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新疆南疆部分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情况,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4个规模化奶牛场1 157份成年母牛血清和640份犊牛血清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ELISA检测。结果显示,群间抗体阳性率为100%,群内成年母牛抗体阳性率为1.25%~95.00%,群内犊牛抗体阳性率为8.70%~95.83%。结果表明,新疆南疆部分规模牛场存在不同程度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山东省的规模化牛场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对山东省的24个牛场的707份牛血清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4个牛场中17个牛场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阳性,场群阳性率为70.83%,205份样品为阳性,个体阳性率为29%。表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山东省被调查场中内普遍流行。此调查结果为山东省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为防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11):100-102
为了解宁夏地区奶牛的病毒性腹泻和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宁夏不同地区的奶牛采取了135份耳组织和376份血清,分别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阳性率最高为0.5%,平均阳性率为0.0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00%,平均阳性率为85.1%。证实了宁夏地区已经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牛病毒性腹泻以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区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及促进地区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的流行情况,对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郑州市5个地区24个奶牛小区的538头奶牛随机采血,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血清抗体,结果显示24个奶牛小区均有抗体阳性牛,场阳性率为100%,其中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牛场阳性率为84%,阳性率最低的牛场阳性率为26.67%。538头奶牛有319头为IBR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29%,表明该病在河南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10):108-110
为了了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在宁夏地区成年奶牛群中的流行情况,课题组针对宁夏地区18个规模化奶牛场的成年牛群进行随机采血,共采集470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存在338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阳性牛,场群阳性率为100%,不同场群之间阳性率存在差异,从13.3%~100%不等,平均阳性率达到71.9%,表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已在宁夏地区广泛流行。此调查结果为宁夏地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为防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对2014年-2016年采集于11个牧区半牧区省份的9 668份牛血清样品进行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的个体平均阳性率为52.77%,群体阳性率连续3年均在80%以上,说明感染现象较为普遍。乳用牛的感染情况较肉用牛和乳肉兼用牛严重。同时,发现生产实际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与牛病毒性腹泻混合感染情况普遍。此次摸底调查掌握了我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情况,为制定科学防控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SF 9昆虫细胞-杆状病毒系统重组表达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抗原,经纯化鉴定后将gD蛋白用胶体金标记作为示踪抗原,未标记的gD抗原作为捕获抗原,并以羊抗牛IgG抗体作为质控抗体,建立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双抗原夹心法胶体金检测试纸条。试验结果表明,该试纸条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良好,与牛口蹄疫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使用建立的胶体金试纸条和IDEXX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112份牛血清,阳性符合率为93.5%,阴性符合率为96.0%,总符合率为94.6%。说明该试纸条可以应用于临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和海晏县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感染和流行情况,2010年3月至5月在大通种牛场和海晏地区采集252份牦牛血清样品,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和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大通种牛场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阳性率为23.42%,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率为65.45%;海晏县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阳性率为19.86%,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率为4.96%。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在2012年间采自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红原县共377份牦牛血清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样品共105份,阳性率为27.9%。[结论]表明四川省牦牛群中均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该研究为该地区牦牛传染性鼻气管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次实验目的是了解方城县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情况及特点,为有效实施相关的免疫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应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检测试剂盒对4个奶牛场248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个奶牛场均有抗体阳性奶牛,阳性率为100%,其中阳性率最高的奶牛场为88.70%,最低的奶牛场为41.10%,共有153份血清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61.69%.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方城县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当地畜牧部门和养殖户必须加强对该病进行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本次实验目的是了解安阳市部分地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情况及特点,为有效实施相关的免疫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应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检测试剂盒对4个奶牛场248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个奶牛场均有抗体阳性奶牛,阳性率为100%,其中阳性率最高的奶牛场为88.70%,最低的奶牛场为41.10%,共有153份血清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61.69%。