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畜牧行业也在完善和创新,如何科学合理高效的控制动物疾病,是我国相关部门面临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对猪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病发的应急方案以及疾病后的处理方法等有一个科学系统的管理,从根本上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力推动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养殖场地的选择和布局、饲养动物源的选择、科学消毒、培养专业养殖人才技能等方面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饲养管理可有效控制动物的疾病,从场址的选择及场舍的布局、畜禽源的选择、消毒和隔离制度、对饲养动物的要求、提高养殖人员素质等方面介绍了科学饲养管理的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消毒同免疫和管理一样是养猪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是疾病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消毒,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减少养殖场和畜禽舍病原微生物数量,避免动物疫病的发生。近几年在指导养猪户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养殖户对消毒工作不重视,没弄清楚为什么要消毒、没弄懂如何选择消毒药水、没弄明白如何配制消毒液和如何才能有效消毒等问题,在养殖实践中常出现直接使用生石灰干撒在养殖场地甚至存有生猪的圈舍中等不科学、不规范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冯雪 《新农村》2011,(11):29
消毒工作是防控信鸽传染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各级动物防检机构和所有养殖场应高度重视,切实搞好。1.消毒药物目前可供选择的消毒药物种类很多,消毒前必须根据消毒目的准确选择消毒药物,如要杀灭病毒,则应选择杀灭病毒的消毒药;如要杀灭某些病原菌,则应选择杀灭细菌的消毒药。  相似文献   

5.
消毒就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扑灭动物疫情的重要手段。动物防疫中要想正确的消毒,必须正确考虑影响消毒因素,正确的选择消毒药,根据疫病流行规律适时消毒,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食品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畜禽养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要科学预防动物疾病,定期进行消毒工作,本文分析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并探究进行疫病预防和消毒工作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提高畜禽养殖场消毒效果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养殖业迅速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进行定期有效地消毒预防动物疫病发生显得越来越重要。所谓消毒就是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畜禽体表、养殖环境和其他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失去感染能力。然而,能否合理选择和使用消毒药(消毒药剂的选择、最佳浓度、最佳时机等)对消毒效果影响甚大。本文就对规模畜禽养殖场合理进行消毒预防的技术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预防疾病、减少处于苗种期的水产动物的危害,对水产动物的育苗场所和苗进行适时的消毒是很有必要的。一、按对象区分1.暂养池消毒对于亲虾的暂养池干池消毒时,可以将稳定性二氧化氯用清水稀释成万分之一浓度水溶液后,全池均匀泼洒。带水消毒时,可以将稳定性二氧化氯用少量(每100克药物用30公斤清  相似文献   

9.
正规模养殖中常存在消毒方法不当、消毒意识不强、消毒药品使用不当、消毒药品质量不高和消毒不全面的问题,这些都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繁殖和滋生,导致动物疫病发生。针对上述问题,规模养殖场消毒可采取如下策略。(1)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做到"3天一小消,15天一大消,动物变动随时消"。即每3天  相似文献   

10.
动物防疫工作是指动物流行病的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动物疾病的检测、监测和诊断,包括隔离病畜、消毒、疫苗接种等等。做好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动物疾病的流行率,减少动物死亡率,保证食品安全以及保障人畜共存的和谐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消毒工作对保持生产活动环境的卫生安全,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不同种类的消毒剂的特性、作用、效果进行介绍,对选择和准确使用提出要求,认为定期检查才能确保动物疫病防控中消毒灭源工作良好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卫生消毒 消毒剂消毒剂应选择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有生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允许使用的产品,应选择对人和鸭安全,对设备腐蚀性小、环境污染小,在自然界中能分解为无毒、无害产物的消毒剂。消毒剂及其分解产物在动物体内无积累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养殖业最大风险是疾病风险。养殖成功的关键是防重于治。近几年,口蹄疫、禽流感、疯牛病等疫情在国际上报道屡见不鲜,那么为切实搞好动物防疫,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维护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养殖场户对动物的饲养管理,场地卫生和消毒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要搞好动物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临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把对辖区动物饲养场、农贸市场、牲畜交易市场、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的消毒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了畜牧业稳定高效发展和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得到了行之有效的经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对几种消毒对象常用的消毒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消毒是动物防疫三大技术措施之一.与免疫、扑疫并重,属规模化养鸡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在农村由于传统的重免疫治疗轻消毒意识影响,因消毒机制模糊及消毒剂选择不当,往往造成有效疫病防控失效。探索农村规模化生产模式下的规范养鸡场有效的消毒是基层畜牧生产技术又一实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饮水是养殖动物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畜禽可通过饮水使致病微生物传播,从而引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而高浓度的氯消毒制剂又可引起腹泻,生产力下降等毒副作用,尤其在雏仔阶段超量氯制剂消毒即刻饮用,会引起不良反应。氯制剂不仅对饲料霉变无效,而且会与腐殖物形成致癌产物,引起病变。2009年10月,我国出台饮水消毒试行法规,提出氯制剂将逐出饮水消毒剂之列。  相似文献   

17.
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由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它是动物防疫三大技术措施之一,与免疫、扑疫并重,也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的一项重要举措。消毒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在农村由于传统的重免疫治疗轻消毒意识影响,消毒机制模糊及消毒剂选择不当,往  相似文献   

18.
养殖场消毒是疾病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消毒,减少养殖场和畜禽舍病原微生物数量,以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动物的抵抗能力,就可以减少或避免传染病的发生。文中结合养殖场的生产过程,从消毒制度建立、消毒设施和设备的配备、消毒前的清理工作、常用消毒剂认识和使用等方面,就如何提高消毒的效果进行分析,对养殖生产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消毒是动物防疫三大技术措施之一,与免疫、扑疫并重,属规模化养鸡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在农村由于传统的重免疫治疗轻消毒意识影响,因消毒机制模糊及消毒剂选择不当,往往造成有效疫病防控失效.探索农村规模化生产模式下的规范养鸡场有效的消毒是基层畜牧生产技术又一实用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消毒是预防、控制和切断动物疫病传播、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防疫、检疫和消毒被誉为动物防疫工作的"三驾马车"。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活环境和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动物规模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浅谈一点见解,仅共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