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非洲猪瘟(ASF)2018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以来,截至2019年4月7日农业部通报疫情高达119例,ASF疫情已经传播到全国大多数省区。虽进入2019年后,ASF疫情发病呈放缓趋势,但仍在个别省市反复发生,给养猪业及食品安全和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非洲猪瘟是目前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它是一种急性、热性、出血性的猪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尚无针对性疫苗,防控难度极大,因此,畜牧兽医部门应加强体系建设,把ASF疫情防控做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分析当前形势下非洲猪瘟(ASF)传入山东省青岛市的可能性,参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风险分析方法,分析生猪及其产品调运、运输车辆和人员消毒、生猪养殖、相关场所生物安全、ASF实验室检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餐厨垃圾处理等数据信息,评估ASF传入风险、暴露风险和发生后果。结果显示:ASF传入青岛市的风险较高,主要传入风险是大量生猪及其产品的调运;主要暴露风险是运输屠宰生猪及其产品的车辆、屠宰厂及肉制品加工企业冷库储备的猪肉及其产品;ASF传入后,会对青岛市的生猪养殖业、猪肉制品贸易和城市形象形成很大影响。因此,山东省青岛市应针对ASF传入和传播的高风险点,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严防ASF传入和传播,以保障青岛市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猪肉食品供给。本研究为各地非洲猪瘟防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截至2018年12月21日,全国已有23个省份发生93起家猪感染ASF(非洲猪瘟)疫情,2起野猪感染ASF疫情。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报告,当前全国ASF疫情仍处于点状散发态势,没有出现大面积流行,疫情发生总体可控。ASF传入中国以后,国内有关ASF的流行和防控等各方面的文章有很多。本文将重点介绍野猪在ASF传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非洲猪瘟(ASF)疫情在2018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后,对多个地区的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由于没有特效药和疫苗防控,各养殖企业应该加强综合防控工作,做好生物安全防控,保证生猪养殖安全。1非洲猪瘟的特性ASF是由ASFV引起的,传染性和死亡率都很高。ASFV属于双链DNA病毒,虽然只有一种血清型,但有多种毒力的基因型和亚型。而不同毒株对生猪的致病力不一致,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同,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对ASF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中国非洲猪瘟疫情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猪瘟(ASF)是猪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虽然ASF不会感染人类,也不会影响猪和野猪以外的其他动物物种。但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对养猪业产生巨大威胁,是世界范围内养猪业重点防范的疫病。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对我国ASF疫病分布情况,疫情定向趋势和时空聚类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疫情暴发点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目前疫情的传播主要为东北-西南方向,目前最新疫情报告显示西南地区已出现疫情,该区域应该加强防控。时空扫描统计分析共发现5个聚集区域,风险最高的聚集区域中心位于浙江境内,聚集半径最大的区域涉及目前已报告ASF疫情的内蒙古、辽宁、山西和天津,河北、北京以及山东等暂未疫情报告地区处于该聚集区域内需提高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过去的2014年,全球养猪业的疫病焦点似乎逐渐从亚洲转移到了欧美。在北美,猪流行性腹泻(PED)已经蔓延至美国30多个州。PED疫情除了传入美国相邻的加拿大、墨西哥两国外,还进一步扩散到了多米尼加、哥伦比亚、秘鲁等拉美国家。而在地球另一端的欧亚大陆,已经困扰俄罗斯多年的非洲猪瘟(ASF)疫情的传播与扩散范围也在悄悄扩大。2014年,非洲猪瘟已经进入了欧盟国家,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先后传出疫情。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全球养猪业、猪肉食品供应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自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许多猪场采取生物安全、中药等来防控,目前我国的ASF流行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临床中出现了"自然变异株",临床症状不典型,检测拔牙防控效果降低等问题.充分认清ASF现状,采取切实防控方案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已经传入中国,该疫情很可能会对亚洲的养猪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ASF)是由ASF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一旦暴发疫情,不但会对本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国际贸易。本文简述ASF的流行现状,重点阐述ASF的防控策略,以期为非洲猪瘟的监测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疫情在欧洲蔓延,比利时和德国先后报告发生野猪ASF疫情。疫情发生后,比利时根据欧盟ASF区划相关原则和标准,将感染区划分为管控Ⅰ区和管控Ⅱ区,采取了加强被动监测、设立物理屏障等措施;而德国按照欧盟指令建立了管制区,针对公众、狩猎官员及猎人的行为以及生猪养殖、生猪调运等活动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与两国接壤的法国虽未发生ASF疫情,但为防止疫情传入,也实施了区域化防控,建立了白区和观察区,在白区内与比利时边境地带建设电网,以限制野猪进入,同时实行多部门、跨行业联防联控,并借助社会力量降低野猪种群密度,降低ASF疫情传入风险。本文总结了三国ASF区域化管理做法,以期为我国ASF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建设无疫小区是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的国际通行做法。2018年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传入我国,对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沉重打击。在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是防控ASF的关键,开展以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为核心的无疫小区建设,成为防控ASF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重点介绍了无ASF小区建设的基本要求、生物安全体系建立要素和建设评估重点内容,总结了无ASF小区建设取得的成效,以期对我国ASF防控工作和无ASF小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上海市非洲猪瘟(ASF)传入和发生风险,从养殖、流通、屠宰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对上海市ASF防控关键风险点开展了分析评估,并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分析表明:生物安全水平低的规模猪场、携带ASF病毒的猪肉及其制品,以及"屠宰场—规模场"和"无害化处理场—规模场"风险路径是当前上海市ASF防控的关键风险点。为此提出了相应防控建议:强化疫情排查,落实疫情报告义务;加强各环节监测和风险管理;压实防疫主体责任,提升区域性生物安全水平,尝试建设无疫小区。  相似文献   

13.