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安阳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当地畜牧部门和养殖户必须加强对该病进行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调查新疆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发病情况,通过采集不同生长阶段牛群血清共计362 份,使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B(IBR-gB)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效价,评估该奶牛场IBRV疫苗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后备牛中犊牛和青年牛IB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57%(31/35)、75.00%(21/28);成年母牛中泌乳期母牛、干奶期母牛IB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46%(145/178)、95.04%(115/121)。阴性数共44 份,可疑数8 份,IBR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8.38%;结果表明,疫苗接种后,不同生产阶段牛群均可产生不错的抗体保护效果,为奶牛场防控IBR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调查宁夏吴忠地区奶牛场因传染性因素造成流产的基本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可能造成感染流产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新孢子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抗体及布鲁菌的抗原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48.84%,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30.2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9.77%,布鲁菌抗原阳性率为24.42%。牛场阳性率高达100%。根据统计显示,不同妊娠胎次的奶牛流产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第1胎流产率与其他胎次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妊娠时间的奶牛流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调查表明,宁夏部分奶牛场存在不同程度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新孢子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布鲁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为了调查新疆部分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情况,试验从新疆石河子、奎屯、库尔勒、沙湾、阿克苏地区的五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月龄以内犊牛鼻液126份,其中发病犊牛86份,相同日龄健康犊牛40份,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原,PCR方法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 D基因,并挑选不同地区的9株病毒进行序列分析比较其同源性。结果表明:ELISA方法检测的感染率为19.84%,PCR方法检测的感染率为47.62%,g D基因序列同源性为77.80%~99.80%。说明新疆部分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较为普遍,且多数毒株之间基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发病的相关性,分别对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及郑州市五地区的20个奶牛小区、4个奶牛养殖牧场的415头临床型乳房炎的病牛采血进行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的检测,并进行了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牛的传染性鼻气管炎呈现较高的感染率(72.53%...  相似文献   

16.
钟承  潘玲  刘亚 《中国奶牛》2012,(21):36-38
本试验对蚌埠市一家未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病毒性腹泻免疫的规模化奶牛场的94份奶牛血清样品,分别使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病毒性腹泻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共检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血清65份,阳性检出率为69.15%;病毒性腹泻阳性血清83份,阳性检出率为88.30%。结果表明,该规模化奶牛场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病毒性腹泻的感染和接触史,应采取净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湖南省规模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结核病、牛副结核病4种疫病的流行状况,采用ELISA方法,对全省未免疫以上4种疫病的规模牛场开展了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规模牛场的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结核病、牛副结核病的场阳性率分别为51.35%、74.32%、13.64%、22.73%,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3.54%、45.45%、3.11%、4.67%。全省14个市州规模牛场均检出牛病毒性腹泻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原抗体阳性,4个市州检出牛分枝杆菌抗体阳性,7个市州检出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不同规模牛场4种疫病的抗体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大规模场偏高;多重感染占比为45.45%。结果表明:牛病毒性腹泻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湖南省规模牛场流行较为普遍、严重,部分地区还存在牛结核病、牛副结核病流行,而在大规模牛场4种疫病流行更为严重,各规模牛场4种疫病病原的多重感染情况也较为普遍。因此,湖南省规模牛场4种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需加强防控。本调查为湖南省此类疫病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上海崇明地区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情况,2017年4-5月随机对崇明地区6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血样15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抗体。结果6个被检牛场中有5个奶牛场检出血清阳性牛,阳性率从40%~89.3%不等,场感染阳性率为83.3%,样品血清平均阳性率为61.3%。  相似文献   

1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在2011年间采自西藏(988份)、青海(475份)和四川(377份)共1840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样品西藏381份,阳性率38.6%;青海212份,阳性率为44.6%;四川105份,阳性率为27.9%。结果表明,中国西部高原西藏、青海以及四川牦牛群中均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本研究调查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中国西部高原牦牛群中的流行情况,为制定该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gE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为抗原建立检测IBR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通过DANStar比对分析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蛋白序列,通过亲和层析对重组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经Western blot检测证明重组表达产物能被IBRV标准性鼻气管炎gE蛋白长度为500 bp的特异性肽序列,随后构建了p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