可利用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动物日粮配制所参照的营养需要量标准和饲料氨基酸利用率大都依据国外的数据。国内的饲料原料因生长环境、气候、土质及饲料原料品种等与国外不同,两者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氨基酸利用率差异也较大。为尽快建立起国内主要饲料原料的养分含量和氨基酸利用率数据库,为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和配制动物日粮时选取饲料原料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用正常鸡测定了鱼粉、大豆粕、菜籽粕、花生粕和棉籽粕5种饲料原料的氨基酸表观和真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植物性蛋白质在配合日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主要包括豆类籽实(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豇豆等);各种油类籽实(如菜籽、棉籽等)及它们的油饼和某些谷类加工副产品等。它们的营养价值及蛋白质含量较高,但它们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有害成分,对畜禽生长发育及饲料适口性都有影响,故必须加以清除,方能饲用。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物是家禽饲料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淀粉含量高,易被消化。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玉米、小麦、高粱是最常用的禾谷类饲料。与其它所有的禾谷类饲料相比,玉米的可代谢能值最高,因此,价格也最贵。燕麦和黑麦通常能值太低,作为家禽日粮中的饲料原料不经济。饲料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单位代谢能含量的高低。偶而,需要能值低的饲料时,燕麦和黑麦也常作为家禽饲料原料使用。谷物类中的抗营养因子现已确知小麦、高粱、大麦、黑麦、燕麦和黑小麦等几种禾谷类饲料中含有戊聚糖。虽然黑麦所含的营养成分与其它禾谷类相似,但由于戊聚糖(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含量高而未广泛用  相似文献   

15.
钼是动物黄嘌呤氧化酶的必需成分。据分析,作为禽类主要饲料来源的豆科及谷实类籽实中,含钼量偏低,因此有必要研究钼缺乏对禽类生产的影响。本试验用177只父母代经钼耗竭的1日龄红布罗雏鸡,观察了在自然低钼饲粮情况下,补钼对雏鸡生长、死亡、红细胞溶血、组织中钼含量、肝脏、粪尿中钙磷含量、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食低钼饲粮(1.38ppm)的雏鸡,羽毛呈结节状,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营养源饲粮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探索使用非常规饲料原料配制饲粮的可能性。试验选取日龄相近、体重在(41.06±1.43)kg的"杜长大"生长猪48头,随机分配到2个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多营养源饲粮(试验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生长阶段试验期为42 d,育肥阶段待猪体重达120 kg时,每个组选择5头猪进行屠宰并测定肉品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试验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7.76%(P0.05),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能量摄入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钙、磷、能量、粗蛋白质、粗灰分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显著提高了试验猪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但对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多营养源饲粮对猪肉品质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以非常规饲料原料为主的多营养源饲粮降低了生长育肥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但对其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泌乳期伊犁马乳成分、乳脂脂肪酸组成及马驹生长发育、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伊犁马钙、磷营养提供参考。选取年龄、体重和胎次接近的处于第2泌乳月末的伊犁马25匹,根据母马体重和马驹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5匹。5组马匹饲粮钙、磷水平分别设为45.0、30.0 g/d(Ⅰ组),48.5、32.0 g/d(Ⅱ组),52.0、34.0 g/d(Ⅲ组),55.5、36.0 g/d(Ⅳ组),59.0、38.0 g/d(Ⅴ组)。试验为期90 d,每30 d为1个试验周期。结果显示:饲粮钙、磷水平显著影响每次平均挤奶量及估计日产奶量(P0.05),对乳中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总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Ⅲ组每次平均挤奶量分别比Ⅰ和Ⅳ组提高了20.65%(P0.05)和15.22%(P0.05),而Ⅲ组乳中钙含量比Ⅰ组低21.54%(P0.05)。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乳脂中肉豆蔻脑酸(C14∶1)、棕榈油酸(C16∶1)、亚油酸(C18∶2n6c)、花生酸(C20∶0)、顺-11-二十碳烯酸(C20∶1)和α-亚麻酸(C18∶3n3)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乳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母马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马驹体重、体长、体高和管围等生长发育指标以及血浆钙、磷、甲状旁腺素、骨钙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胸围则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Ⅰ组马驹血浆降钙素含量显著高于Ⅱ、Ⅲ和Ⅳ组(P0.05),分别增加34.24%、24.89%和23.64%。由此得出,增加饲粮钙、磷水平可提高伊犁马的产奶量,但使乳中钙含量降低;饲粮钙、磷水平不影响乳成分,但增加乳脂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由于乳中钙含量降低,导致马驹血浆降钙素含量下降、胸围发育较慢。  相似文献   

18.
提高玉米饲用价值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宝忠 《家畜生态》2000,21(4):35-36
我国的玉米总产量占世界的 1 / 6。玉米总产量的 70 %以上用作饲料 ,占饲用谷类总量的 50 % ,是主要饲料原料。但现行玉米生产仍多沿袭食用粮生产方式 ,存在若干弊端。根据畜牧生产规律和需求 ,以农牧结合方式安排玉米生产 ,充分挖掘畜禽转化玉米的潜力 ,提高玉米的饲料报酬 ,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1 推广饲料玉米品种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匮乏 ,扩大高蛋白玉米种植面积 ,能够缓解蛋白质饲料的紧张局面。由于玉米总产量大 ,在饲料配方中所占比例高达 50 %以上 ,提高玉米籽实的蛋白质含量 ,可提高玉米所供蛋白质数量。玉米籽实中蛋白质含量每增…  相似文献   

19.
罗冷 《饲料工业》1989,(10):21-22
<正> 畜禽饲料加工贮存不当,极易产生霉菌。潮湿是使饲料产生霉菌的主要因素。有三种途径可造成饲料加工贮存过程中湿度增高:饲料原料的湿度控制饲料原料的湿度,尤其是谷类饲料是关键步骤。近期研究表明,籽实类饲料比其它饲料含水份高,易于发霉;而粉碎的籽实可能产生的霉菌比完整的籽实要高出5倍。  相似文献   

20.
<正> 可供加工草(叶)粉的植物,特别是人工栽培的优良牧草,大多数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灰分牧草,其维生素含量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优良牧草如苜蓿、白三叶、黑麦草等,它们的粗蛋白含量都在15%~20%(风干物),较禾谷类籽实的蛋白质含量高出一倍左右。因牛羊兔等草食家畜能大量采食草质饲料,故用草(叶)粉做配合日粮的基础成分,其蛋白质水平可轻易达到14%~18%的含量。对猪鸡配合饲料来说,用禾谷类籽实做基础饲料,加入10%~15%草粉,蛋白质水平可由原来的10%提高到12%~13%。这个水平接近猪鸡饲料中蛋白质的最低需要量,若稍加饼类或动物性饲料,即能使蛋白质的含量调制到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