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非洲猪瘟是养猪过程中的一种疾病,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属于急性、烈性以及高传染性疾病,目前国内无任何药物及疫苗治疗和预防,只要确诊是非洲猪瘟疫病,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疫区进行严格防控,疫点内所有生猪将进行销毁处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养猪行业的危害十分严重。本地必须要做好该病的防控,及时诊断、及时防控,从源头上控制病毒的传播,为本地的养猪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非洲猪瘟概述1.1非洲猪瘟病原学  相似文献   

2.
正非洲猪瘟是猪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的一种高致死性的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毒首次最早发病于非洲肯尼亚地区,所以称为非洲猪瘟。非洲猪瘟具有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特点,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巨大,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渠道广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技》2019,(20):223-22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食欲不振、皮肤出血、高死亡率为主要症状,病理解剖以各组织器官严重出血特别是脾脏肿大出血为主要特征。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可供使用,在防疫上只能加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特点及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并提出了防控对策,以期为防控非洲猪瘟、保障猪场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顾名思义是在非洲由猪瘟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疾病,其传播速度非常快,死亡率高,且传染性非常强,给整个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饮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做好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措施非常重要。本文在结合非洲猪瘟发病特点的情况下,通过对非洲猪瘟死因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属于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及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等,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以对非洲猪瘟进行预防和控制,中兽药可提高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的非洲猪瘟抵抗力,能根据病因病机和疾病的发展阶段进行针对性治疗,中草药有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制止出血、补益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综合运用可发挥全面的调整和治疗作用。结论:在非洲猪瘟综合防控中,我国传统的中草药类能发挥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对症治疗,减缓症状。本文从中兽医角度探讨非洲猪瘟的病因病机,并介绍几种商品化防治非洲猪瘟的中药方剂,为综合防治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致死性的传染病,其病原为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患病猪、带毒猪及其产品以及易感媒介直接或间接传播,该病已经严重威胁生猪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非洲猪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烈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以组织严重水肿和出血为主要特征。截至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方法,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一旦扩散将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对非洲猪瘟流行现状,临床症状及预防措施简单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家猪、野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动物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对热的耐受性不高,一般60℃即可将其杀灭,一般的消毒剂也能将非洲猪瘟病毒杀灭,非洲猪瘟感染的病猪临床表现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好识别,猪群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最高可达100%。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死亡率高。本文介绍了石屏县中小规模养猪场户现状,提出了非洲猪瘟防控措施,以期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的特征在于发病急、伴随高热、存在高度传染性,属于畜类的一种传染病,非洲猪瘟的致病菌是非洲猪瘟滤过性病毒,能在猪群中形成极强的急性传染病,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非常高。生猪养殖中一旦发生非洲猪瘟,会给养猪业带来毁灭性打击,严重影响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食欲不振、皮肤出血、高死亡率为主要症状,病理解剖以各组织器官严重出血特别是脾脏肿大出血为主要特征。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可供使用,在防疫上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高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该文从非洲猪瘟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断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非洲猪瘟病毒准确、快速诊断和疫病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在环境中存活能力强,对猪场周边及内部环境进行监测预警尤为重要。为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本文就非洲猪瘟防控中环境样品的监测意义及应用、环境样品的采样方法及技术流程等环节进行论述,为猪场环境样品监测提供技术参考,以期能更有效的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以全身出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致死率高达100%。一旦发现疫情,尽早扑灭疫情。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非洲猪瘟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就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以全身出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致死率高达100%。一旦发现疫情,尽早扑灭疫情。  相似文献   

17.
王文军 《饲料博览》2021,(2):106-106,109
非洲猪瘟对猪群的生命安全有很大侵害,需要养猪户明确非洲猪瘟的防控方向。本文就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与传播扩散风险展开论述。首先对病毒来源、传播形式和易感动物进行了分析,随后阐述了养殖环节、屠宰环节和流通环节中病毒的传播及扩散风险,希望能对相关的研究提供帮助。1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1.1病毒来源感染非洲猪瘟的病猪是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且此类病毒具有长期存活的特点,有时病毒还会寄宿在蚊虫体内。当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了健康的生猪后,生猪就会被感染非洲猪瘟,导致病毒在猪群内传播。病毒还可以在脾的体内存活较长的时间,当脾排卵后,卵中也会携带病毒,使病毒被一直储存下来。另外,病猪的排泄物中也会带有非洲猪瘟病毒,若养殖户没有对其进行科学处理,那么病毒还可能对周围的空气或水环境等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要从根源上防控非洲猪瘟,规范养殖流程。  相似文献   

18.
<正>非洲猪瘟与猪瘟都属于高度接触性、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发病原因主要有极强传染性病毒引起,由于该病传播速度快且致死率极高,对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受到全球范围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控制非洲猪瘟与猪瘟,需要做好鉴定与防控工作。1病原体1.1病毒形态特征尽管同为病毒,两者在形态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可作为鉴定的依据之一。①  相似文献   

19.
正非洲猪瘟严重危害全球及我国养猪业,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烈性传染病,非洲猪瘟病毒强毒株对生猪致病率很高,目前全球范围内前没有比较有效的疫苗用于免疫预防,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只能采取扑杀和净化等措施,导致养猪场户产生巨大经济损失。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的传入和流行,养殖场户应全面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1加强养殖场日常消毒1.1在当地动物疫控机构的指导下,养猪场户要制定适合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种严重疫病,对我国的养猪业构成重大威胁,而准确的病原学检测可以快速发现、预防及控制该病。本文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学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期提高非洲猪瘟预防和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