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简称为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发病症状与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很相似。本文以试验的形式分析两组不同仔猪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效果,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卵黄抗体已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的诊治,在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其在猪病防治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卵黄抗体在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制备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高免卵黄抗体,研究其治疗效果。以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免疫产蛋鸡,琼脂扩散方法检测抗体效价达到1∶64时,收集卵黄,采用氯仿抽提和硫酸铵盐析法纯化卵黄抗体,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安全性试验,通过人工感染治疗试验和临床应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人工感染治愈率为100%,临床应用治愈率为88.0%,表明制备的卵黄抗体对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初日龄没有吃初乳的50头仔猪,攻毒试验后分为Ⅰ、Ⅱ组,均进行常规哺育,Ⅱ组加喂卵黄抗体液,5d后比较两组仔猪死亡率与粪便指数。结果:Ⅱ组仔猪死亡率为16.0%,低于Ⅰ组100.0%(P0.05);和Ⅰ组相比,Ⅱ组仔猪粪便指数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开发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卵黄抗体制剂,应用RT-PCR技术从患猪流行性腹泻(PED)仔猪肠组织中扩增出523 bp的基因片段,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S1-523,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 (DE3)中,经0.4 mmoL/L IPTG诱导表达7 h后成功表达出32.8 kDa大小的可溶性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经Ni-NTA蛋白纯化柱纯化后,进行SDS-PAGE鉴定。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特异性良好。以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50只初产蛋鸡,收集高免卵黄液,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和冷冻干燥技术研制卵黄抗体粉和卵黄抗体冻干粉,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效价。应用高效价高剂量的卵黄抗体制剂对规模化猪场中患病仔猪进行治疗试验,结果显示,卵黄抗体粉组的治愈率为74.67%,卵黄抗体液组的治愈率为78.26%,卵黄抗体冻干粉组的治愈率为75.93%。表明卵黄抗体制剂对患PED仔猪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免疫蛋鸡后提取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特异性卵黄抗体为捕获抗体,鼠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病原检测的双抗夹心ELISA,其最适包被抗体浓度为1:4000(12.35μg/mL),鼠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多克隆抗体最佳浓度为1:6000(10.25μg/mL),样品反应时间为30min,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6000,并以OD450≥0.130作为阳性判断标准。该方法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猪流感病毒、大肠杆菌K88、K99、987P、F41等病原无交叉反应。对经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CR检测的100份粪便样本进行检测表明,8份PCR检测阳性样本中6份为本法阳性;PCR阴性者本法全部阴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旨在对疑似猪流行性腹泻(PED)患猪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并制备灭活疫苗。从因腹泻病死的7日龄内仔猪的小肠组织及内容物中,分离出1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命名为PEDV-GS。用Vero细胞对病毒进行扩增,病毒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7 mg/mL甲醛,28℃灭活48 h,加入ISA 61 VG佐剂进行乳化,经稳定性、安全性和效力试验,初步研制出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毒株灭活疫苗。疫苗免疫妊娠母猪后对仔猪进行母源中和抗体检测、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稳定性和黏度检测都合格,且对仔猪安全有效,对妊娠母猪产仔数量及质量无影响,其被动免疫抗体至少持续到仔猪产后28 d。试验成功制备了具有安全性和高保护率的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初日龄未吃初乳的猪仔20头为研究对象,展开攻毒试验后.随机分为常规哺育的对照组(10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加喂卵黄抗体液的观察组(10例),比较分析两组猪仔的粪便指数和5d后猪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猪仔的死亡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猪仔的死亡率100%,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猪仔的粪便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卵黄抗体的治疗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猪仔腹泻情况,并降低猪仔的死亡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预防效果,值得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9.
