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选育和提高陇东绒山羊的生产性能,以陇东绒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数量遗传学和现代繁殖新技术,在甘肃东部地区选育出陇东绒山羊专门化新品系,数量达到18 685只,其中绒长型9 632只,绒细型9 053只。新品系被毛全白,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两品系特一级成年公母羊产绒量分别为626.49 g、506.87 g和601.67 g、465.76 g;羊绒细度分别为15.02μm、14.82μm和14.49μm、14.25μm;羊绒伸直长度分别为90.37 mm、75.82 mm和85.41 mm、79.78 mm;春季体重两品系公母羊分别为36 kg和28 kg以上,屠宰率为47.68%,经产母羊产羔率105%。选育结果陇东绒山羊专门化品系外貌特征一致,遗传性能稳定,白色个体稳定在97.6%以上,繁殖性能良好,其中双羔率占约5%。陇东绒山羊专门化新品系具有体质结实,角型整齐,被毛全白,产绒量高,羊绒品质优良,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干旱环境条件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陇东绒山羊的选育和提高,组建了陇东优质高产绒山羊群,其成年公母羊产绒量分别为693.75±135.29 g和493.46±93.78 g,和陇东绒山羊新品系公母羊相比,产绒量显著提高(P〈0.05);公母羊羊绒细度分别为15.03±0.85μm和14.56±0.76μm,和陇东绒山羊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羊羊绒的自然长度分别为5.89±0.63 cm和5.26±0.37cm,和陇东绒山羊相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陇东优质高产绒山羊产绒量高,羊绒纤维细、长、延伸性好,属优质山羊绒,符合国际羊绒精纺要求并达到了同类纤维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3.
陇东绒山羊是经过30多年杂交改良选育而成的地方绒山羊群体,因其群体一致性好、适应性强、产绒量高、绒毛品质优良,已成为陇东地区绒山羊养殖的主导群体。为了深入挖掘陇东绒山羊杂交类群的遗传潜能,评价杂交改良效果,优化选育路线,对辽宁绒山羊、陇东黑山羊、陇东绒山羊3个群体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体尺指标及绒毛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陇东黑山羊相比,陇东绒山羊杂交类群在生产性能和毛用性能方面,已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和提升,杂交改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绒山羊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甘肃省庆阳市的北部,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陇东黑山羊为母本,经30多年改良杂交和系统选育,已育成了陇东绒山羊新品种,到2007年初存栏新品种羊3.76万只,新品种一级以上成年公母羊产绒量分别达到578 g和451 g,羊绒细度14.85 μm,羊绒自然长度5.35 cm.  相似文献   