从2018年8月发现我国首起非洲猪瘟(ASF)疫情至2020年7月,辽宁省共报告养殖环节ASF疫情18起,涉及24个养殖场户。为掌握辽宁省养殖环节的ASF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对这些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开展了描述性分析,呈现其时间、空间、群间分布特征,统计发病率、病死率等流行病学指标,分析病毒进入疫情场户的可能途径。辽宁省养殖环节ASF疫情可追溯至2018年6月上旬或中旬,在2018年9—10月呈现时空聚集性特征。母猪、育肥猪等日龄较长、体重较大生猪最早发病。养殖环节ASF发病场户内累积发病率为0.75%~88.24%,中位数为20.63%;病死率为21.26%~100%,中位数为100%。生猪调运是ASF跨区域传播的重要风险因素,车辆、人员的机械携带是病毒传入辽宁省养殖环节各疫点的主要途径。本研究对辽宁省进一步有效防控ASF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2007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扩散、流行,特别是俄罗斯及其周边地区,今年8月份以来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为切实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范工作,本文从流行病学、风险因素、综合防控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为防止非洲猪瘟传入我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18年非洲猪瘟首次传入我国,疫情来势汹汹,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生近百余起疫情。非洲猪瘟疫情的传入是我国养猪业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外来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漏洞。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非洲猪瘟扑杀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严重威胁。由于目前仍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发生ASF疫情时,世界各国普遍采取以扑杀或改良扑杀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为给我国ASF防控和根除提供借鉴,介绍了OIE、FAO等国际组织,西班牙、巴西、俄罗斯等有关国家以及欧盟在ASF应急处置时规定和实施的扑杀措施。在ASF疫情处置和根除中,扑杀或改良扑杀政策是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较为通行的做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国依据实际情况划定不同的扑杀范围,选择相应的扑杀政策,从而实现根除ASF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ASF)传入我国已经五年多,病毒毒株及流行特点已有一定的变化,养猪业防控非洲猪瘟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防控现状乱象丛生。因此,有必要对非洲猪瘟防控进行回顾和反思,纠正行业乱象,重点在于明确防控对象,目标明确,抓住防控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传入中国的风险分析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和流行,对发病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对中国的威胁也与日剧增,开展相关ASF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储备工作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ASF传入中国的潜在风险,并综述了国内研究人员在ASF各种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加强中国ASF诊断技术的储备与制定ASF防控措施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18年8月,辽宁暴发国内首例非洲猪瘟(ASF)疫情,短短数月,疫情席卷全国,养猪业一片哀鸿。这注定了整个养猪业的未来是艰辛且坎坷的。笔者作为一名集团公司区域兽医负责人,负责40 000头自繁自养母猪群的健康管理,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2019年全年,4万头自繁自养母猪群、13个养殖场未发生一例疫情。在一年多的防控非洲猪瘟斗争中,笔者也总结了一套特色的非洲猪瘟防控的体系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非洲猪瘟(ASF)自2018年8月传入中国以来,迄今在我国绝大部分省市已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城口县也不例外,截至2020年3月,肥猪活猪批发价已达56.00元/kg,断奶仔猪80.00元/kg,这是城口自古以来未曾有过的大事件。显然,控制ASF是城口当前生猪业发展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