猪流行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高、波及面广等特点。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爆发频繁。本试验主要制备一种高免卵黄抗体,并研究其在预防和治疗上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抗PEDV的特异性高免卵黄抗体对未吃初乳的仔猪保护率达90%,对仔猪流行性腹泻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对10日龄以上的仔猪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当前临床上存在母猪疫苗免疫后血清中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Ig G抗体水平达标的情况,但依然有仔猪发生腹泻,甚至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因此,本文从SIg A的结构与形成机制、生物学功能以及初乳中的SIg A对新生仔猪腹泻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效防控仔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例贵宾犬出现呕吐、食欲不振、可视黏膜黄染和明显腹痛;血常规显示轻度贫血和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清生化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升高,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胰腺特异性脂肪酶异常;B超显示胆囊和总胆管扩张,胆囊及总胆管内有胆结石。确诊为胆结石并继发慢性胆囊炎、肝外总胆管阻塞、急性胰腺炎、肝损伤,采用胆囊摘除术及总胆管切开术将结石取出,术后该犬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降低饲粮氮或/和磷含量并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96头体重为(36.0±4.8)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分别饲喂不添加复合酶的正常饲粮(对照组)、添加复合酶的低氮饲粮(低氮组)、添加复合酶的低磷饲粮(低磷组)和添加复合酶的低氮低磷饲粮(低氮低磷组),试验期为37d。结果显示: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磷组和低氮低磷组生长猪的磷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氮组(P<0.05)。除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和酪氨酸(Tyr)的消化率低氮低磷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氨基酸的消化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氮低磷组生长猪血清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磷组(P<0.05),4组之间血清中总蛋白、磷、尿素氮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适量降低生长猪饲粮中氮和磷含量的同时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还可以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减少粪便中氮和磷的排放。  相似文献   

13.
黄酮是桑黄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桑黄黄酮的超声波辅助乙醇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还原力及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桑黄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5 h,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的桑黄黄酮提取得率为4.41%,达到回归模型预测值的98.44%;3个因素对桑黄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并且料液比与提取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提取的桑黄黄酮具有较强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强清除作用,表现出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嗜热链球菌噬菌体对许多发酵乳制品的生产构成了主要威胁。随着乳品发酵中的嗜热链球菌噬菌体不断被分离发现,其生理特性、感染机制等信息正在逐渐被完善。了解这类噬菌体的生物多样性,并确定嗜热链球菌噬菌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可以为防治乳制品工业环境中的噬菌体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从嗜热链球菌噬菌体分类、噬菌体感染宿主的分子机制、吸附受体和受体结合蛋白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他乳酸菌噬菌体的研究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还原力为指标,测定桑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桑黄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以及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其还原力和自由基清除作用与其浓度呈现量效关系。结果表明,桑黄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维持鱼类健康并为养殖生产带来更好的效益,通常在养殖鱼类饲料中使用免疫增强剂作为饲料添加剂以提高鱼类的生产性能和疾病抵抗力。对多种鱼类的研究发现,饲喂β-葡聚糖能提高其免疫应答、对细菌与病毒的感染和环境压力的抵御力。因此,β-葡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在集约化养殖的今天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β-葡聚糖的化学结构、β-葡聚糖调节鱼类免疫的机制以及影响β-葡聚糖生物活性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水产养殖中β-葡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信公众号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也开通了相应的公众号平台。本文通过对5个典型的特种经济动物类科技期刊公众号的系列比较和分析,总结出该类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的一般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优良蚕品种是发展蚕桑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增产手段。为了解全国各重点蚕区推广应用的当家蚕品种的演变,对川,苏,浙三省各年代和全国各省(区、市)当家蚕品种变化及其所占比列进行资料整理。从资料中得知:春用"菁松×皓月"与夏秋用蚕品种"932·芙蓉×7532·湘晖(两广2号)"为目前的当家蚕品种,其饲养量所占比列有望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018年国内外蜂王浆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对公开发表的65篇中英文文献及专利的地域分布和研究领域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述,并重点介绍了蜂王浆在化学组分、质量控制、生物学活性等领域的研究新进展。与2017年相比,2018年蜂王浆的研究热度回升,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20.
猪肉是我国消费者最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其品质及安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猪肉中脂肪酸的含量与组成直接影响着肉的品质,如pH、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同时,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与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调控猪肉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已成为畜牧业研究的热点之一。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受遗传、营养等多方面因素调控。本文在简述了脂肪酸与肉品质的关系及沉积机制的基础上,论述了猪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品种差异及其营养调控途径和转基因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调控猪肉中脂肪酸沉积进而生产功能性猪肉产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