5.
陇东白绒山羊(暂定名)是以产绒量较低的子午岭黑山羊(1982年列入《中国绵山羊品种志》命名的)为母本.以辽宁白绒山羊为父本,通过20余年的级进杂交、横交固定、选育的新品种。在陇东白绒山羊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我们对鉴定达到陇东白绒山羊标准的新品种羊进行了三年的繁殖性能观察统计,总结了其群体繁殖规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陇东绒山羊发展方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东白绒山羊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引入辽宁绒山羊作为父本杂交改良当地土种黑山羊,历经级进杂交、横交固定、自群繁育三个阶段育成陇东白绒山羊品种类群,在此基础上加大选种选配,突出产绒量及羊绒细度等主要经济性状的选择,推广种羊,扩大数量,于“十五”末育成了以产绒为主、绒肉兼用的陇东绒山羊新品种。截止2006年底,庆阳市境内陇东白绒山羊存栏量已经达到3.7万只,成为当地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南疆白绒山羊是通过对当地山羊的选育和杂交改良,经过近20年的努力育成的.通过本品种选育、横交固定、饲养管理等技术的实施,培育出了体型外貌一致,生产性能高,遗传性能稳定的新品种白绒山羊7.6万余只,并且建成年生产种羊达1 000只的种羊生产基地.采取边培育边推广的方法,使阿克苏地区绒山羊平均个体产绒量达175.6 g,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山羊绒的品质和产量上升到了新的阶段。为了确保农户的持续创收,选育优质高产绒山羊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优质高产绒山羊选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引进辽宁绒山羊改良陇东黑山羊,过杂交改良,横交固定和和选育提高三个阶段,形成了陇东绒山羊新品种,2007年经过省级验收,目前还没有经过国家验收形成新的国家品种,本文就陇东绒山羊选育的历程,产区分布、数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其期为成立新的国家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溪地区绒山羊羊绒细度、纤维长度、净绒率等综合指标居全省之首。新品系选育的目的是应用现代育种软件和生物技术辅助育种,实现标准化饲养管理,将精准化核心群建成国内一流、技术成熟、手段先进、选育精准、种性优秀的新品种群。本文主要针对辽宁绒山羊本溪优质高产新品系的特点,根据新品系的育种方案和技术要求,对新品系选育种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南疆白绒山羊是通过对当地山羊的选育和杂交改良,经过近20年的努力育成的。通过本品种选育,横交固定,饲养管理等技术的实施,培育出了体型外貌一致,生产性能高,遗传性能稳定的新品种白绒山羊7.6万余只,并且建成年生产种羊达1000只的种羊生产基地,采取边培育边推广的方法,使阿克苏地区绒山羊平均个体产绒量达175.6g,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存优质的遗传基因,提高优秀种公羊的利用率,提升陇东绒山群体品质,扩充选育品系数量,通过同期发情、人工受精技术,对照研究0~4℃低温保存鲜精与冷冻精液授配陇东绒山羊专门化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陇东绒山羊同期发情率为95%;0~4℃低温保存精液精子有效存活时间为74h,授配后母羊受胎率达到了93.1%,冷冻精液授配组受胎率为60%,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0~4℃低温保存精液+同期发情"的模式有利用加快育种进展,快速提高陇东绒山羊群体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3.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优秀的产绒山羊品种。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引进辽宁绒山羊优质种羊,但由于优质的种羊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推广辽宁绒山羊细管冻精是弥补辽宁绒山羊种羊数量缺口的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同时,优质冻精的推广还可以降低绒山羊养殖户的改良成本,加快改良进度,提高改良效果,增加辽宁绒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从2005~2008年,共推广辽宁绒山羊优质细管冻精近20万剂,改良低产绒山羊10万只以上,创造社会效益近亿元,有力地促进了绒山羊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动了大批农牧民的增收致富。这一改良成绩主要得益于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采取的有关辽宁绒山羊细管冻精推广模式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控制陇东绒山羊双羔性状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陇东绒山羊双羔母羊及所产F1代为实验材料,并以单胎的陇东绒山羊母羊和单胎的辽宁绒山羊母羊为对照,采用PCR-SSCP及测序法分析陇东绒山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遗传多态性,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与产羔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检测到G1542T和T1595G2个多态位点,其中T1595G位点为错义突变,可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由甲硫氨酸(Met)变为精氨酸(Arg),该位点包括4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AB型、BB型和AC型,陇东绒山羊双羔群体的优势基因型为BB型,优势等位基因为B;陇东绒山羊BB型个体的产羔数最高,AB型个体次之,且AB型、BB型母羊产羔数与AA型、AC型差异显著。因此,FSHR基因第10外显子T1595G位点B等位基因对陇东绒山羊产羔数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陇东绒山羊产双羔的一个候选分子标记。本研究为进一步筛选陇东绒山羊双羔性状主效基因提供了技术支撑,进而为加快高繁殖力陇东绒山羊的选育进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陕北白绒山羊是经历20多年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具有绒质细而长,且绒色洁白、耐粗饲、适应性强等特点。榆林市榆阳区现养殖优质陕北白绒山羊39.2万只,改良陕北白绒山羊72.34万只,年产羊绒达136.83 t,成年公羊体重42.67 kg,平均产绒量987.6g,成年母羊体重31.23 kg,平均产绒量893.52 g,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本研究为了强化陕北白绒山羊资源品种保护,建立细型、超细型品系,全面开展系统的选育工作,研究了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物理特性,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研究对象及方法1.1对象选择实验在榆阳区陕北白绒山羊养殖基地的…  相似文献   

16.
都兰地区是柴达木绒山羊的主要选育区之一.自1986年开始从辽宁盖县引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改良本地柴达木山羊,在提高个体产绒量和改进纯白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1998年开始承担省科委下达的"柴达木绒山羊品种培育”项目,现已育成符合柴达木绒山羊地方标准的等级母羊2.34万只,培育种公羊532只.  相似文献   

17.
以陇东绒山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DNA测序技术,序列分析,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研究了陇东绒山羊重要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SNPS与经济性能的关系,寻找可用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筛选确定了影响陇东绒山羊生长发育、产绒量、绒细度和产羔率的优势基因型;制定了陇东绒山羊分子育种技术流程;项目的实施,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阿拉善白绒山羊是内蒙古西部超干旱荒漠草原特有的绒肉兼用型优良畜种。阿拉善盟白绒山羊总量保持在60万只左右,年产绒量240t左右。阿拉善白绒山羊通过开展选育核心群、分部位抓绒和羊绒拍卖交易,实现了优质优价,唤醒了农牧民群众对优质绒山羊品种的养殖热情,实现了增产增收。1阿拉善白绒山羊及羊绒的基本情况阿拉善白绒山羊在1988年4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  相似文献   

19.
1陕北白绒山羊选育的现状分析 1.1发展现状榆林地区从2002年陕北白绒山羊品种育成以来,由于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本品种的选育提高工作,多次投资引进辽宁白绒山羊优质种公羊累计达527只,本地调配种公羊累计达1560只,分别投放到区种羊场、各选育及陕北白绒羊麻黄梁。  相似文献   

20.
舍饲陇东绒山羊同期发情及繁殖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舍饲条件下陇东白绒山羊和陇东黑山羊同期发情的效果,选择陇东白绒山羊150只,陇东黑山羊120只,采用两次P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对同期发情效果好的母羊进行细管鲜精人工授精,并统计产羔率。结果表明:同期发情处理后,陇东白绒山羊和陇东黑山羊的发情率分别为77.33%(116/150)和75.83%(91/120),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母羊发情后经过2次鲜精输精,陇东白绒山羊和陇东黑山羊两组受胎率分别为88.79%(103/116)和92.31%(84/91),差异显著(P0.05),产羔率分别为106.79%(110/103)和103.57%(87/84),两者差异也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